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8900000025

第25章 沈香屑——胡适(4)

胡适心想,还是谈一些近切话题吧。于是谈到了两家的交往史。爱玲便说,小时候父亲和亲戚们经常说起爷爷,但大都跟当时的政局有关,不了解当年的时事,很快你就会听不懂,所以她还真不知道爷爷跟胡先生高堂之间的这段情谊。而她每每问起姑姑爷爷当年的事,倘被敷衍几句之后,又怕自己被人说小孩子瞎打听事情不好,所以就更无缘知道了。胡适笑笑说:不久前在书摊上,我还看到你祖父的文集了呢,但是我没有买。爱玲当即想到,那么爱书的胡适之,如今在买书方面也吝啬起来,可见经济方面也是多少有些捉襟见肘啊。但她尽量不在表情上让胡适看出什么。于是胡适又说:我正在给《外交》杂志写篇文章。然后他居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带着谦和的表情解释道:他们这里都要改的。中国人用英文写作,讲母语的人帮忙修改,本无可非议。即使在国内,如果你不是知名大家,作品也都是需要经过出版社的遴选、甄别和修改。然而胡适却感到有些不自然。他在这里的地位,也只不过是一些虚妄的学位支撑的空架子。真想在美国的政治或教育体系内有所建树,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爱玲不禁哀哀地想到,如果不是他现在这样的境地,恐怕自己也不一定有机会跟他坐在一起交谈罢。但胡适却对这个女后生,渐渐地平添了一丝好感。她不做作,不矫情,但也绝不直白得近乎夸夸其谈,无中生有。更何况,她没有说一句恭维逢迎自己的话,但也未曾同自己辩驳。跟她的交谈,竟然是越琢磨咀嚼之下,越觉有滋有味,而她的稳重、矜持、端庄,也令胡适隐约中体会到那么一种亲切舒服,一种从心底里发出来的信任感。她是个绝好的听众,跟他自己一样含蓄、深沉,甚至老练、通达。毕竟,她是个可以信赖的人。而且,他感到,她现在也是需要帮助的。那落寞的身影,几天以来便时时在胡适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对她生出一丝深刻的怜惜之感,然而他心脏不好,境遇也不佳,竟不能帮她。不几日,感恩节降临了。他在美国游学多年,早已接受了西方的节日。他兴致勃勃地跟太太江冬秀说,请张爱玲小姐和她的朋友一起出去吃中国馆子吧!我还是吃不惯美国菜。夫人一撇嘴,说:我这两天打麻将可没赚到钱。看丈夫不做声了,她扑哧一笑,好,你说去就去。他脸上又露出她无比熟悉的那种笑意,对,这才对嘛,这才是我的老太婆。呵呵呵,两人都不觉笑出了声。其实,他们的生活也蛮寂寞,正需要一些年轻人解解闷,而爱玲的家族又跟胡适是故交。

这天爱玲被喜热闹的炎樱撺掇了出去,随她一起到一个美国女人家里吃饭。她们坐在喧闹的人群中间,一边赏析着异国情调的聚会场景,一边别有情致地吃道地的美国烤鸭。吃着吃着,不觉夜幕已徐徐降临了。她们迎着夜晚的寒风走出美国女人的公寓,在略显空旷的大街上散步,顺便看被灯火照射得宛如白昼的商店橱窗。她感到些许惬意和熟悉,因为那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深灰色的街道,和闪烁着好奇的眼睛的霓虹灯,竟同上海的景象别无二致。她仿佛又置身于那座令她欲罢不能的城市中。她是在大都市长大的,注定了她应该来美国这样的城市国家。然而她不知道,自己日后再没机会回上海了。也许,也是她自己亲手将那机会埋葬了,扼杀掉了。

