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14200000017

第17章 偶遇

今日出府,赵世是为了采买学习所需。虽说偌大的相府内肯定不会缺少这些东西,但是赵世出于习惯,还是决定自己去经手比较好点。所以还没用早饭,便带着乐成轻身出府了。

乐成负责拿钱带,自己则负责买东西。对于腰里不带钱,身边却带着跟班的赵世来说,这些很有意思。因为他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上等人了。

上等人就是出门不带钱,买东西手下付账。难怪有人说小富靠攒,大富靠赚,巨富靠的是买东西从来不给钱。当然,这里的不给钱可不是去抢,而是因为巨富之家,对钱没有概念。

他们身上也从不带钱,看中什么东西或是由手下结账,或是直接把东西拿走然后让对方去府中去拿。有时连拿都不拿,要卖家把东西直接送到地方然后自然有人会账了。

原来为了生计而奔波过的赵世,如今却成了这灵寿城里有数的上等人中的一员。不得不让人感慨造物的弄个人了。

主仆二人在离开了府邸通过了内城的城门之后,便来到了地处西城以南的市集,不时的停下来在路边买些被人兜售的食物作为早饭。就这样边走边看的,像水滴一样融入了热闹的人群之中。

不得不说,中山国商业上是非常繁荣的。北地的骏马,燕赵的胡弓,齐鲁的精盐,魏韩的宝剑,即便秦国楚国等地的特产这里也有。甚至连蜀地的蜀锦这里都能见得着。这里几乎可以买到这个时代所有的东西。当然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不过在富足的中山人眼里,这些完全不会是问题。因为不差钱!

由于各国的货币不同,所以在灵寿一般的货物还可使用本国的货币------成白刀币,抑或燕国齐国的刀币来购买。

但如果是大宗的交易,那么一般就都是采用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了。当然,由于各国钱币虽样式不同,但是一般都是铜铁所铸,所以也可以通过称重的方法大体的进行交易。

不过由于各国的度量也不尽相同,此事很是麻烦。不过就算再麻烦,在利益的驱使下,各国商人仍然云集于此,并且津津乐道。

在和文具店的老板一番讨价还价,甚至差点没争得面红耳赤之后,赵世终于满意的满载而归了。不过小乐成貌似有点不大自然,跟在自己的身后欲言又止的。

赵世看到后,很奇怪,小东西在自己和人讨价还价的时候就躲到了一边,不看自己。更在钱货两讫之后,飞也似的拉着自己跑出了文具店。弄得赵世自己莫名其妙的。于是就问他,他却支支吾吾的不说。最后实在是在主人强大的威胁下(赵世要不给他吃饭)这才吞吞吐吐的回答道,

“公子!您是相国大人的义子,是有身份的人,怎么可以和一介商贾为了点蝇头小利,便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争论不休呢?这样岂不是失了自家的身份?即便老相国也跟着你被人耻笑了。”

“废话,能不吵吗?他当我是冤大头?老子的钱难道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有身份的人就不能讨价还价了?他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罢了。交易就是交易,整那么些别的东西有必要吗?”赵世在得知原来是自己被人鄙视了,所以很是光火。对着小跟班不觉大声叫嚷道。

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主仆二人的对话,却被旁边一家酒肆中的一个年轻人听见了。看着这两个小人,又听见二人的对话,不觉一乐,便出声言道,

“好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不错,交易就是交易,不能参杂其他。若是连交易都不纯粹了,那么还有什么是纯粹的呢?”

“听人说话,烂耳朵!”小乐成见有人出言搭话,便把怒气发向出言之人了。

赵世也是一愣,不过倒是没有去责怪出言之人。当然也没有呵斥小东西,毕竟对方偷听自己谈话,是很不礼貌的。而且还是自己在被人鄙视的情况下。赵世抬眼看着对方,嘴角似有似无的笑着,不发一言。

对方也被赵世这副高深莫测的神色给看呆了。心中不禁在想,“难道,小兄弟你不该上前表明身份,继而讨教一二的吗?又或者做那羞愧无状之态,而后恼羞成怒恶言相向的吗?

