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8700000030

第30章 白族古代墓碑与生命观探析(4)

一、夭亡早逝之人生悲剧感

古语言“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表达的便是对生命短暂易逝的感慨。总观白族古代碑刻夭亡者的墓碑可见,碑主孟孝琚、爨宝子、赵生忠、杨武均英年早逝。《孟孝琚碑》言孟孝琚“为问蜀郡何彦珍女,未娶,十月癸卯于茔西起坟”;《爨宝子碑》言爨宝子“春秋廿三,寝疾丧官”。《赵生忠墓碑》言赵生忠“丙子正月十八日生”,“不幸于大德九年丙午岁三月初一长逝”。《故儒生杨武圹志铭》言杨武“生于正统丁巳”,“景泰丙子正月二十四日未时病卒于家,世寿二旬,卜葬弘圭祖茔”。孟孝琚去世的年龄按碑文推测大概在20岁左右。碑文言其“为问蜀郡何彦珍女”。据《礼记·昏义》可知,贵族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便可娶妻,由此可推知孟孝琚去世时为20岁上下。爨宝子去世时“春秋廿三”,为23岁。元代的赵生忠终年31岁。杨武则在24岁时去世。从他们的年龄看,去世的时间正是人生奋发有为的黄金时期,可谓英年早逝。对孟孝琚的早逝,碑言“嗟命何辜,独遭斯疾”,“痛哉仁人”之语,抒发生者对孟孝琚夭亡不幸的遗憾。加之,孟孝琚年幼“失母”,“十岁随官”,自幼丧母的人生经历更为其早逝增添不幸的色彩。《爨宝子碑》言“莫不嗟痛,人百其躬”;《赵生忠墓碑》中则感慨“呜呼!斯人也,不幸短命,今也则亡”,生者对亡者生命短暂的悲痛溢于言表。

其次,孟孝琚、爨宝子、赵生忠、杨武本为有才华之人,其夭亡的命运进一步激发生者强烈的悲剧感。

孟孝琚“受韩诗,兼通孝经二卷。博览,改名为琼,字孝琚”。孟孝琚的行状中书写了他的家世、求学、改名取字的情况,可知其个人修养深合儒家的道德礼仪规范。碑文专门提到了孟孝琚学习韩诗和精通《孝经》。对照时代背景,可知东汉时期,统治者热衷于儒家礼乐仪轨的建设,十分重视对《诗经》、《孝经》等儒家经典的学习。《后汉书·儒林传》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毛,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总领焉。”可见光武帝本人对儒家经典十分地喜好,还专门设立五经博士讲授儒经。明帝对儒学更为推崇,亲自讲授儒家经典,掀起了儒学经典学习和讨论的热潮,并将《孝经》明确为贵族士子必须精通的课程,由此可见,孟孝琚所受的儒学教育与当时儒士别无二致,加之其“博览”,虽此处碑文残缺,但可推知其言孟孝琚涉猎广泛,应是颇有才学。行状中还言及孟孝琚改名为琼,取字孝琚一事。按《礼记·冠礼》:“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冠礼就是成人礼,所以,孟孝琚应在举行冠礼之后才改名取字,这也标志着他此后的人生进入担负责任,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有为时期。孟孝琚所改的名字中使用了“琼”、“琚”二字。琼与琚均为美玉,古代常以玉比拟君子温润的人格,温柔敦厚的人格素养正是儒家个人修养标举的境界,体现了孟孝琚人格对中和之美的追求。碑文赞誉孟孝琚“敦仁”,足见其做到了人如其名。杨武的人生经历与孟孝琚极为相似,碑言:“姿禀敏慧,甫及七岁,同兄从师于五峰书馆,习诗六艺之文,入孝出悌,进退揖让。”他亦是德操高尚之人,不但孝敬父母,待人友善,而且饱读诗书。可见二人均在学识修养方面为进入“有为”时期作好了准备。从《孟孝琚碑》言“为问蜀郡何彦珍女”来看,孟孝琚刚及谈婚论嫁之事,杨武则“未及婚聘”,均因早逝,大有可为的人生蓝图未及展开,生命乐章戛然而止。

爨宝子则稍有不同,他自幼德才兼备。碑言:“通旷清恪,发自天然。冰洁简静,道兼行苇。淳粹之德,戎晋归仁。”又言:“州主簿、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宁抚氓庶,物物得所。”在步入仕途后,担任多种官职,很有作为,深得百姓拥戴。然而就在仕途蒸蒸日上之时,不幸亡故。赵生忠则是“为人温良敏惠,尊事三宝,孝敬父母,悌爱手足,通释习儒,睦睦和谦”。亦在正当年之时去世。他们的人生因为早逝产生了强烈的扭转,生命的美好为命运无情地毀灭,命运的悲剧感由此萌生。