但此时,她的内心是愉快的,像有无数个小天使在飞翔一样。美国就是她的天堂了,她这样想着,口中却呛进冬寒料峭的风。她富贵出身,脾胃自来虚弱,受了这么些风,回去之后,居然把刚吃过的鸭子全都吐了出来。她大声跟炎樱抱怨自己没有口福,日后还是安分守己地只吃点甜食吧。炎樱不禁借机取笑了她一番。可是一阵电话铃响起,打破了她们的对话和笑声。她拿起话筒,那边传来胡适之亲切熟悉的声音,可她一听是约她们一道吃中国馆子,便觉说什么也无力应允了。只好带着歉意说了实话,解释道:我刚吃过饭,又不小心受了点风,刚才吐了。她听到适之先生有些失望地说,我们老两口怕你跟朋友过感恩节,两个人太寂寞,如果你们吃过了,那就只能算了。爱玲心想,我从来不过感恩节呀。可是适之先生的好意,竟未能如愿,她毕竟内心还是很带着些许歉意的。

张爱玲眼中的胡适——巫山还是沧海

现实的残酷像一面破碎的镜子中映出的破碎的脸孔。爱玲不能始终没有落脚之地。但她租不起房子,收入又因《秧歌》英文版销路不畅而大打折扣。可以说,一个以难民名义来到美国的三十出头的女子,她的境遇也实在艰难。炎樱看不过去,就托自己的朋友帮她找了一个职业女子宿舍,其实类似于一个难民安置所的地方。好在不收房租,她也不敢有别的奢望,于是直接搬了过去,顺便带去一丝凄凉的心境。她在心里对自己说,救世军办的难民收容所,我在这里,恐怕被人知道了,一定会骇笑吧?但是她管不了许多了,度日是最重要的任务。于是她开始在一群无着落的女人中间厮混,跟她们保持着极近切又极遥远的距离。在这里,汉语言沟通方式是一点派不上用场了,但她的良好的英文素养帮了她大忙。她看着那些各色皮肤的女人们讪讪的嗤笑,跟几位同教会有联系的胖太太们,似乎打算在这里终老。有一些管事的老姑娘,都被称为中尉、少校,看来是推行军事化管制。她内心惆怅着,失意着,生活却不容她任何的时间替自己扼腕叹息。餐厅里的咖啡冒出带着浓郁香味的热气,流浪汉们浑身酒气地充当起服务生的角色。原来这里也收容流浪汉的。她看见一个蓝眼睛的小老头,于是观察着他,在内心画着自己的写意画。这里的图景,跟在上海又有那么大的不同。她开始想家了。

有一天,她听说适之先生要来看她,心里竟有些忐忑。这里虽大,但毕竟除了卧室而外,连一个像样的客厅都没有,更不是自己的。该如何招待先生呢?去自己宿舍毕竟多有不便,也显得对先生不敬重,情急之下,她也只能打算着请他到集体的大客厅里去坐坐了。

然而适之先生毕竟如约而至。她便引他到黑黢黢的大客厅,空旷的四周仿佛只以他们两人略显渺小的身影为核心,此刻显得愈发凄怆和茫然了。她尴尬地,无可奈何地笑了笑,看着这同学校礼堂几乎一样大小的客厅,无论是空空落落放置的旧沙发,还是偌大的讲台上那架破旧的钢琴,无不显出一幅衰败萧索的景象。这里没人愿意来,所以也不经常打扫。虽然干事们鼓励大家每天到这里来喝下午茶,但穷困潦倒的一班人聚到一起,也没什么乐趣可言,所以大家都躲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不愿意到这里来聚。就连她,也是第一次来,要不是为了适之先生能有个地方坐,她才不会这么无法可想地请他到这里来。胡适何尝不知这里只是个破败的难民收容机构?但他无法不给爱玲一些宽慰和鼓励,于是,他连连称赞这个地方很好。因为再好的地方,他也无法帮爱玲住进去。爱玲却非常感动,觉得先生是有涵养的人,不想让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于是他们在灰扑扑的环境里坐了一会,也都感到无所适从,地面仿佛下不去脚,脚一沾地就要踏起一缕灰尘似的。这情形,倒不如去外面走走。于是他不自觉地四下打量,一面跟爱玲一道走出来,一面满口仍赞这个地方好,说得多了,便愈显真诚。爱玲也不得不承认,他不像在敷衍,但一时又想不出他的意思。后来,她一琢磨,也许先生感到她没有虚荣心,才连连称好的吧?喜欢联想的爱玲,此刻脑子里又浮现出胡适写的美国学生时代的情景,想到他描述的晚上去参加复兴会教派篝火晚会的情景。美国社会,是个大熔炉,各种思潮在这里都可以自由地蔓生出许多枝叶来,然而却不属于他们这两个东方色彩浓郁的人。

