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8900000009

第9章 小团圆——父亲张廷重(4)

生命的钟仿佛停止了。杀人不见血是高墙闭锁下生灵们的夙缘,放一条生路给别人、给自己,在这个地方是那么不合时宜,只有将自己和别人一寸一寸杀死在时间的静默的流淌之中,才是唯一的出路。被奉上祭坛的,除了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和谐,还有一点点可怜的隐私。

疯狂的报复,像一剂麻醉品,昭示着封建时代遗落的父母对子女权威式、凌驾式的所谓亲情挚爱。走进无光的角落,带着心灵深处被鞭笞的血痕,失神的双眼倒映出时间的影像,此刻已然无任何意义。沉沦下去的结果是放纵,人同走兽亦无大的区别。慢性毒药戕害人性的结果,就是默然接受命运的摆布而使自己沦为自甘堕落的生命体。

读者们将其视为天才。研究者们用不吝深刻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剖析她塑造的文学形象,把她誉为鲁迅的精神传承者,肯定着她作品的永恒性和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存在主义思想深度。

其实,张爱玲的作品,不能不说是她在现实中生活的圈子里人性的真实写照和反映。就像一面摆在凌乱的梳妆台上的镜子,小巧而浑圆的轮廓,仿佛散发着香水和口红的味道。于是这廊坊居室内的一切男女宿怨,穿着旧上海晶亮的绸缎旗袍的女人们,鬓发由于电烫过而玲珑别致的蜷曲,腰间是一节欲罢不能的男人的手臂,灵与肉便在此刻交融共生,上演一幕幕普通人的传奇故事。

她曾明言喜欢做现实的镜像。有人说,爱本是一个家庭和谐共存的基础。奈何现实同理想总仿佛湍急河流对岸永远无法相聚的两株蒲公英的根须,无爱而又生恨的家庭,比比皆是,即使在张爱玲所处的那个年代,也是屡见不鲜的。

她在散文中曾描述一个朋友的母亲喜欢凭窗而立,看外面街路上的景象。有时一些画面就是颇具戏剧性,值得深思一番的。比如有一次,一个外貌堂皇的男人将一个女人扭打到街头,很多围观的人抱不平,便叫嚷着让女人把男人告到巡捕房。可是女人说,我不要他去巡捕房,我要他回家。然后一迭声地乞求那个男人回家后再打她。这种事情在我们的时代也许只能算特例,但在张爱玲所处的时代,一场又一场破坏的间隙里的那些颓唐的平静下面,人们的生活的确一如这画面一样无望,仿佛陷入一口深井,无论如何够不着地面,于是用伸长的胳膊摇摇晃晃地示意井口上观望的人们,期盼着能得到一点帮助。而其实这次第,不但自己帮不了自己,他人亦无法可想。

当细细品咂着那流走如珠的噙满细腻感受的文字,不禁会羡慕起张爱玲的年代,没有电视、网络充斥在现实生活之中,反而愈发真切地体验着身边美得单纯的事物和景象。她会注目到水门汀上泥中种着的两排常青树,还有坐在石阶上头发油腻腻的小姑娘,并自认为这小姑娘很像自己。她多看了这女孩子一眼,便引发了女孩喜滋滋的模样,而女孩的同伴也一样喜盈盈的。

可是张爱玲却始终觉得这女孩像自己,仿佛顾影自怜时水面上的倒影突然活了起来,就在对面同样地审视着自己。她认为小姑娘的绒线也许只够织一小截袖口,想着想着内心涌起一丝悲哀,默默走开了。小姑娘拥有的物质上的安慰并不多,但她还是那么单纯地用笑意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恩和快乐的心地。如果这小姑娘果真像张爱玲本人,那么她一定是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只有那么一点点,却可以满足对幸福的寻觅。

