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9600000029

第29章 新世纪人才培养与比较文学教学

——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3年金秋,塞上古都银川第一次迎来了全国比较文学界的专家学者。10月12日,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召开,任维祯副院长主持了大会开幕式,谢玉杰院长致欢迎词,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

本届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主办,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承办。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向大会致亲笔贺信,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增林出席了开幕式。参加大会并作主题发言的中外著名学者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台湾大学张汉良教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陈惇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景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天振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潍坊学院刘献彪教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孟昭毅教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陈跃红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旭东教授,还有来自福建大学的外籍学者施办人教授等。宁夏人民出版社社长高伟和比较文学界著名学者饶芃子教授(暨南大学)、钱林森教授(南京大学)、刘象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方汉文教授(苏州大学)、庹修宏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袁伟信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杨洪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等为大会发来贺信、贺电。

按会议议程,陈惇会长首先作了题为《走向体制化和规范化》的年会工作报告。陈会长在报告中说,我们的研究会成立已有8年,在这8年里,我们的比较文学学科进入了稳健发展的阶段。现在,比较文学已经成为国家支持的重点学科之一,在两所学校(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设立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基地。比较文学已成为高校中文系的必修课,许多学校建立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不少学校新建了比较文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从教学体制来讲,我们不仅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而且已经有了十几个博士点,几十个硕士点,还有两所学校(四川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系。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一个专业委员会,为推动比较文学的教学,教学研究会8年来主要作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向教育部递交了关于加强比较文学教学的建议书,提出关于加强比较文学教学的三点意见,这三点意见在教育部考虑有关问题、制订有关文件时都起了一定作用。2.组织人力编写三本教材,其中两本(《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教程》刘献彪、刘介民主编)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分别获得2001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原定的第三本教材改为一套教育丛书,也已列入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不久即可面世。3.编辑《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通讯》。4.筹备和出版一本正式的比较文学刊物《中国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2003年正式出版了第一期。5.在中学推广和普及比较文学,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大会接着进行了主题发言(10月12、13日上午)、分组讨论(10月12、13日下午)和圆桌会议(10月12日晚)。大会主题发言的总题是“新世纪人才培养与比较文学教学”。学者们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和“比较文学教学、教材研究”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见解。乐黛云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文化冲突及其发展》,她重申了跨文化研究的学科理论原则和多元文化的立场。她指出,当今的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和美国的单边政治,以及后民族时代的提倡所导致的文化冲突是世界面临的危机。消除这一危机的关键在于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以扩大交往、宽容和共存的生存空间。学术界一些有识之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保护文化多元化。作为提倡多元文化的国家,这也正是我们比较文学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谈到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原则时,乐教授指出,比较文学的本义是话语与沟通,应该采用开放的方法论。任何民族文学的发展都是动态的过程,不同文化间要通过对话沟通、融合,我们受佛教的影响就是300年的融合过程。同时,比较文学的发展史是不断吸收各种理论发展的历史,各种理论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上都留下了痕迹。所谓“失语症”的说法是对我国文论伟大发展过程的否定,不甚恰当。曹顺庆教授大会发言的题目是《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他在发言中进一步阐述了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的原则。他认为,比较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欧洲阶段(法国学派),也是欧洲中心论阶段;美洲阶段(美国学派),也是西方中心论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亚洲阶段,也是跨文明阶段。西方学者的研究没有跨越东西方文明,现在中国的学者做到了,这也是我们今天比较文学最核心的问题。“和而不同”显示了世界性的意义,“和”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础上,在跨越文明的研究中找出自己真正的特点,并认为“跨文明”是我们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谈到教学问题时,曹教授认为现今的学风空疏现象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比较文学研究生学习中国文学要读原典,学习西方文学要读原文,要真正做到既懂得东方文明、又懂得西方文明,才能真正进行跨文明的研究。谢天振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新近比较文学的热点与争论》的发言,对现今世界比较文学的热点,谢教授介绍了以下现象:首先,Internet出现后,文学媒介的变化,使我们对文学的看法也随之改变。在西方,目前对比较文学的出路问题有两种意见,一是走世界文学的路,但有专家指出这条路走不通,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合格的世界文学教授;二是在比较文学专业增加有关学科的专家,可也是治标不治本。谢教授特别强调了翻译在现今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最新的翻译理论。谢教授介绍说,今天的翻译早已超越了文字翻译的阶段,提出了多元系统的翻译理论:要求重视翻译背后的文化语境,特定时期的诗学精神,以及出版机构的需求等外部条件。外籍学者施办人先生在大会上讲述了中国南音与法国中世纪情诗的关系,一曲悠扬的南音乐曲为大会增添了诗意的情趣。

