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5700000014

第14章 时代篇(13)

那么,此时的袭人是不是“一问摇头三不知”就万事大吉了呢?别以为王夫人是傻子。袭人天天守在宝玉身边,宝玉挨了这么重的责罚,个中缘由袭人会没有耳闻吗?如果袭人说什么都不知道,倒是没有什么敌对面了,但王夫人会不高兴。主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那这趟还不如不来呢!

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怎么办呢?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中华传统文化的变幻莫测开始发挥作用了。为了充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妨先跑一下题,说一个案例。

指挥官命令一队士兵齐步走,但前面有个很大很深的坑,迈不过去也绕不过去,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如果是一队美国兵,他们会在坑边停下来,询问指挥官该怎么办。如果是一队日本兵,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掉进坑里onebyone。奇迹发生在中国兵身上,他们既不会停下来,更不会掉进坑里去,走到坑边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原地踏步。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精髓——“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懂得服从,也要懂得变通,将服从与变通辩证地统一起来。

好了,现在来说袭人。面对王夫人的问话,说了自己掉坑里,不说开罪王夫人。怎么办呢?——原地踏步!有关贾环告密的事,知道也不能说,更不能把薛蟠这个王家的亲戚扯进来,只能说众所周知的。袭人是这样回答的:“听说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忠顺王府的人都找到贾府里来了,这事谁不知道?王夫人原本想求证是不是贾环告密让宝玉挨打,袭人却回答说宝玉是因为“霸占着戏子”惹恼了贾政。既满足了王夫人的要求,也保护了自己,同时也成功地将话题转移到了自己希望的方向。

第二,抓住核心,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说完宝玉“霸占着戏子”,袭人紧接着就说道:“若论理,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表面上看,宝玉被打得这么惨,她还说打得不够狠,袭人这句话属于典型的“没事找抽”型的。袭人敢说这样的话,关键在于她读懂了王夫人在怡红院表现出来的心思。

在第三十三回,王夫人见宝玉被打得血肉模糊,“不觉失声大哭起来”,接着“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王夫人情急之下的话,让袭人意识到,王夫人并不是“无原则”地溺爱宝玉,相反对宝玉这个独子没有贾珠“争气”感到无比的悲哀。不管吧,宝玉不听话;管吧,自己“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可以说,此时的王夫人,心中充满着挣扎与苦闷。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袭人假意悲伤,说老爷不该下手这么狠,能得到什么呢?无非是王夫人礼节性的应答,跟着感慨一番,这趟也基本上是白来了。袭人要想一句话说到王夫人的内心深处,引起王夫人的共鸣,就必须用这样的“反语”来达到目的。王夫人听见袭人的话,立即“合掌念声‘阿弥陀佛’”,赶着袭人说道:“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智慧成就梦想,这就是袭人。

第三,擅于做领导的智囊。袭人之前分析了一通,接着就替王夫人谋划起来。袭人首先分析了造成今日局面的根本原因。她说:

“哪一日,哪一时,奴才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奴才们劝的倒不好了。”

也就是说,宝玉成为今天这个样子,首要的因素是宝玉不听劝,谁劝呢?当然是袭人在劝。再加上“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两者相加而造成这个局面,反倒使自己遭受劝解不力的委屈。这个分析得到了王夫人的赏识。袭人想要继续往下说,却又卖个关子,讨王夫人的话头。王夫人便说道:

“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

看得出来,袭人的话,深得王夫人的心。接着,袭人又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这种局面的建议。袭人认为,要改变现状,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王夫人听了这句话,“大吃一惊”,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赶紧遮掩,只是她觉得: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

王夫人哪里知道,与宝玉“作怪”的,正是眼前的这个袭人。袭人在这个防患于未然的建议中,特别点明了林黛玉、薛宝钗,从王夫人、袭人对宝钗的看法来看,薛宝钗这里不过是个陪衬而已。听了这个建议,王夫人“如雷轰电掣一般”,“心内越发感爱袭人”,连忙笑道:

“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

可以说,袭人为了讨好王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也算是一种生存之道。她向王夫人告密这段,充满着无尽的智慧,也值得职场中人认真研读。尽管王夫人此时没有采纳袭人的建议,但在“抄检大观园”后撵走晴雯,王夫人又责令宝玉年后搬出,或许就是想起了袭人此时提出的建议。