在家庭中冷冰冰地得不到亲情宽慰的心,在同素不相识的人邂逅时的一瞥之中,却找到了知己般地,撩拨起淡淡的哀伤和愁绪。这不能不说是亲情迷失中的一点珍贵的慰藉。她本没有任何等级心理,没有作为大户人家小姐高高在上的虚浮的荣耀。她追求着内心认定的平等、友善,对下人、仆人以及为自己服务的人,亦没有丝毫的看低过,蔑视过,更不用说训斥过了。她当然也不喜欢自我炫耀般地靠给小费来显摆自己的身份地位,可是小费,虽有时不大情愿,还是照常会给得很丰厚,搞到人家都十分眉开眼笑,她也并不后悔。

家庭仿佛是爱的失乐园,反而同外人的相处却充溢着简单、随便又有些温馨的意味。看来,当时代沉落下去,大的破坏还未来临之际,家庭已经不是人们避风的港湾。与其做一只绣在屏风上的从没有一丝活气的僵死的鸟儿,不如像捡拾秋天的落叶一样,把支离破碎的亲情拼凑起来,作一幅文字的图,在多雾的清晨自己一个人慢慢体味、玩索。

心经

张爱玲与弗洛伊德隔着时空进行的一次对话,隐约浮现在《心经》的父女畸恋里。爱情像一个魔爪,欲抓住人的每一根神经,令毛发都竖起来,这是亲情与伦理的一次争夺战。女儿和父亲用不伦之恋,一寸一寸杀死了母亲的幸福。

然而母亲始终是克制和清醒的,她愿意并且会给予女儿真正的理解和依托,可是女儿与她之间的距离却始终疏远,仿佛挨着她的皮肤都会令其感到不适。

母亲非但没有怪罪女儿,且用极平和的语调为丈夫辩解:他已不爱我,又不能爱你,你让他的爱放在哪里好呢?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光景,过去了,也就没有了。他爱谁就让他爱去吧。

母亲对父亲的谅解和纵容,已经不像个妻子,倒像丈夫的慈母一般。其实,她一半为了丈夫,更多的也是为了刚刚绽放出青春花蕾的女儿。

母亲阻止她的过激行为,不让她伤害自己,伤害爸爸,甚至伤害那个第三者——女儿的同学。进而,母亲许诺,虽然将你送走,到亲戚家暂住,但我会让你放心,因为你回来的时候,我保证自己会在这里好好地等你。

那个被女儿许小寒盲目地热恋着的父亲,终究还是暴露出了男性的自私。虽然在女儿眼中,他高大、潇洒、风度翩翩,有着令人艳羡的财富和地位,究竟他还是不可能为单纯的精神恋爱所满足,最终倒向了追逐肉体欢愉的婚外恋情之中。男人的形象,在张爱玲笔下,终究是现实的产物和追求享乐的生命体。

男性逃避的本能,被诡谲地贴上神话宿命的标签。那是精神恋爱的产物,痴缠得如隔着一层肉粉色的玻璃,迷离而令人难以自拔。

张爱玲显然与母亲有着难以改变的距离感。咫尺天涯的结局,不仅在幼年时母亲离别的岁月里沉溺,而且即使母亲归来,带回对她满心的呵护和照料,幸福的瞬间毕竟还是短暂,难以构成永恒的依托,而之后去投奔母亲,只能增加黄素琼在经济上的负担。因为彼时她已有男友,最终又在新加坡因参与战事而牺牲。母亲从此旅居欧洲,再也没有回到几次阔别的故土。

可以说,母亲仿佛是永远抓不到的一棵救命稻草。真正与黄素琼朝夕相处的日子,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和美安详。同在一个屋檐下,一切真相便暴露无遗。母亲终究不只是为她一人而活着的。

张爱玲在23岁的韶华,文学生命的巅峰时期,写下的这篇《心经》,刻画了一个完美的、伟大的母亲形象,忍受着丈夫和女儿对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嘲讽、忽视,却仍然包容一切,温暖而和善,冷静地化解着一切悲剧和仇怨。