关于比较文学的教学和教材建设,是此次年会的重要问题,也是与会专家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孙景尧教授、张汉良教授、刘献彪教授、孟昭毅教授和高旭东教授都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了大会发言。孙景尧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对当前比较文学教材的评价》,他评价说,当前我们的教材体系宏大,敢于评价,有的新意独出,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科定性定位,兼顾理论与实践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的教材还有追求面面俱到,以致太过庞杂的问题,不利于教和学。同时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教材里有一些低级的“硬伤”,这样的问题应该避免。张汉良教授在发言中为我们介绍了台湾比较文学的历史,使我们耳目一新。他并且对宁夏的地域环境给予极大的关注,他说:“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今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由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召集,具有特殊的语言与文化含义,它涉及比较文学的定义、方向与范畴等问题,需要厘清和反思。”高旭东教授在发言中讲到比较文学博士生的教学问题,提出博士生的课程既要有宏观的文化文学比较专题课程,又要有适合不同学生兴趣的选修课课程,以激活博士生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创造力。刘献彪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山东省在中学试点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的举措,和教学研究会正在进行的《比较文学与中学人文素质教育丛书》的编写工作,并进一步阐明了在中学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的意义和方法。孟昭毅教授在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问题中,讲述了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课的历史和现状,重申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原则。对一些基本原理,如“比较文学”、“可比性”、“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发散性思维”、“文化多元共生”等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尤其指出比较文学教学要具有超越性,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

大会分组会的议题包括“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高校比较文学教学学术规范化及其他热点问题”、“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建设”、“比较文学普及与中学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比较文学的新视点、老话题”等,重点问题集中在比较文学教学和教材方面。代表们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各抒己见,讨论十分热烈。杨乃乔(首都师范大学)从“比较视域”出发提出比较文学是本体论不是方法论的观点,认为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的区别就是视野的不同,它的定位要基于研究主体本身,把简单的比较剔除出去。研究比较文学的学者应广泛阅读原典材料,拥有扎实的阅读基础,达到视野上的会通。在谈到具体的教学时,杨教授指出,目前教材中不规范的学科意识使得讲好比较文学很难。陈跃红(北京大学)从学科边界与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谈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关系,强调比较文学有学科边界,但可以拆除壁垒,与其他学科相互融通。林建华(广西民族学院)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教学,谈了可比性和前瞻性,引起众代表的讨论。曹顺庆(四川大学)认为“民族融合,民族差别”是永恒的主题。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杨挺代表对港澳地区的比较文学教学总结了自己的心得,话题新颖。在讨论中,双语教学问题成为热点。魏志成(福建鹭江大学)在发言中提出,比较文学在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发生变化,这主要体现在语言方面,语言关系是文学关系的重要侧面和部分。陈义海(江苏盐城师范学院)认为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双语能力培养。杨乃乔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李冰梅(首都师范大学)结合首都师范大学的比较文学教学实践进一步提出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可能性。刘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也介绍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双语教学的经验。

如何在中学开设比较文学课,编写适合中学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和专著,是这次大会的又一个议题。刘蜀贝(太原师范学院)将自己发表在《人民教育》上题为《比较文学:语文教学应有的开放视野》的论文介绍给与会代表,引起大家的注意。岳引弟(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在发言中指出应试教育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比较文学的开放精神去弥合,并以比较文学提倡的人文关怀精神提出将“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改变为“望子成人”的现代观念。黄燕尤(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总结了编写《比较文学视野里的中外名篇》的心得,指出为中学教师和学生提供适用的教材,目的应该是扩大中学教与学的视野,要尽量提供古今中外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资料,发掘具有影响关系的中外名篇,避免简单比附的误会。张晋军(太原教育学院)以具体的教学经验谈了在中学开设比较文学课的可行性。

分组会热烈的讨论一直延续到晚上的圆桌会议。意犹未尽的代表们仍就比较文学的教学和教材建设问题展开争论。孙景尧(上海师范大学)认为比较文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情趣”,还要培养学生的“理趣”,课堂教学要注重理论和逻辑思维。孙教授还指出,研究比较文学要立足本国文学,要拥有扎实的中国文学基础。同时,比较文学的老师多数是外国文学老师,要坚持上外国文学课,要身体力行。代表们还就本科阶段是否合适开展比较文学的正规训练展开了讨论。谢天振(上海外国语大学)认为严格的比较文学的训练应该到研究生阶段,本科只适合一些比较文学的知识教学。曹顺庆、鹿国治、孟昭毅、杨乃乔、黄燕尤、郝岚等代表在圆桌会议上都发表了自己对比较文学教学的见解。

大会期间,教学研究会还召开了理事会和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学会新一届理事会。陈惇继续担任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制定了会后的五项工作:1.编写比较文学教学的有关文件,包括教育部文件(学科目录、博士生、硕士生教学方案、本科生教学计划),各院校有关文件,已出版教材目录和博士点、硕士点名单等;2.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本科生适用的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大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参考资料,比较文学学科史等;3.继续《中国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刊物的工作;4.举办比较文学师资讲习班;5.编写会议论文集。最后初步议定下一届年会将于三年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