袭人的告密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王夫人也通过袭人的加盟,坚定了高举“金玉”旗帜继续前进的必胜信心。王夫人、袭人之间,很快就形成了共赢的局面。在第三十五回,王夫人派人特意给袭人送了两碗菜,还特别嘱咐不让袭人过去磕头,袭人觉得“这可是奇了”,“从来没有的事”。宝钗当然心知肚明,便笑道:“明儿比这个更叫你不好意思的地方还有呢。”袭人知道宝钗平日“不是轻嘴薄舌奚落人的”,明白是自己跟王夫人的一番话起了作用。

在第三十六回,王夫人交代凤姐,从自己的二十两月例银子中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给袭人,并强调:

“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同时还含泪对薛姨妈、王熙凤说道:

“你们哪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

也就是说,袭人得到了王夫人的首肯,在经济上获得了“准姨娘”的地位。

宝钗的适时出现,袭人的适时加盟,使王夫人心中的希望之火开始熊熊燃烧。“金玉派”与“木石派”之间最精彩的拉锯战阶段也渐渐拉开了序幕。

4.我的地盘我做主

前面说过,宝钗因为落选,在第三十回曾经很失态——“借扇机带双敲”。这背后的隐情,王熙凤都心知肚明,更不用说“老妖精”一般的贾母了。因此,宝钗决意锁定“宝二奶奶”的终极目标,就必须在贾母面前捞回一点印象分。薛宝钗原以为,自己的主动示好,会换来贾母的赞许,至少也该有礼节性的首肯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贾母却借题发挥,给了“金玉派”当头一棒。

贾母在家庭斗争中历练了半个多世纪,这样做自然有她的考虑。宝钗主动示好的情节发生在第三十五回,这也促使“金玉派”继第二十九回“清虚会议”遭受沉痛打击之后,再一次面临被动挨打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从第二十九回到第三十五回,在这个多事的五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贾母认为“清虚会议”对“金玉派”的打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再次组织了一次“火力压制”呢?这个疑问,对我们理解贾母在短短一个月内两次对“金玉派”进行大规模“镇压”的动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问题不需要追溯得太远,“金玉派”在“清虚会议”之后,确实遭到了无情的痛击,前途暗淡。但是,宝钗的靠拢、袭人的加盟,让王夫人重新振作了起来,开始厉兵秣马、以利再战。对此,贾母看在眼里,明在心上,这才有了她借宝钗讨好之机,再次对“金玉派”进行无情“镇压”。

宝钗讨好却被贾母抢白的一段,非常精彩。在整个过程中,贾母充分彰显了“无影嘴”的高深功底,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措手不及,我们来仔细分析分析。

从头到尾,宝钗只说了一句话:“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不要小看这句话,这是薛宝钗自入贾府以来,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表露出对贾母的敬仰之情。面对宝钗突如其来的献媚,贾母显得很平静,并借题发挥,说了很长一段话:

“我如今老了,哪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姐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那么,贾母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了解到了贾母的动机,我们就能将这段话分成三个层次。其一,贾母承接了宝钗的献媚,表面上看是谦虚,说自己老了,不再巧了,是假意地接受了宝钗的献媚。你不是说我最巧吗,我承认,我年轻的时候比凤姐还巧。但是,你薛宝钗现在看到的我,已经老了,不再巧了。我比凤姐巧的年轻时节,你薛宝钗看到过吗?没看到过你就说我巧,你这不是瞎扯吗?从这层意思来看,贾母并没有接受宝钗的献媚,不过还是给薛宝钗留了面子。

其二,接下来的两句话,贾母话锋一转,点了王夫人的名。这就很奇怪了,薛宝钗的话里只提到贾母、王熙凤两个人,贾母为什么要再牵一个人进来呢?这就是我们在此之前一再强调贾母动机的原因。贾母并不想让薛宝钗难堪,但必须要向“金玉派”示威!贾母对王夫人的定义是先声夺人,直接认定她“不大说话,跟木头似的”。我们不妨想一想,王夫人平日里是这样的吗?单看这句话,我们第一反应是谁呢?李纨!怎么会成了王夫人呢?实际上,贾母这么说,就是为了堵王夫人的嘴!我已经给你下了定论了,你“不大说话,跟木头似的”,而且“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作为一个婆婆,我明察秋毫,并没有因为你的这种性格就否定你、排挤你,而是认定了你很乖巧,你应该感谢我才对。最关键的是,王夫人吃了个哑巴亏,她总不能跳出来说:“您说得不对,我特爱说话的。”她只能是默然地接受贾母给她贴上的这个“不大说话”的标签。贾母的意思很明白,你王夫人虽然是宝玉的母亲,但在宝玉的婚事上,请你遵守“不大说话”的准则,闷声不响发大财。

