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003

第3章 用结果证明你的能力

)第一节 结果——能力和价值的代名词

⊙在职场上,只有不断地创造结果、提升业绩,才能做到名副其实,只有花架子而无真本领的人,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赏识。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老板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高帽子戴着再舒服,也比不上公司利润的增长。因此,老板心中最高分数的职员,一定是那些成绩斐然的员工。

结果是检验一切的标准,能带来结果的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产。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仅仅依靠员工的忠诚是不够的。

没有人会注意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创造结果的英雄。台下三年功,台上三分钟。你出类拔萃,获得大家一致的认同,你就是冠军。只有这时,你才有资格去谈论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1928年,乔·吉拉德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东郊的一个贫民窟,他居住的地方离他少年时期的偶像乔·刘易斯家只有一英里,当乔·刘易斯成为世界拳王时,乔·吉拉德只是一名挣扎在贫困沼泽里的穷苦少年。

1977年,当乔·吉拉德离职退休时,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平均每天销售6辆轿车,保持了连续12年的全球汽车销售的最高纪录。他的这一纪录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大全。

传记作家汤普生为乔·吉拉德作传时发现了一些秘密。汤普生在乔·吉拉德屋子的墙上发现了许多人的照片。乔·吉拉德解释说,这些人都是销售业绩惊人的员工,他初入这个行业时,还非常年轻,没有经验,那些员工们的业绩让他望尘莫及。每天早上面对这些员工的头像,他都要在心里默念一段誓言:一定要超越他们。

这种习惯支撑着乔·吉拉德走过了他刚刚踏入推销的最初几年。

刚开始进入推销业,因为没有经验,总是频频失败,身边的朋友也是日渐稀少起来。这个时候,乔·吉拉德却对自己说:“没关系!笑到最后才是胜者。”目标在他心里就像一座高山,他坚信自己一定会超越它。他牢牢地坚守自己的目标,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就这样,三年后他成为美国汽车推销的翘楚。

老板总是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创造出出色的结果,而绝不希望看到员工工作卖力却成效甚微。即使你费尽了全部的气力,若做不出一点实绩,那也是没有用的。

用自己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有能力的人自然会赢得尊重。

1994年初进微软的唐骏没能去成他想去的市场部门,而成了微软WindowsNT开发组的程序员。那时微软拥有像唐骏这样的工程师不下万人。如何让自己从这些小工程师中脱颖而出呢?他做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寻找机会。

在微软WindowsNT开发组,唐骏发现了微软在Windows版本开发中的局限。当时开发Windows的程序是这样的,先做英文版,再由一个300多人的大团队开发成其他语言版本。这样的结果是,其他的版本落后于Windows英文版上市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唐骏认为这种办法是愚蠢的。半年后,他经过实验,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微软很快接受了他的方案,并且委任唐骏为该方案的负责人。实施方案的人又组成一个团队,唐骏从一名工程师变成一个部门经理。唐骏后来告诫职业人,普通员工一定要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最好能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才会受到重视。

不仅如此,唐骏还善于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发现自己的机会。

1998年的时候,微软要在中国强势发展的势头被唐骏发现,于是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以及身为中国人的优势,他获得了到中国上海创办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的新的发展机会。

在这里,唐骏用结果为自己的个人品牌增加了含金量。他先是在没有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亲自面试,首批招收了27名员工,迅速构建了“上海微软”最初的班底;3个月后,管理系统初步建成,技术中心开始运转;6个月后,唐骏领导的技术中心各项运营指标已位居微软全球5大技术支持中心之首,唐骏也因此获得了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这是微软公司内部的最高荣誉。

由于业绩突出,一年之后的1999年7月,唐骏领导的微软中国技术支持中心首获微软全亚洲的技术支持业务。唐骏成了微软亚洲技术支持中心的领导者。

唐骏之所以受到尊重,主要是有骄人的结果作为后盾。在职场上,只有不断地创造结果、提升业绩,才能做到名副其实;只有花架子而无真本领的人,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赏识。任何看起来华丽但无实际用处的外在因素,都不能够决定我们的内涵与价值,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唯有靠真本领来取得惊人的结果。