我们的年会结束了,我们要作好既定的五项工作,在下一届年会上,献上我们为比较文学事业作出的新贡献。

同类推荐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本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完美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幽幽七里香”“初心”“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追风的女儿”“爱如山路十八弯”“时间无垠,万物在其中”“人间岁月,各自喜悦”等八辑,收录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80余篇。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作者简介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我为什么要写作(小经典系列)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的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我为什么要写作》选入作者《如此欢乐童年》等著名忆旧、纪实作品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作》、《政治与英语》等著名论文。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热门推荐
  • 封火大陆

    封火大陆

    白手起家创建属于我的世界陆家封火大陆史上上的第一家族经过往年的演变被4大世家灭了万年之后且看陆家少年陆封的逆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势均力敌的爱

    势均力敌的爱

    白筱雨,7岁时母亲死在她面前,至此,她发誓,她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她的母亲报仇,只有7岁的她,只身一人去到C国…九年后,已经16岁的她回国了…她去到属于自己的别墅,天啊,四个风格不同的超级大帅哥,居然跟她是邻居!!!!!她进了霓利亚学院“也太巧了吧,你们也是霓利亚学院的学生,还和我是同一个班级???”“巧”一个高冷的帅哥对她说…
  •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系统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系统

    【日常文,轻松搞笑,暴爽不尬!】地摊儿贴膜青年意外开启【无限生成系统】!系统每周随机生成一个新系统!!“叮…恭喜宿主开启【神棍系统】,奖励市区酒吧街一条!”“叮…恭喜宿主开启【神豪系统】,奖励天仙未婚妻!”“叮…,恭喜宿主开启【医神系统】,奖励上市医药集团!”“叮…,恭喜宿主开启【无敌系统】,奖励夏威夷旅游海岛一座!”“叮…,恭喜宿主开启【文圣系统】,奖励全球多所顶级大学名誉校长职位!” “叮…,恭喜宿主开启【签到系统】,奖励…………” 从此徐修焕发第二春,随即系统加持,体验神棍、大亨、医圣、教师、外卖小哥…各种职业,豪横人生就此开始! 书友催更交流(声讨作者)群:1030391983,期待各位大佬、巨佬、超巨佬、超超巨佬…加入。
  • 我心中的剑

    我心中的剑

    执以心中剑,挥剑平乱世。但求无愧于心
  • 任意门之逆天改命

    任意门之逆天改命

    屌丝运用平行世界的时间差完成梦想,每逢十年的时空裂缝就是他的机会。
  • 英雄传说逐日的方舟

    英雄传说逐日的方舟

    传说中神为人类建造了一艘可以承载全世界前往乐园的方舟,被称为“方舟计划”在这个人类与魔族相互斗争的世界中,“方舟计划”成为了人类的救赎,无数冒险者为此踏上寻找方舟的道路。当然也有不相信“方舟计划”的冒险者,以解开人类与魔族为何斗争的秘密踏上旅程。整个故事以“希岚”一个失去记忆的流浪者围绕展开,最终DailyArk成为了希岚流浪的终点,和同伴们的羁绊使他逐渐找回过去的记忆,在这里的同伴们都有着不愿意回忆的曾经,命运将他们紧紧相连,铸成了“逐日的方舟”也寓意为“希望的方舟”,神在这个世界中究竟是以怎样的身份存在着?让我们踏上“逐日的方舟”一同解开这个世界的秘密。
  • 拜师九叔之茅山道术

    拜师九叔之茅山道术

    屌丝方羽遇害身亡,意外穿越到民国时代,在天师系统的胁迫下拜九叔为师,开启了一段装逼的人生。让妖魔鬼怪成为精神食粮;让风水宝地成为军阀坟墓;让命运气数成为时代之光;让茅山道士成为道派魁首;让天师道术成为世界主流。精怪?我有黑狗血和破天灯!吸血鬼?我踏马上去就是一拳,哪来的死哪里去!忍者?双手沾满中华儿女鲜血的杂种,老子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死一双!女鬼?你过来,我有个事情想和你谈一下!
  • 凯玺源的初恋

    凯玺源的初恋

    叮铃铃,叮铃铃~~~“盈盈,你的电话响了”安陌说,“喂,妈啊,你大清早的打电话找我干嘛啊”,盈盈说。
  • 黄泉少年

    黄泉少年

    以血为祭,不死不灭。七月阴日,六道轮回。身为血婴出生的林起再次苏醒,开办侦探社,用自己的能力解决各种灵异事件,只为了找到自己从何而来,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就算是逆天而行也在所不惜,尘埃到底会落定在时间的哪一个角落。。。。彼岸花,孟婆汤。往生桥上莫回头。少年,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