而丈夫,许小寒热恋的对象,自己的亲生父亲许峰仪,原本也是一个完美到极致,以至于被自己的女儿所爱恋,为他深情陶醉的男人。

《心经》的字里行间,仿似熔铸了张爱玲对完美的父母亲形象的热切追逐。母亲的无私和完美,汲取自现实的土壤,所以平静、安详,充满温暖和爱的光芒;而父亲的完美,终究是表面的、易碎的,经不住岁月的风蚀,也永远无法触及。虽则你看到他矗立在玻璃窗的另一侧,如果想贴近他,你需有打碎玻璃的勇气,而不惜划伤自己的手。

可是终究美梦会被惊醒,在女儿眼中如此完美的情人——她的父亲,却注定了只是一个悲剧中冷漠的幽灵。他在的时候,你生活在虚幻的池藻中欲罢不能;他离去了,你也仍然会为他空守着内心的寂寞,惧怕他人占据你心目中原本属于他的位置,固执地排斥一切正常爱情的呼唤。

张爱玲寂寞的情怀,被封锁在爱的迷离之中。碰触到她的文字之灵的人们,何尝不想领略那一丝玄妙的幻境中的惆怅伤怀?家庭不幸的孩子总是喜欢耽溺于幻想中麻痹沉沦,因为在现实中他们的灵魂找不到出口。

于是幻想化作烟云,一圈圈扩散,迷蒙了他们的双眼。对张爱玲而言,《心经》诵出的是救赎与解脱之后的舒缓、惬意,仿佛读过一本虽不厚重,却庄严宏大的佛经一般,直达人的灵魂深处,去追索人生的原罪,求得精神的释放和解脱。

书香门第,诗簪之族,父亲却是那般不堪,母爱又是如此遥不可及,能陪伴张爱玲守着空中孤月,任泪水为月亮披上雾茫茫的纱衣的梦幻,就是对人性最深入的解读。文学是她幻想的土壤,仿佛神衹一般直达灵魂深处。这是生命的本源,是只有在神话中才能求得答案的宿命。

幼年之时,父亲也曾对她循循善诱,熏陶指点。可是一朝春残,美梦却一去不返。父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在她内心一直有一个想重塑父亲形象的愿望。塑造一个能令自己敬重甚至爱恋的父亲形象,会给予内心多么大的慰藉和安抚。

可是这样的父亲,真的是从内到外,骨子里就如此完美的么?显然她没有一味地掉入幻想的漩涡顺流而下。清醒与老练始终是她驾驭文字时的两把双刃剑。虽然只有二十三岁的年纪,她却可以本能地重塑出比她的年龄成熟很多的文学形象。即使二十岁的许小寒,也在得知父亲和同学段绫卿姘居之时,首先想到不能让爸爸伤害绫卿。其实她爱得盲目而不伦,但她毕竟还有一颗善良得柔软的心。她第一时间没有把自己同绫卿对立起来,当成可仇恨的情敌而处之,而是仍将她先视为同学和知己。

无疑,《心经》中的人物个个都是清醒的。可这种清醒的意味,却愈发增强了宿命地威胁和悲剧氛围的衍生、发展。正因为清醒和冷静,这不伦之恋才显得那么无可奈何而令人毛骨悚然。

也许,张爱玲宁愿自己脑海里的父母形象,都是这么令自己痴缠迷恋,因为他们毕竟同自己有着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可是,这份情感终究只能是畸态产物,现实中的家庭生活已然那么千疮百孔,如果爱,也是一场畸形的爱恋,因为世间原本没有一分爱不是如此不堪。

正是这种不完美,却使得这个无论是悲是喜的情感故事,有着一种不再神圣的、可以被嘲弄的意味包含其中。既然家庭的肮脏、繁琐、无爱、冷酷已经昭然若揭,那还有什么是必须被掩盖和装饰的?索性来一次真正层面上的人性探求,抛开惯常的伦理,让爱来得不寻常,迷失方向,直至走入无垠的空洞和迷茫。