就在生者对“孟孝琚们”的人生悲剧而情动于衷的同时,面对命运无常亦生发了无可奈何的慨叹,并将命运的不可知归因于天命,个人无力掌控生死,人心因此失落抑郁。

《孟孝琚碑》诔辞开头将其命运归结为与天道有关,碑言:“四时不和,害气蕃溢。”这里为孟孝琚命运不测渲染了悲剧气氛,同时将其人生与“四时”天道相联系,表现了与儒家天命观的认同。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谓天是一切的主宰,四季变化,万物生长,都是上天的安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则阐发为:“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将和谐视为上天调和阴阳,化生万物的根本原因。又言:“天之所起其气积,天之所废其气随。”把天命运行与气之终而复始的变化视为一体。既然四时之气不调和,万物无以生存,所以孟孝琚早逝夭亡乃天命所向。在《孟孝琚碑》诔文的最后,集中书写了孟孝琚的父亲失去爱子的心情。碑言:“颜路哭回孔尼鱼。”这里引用了颜路、孔子对颜渊、伯鱼早逝悲伤不已的故事。孟孝琚之父丧子的心情犹如颜路、孔子失去心爱的儿子一般,十分的沉痛无奈,痛苦之极,以天命难违来进行自我安慰。《爨宝子碑》叹宝子之逝乃是“自非金石,荣枯有常”。这在面对生命死亡的无奈之余,多了几分坦然。《赵生忠墓碑》中母亲王氏面对儿子的早逝,“想其仪,思其德,志其言,返报立幢刻尊胜佛母像,以祈超生”。表达出作为母亲无法左右儿子命运,只好寄希望于宗教信仰获得安慰的无奈。

二、生命感伤之“立德”不朽

在《故儒生杨武圹志铭》有这样一句话:“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此之谓欤!”即言人力无为于生命的短长,但可以通过修身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表达了人们面对生命夭亡悲剧时生发的人生领悟。

在夭亡者墓碑中,可以看到以“立德”修身实现不朽的具体诠释。

《孟孝琚碑》言:痛哉仁人,积德若滋。孔子大圣,抱道不施。尚困于世。渊,亦遇此菑。守善不报,自古有之。非独孝琚,遭逢百,覆。恨不伸志,翻扬隆洽。身灭名存,美称修饬。勉崇素意,流惠后昆。

这里以“积德若滋”赞美孟孝琚的德行。又言“孔子大圣,抱道不施”,借孔子的人生遭遇,明言圣人尚有抱负不能施展的困厄,何况于他人,对孟孝琚之逝充满劝慰之义。又言“守善不报,自古有之。非独孝琚,遭逢百。”再将孟孝琚的命运与儒家先贤联系。“昔者虞舜窘于井廩,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儒家前贤胸怀善念却抱道不施者不在少数。但却在历史上名垂千古,原因在于他们乃“有道仁人”。孟孝琚虽因命短而报复未施展,但其德操深谙孔孟之道,也一样会在历史上留名。

爨宝子、赵生忠、杨武亦是如此。《爨宝子碑》言爨宝子:“弱冠称仁,咏歌朝乡。在阴嘉和,处渊流芳。”又言:“声随风烈,耀与云扬。”赵生忠则“温良敏慧”,其德行给母亲和乡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武“入孝出悌,进退揖让”亦是令其兄和世人难忘。

孟孝琚、爨宝子、赵生忠、杨武的人生,以“立德”实现了生命的永生。这与先秦儒家关于“三不朽”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左传》言:“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注祊庙门,世之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这段对话中提出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迁言:“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徳,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污累其名,固已贵矣。”此处亦将立德作为“三不朽”的首要。魏文帝言:“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坯之土,唯立徳扬名,可以不朽。”言人生短暂与天道永恒的巨大反差中,个体通过“立德”将天道彰显,以有限的生命突破无限的时空,从而实现人生的不朽。罗伦言:“生而必死,圣贤无异于众人也。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亦看透了生命必有一死,肉体终究要衰亡的事实。但因为在道德、事功和学问上有所建树而超出众人,所以能够虽死犹生。徐干言:“其身殁矣,其道犹存,故谓之不朽。”又言:“夫形体固自朽弊消亡之物,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言也哉?”亦表达了对“立德”不朽的认同。

由上可见,孟孝琚、爨宝子、赵生忠、杨武虽夭亡早逝,但他们给世人留下了道德情操、学识修养出类拔萃的印象。他们在短暂的生命中以儒家道德人格完善自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世人对孟孝琚等君子人格的赞美,体现了白族对以立德实现生命价值观的认同。

透过白族古代墓碑,可以看出古代白族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客观而务实。不但认识到生死的必然性,而且将死亡作为生命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甚至借助预营寿藏,以先行到死亡中去的乐观心态面对死亡。面对个体生命“夭寿不贰”,儒家“三不朽”成为人们生命价值观的核心支撑。人们在现世生活中依托立德、立功、立言、立名的价值体系,并以积极的态度追求之,也使得白族生命观最终回落到现世生命意义的追寻中,实现乐生贵德这一生命价值追求的最大化。