)第二节 完成任务≠创造结果

⊙工作中,我们要完成任务,更要懂得用心,提供好的结果才是创造成果的基础,想要更多的回报,那就多为公司创造价值。

工作中,老板关心的事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应当怎样去解决;他们关注的只是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有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在这里,很多人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务,就是创造了业绩,得到了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任务只是结果的一个外在形式,它不仅不能代表结果,有时还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托词和障碍。

我们通常把我们的任务和结果混淆、等同起来,好多时候都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追求“结果”。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你不能在工作中创造出较好的结果,非但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无从谈起,你还会成为下一个被淘汰的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基本的不等式:完成任务≠创造结果。

一个小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撞钟,日子久了,觉得毫无趣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一天,老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十分委屈:“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方丈一笑:“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小和尚每天应付的任务——撞钟,他以为这就是方丈与众生想要的结果。但方丈与众生真正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不仅仅是响,更是唤醒沉迷的众生。

要取得让公司和老板满意的结果,我们就应当关注自己工作的核心价值,而不是把目光放在任务是否完成上。

小叶在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厨房工作,酒店有一个规定,即洗一个盘子一定要洗够七遍。一开始,小叶老老实实地和其他同事一样,按规矩来,每洗一个盘子一定洗够七遍才换下一个。如此几天过去了,小叶发现一个问题,这里的经理从来不查洗盘子的员工是否每个盘子都能洗够七遍,于是,“聪明”的小叶便“合理”地简化了程序,把每个盘子只洗六遍,这样,他的效率就“高”了一些。经理见他短短几天内进步很快,很高兴,于是奖励了他。小叶得到了鼓励,愈发证明了自己的正确性,没过多久,便又简化了一次步骤——每个盘子只洗五遍。后来是四遍、三遍……直到被妒火中烧的同事们发现他的窍门,告到经理那里,小叶的伎俩才被揭穿,他落了个被炒鱿鱼的下场。

工作中,我们要完成任务,更要懂得用心,提供好的结果才是创造成果的基础,想要更多的回报,那就多为公司创造价值。比如,当你需要确保按照客户要求的时间交货时,如果把“赶上交货的时间”定义为这项工作的结果,你就有可能被这个“期限”压得焦头烂额。你必须明白,服务于客户才是这件事真正的结果,而只有明确了这一点,你才能自发地产生责任感,会不计一切代价地付出努力,拥有热情和应变能力,随时随地捍卫这一价值所在。

有位老总曾经苦笑着说,他的公司里来了个新会计,做报表的态度很认真,报表的格式也做得漂漂亮亮,一共整整齐齐三张纸。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老板看了一头雾水,而且连她自己对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也就成了实际上的废纸,在公司管理层作决策时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

这位会计没有发现工作中的核心结果,她虽然表面上完成了任务,但却仍然把问题带到了老板那里。

一位会计的“核心结果”是什么?那就是数据的真实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财务的基础数据都出问题,那么任何精细的核算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台湾有一位博士,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最合脚的尺码卖完了,他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他想到反正鞋穿穿会松的,于是要掏钱买,可售货员拒绝卖给他,理由是顾客试穿时表情不对劲,“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后悔的鞋子卖出去”。

显然,这个售货员是一个真正不把问题留给老板的员工。因为他不仅是在做老板“吩咐”他做的事,而且更懂得老板和公司吩咐他做事的结果,即把令人满意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

所以,我们在做工作时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完成任务”上,我们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将执行的着眼点放在“结果”上,用“结果”心态去做工作,而且,这个“结果”最好是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好结果。

)第三节 0.01永远大于零

⊙执行就是要结果,没有结果,任何理由都没有价值。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所以,有行动能力的人,永远都会先做了再说。

在工作中,我们永远都要记住,0.01永远大于零,有结果永远比没有结果要好。

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身边有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小弟子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弟子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弟子成了学者的衣钵传人。

这个故事揭示了工作中的一个基本道理:执行就是要结果,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比赛中,最后跑完马拉松的一位选手,是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约翰·亚卡威。他在赛跑中不慎跌倒了,拖着摔伤且流血的腿,一拐一拐地跑着。