其三,贾母的最后一句话,说“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这是直接推翻了宝钗认为凤姐“巧不过老太太”的结论。王熙凤“嘴乖”,她会讨我疼她,怎么能说她不巧呢?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贾母向众人,特别是王夫人、薛家母女宣告:在荣国府奉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原则!王熙凤为什么招人疼?为什么能够以贾赦儿媳妇的身份执掌贾府的大权?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她“嘴乖”,什么是“嘴乖”?在荣国府这一亩三分地来说,那就是说贾母想听的话,做贾母想看的事。这实际上是在向“金玉派”宣告:我的地盘我做主!

贾宝玉见贾母如此回了宝钗的话,希望此时借贾母之口,将林黛玉夸赞一番,以凸显黛玉的地位,便引着贾母说道:“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可是,贾母并没有接宝玉这茬,却反其道而行之,当众夸起宝钗来,说道:

“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这话把王家姐妹吓得不轻,薛姨妈急忙笑道:“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也急忙出来打圆场,说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王夫人这是什么意思呢?最后一句给透出来了,贾母此时的话是假话!薛姨妈为什么如此紧张?而刚被贾母贴上“不大说话,跟木头似的”标签的王夫人为什么突然开口说话?王氏姐妹异常的举动表明,贾母这句话大有深意存焉!

贾母不接宝玉的茬,因为在这样的场合,当众夸耀林黛玉,也就是再次当众表明自己支持“木石姻缘”的态度,既没有必要,更显得多余。此时要做的,不是让众人知道自己支持“木石姻缘”,因为众人实际上已经知道了,而是要打击“金玉良姻”势力的抬头。薛宝钗此番异常的举动,已经让贾母有所戒备,因此,夸赞黛玉纯属画蛇添足。

为了起到打击“金玉良姻”势力的目的,贾母采取了欲擒故纵的办法,她偏要当着众人的面夸耀宝钗。但是,贾母的夸赞令王夫人、薛姨妈胆寒,所有的天机就在三个字上:“四个”、“全”。贾府总共四个千金小姐,“全不如”宝钗,你看贾母多看重宝钗!不过仔细数一下,这四个千金包括谁?第一个,贾元春,现任“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光这一个就够了。贾府现在就仨闺女在府里待着,贾母不说“三个”,偏说“四个”,就是刻意地要把贾元春给搬进来。“金玉良姻”不是贾元春支持的吗?贾母说,我觉得元春有眼光,这薛宝钗连元春自己都赶不上。贾母送的这顶帽子,薛宝钗敢戴吗?你们“金玉派”不是喊饿吗?我就给你们送吃的,撑不死你!原本是一次讨好贾母的绝佳机会,就这样被精明的贾母软顶了回来。

事实证明,贾母的“镇压”并没有阻止“金玉派”暗流涌动的步伐,薛宝钗日益融入了贾府这个大家庭,并在海棠社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相当活跃。王夫人、薛姨妈姐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们认为,宝玉、宝钗日久生情,“金玉姻缘”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在这个背景下,第四十回又发生了一件令“金玉派”措手不及的事——贾母又“出嘴”了!与前两次旁敲侧击有所不同,贾母这一次加大了火力,并将目标直接锁定在薛宝钗身上。

事情发生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期间,贾母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来到宝钗居住的蘅芜苑。宝钗的闺房是什么景致呢?先看院子里,“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整个院子“异香扑鼻”。这番景致令我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还有柳亚子写给毛主席的一首发牢骚的诗:“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总之,薛宝钗的这个蘅芜苑,大有一番归隐的味道。再来看房间里,更吓人了: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支菊花,并两部书,茶瓯茶杯而已,床上只挂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闭着眼睛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走进这个“雪洞”,还真有点阴森森的感觉。作为一个年轻的女子,薛宝钗的闺房为什么要搞这种风格的装扮呢?在第七回,薛姨妈曾对王夫人说:“姨妈不知道宝丫头古怪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脂评写道:“‘古怪’二字,正是宝卿身份。”那么,薛宝钗为何如此“古怪”呢?我觉得,这与她长年累月服用“冷香丸”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她意图表现自己的贤良淑德。