如今不发一言,面露微笑的看着自己。这是一幅怎么样的开展啊?小兄弟,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如果说是换做他人,这说不定还真是一幅街头搭讪的开展了。不过他赵世是何许人也?他可是在新世纪的大熔炉锻造过的‘栋梁’,如何会被这小小的把戏所骗倒?所以不发一言,是为争取主动,这时候谁先说话,谁就会在后来的谈话中处于劣势。

对方就在这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中,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只见来人,丝毫不介意赵世看起来比他小的多,而是十分抱歉的说道,

“刚才小可失言,还请公子恕罪。在下莽撞唐突了。”然后对着赵世躬身施了一礼。

“先生哪里话来,是小奴得罪先生在先才是。先生大人大量切莫与他计较才是。”赵世见对方施礼道歉,也很大度的把责任都推到了可怜的小乐成身上。然后顺着酒肆的大门走了进来,向着对方走去。

待走到对方桌边,也躬身施礼。然后问道,“先生可还有客?不介意我们主仆过来搭个桌吧?”

“哪里,哪里?故所愿尔不敢请尔。”

赵世坐下之后,便呼喊小二,“店家,把残酒去下,重新再摆一桌。我要与先生对饮几杯。刚才这位先生吃喝的费用,一会一块算来,都算我的。”

“这如何能使得?”对方听罢急忙说道。

“先生,稍安勿躁。今日你我一遇,想是有缘,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男儿在世何必做那小女子之态。

兄长且安坐饮酒就是。小弟颇有家财,一顿酒席罢了。”赵世制止了对方的言行,得益于多年的生活经验,自来熟的安排了起来。

“好,那愚兄就却之不恭了,好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为了这句话,我等当浮一大白。”

“哈哈,一杯怎么行?要先连干三碗再说。”

“是极,是极,要连喝三碗,哈哈。不过小兄弟,你尚未及冠,可饮得烈酒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小弟舍命陪君子就是了。”

“哈哈,好好,不亦说乎,不亦说乎。”

小乐成见对方要跟公子拼酒,悄悄的撇了撇嘴,心说

“你跟公子斗酒?即便是老相国和吾丘大叔都被公子干趴下过,就你这么一个文弱书生?真是公子说过的‘招人者贱打死无怨’。”

三大碗的黄酒,被二人各自干了。赵世倒是没事,可对方就有点招架不住了。一来他刚才已经喝了不少的闷酒,二来他见赵世年少有心调笑于他,所以跟他斗酒,在赵世干了以后,由于好胜心切,也一口气喝了下去。

他哪里知道面前的是一个“酒精考验”的大酒桶?现世之时,连将近七十度的闷倒驴,赵世都是杯到酒干,何况这时没有经过蒸馏处理的米酒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玩意就是水,还没啤酒度数大呢。’

所以这时候,这位仁兄已经有点醉眼迷离了,可惜不是什么绝世大美女,而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所以在赵世看来毫无美感。

“兄长还能饮否?先吃点菜压一压吧?”

“贤弟哪里话来?想我苏秦怎么会被区区几碗黄汤醉倒?我们再喝,来,饮盛!”

“苏秦???你是苏秦???苏秦,苏季子??”

“贤弟认识我?”

“你可是张仪的同门?鬼谷的徒弟?”

“愚兄却是鬼谷仙师的徒弟,但绝不是什么张仪的同门。张仪他不是我同门,是我的仇人!我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方解我心头之恨!我与他不共戴天!”

原来,赵世对面之人就是当日被张仪羞辱一番后,一怒之下离开咸阳的苏秦了。苏秦在盛怒之下,离开了招贤馆,回到下榻的宾馆,结清了一切,便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秦都咸阳。

可是他几近身无分文了,好在卖掉马车之后还有些余财,可是这点钱哪够他从咸阳去北地燕涿的呢?