直到当晚7:30,亚卡威才一个人跑到终点。这时,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庆祝胜利的典礼也早已经结束,因此当亚卡威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时,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远远看着这一切。接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问亚卡威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位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弃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像约翰·亚卡威一样,努力地追求结果呢?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

想想吧,我们一天中,会听到多少这样的回答:“我已经按要求的做了”,“我已经照你说的做了”,或者“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但问题是,结果怎么样了?企业就是企业,企业生存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所以,执行就是要结果,没有结果,任何理由都没有价值。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所以,有行动能力的人,永远都会先做了再说。

凡是决定了的,就是对的。这是麦当劳员工手册中规定的七条准则之一。麦当劳强调,重要的不是总去讨论决策的正确性,重要的是我们努力去把决定了的事情做好。

当然,速度快不一定强,但速度不快注定不强!以戴尔、微软、沃尔玛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巨人,向我们揭示了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新源头:既然我们的客户变化得愈来愈快,那么,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我们自己前进的速度。总在瞄准,什么时候才有结果?

一个完美的结果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你真的一定要一个完美的结果,你得到的多半就是一种完美的借口或理由。

)第四节 成事在我,对结果负责

⊙责任不仅可以保证一个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保证一个人在工作中有良好的表现。身为公司的一员,要养成对结果负责的习惯。这是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中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一天,大二学生杰克打电话给查尔斯太太说:“你需不需要割草工?”查尔斯太太回答说:“不需要,我已有了割草工。”杰克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草丛中的杂草。”查尔斯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杰克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查尔斯太太说:“我请的那个大学生已经帮我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杰克便挂了电话。此时,同宿舍的伙伴问他:“你不就在查尔斯太太家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杰克说:“我只是想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

故事中杰克表现出的对结果负责的精神在当今职场中十分可贵。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组织的成员能否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直接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整体绩效。

查理大学毕业后,在一艘驱逐舰上工作。这艘舰艇是三艘姊妹舰中的一艘,它们出自同一家造船厂、来自同一份设计图纸,在6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被配备到同一个战斗群中去。派到这三艘舰艇上的人员也基本相同,船员们经过同样的训练课程,并从同一个后勤系统中获得补给和维修服务。唯一不同的是,经过一段时间,三艘舰艇的表现却迥然不同。

其中的一艘似乎永远无法正常工作,它无法按照操作安排进行训练,在训练中表现也很差劲。船很脏,水手的制服看上去皱皱巴巴,整艘船弥漫着一种缺乏自信的气氛。

第二艘舰艇恰恰相反,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事故,在训练和检查中表现良好。最重要的是,每次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完满。船员们也都信心十足,斗志昂扬。

第三艘舰艇,则表现平平。

造成这三艘舰艇不同表现的原因在哪里?查理得出结论:因为舰上的指挥官和船员们对“责任”的看法不一。表现最好的舰艇是由责任感最强的管理者领导的,而其他两艘不是。

经过一段时间,这三艘舰艇都面临着同样的设备、人员和操作问题。

表现最出色的舰艇秉承的责任观是: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要达到预期的结果。而表现不佳的指挥官却总是急于寻找借口:“发动机出问题了!”或者是:“我们不能从供应中心得到需要的零件。”

能否对结果负责造成了这三艘舰艇领导风格和工作作风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造成了这三艘舰艇迥然不同的表现。

责任不仅可以保证一个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保证一个人在工作中有良好的表现。因此,身为公司的一员,要养成对结果负责的习惯。这是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中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罗杰斯是一位20多岁的美国小伙,几年前他在一家裁缝店学成出师之后来到加州的一个城市开了一家自己的裁缝店。由于他做活认真,并且价格又便宜,很快就声名远播,许多人慕名而来找他做衣服。有一天,漂亮的贝勒太太让罗杰斯为她做一套晚礼服,等罗杰斯做完的时候,发现袖子比贝勒太太要求的长了半寸。但贝勒太太就要来取这套晚礼服了,罗杰斯已来不及修改衣服了。