贾母对这样的装扮显然很不满意,评论道:

“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

同类推荐
  • 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

    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

    唐朝,那是一个呼唤天才、造就奇才的时代!是梦想的力量唤醒了无数文人士子志存高远,心怀天下,驰骋四方。江湖有酒,庙堂有梦,乡愁在路上,风雅在诗中!诗人们一路走来,唐风浩荡,诗意飞扬。诗歌不再是文人的专利,诗歌走进了平头百姓。一时间,华章迭现,锦句璀璨,成了一个朝代撼古耀今的盛世标志,成了一个民族辉煌灿烂的不朽记忆。赵斌著的《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选取了50位唐朝诗人,品人品诗,品阅那个不可复制、早已远去、又令人梦绕魂牵的伟大时代,既有学术价值,又可快意阅读,行文流畅,意蕴流美……
  •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该书是一部散文集。红尘滚滚,世事纷繁,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索,通过文字,把读者的心灯点燃,使那些内心迷惘、心浮气躁的人们重新回归平静、安宁,引领着他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素雅。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表现了鲁迅的文艺思想就是不依附政治,要独立思考。而“独立精神”是鲁迅的一面旗帜。鲁迅特别强调文学的批判性和战斗性。鲁迅觉得政治希望社会统一,文艺希望社会分离,而只有分离,社会才能进步。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自己的生平事迹和自己是怎样爱好文学的,是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作家的最佳选择。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本书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垃圾网恋害死人

    垃圾网恋害死人

    “原来认真的可以对素未谋面的人念念不忘”准确来说,顾楠跟王珂是在游戏里认识的。说到底那就是一段孽缘,迄今为止顾楠都没有想明白他是怎么栽倒在这个比自己小三岁的小屁孩儿身上的。“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玩儿射手了!”“不是有姐姐给我当奶妈吗”“你……”“mua~乖”“知道了……”神啊,谁来救救我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异界之续命真决

    穿越异界之续命真决

    一个大学教授,退休后钓鱼品茶,可是却查出了癌症,30块钱买了一本“续命真决”,临死之前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才发现现在的自己才刚刚开始……
  • 王爷滚开,本妃只图钱

    王爷滚开,本妃只图钱

    穿越一次,竟穷成了狗!什么狗屁三皇子妃,穆卿卿满脑子就想着发财致富。先逃婚再说。什么,三皇子快不行了?那她就继承遗产,成为富婆。可洞房之日,这哪是什么病秧子,分明就是扮猪吃老虎……“你不是快死了吗?”“王妃这是在盼着本王归西?”“我只是惦记你的钱而已……”某人心虚。“是吗,那本王钱送你,人也一并送你。”
  • 二小柄随手杂

    二小柄随手杂

    随手散文,诗歌,微小说等随手散文,诗歌,微小说等
  • 如果罪人吃柠檬柠檬会成为罪恶吗

    如果罪人吃柠檬柠檬会成为罪恶吗

    首先声明,吃柠檬不是罪恶,不是罪恶,不是罪恶!这篇小说,会围绕吃柠檬为什么会在“柯勒亩咨”之陆的这陆地之上,成为一种罪恶。同时,吃柠檬到底是不是一种罪恶,也会在小说情节中被讨论。真善美到底是什么?或许这本小说会告诉你!(小说内容(包括地名等)自然是虚构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骑士要革命法师在打架

    骑士要革命法师在打架

    走过黑暗与混乱,光明与秩序,巫师世界来到第三纪。
  • 宫主他又要娶你了

    宫主他又要娶你了

    一朝穿越她被当成过街老鼠人人叫打,被安了个谋杀亲母的罪名,被当街悔婚......很好......你们欠她的都一一还回来吧
  • 主宰独钓寒

    主宰独钓寒

    父亲为什么不让我修炼?难道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比不上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