登陆注册
9629600000018

第18章 皇仁书院育英才

关键时间1862年1894年。

关键人物罗便臣理雅各史钊域。

关键事件教育局成立中央书院成立。

关键词汇英语教学。

港英政府统治香港以来,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对香港的教育一直采取不干涉政策,因此,香港早期的学校一般都是教会创办的西式学校,或者由私人以及慈善团体创办的学校。然而多年之后,港英政府有意挑选当地华人早已开办的中文私塾,对它们提供一些经济补助,将它们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这就是香港早期的官立学校,当时翻译成“皇家书院”。

早期,这些官立学校主要开设中文课程,从1853年秋天开始,其中的两所学校开始设置英语课程。到了1854年,当时的教育委员会向港英政府建议,尽可能地鼓励华人学生学习英语。但是,由于当时官立学校师资条件不具备,因此在培养华人学生学习英语方面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由于当时教会学校在香港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教会势力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香港教育,不少早期官立学校也受其影响。至罗便臣就任港督时,官立学校才开始逐渐摆脱教会的束缚,并开始向世俗化教育发展。

皇仁书院,历经维多利亚书院和皇后书院等几个发展时期,是香港历史上最悠久的官立中学之一,位于港岛高土威道120号。皇仁书院最早创办于1862年,最初名叫中央书院,又称大书院,是香港第一间官立学校,其办学等级相当于欧美等国家的初级小学。1894年,学校更名为皇仁书院,一直沿用至今。1860年1月,港督罗便臣宣布组成教育局,用以取代先前的教育委员会,这是香港世俗化教育发展迈出的重要的一步。理雅各博士是当时教育局的重要成员之一,他虽然是一名传教士,但是由于教会学校培养当地传教士的尝试遭到失败,加上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性格逐渐加深了理解,开始成为香港教育改革的鼓吹者,并一手设计了为华人而设的官立英文学校的模式。理雅各的教育改革计划极力主张强化英语教学,使英语教学在官立学校的教育内容中成为比以前更加重要的一环。

从此,港英当局确立了在港岛推行英语教学的教育体制。理雅各博士同时建议要改善官立学校的管理和组织制度,主张在维多利亚城修建一所中央书院,将分散在各处的几所官立学校集中在该处,并且只在此书院内讲授英语,由一名欧籍教师负责组织和管理英语班。港督罗便臣对理雅各的计划表示支持,并赞成把所有官立学校置于拟议中的中央书院的校长监督与控制之下。

1861年3月23日,香港立法局同意拨款两万余元购买在歌赋街的一处房舍,作为中央书院校舍。由4所官立学校合并而成的中央书院,于1862年2月开学,其第一任校长由毕业于鸭巴甸皇家学院,年仅24岁的史钊域担任。中央书院建立后,未并入该校的官立学校成为中文小学,主要讲授《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和《大学》等。这些学校主要为中央书院提供学生来源。

1864年,中央书院共有120名学生,起初分为中文部和英语部。中文部学生主要学习《中庸》《论语》《孟子》。只有通过中文口试,他们才能进入英语部学习。中央书院特别重视英语教学,英语部主要让学生学习英语,此外还要学《五经》和《史记》等。除了这些课程之外,中央书院的课程还有算术、历史、地理等。港督麦当奴曾建议在中央书院讲授西方自然科学常识,比如化学和物理等。正是在他的推动下,中央书院在1869年开设了化学和几何课,在这一年,该校实验室也正式启用。中央书院创办之初只招收中国学生,然而到了1867年起开始招收外国学生入学,但中国学生仍然占大多数。1865年开始,中央书院的学生需要缴纳学费,英语部的学生每人每月1元,中文部的学生每人每月50仙(即5角)。

尽管学费对于当时的华人来说有点偏高,但他们仍踊跃送自己的子女前去读书,甚至还有已婚青年也前去就读。当时的一些中国学生在学校刻苦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民主政治思想,这就使得他们比内地同龄青少年眼界更为开阔。如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其他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知名人物如何启、胡礼垣、唐绍仪等,都曾在皇仁书院学习过。

皇仁书院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政治精英,还培养了一些社会名流,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就是毕业于皇仁书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攻占香港,皇仁书院被逼停办。校舍先是成为日军总部,后又完全毁于战火,仅留下两门大炮和中央书院第二任校长胡礼垣的雕像的上半身。战争结束后,皇仁书院自1947年起,曾在坚尼地道的临时校舍重开。

1950年9月22日,迁到位于铜锣湾邻近维多利亚公园的新校舍,并沿用至今。

皇仁书院历经一个世纪的沧桑,如今,书院秉承百年办学传统,形成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新的世纪焕发出新的光彩。目前在香港,皇仁书院是家喻户晓的名牌学校,其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在香港中学中仍然名列前茅,许多香港市民把孩子送往该校学习。同时,皇仁书院凭借其过硬的教学质量为香港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一百多年过去了,皇仁书院有得有失,有喜有悲,在新的世纪,皇仁书院站在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它将以新的面孔、新的辉煌,去迎接第二个百年华诞的到来。

皇仁书院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岁月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一名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同类推荐
  • 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在我国,玻璃古称“玻绲”、“颇绲”、“水玉”。1975年在陕西宝鸡发现西周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上千件玻璃管、玻璃珠。经科学鉴定,这是一种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说明了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制造玻璃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玻璃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有俗称“蜻蜓眼”的多色玻璃珠。三国以后,玻璃制造方法一度失传。北魏时期,大月氏商人到山西大同传授烧制玻璃技术。后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
  • 百科知识-生命百科-生存环境(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生命百科-生存环境(科普新课堂)

    在一个温暖的夏季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已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些“居民”在为建设自己的家园而努力工作--它们在地下搞“建设”,
  • 中国名酒

    中国名酒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 站在巨人肩上-从卢瑟福谈原子核物理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卢瑟福谈原子核物理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热门推荐
  • 肥妞翻身大作战

    肥妞翻身大作战

    丑小鸭变天鹅,没有魔法。只是努力是不够的,甚至要牺牲很多东西……
  • 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

    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

    不一样的你,一样的爱情;不一样的风景,一样的你!我知道,谁离开了我,你也不会离开我;而我——我只要你爱我,这就够了。
  • 赞禅门诗

    赞禅门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民国奇探同人文

    民国奇探同人文

    看了民国奇探之后的灵感,写的同人文。时间线之类的会改
  • 我有千万打工仔

    我有千万打工仔

    鸽子游戏设计师弗林,受千万玩家诅咒,而不幸成为异界偏远村庄的领主。为了回馈玩家(为了过上腐朽没落的封建领主生活),弗林将异世界设计成了一款游戏。召唤玩家体验全世界最好的游戏。(召唤玩家为腐朽的领主打工)于是,全世界最好的游戏诞生了!(全世界最富有的领主诞生了!)水友之群:133895038
  • 贴身大夫

    贴身大夫

    张家唯一传人,奉家族之命入世!上等的医术,只要是我知道的病,我都能治好!高超的人品,医者父母心,在医生面前,没有男女之分!我叫张扬,我为自已代言!
  • 相遇甚晚

    相遇甚晚

    小时候,男主为了救女主,左胳膊骨折,十年后,二人再次相遇,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在阿拉德寻求邂逅

    在阿拉德寻求邂逅

    讲述穿越到名为阿拉德大陆的世界的人们,召集冒险家探索这片大陆,以及被卷入更多麻烦的事件中。地下城的同人小说,看名字就知道,是仿照了日本动漫《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
  • 帝次元战记

    帝次元战记

    这是一颗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的星球,那里没有手机,没有汽车,也没有大炮,上帝之力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地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