在思前想后之下,便又硬着头皮先回了老家洛阳,想找自己的大哥筹借些盘缠,也好北上去投靠本家堂叔,如今在燕国权势熏天的苏季。

怎奈大嫂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把自己好生一顿刁难。弄的他差点没有跳井自杀。好在堂叔在得知自己出山以后,派心腹之人来老家寻他,要他去蓟城。正巧看见他要跳井自杀,急忙言明一切,劝住了他。

所以已经站在了井边的苏秦,这才大难不死,并且发誓定要出人头地。届时不仅可以羞臊一下那视力的大嫂,更可以找机会,报张仪当日咸阳羞辱之仇。

不过,苏秦并没有随着堂叔的家人回转蓟城,而是彻底的收拾了心情,把老师所赠的《阴符》一书,静静的又读了一遍。

也就是在他读书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令后世无数父母无限憧憬,却被许多学子深恶痛绝的事情。

那就是,苏秦为了不让自己睡觉而开始了自残!他用纳鞋用的大锥子,一个劲儿的往自己的大腿上猛扎。想借用**上的刺激,来试图征服‘人需要睡觉’这一铁律。不过,显然,他失败了。

但是他却和后世的差不多神经的一个人一起,留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在那漫长的历史中不知道激励了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用他们的榜样来要求自己的子女。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今日,苏秦是路过灵寿的。在看到赵世一行之后,突然不觉脱口而出。所以才有了前面的一幕。现在,喝多了。听闻自己新结识的小兄弟问及是否是张仪的同门时,更加对张仪无比的痛恨了。

“世人只知道有张仪,却不知还有我苏秦。即便知道我的,不过在他们的印象里,我也不过仅仅是张仪的同门了。真真岂有此理?为何不是说他是我苏秦的同门呢?”

苏秦想到这里,心头竟然产生了邪火,貌似因为一句问话,连赵世都有所怨恨了。就在他用怨毒的目光看着赵世的时候,突然心中一叹,

“我这是怎么了。人家不知道自己难道也是罪过了?看来我对于《阴符》的理解还存在于表面啊,今晚回去定要好好再读读,不过就是不知道店里有没有大号的锥子呢?”

“叫小兄弟见笑了,愚兄近来连日奔波的,以至于不胜酒力了,现在竟有些醉了。看来要回去了,但不知贤弟府邸哪里,台甫为何?待来日必定登门感谢。”

“呵呵,相逢何必曾相识呢?贱名何足挂齿?今日你我一见,也是因缘际会罢了。如今缘散,也该各行其路了才是?缘聚缘散而已,兄长何必介怀?若是有缘,他朝再见之时,弟,定会告知。”

“既然如此,那么为兄先走一步了。”苏秦也不矫情,说完便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向着酒肆后边走去,想是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赵世看着在人群中摇晃的苏秦,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

“呵呵,苏秦!没想到见到的第一个名人竟然会是他?他竟然是这个样子的?有趣,有趣的很。果真是个妙人啊!苏季子,后会有期了,也许我们会在不远的将来再见哦。”

说罢,便微笑着举起手中的酒觞向着苏秦的背影一敬,然后一口喝干了里面的老酒

同类推荐
  • 回首望天

    回首望天

    三千红尘孟婆汤,烽烟四起故国殇。万金散尽新开张。回首望。月光依旧照瓦霜。
  • 朕只是个铁匠

    朕只是个铁匠

    2017年,马航SB250再次失事,机上三百多人连遗骸都找不到,谁能猜到他们全都到了公元前180年的世界各地,而回到西汉的高湛也是其中一员,一个铁匠届毫无名声的小人物。(主讲汉末争霸,是东汉末年的故事,西汉部分只是铺垫,大概30章就会结束进入东汉)(作者群:486307687,汉子帅,妹子萌,逗b多,套路深,话题新,交流广,作者穷)
  • 水浒之晋宋风云

    水浒之晋宋风云

    雄起大宋,北聚豪杰,西伐西夏,北阻金国,南平大宋,东进河北,创不世之功!
  • 大唐风云之地府系统

    大唐风云之地府系统

    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王俊因救人而丢失性命,在地府系统的帮助下来到了唐朝。随着记忆的恢复,他从而记起了自己的身份,大唐左仆射房玄龄的第二个儿子——房遗爱。他不敢性命如此,立志在初唐闯出一番风云。斗世家,游走于帝王大臣之间,且看我房遗爱成就不一样的盛唐。
  • 回到三国去种田