贝勒太太来到罗杰斯的店中,她穿上晚礼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同时不住地称赞罗杰斯的手艺。她按说好的价格付钱给罗杰斯,没想到罗杰斯竟坚决拒绝。贝勒太太非常纳闷。

罗杰斯解释说:“太太,我不能收您的钱,因为我把晚礼服的袖子做长了半寸。为此我很抱歉。如果您能再给我一点时间,我非常愿意把它修改到您需求的尺寸。”

听了罗杰斯的话后,贝勒太太一再表示她对晚礼服很满意,她不介意那半寸。但不管贝勒太太怎么说,罗杰斯无论如何也不肯收她的钱,最后贝勒太太只好让步。

在去参加晚会的路上,贝勒太太对丈夫说:“罗杰斯以后一定会出名的,他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我震惊。”

贝勒太太的话一点也没错。后来,罗杰斯果然成为一位著名的高级服装设计大师。

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作为企业的一员,你应当不断质疑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把最完美的结果留给自己的同事和老板。如果企业里每一个人都能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那么整个企业就不会出现互相推诿、为自己找借口的现象,所有的人都能够同舟共济,一起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五节 认真是赢得佳绩的不二法则

⊙除了工资之外,任何一家公司和老板其实还给了每一位员工很多东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报酬除了金钱外,最大的收获就是经验,还有就是良好的培训,个人职业品质的提高和个人品德的完善。

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都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之间的差距?是认真程度!它可以让一个普普通通、毫无背景的人脱颖而出,创造出不凡的结果,也可以让一个才华横溢、能力过人的人碌碌无为,成为一个被社会淘汰的对象。

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未来更好的获得。因为你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工作?除了薪水,我们还能从工作中获得什么?我们这么辛苦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他人做嫁衣?既然是为别人打工,何必这么投入地工作,不如得过且过……

职场中经常会有人这么想,觉得认真工作实在是一种“吃亏”的举动,踏实工作的“老黄牛”也常常是人们嘲笑的对象。事实上,工作中来不得半点“糊弄”,认真工作才是最大的聪明。一个人工作认真、踏踏实实,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在很多员工眼中,老板是以一种“剥削者”的身份出现的,以为自己认真工作,一旦付出超出薪水的努力,就会“便宜”了老板。事实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员工为老板打工,老板必须付给员工报酬,这是对员工价值的一种肯定。但是,除了工资之外,任何一家公司和老板其实还给了每一位员工很多东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的报酬除了金钱外,最大的收获就是经验,还有就是良好的培训,个人职业品质的提高和个人品德的完善。这些东西,如果员工在企业里工作时能很好地获得,将会是让自己受益一生的财富。这些无形的东西,再多的金钱都买不来。

糊弄工作的人往往只知道为工资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缺乏长远的规划。这样做不但对老板是一种伤害,长此下去对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种摧毁,使事业的生命日渐枯萎,白白断送自己的前程。相反,那些踏实工作、认真做事的人却往往能够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最大的益处和提升。当然,他们也常常是老板眼中的“红人”。

比尔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由于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不平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那家广告公司的业务清楚吗?对于公司运营的窍门完全弄懂了吗?”他的朋友问道。

“没有!”

“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建议你先冷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经营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事务都弄懂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比尔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散漫习惯,开始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又遇到他。“你现在大概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了,又升职又加薪,说实话,现在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工作不认真,又不肯努力学习;后来你痛下苦工夫,担当的任务多了,能力也加强了,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了。”

你可以把工作当作你的一个学习机会,从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个人修养,积累行业经验……你只有养成认真工作的习惯,才能提高工作的效能,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第六节 精益求精是对结果最好的诠释

⊙只有不满足于平庸,才能追求最好,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当你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败的最大祸根就是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习惯,把结果做到尽善尽美。

精益求精是每一位老板都十分看重的职业精神,如果一名员工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员工。

一位企业经营者说过:“如今的消费者是拿着‘显微镜’来审视每一件产品和提供产品的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较宽松生存空间的企业,不仅是‘合格’的企业,也不只是‘优秀’的企业,而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你要求自己的标准,必须远远高于市场对你的要求,才可能被市场认可。”