她将他送至大门外,两人伫立在台阶上,相互说着道别的话,胡适却没有立即离开的意思。冷风迎面吹来,裸露在外的头脸便感到一丝被灼伤般的刺痛。那是从赫贞江对面吹过来的。李白有“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诗句。张爱玲显然不是激情派,或所谓的浪漫主义作家,但她也能感到一股悲风从时代的深处,从远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吹过来。那正是她和胡适共同的故乡。也许,他们永远都会遗留下祖辈血脉里的那股子落寞的繁华气息。那个大时代是与他们隔绝了,似乎一切同政治有关的人身伤害,他们也可以幸免了。但悲凉孤寂中的惶惶之感,还是徘徊在他们的灵魂周围,包裹着一切待抚平的疮口,和满眼浮华落幕的凄婉。她看到胡适的目光注视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的灰色河面。雾气升腾起来了,河的色彩也被染成一种氤氲中的缥缈。胡适先生天生是爱笑的,于是爱玲注意到他总是笑眯眯地向前方望着,也就凝视着他的面容,打量着他的装束。他裹着严严实实的围巾,半旧的黑大衣,圆眼镜,俨然一副旧时知识分子的典型样貌。他身材本不高大,因此头略显得大,所以更加亲切可爱,但面庞毕竟还是露出年轻时代的英俊和洒脱。爱玲感到,伫立在自己面前的胡适,就像一座古铜半身像,令她不能不为之肃然起敬。她于是想到,原来适之先生真的名不虚传呀。他无疑是她的偶像。然而寒风已经浑浊了她的双眼。她也许还未曾预料,这是自己与胡适的最后一次见面。临别时,她面庞上还是带着似有似无的微笑的,笑得眼睛里更迷离着一种温情。飕飕的风吹打着她那件大挖领的夏衣,她竟不感到特别冷。除了暖气,异国他乡的胡适,也使她有种分外温暖的感觉从心里涌出来。

1957年,爱玲改写了《金锁记》,文笔更加洗练成熟,人物刻画也更深刻。待到1958年,她与胡适已经几年不通消息了。爱玲申请到一个文艺作场去见习时,还是写信邀胡适做的保,胡适欣然应允。而且,爱玲还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是当年她送给胡适的那本《秧歌》。她打开扉页,看到里面的印刷体字迹都是经过胡适通篇圈改过的,而且扉页上还有他的题字。她此时的感觉不能用感动来形容,而是一种深深的震动。大学者的风范,最终让张爱玲感激得不知如何形容。

她带着惶恐的感激,写了封短信道谢,后来就听说胡适返回台湾了。当她得知胡适是在讲坛上告别人世的,心中暗暗感到胡适的幸运。也许,这种死法对他是一种最好的表彰。

可是,她也觉得,仿佛世间又少了一个可以心心相通的知己。每当提起笔来,想写一些关于胡适的东西,只感到笔有千斤重,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是胡适给她的震撼,令她惶惑着,畏惧着,终究还是写成了一篇淡淡的散文,以祭奠胡适早已远去的英灵。