    回到三国去种田

    都说我家族内有一龙一虎一狗,我大哥是虎,我二哥是龙,可老三我却连狗的称号都混不上。我是谁?我是诸葛均,只在历史上留下寥寥两笔记录的孩子,活在兄长阴影里的弟弟。前世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厨子,今生是蜀汉丞相的弟弟。我可还要跟随历史的足迹,过那平淡的一生?罢罢罢,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吹的。打仗太凶险,策略我不会,王霸之气我没有,不如归去种田。开得良田万顷,种出瓜果如云,闲来调教正太兄长诸葛亮,欺负可怜孩子庞士元,端一杯香茗在手,看乱世再起烽云。
热门推荐
  • 兔子坡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兔子坡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兔子坡》以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弘扬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并且号召人们要爱护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长久以来,《兔子坡》在很多国家或地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都名列前茅。《纽约时报》评论说:“作者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新鲜、生动、幽默的世界。”
  • 阿塔森

    阿塔森

    当黎明穿过黑夜,当钟声敲响寂静,当痛苦掩盖平凡,当黎明刺透黑暗,玫瑰与泥泞正在拥吻着。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对于楚亚勒来说,阿塔森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就像是他十二岁那年喝过的烈酒……
  • 闷骚男追爱记

    闷骚男追爱记

    闷骚,霸道,冷酷,无比的腹黑,还有点贱,还很拽的他,遇见纯洁,妩媚,犯二,有腹黑的她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小说情节,请勿模仿!
  • 穿越的我变成了剑灵老爷爷

    穿越的我变成了剑灵老爷爷

    这是穿越了吗?身体去哪里了?为毛我只是个灵魂啊,还是快要消散的灵魂。
  • 妞,宠你没商量

    妞,宠你没商量

    出个门差点没豪门少爷开车撞着,不道歉就算了,居然还反骂自己想要讹人!更倒霉的是之后还三番五次的遇到,被他盯上了,甩都甩不掉了!
  • 那年浮华

    那年浮华

    有时,永远都不会知道,真正爱你的人,就在旁边。
  • 春暖花开的时候

    春暖花开的时候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前后,在河南境内大别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一群热血青年办起了救亡工作讲习班。这里有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他们不论担任教师,还是学员,都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办壁报,搞演出,下乡宣传抗日。他们的中坚人物参加了共产党或党的外围组织,活动实际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着。其时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特务组织的魔爪已伸到该县,县城内的封建顽固势力也竭力反对和压制讲习班以及后来的战教团的活动,这样,各派势力、各种人物都无可避免地在抗日救亡的大考验前显出真面,甚至于一个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表现也是泾渭分明。
  • 浩然天魔道

    浩然天魔道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疯颠。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肉既无翅必垂地,人无百岁安可延?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恐人缘浅赋分簿,自无寿命归黄泉,天以失道岂奉天,我要登上那至高之位,让万物臣服在我的脚下!!!!!!!!!
  • 育儿方案

    育儿方案

    照顾一个从出生到3岁的宝宝,到底有多麻烦?有时候是无法想象的。眼看着宝宝一天天地成长,到底有多幸福,不当妈妈也是无法体会的。还好,我们把所有关于育儿的知识按时间顺序分解在书中的每一页。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育儿方案》穿插了大量的示意图,用图文结合的编辑手法介绍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容易发生的问题,并介绍日常照料和护理的方法,涉及到预防接种、儿童行为习惯等等相关问题。
  • 雨中书店之墓地祷告

    雨中书店之墓地祷告

    三年前,是一场在一家普通书店里的交易,引来了痛,引来了恨,大雨一下,好像一切都消失了,三年后,无论如何救赎,都只剩下自己,墓地前奉上的野白菊,那个本还在祷告的人,也不见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