末流员工的唯一出路,就是在工作中成为主动、高效、尽一切办法接近完美的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待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以求得不断的进步。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工作准则。

刚参加工作的小枫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做事比较随意。一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的企业做一个广告宣传方案。

小枫洋洋洒洒,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个方案做完了交给上司。他的上司一看不行,又让他重新起草一份。结果,他又用了两天时间,重新起草了一份交给上司,上司看了之后,虽然觉得不是特别完美,但也还能用,就把它呈报给了老板。

第二天,老板让小枫的上司把他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问他:“这是你能作出的最好的方案吗?”小枫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了他。小枫什么也没说,拿起方案,折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然后,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又修改了一遍,重新交给了老板。老板还是那一句话:“这是你能作出的最好的方案吗?”小枫心中还是忐忑不安,不敢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还是让他拿回去重新斟酌,认真修改。

这一次,他回到了办公室,费尽心思,冥思苦想了一个星期,彻底地修改完后交了上去。老板看着他的眼睛,依然问的是那一句话:“这是你能作出的最好的方案吗?”小枫信心百倍地回答说:“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

事后,小枫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尽一切努力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够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以后,在工作中,他便经常提醒自己,方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要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结果,他变得越来越出色,也受到了上司和老板的器重。

职场上就是这样,有些员工本来具有出色的能力,却因为不具备尽心追求完美工作的精神,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疏漏,结果,让自己逐渐平庸下去。而另外有一些人,刚开始在工作中表现得并不出色,他们也明白自己的情况,为了改变自身的境况,他们全身心地、尽职尽责地投入到工作中,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结果,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美国总统麦金莱在得州的一所学校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尽最大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可能完美。”

只有不满足于平庸,才能追求最好,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当你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一个食品加工厂的配料工段,一个长期独占“成本节约奖”的员工,所做的不过是每次把鸡蛋壳里的鸡蛋清倒得更干净,而其他员工却是在蛋壳里还残留着一点点鸡蛋清时,就把蛋壳丢进了垃圾桶。“我每天要敲开成千上万个鸡蛋,如果我把每一个鸡蛋里的鸡蛋清都倒出来,一天下来就等于节约了上百个鸡蛋。”这位工人在介绍经验时说。

在公司中,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做得已经足够好了,真的是这样吗?你真的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了吗?你真的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能了吗?

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得到成长,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现在的表现,凡事都做到“差不多”或者“将就”的程度,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可能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作出重要的成绩。

同类推荐
  • 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

    快速的社会节奏带来快速的生活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繁重的生存与工作压力、无法释怀的心理负担、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矛盾、压力、冲突引发的心理不适。如果不及时调节、疏导和释放,任何一种负面心态,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还特别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调试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行,让你轻松拥有阳光心态的同时,拥有一个快乐、精彩、灿烂、美好的人生。
  • 别为小事抓狂

    别为小事抓狂

    卡耐基曾说:“我们活在世上的光阴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我们却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一些一年内就会被忘了的小事发愁。这是多么可怕的损失。”人生短暂,别为小事再抓狂。《别为小事抓狂》从人生不抓狂,心灵不抓狂,做人不抓狂,处世不抓狂,生活不抓狂,工作不抓狂,得失不抓狂,成败不抓狂几方面清晰地阐释了“别为小事抓狂”的理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是匆匆的,人生是短暂的,所以,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学会放轻松,学会“大事化小”,人生也就因此而美满。
  •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很多人都在思考自己与成功者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是天赋?是头脑?是家境?亦或是运气?……其实影响人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因人而异。有一个因素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而它对人的发展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就是——气场。我们不能选择与生俱来的气场,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重塑自己的气场。本书对气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包括对气场的认识;强弱气场的分析;职场气场;生活气场;气场的挖掘与提升……不但让你深刻地了解气场,而且可以使你轻松快速地掌握该如何打造自己的强大气场。
  • 猎冰者

    猎冰者

    本书通过新猎冰者艾文的历险故事,阐述了怎样协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以及新人如何职业化成长的主旨,对职场菜鸟和管理者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努力过,不后悔