美得畸形的事物,也许是世间唯一可爱恋的东西。而爱上一个人,或者一个花瓶,一幅画,也意味着这其中蕴藏着畸形的美感。或者即使这个人或物件并不畸形,你的心也是畸形的,扭曲了你眼前的形象,夸大着那仿佛值得你爱的方面,忽略那不伦的、无理的方面。

僭越本分的情爱,伴着幽独的水仙花,伫立于天地之间,仿佛一道横亘在父母中间的屏障,凌迟着他们荒芜的感情。天地之间仿佛只有许小寒一人,而她又是那么美得超凡脱俗,连父亲都会情不自禁地爱她恋她,欣赏玩味着她的纯情,和她的如诗般娇弱的青春光华。

对父亲的爱恋一如藤蔓般牵缚住了许小寒正常情感的萌芽。她也许自私,也许心机深重,但这一切都暗含着她那经不起摧折的柔弱的自尊、恐惧和卑微。沉湎于爱的毒药而不能自拔,为了那一时的欢愉不惜破茧成蝶,享受短暂得可怕的光阴中抓不住的细若游丝的幸福。

不事雕琢的、本源的爱恋,像带刺的蔷薇,怒放在幽暗的夜。婆娑起舞的,除了女人为爱而繁衍出来的一切机智、聪慧和自私自利,还有宛如萤火虫般闪亮的情感的细雨丝,冲刷下来,令天地一片浑浊。

永远做不回自己的是母亲。她是可以随时被省略、被遗弃的对象。但为了女儿,她却可以忍受一切,甚至忍受同女儿暂时的分别,以及同丈夫永远的貌合神离的无爱婚姻。如今,纵然连这婚姻也无法保全,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容忍、蕴藉,她只是母亲,却何尝把自己也当个女人般看待?

也许,一切时代的贤妻良母,都需要这般隐匿自己的本体,维护着家庭的空架子,进而保全子女的幸福安康。

这可能是给过张爱玲温暖的母爱,却始终若即若离地徘徊在她生命的边缘的母亲黄素琼,在她头脑中产生的被神化了的意象。

母亲虽然是现实中的依托,但毕竟同自己陌生而疏远,仿佛自己不是从她的体内被孕育出来的。许小寒被命定地只能爱上自己的父亲,成为母亲的情敌。父亲原本是一个同其他男人一样的凡夫俗子,在女儿爱的光环照耀下显得如此迷茫和无助,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及时行乐的本性的驱使。也许他是在逃避,但却逃避得如同其他男人一样自私和冷酷。与其让爱继续这么摧残着自己,不如抛开腐蚀着自己的一切,哪怕结局是以摧残所有女人为代价。不管是不爱的、爱着的,还是被当成替代品的,最终都只能听凭男人的任意摆布。

男人终究是要主宰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所以小寒的归宿不再,她若想有所皈依,也只是自己内心的东西,与别人无丝毫关系了。所以,一部《心经》是永远只能诵读给自己默默听的。母亲也许愿意听,但那是迁就的慈爱,而不是真心的聆懂。爱,只关乎自己。

顿挫的屠刀藏于体内,啃噬着所有人对爱的关照。阴狠变态的母亲是张爱玲每每涉猎的主体,而在《心经》里,难得看到的母亲温暖的形象,也许是唯一能给她带来些许安慰的一剂良药。弟弟张子静说姐姐用文字报复父亲,其实,她何尝不是在用文字寻求解脱?了却自己一辈子也无法圆的梦,许多人,许多情感,就在笔下,轻巧地被描摹出来了。

闺阁锁不住清秋的沉寂,少女的妆奁此刻也被秋叶的枯黄染透了。软弱优柔的父亲,成为了别人爱恋的对象,长长的指甲刺破的,不仅仅是那娇羞的面容,还有一颗早已破碎了的心。笑扑流萤的静谧的黄昏,也许许峰仪会簇拥着怀中的绫卿,而脑海里却除了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象牙黄的胴体之外,一无他物。纵然绫卿只是小寒的替代品,但许峰仪的金钱地位,可以满足她对物质保障和安全感的极度渴求。绫卿何尝不想得到父爱温情般的男女情爱?许峰仪完全可以如父如兄般爱着绫卿,用现实中的忘年恋情,来麻痹自己内心那倒映着的许小寒的镜中身影。

如嗜血般嗜爱的张爱玲,不但希冀着完美却畸陋的父亲,温暖但疏远的母亲,而且希冀着一个如林黛玉般临水照花的自己。爱已然是如此缺乏了,何不让畸形的爱恋恣意地生长呢?