有人说,爱玲对胡适未免有意,要不然,她与赖雅的夙缘,不会进展得那么突飞猛进。如果胡兰成曾是沧海,胡适又何尝不是她心中的“巫山”。

无论如何,她与胡适,并没有如同大家期望的那样,走到一起。始终微笑着的老先生,也并不是一个如胡兰成一般一生只对女人有无穷无尽的兴致的人。他年轻过,也激情过,然而时过境迁,他似乎从未想过自己会做出什么“晚节不保”的事情来。对于爱玲,也只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体贴、照顾,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不曾越界。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宿命和悲哀。品行稍好的人,反而不容易走到一起,而且爱玲也并不是一个擅长主动追求男性的女人。即使她对胡适发自内心地敬重、崇拜,也不会令她无视胡夫人的存在,或胡适本人的真正意愿。非但如此,而且就算胡适对她表露过心意,她还会像当年让胡兰成悄然走进自己内心世界,又被他致命伤害那样对待这份感情吗?她几乎不会再去碰触这样不该发生的感情了。

胡兰成的葡萄是酸的。轻易背叛她的感情,被她拒之门外后,又一辈子对她冷嘲热讽,奚落挖苦,一会借吹捧她抬高自己,一会又揭她的短,甚至连她不喜欢小孩子,对小动物缺乏同情心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可见,一个朝秦暮楚的浪子,无论在各方面,品质都是极差。这种人早已没有心肝,所以,也大可不必将他们当个人看。爱玲就是这么做的。从此对二人的关系讳莫如深,由着胡兰成尽情表演,也就终究掩饰不住那惺惺作态之下流露出来的丑状。

然而对于胡适,她是十分坦然的,所以才会下笔去写他。能让她落得下笔的,毕竟与她的心,隔着一段凄迷而郑重的距离。那是一种深厚肃然的爱慕,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情,可以说,有了胡适,才使爱玲的美国寻梦之路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依托。相信她一直把这份感激深深埋藏在心底。

同类推荐
  • 半生流离半生爱

    半生流离半生爱

    雒尘编著的《半生流离半生爱》用最深情、最动人的讲述,为您婉约呈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诗词与爱情之美。与您于历史遗章里,轻诉那一幕幕的远景旧事。浅尝那一些字节间埋藏的,被珍惜或辜负的心事情意。讲述易安在那些错落动乱的华年岁月里,拥有与失去的全部经过。越过所有冰凉的时光,那个住在久远时光尽头的女子,她安静地端坐于古雅的木窗下,为遥远时空的探访者留落下一路婉约含蓄的封藏,一路内蕴深远的欢喜与悲凉。
  • 中国宰相全传

    中国宰相全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在中国历史的上千位宰相中,遴选出一批具有典型意义(正面的或反面的)的代表人物,把他们的传记编撰成书,使广大读者读了以后,能够了解一定的历史因果关系,能够了解一点可值得借鉴的经验的教训--这是我们编撰本书的初衷,现在本书已经摆在了读者面前,能否达到我们的目的,能否对读者有所裨益,只能等待广大读者的评判了。
  •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说:“邓的长期革命生涯一直使传记作者们觉得不可思议:有过在战争和革命中冲锋陷阵的辉煌经历;有过了不起的政治胜利;有过屈辱的下台;也有过个人的成就和家庭的不幸。运用保存实力的手法和足智多谋的恢复能力,这位身高4英尺11英寸、意志顽强的政治家不仅靠忍耐挺过了难关,而且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本书作者高屹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是邓小平研究专家,作者分别从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等方面详尽阐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伟大的一生。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关天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关天培

    红彝大炮破浪来,狮子洋外声如雷。虎门将军壮谬裔,报国丹心指天誓。兵单乞援援不至,南八男儿空洒涕。贼来蚝境窥虎门,海水腾沸焚飙轮。挥刀赴南惟亲军,一死无地招忠魂。这是一首描绘鸦片战争中清军将士保卫虎门的诗篇。诗里歌颂的那位丹心报国、挥刀赴难的爱国将领叫关天培,是当时广东水师提督。他在奸权卖国、门户洞开的情况下,孤军守虎门,血染战袍,抗击英国侵略者,最后以身殉国,名垂青史。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热门推荐
  • 零吼叫,养出好孩子的98种方法