同类推荐
  • 诸子的真相

    诸子的真相

    本书为“何新文选”系列中,何新解密中国文化三部曲(《诸神的世界》《诸子的真相》《中国文明的密码》)之一。作者何新是中国著名的通才型、智囊型学者。他的研究范围涉及经济、哲学、历史、考古、语言、神话等诸多领域,学贯中西。本书中,他凭借深湛学术功力、颠覆性的视角,解说儒、道、法、墨等诸子的思想真髓,从源头上重新梳理中国文化精神的本来面目!对困扰无数学者的未解之谜,一一予以破译,使人有豁然解悟之快意。同时在本书中,何新厘正了部分经典国学著作中的错讹之处(如《史记》),对部分经典的解读(如《易经》),也给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
  • 虎之书

    虎之书

    本书包括虎年说虎、说文解虎和虎年赏虎三部分,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从生肖、姓氏、文学、艺术、民俗等不同角度展现了虎文化与中国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展示了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深刻影响,通过《虎之书》我们可以了解、认识老虎这个独特的文化动物,树立保护老虎的意识,领悟老虎的精神,并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 妈祖文化三十年

    妈祖文化三十年

    本书分引领篇、弘扬篇、传播篇、交流篇四部分。通过对30年来妈祖文化发展历程中许多亮点、要点、重点的深度记述,提炼该阶段妈祖文化发展过程所留下的闪光记忆,探究其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走向。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

    《日本之镜》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日本民族这些两极又矛盾的文化特性,同时勾勒出日本人如何映照出自身的样貌。无论是黑泽明的电影、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文乐《忠臣藏》、宫本武藏的传说,或是黑帮片与家庭剧,伊恩·布鲁玛都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地探索有如镜子般反射出现实的戏剧性幻想。他对日本大众文化中病态怪诞的行为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释,让读者能理解这个被迫温文尔雅的民族如何借由“人为”的风格化与仪式感,寻求压抑自我的解放。
热门推荐
  • 恋上不该恋上的人

    恋上不该恋上的人

    我——凝玥,一个在小学里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生,进了初中,原本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个乖巧的女生,直到有一天,老师开始不信任我,因此,我开始学坏……
  • 本体挂了影分身的我该怎么办

    本体挂了影分身的我该怎么办

    问:本体挂了,影分身的我该怎么办?答:残血不浪更待何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木兰在都市

    重生之木兰在都市

    野史记载,公元437年,花木兰奉命征战南朝之国,中小人奸计,全军覆没。木兰一朝穿越,成为都市美女叶诗琪,饱读诗书,身怀绝技,又偶得“美男系统”,且看花木兰如何打击罪恶,傲闯都市,辉煌人生!美男系统:获美男一吻,神力增加,等级提升。(灵、王、皇、宗、尊、神、帝)集齐七大美男,可以召唤神龙哦!
  • 我的青春有关与你

    我的青春有关与你

    他们第一次相见在沉星一中,沈易安就这样和江晚晚第一次摩擦,缘分又让他们分在了同一个班。他们遇见了烦小呆和许星现,四个人一起度过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候,到底是那大大方方的友情,还是那小心翼翼的暗恋呢……
  • 梦镜缘劫

    梦镜缘劫

    一世情分,三生孽缘回眸相视却已是,陌言相对,启口难言就算,命回千转,视死如归终究是逃不过命中注定的劫难可她却不知,纵然他前世万人之上,终究有苦难言在她死后弃命相随,也不过是远远相望,不得拥人入怀是什么样的身世和故事让两个如此相爱的人深受这样的磨难梦一场,镜一面挽手芜青丝,回旋遮白齿拂袖惊鸿舞,万世镜面湖孟夏茹,前朝宰相孟泽成的掌上明珠,孟宰相妻妾成群盛年却不得一子一女在一天盛夏,七夫人晚清携伴游湖默念道:夏深也应恨来迟,此恨迟迟青蝶知。恰遇一老者听到这诗却连连摇头晚清留住老人,老人只一句解了晚清的愁容“晚清此世不得如意,已知就算有儿有女也不能护的周全,孟郎待我至真至善,不留其后,我终不能安眠……”七夫人幽幽的说道“有一女夏生,日后必定凤飞九天,但有劫数难熬,你好自为之……”
  • 捡个庄主做相公

    捡个庄主做相公

    据说冷府嫡女软弱无能、胆小愚钝;长相一般,性情冷淡。冷兮颜冷漠一笑,呲之以鼻。胆小懦弱、迟钝愚笨?那只是她的保护色;琴棋书画样样不通?生财势力才是王道。父亲不爱谁皆可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母亲离世并非偶然?很好,那她也不用手下留情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灵漫途

    仙灵漫途

    穿越到七十年代去修仙,空间灵宠一个不少。某男人:听说我是你师父?某灵:喂喂喂,你不要得寸进尺啊!
  • 妖寻千百度

    妖寻千百度

    拜师就要上山?中毒了就吃麦丽素?被救了就要以身相许?你不喜欢我我偏喜欢你?主角自带光环不死还众人爱?No!拒绝老梗,开动脑洞,从我做起!流浪孤女,遇上笑容温煦的翩翩公子,以为良缘到来,奈何各藏心事百转千回。面瘫师父,一直贴身独宠,难道他才是一生的良人?却迎来更意想不到的反转。我本凡人?我本妖魔?我本仙神?爱恨交织中命运越位,寻他千百度,回首时,那人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