同类推荐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散文集,是作者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通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反映了作者成长时期的欢乐、烦恼、理想和追求。
  •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历代奸臣阴谋故事(下)

    历代奸臣阴谋故事(下)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热门推荐
  • 承唐

    承唐

    大唐,我们只记住初唐和盛唐,而中晚唐的身影则掩映在初唐盛唐绚烂的光照下。自“安史之乱”安西和北庭都护府被抽调走1.5万精兵后,又陆续被调走1万多兵力,导致中亚地区唐军力量被严重削弱,面对吐蕃和各种投靠吐蕃带路党的蚕食先是北庭陷落,而后安西都护府逐城逐城失陷的。我们的故事也将从与大唐隔绝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开始,这是一个以大唐为无限荣光的故事,血与泪、哭和笑也将在这片大唐故土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越时速来爱你

    超越时速来爱你

    开最贵的法拉利,跑最快的漂移赛,破最难的记录,拿最重的奖杯,做最拽的冠军。涂最艳的口红,穿最美的长裙,收最帅的徒弟,被最靓的仔倒追,过最潇洒的人生。【炫酷女主*虐渣打脸*酸爽短篇*外国背景】姬斯汀娜亲眼看见,来国外留学的表妹和自己的初恋男友在房间里……从此,她不问红尘,扎根赛场,席卷赛车界,成为不可超越的第一女赛车手。姬斯汀娜想,自己这辈都不会再爱任何人了。她唯一的热爱,就是她的座驾,她的职业。但直到,那个叫安斯艾尔的男人出现……
  • 仙生请留步

    仙生请留步

    漫漫修仙路,拜师第一步。那仙生您收下我吧?我保证天资聪颖。(废话你都活过一辈子的人了),我一定吃苦耐劳!(你当本仙生是招全日制打工仔啊?)我能够顺利飞升!(知道你灵根好,可灵气也要够你修不是?)那,那,那,我就缠上您了,仙生您就收了我吧!(这个我信。)不过收字太难听,走,修仙去。哎!仙生等等我!-----------------------啊,蔓蔓简介无能的,其实看内容吧,看内容吧!
  • 红尘深渊

    红尘深渊

    父亲的离世,母亲的病重,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靠着一份工资伶仃兼职生存的她,被逼无奈,只能去她平时认为红灯区工作。一次的错位,差点让她清白尽失。好在那时,她期待的英雄出现。不止帮助她度过难关,给了她母亲的治疗费,还给她介绍工作.....她喜欢她。然而凡尘俗世,纷扰斗争,她的这份喜欢,这份爱又能否实现呢?"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徘徊在爱情和现实的那两年

    徘徊在爱情和现实的那两年

    钱没了,可以再挣;朋友没了,可以再交;爱情没了,可以再找。记住,你什么都不缺,你缺的是一份从头再来的勇气。
  •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老的建筑,追踪第八奇迹——琥珀房子的秘密,奇妙的旅行——马可·波罗游记之谜。
  • tfboys之唯一的爱

    tfboys之唯一的爱

    小时候,李嫣云和王俊凯是青梅竹马,和张雪嫣是最要好的闺蜜,一次次的离别,一次次的阴谋,一次次的吵架,一次次的说分手,使他们更加珍惜对方。现在,他们是男女朋友,更加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 游戏王之带着能力穿越

    游戏王之带着能力穿越

    一个,混吃等死的青年,获得时间,空间和能让卡片实体化的能力穿越到游戏王。用各种各样的卡来欺负原装卡的中二病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