    努力过,不后悔

    本书包括:“只有努力,才会成功”、“胸有野心,就有前程”、“发挥优势,果断地行动”、“善用大脑,创造性地努力”四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吸血奇奇择爱记

    吸血奇奇择爱记

    奇奇是一只小白吸血鬼,还是混血的,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奇奇终于脑袋开窍——发情了。于是我们可爱无敌的奇奇踏上了漫漫寻爱之旅,饰演了一幕幕温馨浪漫的爱情歌剧。
  • 放开那竹马让我来

    放开那竹马让我来

    塔罗牌的命中注定.是咖啡.果汁.还是牛奶.阴差阳错的告白.无数次的邂逅.一见钟情.还是青梅竹马."你知道我是谁吗!易小千!""1加1等于几""等于2""不对!等于易小千!""……""易小千.你为什么喜欢我.""因为..因为我喜欢吃汤圆..""……""我喜欢你""然后""我们在一起吧""我们是在一起丫.这又没有别人.""……""易小千.以后我来保护你""干得漂亮!""易小千.你吃了多少东西.""不多.两碗杂酱面.一笼小笼包.一碗稀饭.一碗混沌.一碗重庆小面.还有两个茶叶蛋.'嗝~'"“…………”然而当超能力觉醒…易小千离开的日子进入了倒计时!三小只又当如何!敬请期待~
  • 看过你的全世界

    看过你的全世界

    这部作品中真实展现了一名普通高中生的生活,这其中包括亲情、友情、还有朦胧的爱情......
  • 我才不是恶毒女二

    我才不是恶毒女二

    苏念卿以为,如果说人生如戏,她,一定是谢煜辰和乔月这两位人傻戏多的老套霸道总裁剧的悲催女二。可是明明痴情男二江一帆才是她人生理想,不行,既然作为恶毒的女二,她一定要得到江一帆,得不到心也至少要让他跪着唱征服!但是,谁来告诉她,这个自称为霸道总裁文作者,一直在她耳边碎碎念的阴影,什么时候才能安静下来?
  • 时空爱恋血族少女也疯狂

    时空爱恋血族少女也疯狂

    被家里人娇养着长大的血族少女,即将要举行成人仪式。被告知要收集一百不同种类【细微划分也行】的心头血才能回到家乡。然而在人类世界近乎无敌的血族在异世里却没有任何的优势,要如何才能够取满心头血回到家乡呢?
  • 薰衣草之爱从未缺席

    薰衣草之爱从未缺席

    “认识我你后悔吗?”帅气邪魅的男子专注的看着漂亮可人的女子,悠悠开口问到。“不悔,来生继续。”女子嫣然一笑,百花失色。他那么宠她,那么爱她,保护她不受一丝委屈,她怎会后悔呢?一次偶然的撞见,注定了他们之间的一世情缘。(宠文)【盛熙文学社】欢迎加入追梦文学社审核群,群号码:537942452
  • 圣女恋君

    圣女恋君

    天地间,上古神兽邢烈日日在人间行恶,邢烈乃是盘古的心魔所生,天帝用一生的修为封印了邢烈,天帝魂飞魄散前留下了一句话“圣女劫,不可避,圣女归,魂邢烈”圣女在现代历劫,由此展开了一段故事
  • 鲤鱼缘

    鲤鱼缘

    传说琅城的洛河里有一条鲤鱼精;传说北巍与南峖的那场大战中南峖被神灵庇佑,以少胜多取得大胜;传说靖王爷大婚的那个冬天,洛河边的一棵桃花树开了三天三夜的桃花……所谓传说,却早已缘定一生。
  • 我以为我只穿越了一个世界

    我以为我只穿越了一个世界

    “我以为我只穿越了一个世界!”漫威世界的主角如是说到。“真巧,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地中海西门吹雪同意到。“饿!!!!!!”一个外表已经腐烂了的丧尸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诡异的物品啊!有谁接手诡异的物品吗?”一个不可言状的原型物体挥舞着手里的掉san物品吆喝着。“。。。。。。。。”某个小孩蹲在角落里自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