    零吼叫,养出好孩子的98种方法

    本书主要通过丰富翔实的教育案例,讲述经过无数父母证实的教养方法,让曾经吼过孩子的父母明白并注意“单纯对孩子吼叫是没有用的”这一客观现实。指导父母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父母知道如果方式正确,得到的结果会出乎意料的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宠后倾天下

    邪王宠后倾天下

    【宠文】一朝穿越,她成了异域公主,殊不知自己便是那拥有赤瞳的赤瞳女子,她遭陷害远嫁,途中遇难……他,一代邪王,却独独对她倾心,在他亲眼目睹她受伤的那一刻开始,他才知道,心中所痛的是什么。众人皆欲得到赤瞳女子,她被卷入这杀戮之中……皇位的争夺……而他却说:“于我来说,笑儿是我命,有笑儿足矣”【片段一】在某人第九十七次逃跑失败被抓回来的时候,他圈她入怀把玩着她逃跑所用的绳索钩,邪魅的笑着:“笑儿的法子倒是挺多的,这绳索钩……倒也不错。”“不知道笑儿第九十八次逃跑打算用些什么?”【片段二】“笑儿对本王的身体可满意?”萧辰星饶有兴趣的看着趴在他身上的人儿。某女很一本正经的回着,“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边回着还时不时的伸手摸着那传闻中的腹肌。一个男人长得比女人还好看也就算了,这身材还那么好,让人睹了有喷鼻血的冲动!某人反客为主,将她压在身下,“既然笑儿满意,那么我们也该为我们的孩儿努力了……”“……”
  • 吾生传之擒魔

    吾生传之擒魔

    他说纵然上穷碧落下黄泉,捣尽三界,也要救出金蝉子,只去不返!他说我愿自落轮回,十世为善,不得善终,以赎今日之罪。他说我愿除去仙籍,剃去仙骨,重回六道,只愿不再见玉兔。他说我本性情鲁钝,只愿无功无过无人问津,但重我之人已无,请将吾身沉入沙河,受刑罚亦甘心,只愿他们所受之苦,吾既不能分担,愿能同样承受。
  • 摸金不要贪

    摸金不要贪

    叶子涵曾是发丘的后人,天生极阴之体的他是世间的罕有之躯。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走上了修炼之路。秦岭迷村,黄河诡事,都市奇闻尽在《生为摸金死因贪》
  • 我不是很懂你们地球人

    我不是很懂你们地球人

    严肃正经脸:本文讲述一个外星村姑穿越到地球发生的一系列事故。主角1V1,双C,慢热,以事件为主。严重警告:作者三观不正,因此世界观设定就很奇葩,请注意避雷。
  • 姚美丽,要美丽!

    姚美丽,要美丽!

    大家好,我是姚美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其实也不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已经见了好多次面了,你们说对不对?一片鸦雀无声~好吧,反正我姚美丽的人生,有点悬~活了大半辈子,搞了一个大龄剩女的称号,还混了个高不成低不就。年纪一把了,每天被逼着相亲,真正生不如死啊!不过,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突然天降一个小狗腿,哦不,是一个小帅哥才是~居然还是个钢琴国际级的!要命啊!就他那水嫩水嫩的样子,简直是~要美丽的开始啊!
  • 探侠传奇

    探侠传奇

    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在里面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你或许是惩恶扬善的大侠,也可能是长得帅气身手不凡的少侠,也有可能是风华绝代的女侠,更有可能是整天提笼架鸟,身后跟着一群狗奴才,欺男霸女,随便调戏良家妇女的恶少。无限的遐想就在这江湖之中,快来寻找其中的自己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痕灵

    痕灵

    自信勇敢的十五岁少女夏天,从小与爷爷生活在猎人村。在一次梦境中,她看到了嗜血的蝴蝶……但随即她发现,那些可怖的血色蝴蝶竟然真的出现在她面前……无尽的黑暗中,死亡的女神吟唱起太古的颂歌……你是诺亚的后人,注定要承担起守护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