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3700000006

第6章 《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一)旨在“资治”的政治史

从《资治通鉴》的名称上,可以看出“资治”当代的用心。最初曾送在神宗面前的书并不叫《资治通鉴》,而是《历代君臣事迹》。“历代”二字尽管含有“贯通”之义,但根本宗旨隐而不露。经过宋神宗“赐名”,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不仅贯通古今、古为今用,而且“资治”二字首当其冲,格外醒目。“资”是提供的意思;“治”是管理;“通”则是纵贯古今;“鉴”是镜子。所谓“资治通鉴”就是一面旨在提供古今治国方略的镜子。

司马光从“资治”出发,以探求历史上“治乱之迹”为宗旨,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的历史事实入史。所以,《资治通鉴》的内容主要是政治通史,目的是为封建统治者提供长治久安的经验教训。

1.写上层

这里所说的“上层”,自然是指封建统治集团,也就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书中尤其重视为君之道,用大量篇幅记载中国历史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贤明政治,详细描述乱国之君丧权辱国、涂炭生灵的经过,其历史评论也都是在“国之治乱,尽在人君”的观点。他把历史上的君主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创业之君,如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唐太宗等。守成之君,如汉文帝和汉景帝。中兴之君,如汉宣帝。至于“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人之忠邪,混而不分,事之得失,置而不察,苟取目前之佚,不思永远之患”,使“祖考之业”日趋颓下的陵夷之君(《历年图序》),像西汉的元帝、成帝,东汉的桓帝、灵帝,都属于这一类。在司马光看来,最坏的是那些乱亡之君,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制,舍道以趣恶,弃礼以纵欲,谗谄者用,正直者诛,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历年图序》),像秦二世、陈后主和隋炀帝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对于乱亡之君,《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由于“治”是国家兴盛的前提,但凡帝王之“治”,也就格外引起重视。在司马光看来,皇帝首先应当善于选贤任能,不如此,社稷便不能长治久安。司马光在《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中写道:“人君之于其国,譬犹一身,视远如视迩,在境如在庭,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内无不能其所矣!”这里司马光实际上是在告诫君主贤人和国家的关系,如同躯体的各个部分,看远处犹如看近处,在边疆犹如在朝廷,只有推荐有德有才的贤能之士充任各种官职,修明政治,为百姓谋求福利,那么自己的疆界内的百姓才能各得其所,社会变得稳定有序。

由于“乱”是国家“衰亡”的温床,所以,但凡古代帝王之“乱为”,司马光也往往尽量揭露出来。目的是告诫本朝统治者,江山社稷,得之甚难而失之甚易的道理。为此,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统治集团最高层的黑暗、腐朽和罪恶行径,使得历史上一大批皇帝被剥掉了“神圣”的外衣,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如秦二世的残暴、汉灵帝的放纵、晋惠帝的愚蠢、南朝诸帝的贪欲、隋炀帝的荒淫、后晋主的无耻等等。

《资治通鉴》即使对历史上杰出的英武之君,也并不因为他们曾经有过重大贡献而讳言他们的过失。对“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如此,对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此,对“贞观之治”的明君唐太宗也如此。

2.写下层

所谓“下层”,自然主要是指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封建社会的最底层。由于他们是主要的被统治者,又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的人心向背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政权的巩固,所以,司马光明确把“生民休戚”列入著述宗旨。正是在这一既定思想指导下,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在《资治通鉴》中几乎成了“生民休戚”的主线。不论是秦末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还是继之而来的汉末、隋末、唐末的农民战争,往往成为当时记事的中心。诸如起义背景、经过、规模、影响和结局,都一一呈现,所写文字几乎占当时所有叙事篇幅的一半左右。

司马光反映农民起义时,有关农民起义军声势及影响的内容,往往是据实直书。例如,写秦末农民大起义,“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写他们“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 、 、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多杀长史以应涉”。陈胜“又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之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通鉴》卷七)。

司马光不但如实地反映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进展情况,而且以隐含同情的笔调比较客观地揭示出起义的原因和背景。在司马光看来,农民起义的爆发,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民众因饥荒年代的缺衣少食,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二是由于统治者过分地剥削、压迫而不体恤民众。由于司马光一贯坚持这种观点,因而,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对垒的封建社会中,也就为后人勾勒出一幅官逼民反,民不能不反,孰是孰非,自有后人评说的历史草图。

众所周知,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中的被压迫阶级,由于不堪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自秦代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了大大小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司马光对此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记述。诚然,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中,作为封建史家的司马光,没有也不可能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分析和看待问题。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要为北宋王朝提供前车之鉴,为帝王敲响历史警钟,以便未雨绸缪而及早采取对策。但是,客观上却反映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真实情况,比较真实地揭示了历代治乱兴衰的情形,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文献资料。

3.写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资治通鉴》记述了古代以来各式各样的战争,有发生于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有发生于封建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战争;也有发生于民族之间的民族战争。

《资治通鉴》中揭示了大量的统治集团之间的战争,对战争的描述也很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对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都有详细记载。如秦赵长平之战、三国赤壁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

司马光还特别留意反映上层统治者因“内乱”而爆发的战争,如发生于西汉景帝时期以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发生于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发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侯景之乱”等等。记述最为详尽的当属爆发于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资治通鉴》如此重视封建统治内部战争,主要是源于以下的思想认识:内部战乱有动摇、甚至摧毁整个国家的危险。通过反映有关战乱的前因后果,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正面总结经验教训,为封建统治者开出警惕、应付的药方;二是可以从反面晓以利害,警告那些谋乱者,如若执意“逆天而行”,必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资治通鉴》中,也记述了古代以来许多民族战争。司马光在这方面比较强调国家统一,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凡是维护统一或爱国参战者,就颂扬;反之,就揭露和抨击。

(二)蕴有“唯物”的哲学史

《资治通鉴》无论是在记述古代的各种灾异及宗教方面,还是在阴阳五行以及某些天人关系问题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蕴涵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一是有关怪异现象。司马光本着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的精神,一向反对“阴阳家立邪说以惑众,为世患”(《传家集》卷六十五)。对于怪诞不经而又“强附时事”的资料往往不信其说,例如五星之变、五行灾异等,大多删而不录。有关日食、月食、彗星、地震等自然现象的记载,往往剔除其迷信色彩,将天象与人事分离开来。《资治通鉴》中也记述方士,但也是别有用意,或在行文中以“自言”“诳人”之类的字眼暴露其骗人伎俩,或索性直接评论,揭穿这些人原本就是“诡诞之士,奇邪之术”。

二是有关佛、道宗教。尽管在《资治通鉴》中也有关于佛教和道教事迹的记载,但作者的基本原则是既不相信佛教,也不相信道教。司马光一向认为,“释老之教,无益治世,而聚匿游惰,耗蠹良民,此明识所共知”(《传家集》卷二十六)。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早在记述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司马光就尖锐批评它“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通鉴》卷四十五)。作者还通过一系列史实揭露了佛教、道教的危害。

三是有关正闰之说。所谓“正闰说”,从表面上看,是有关封建王朝的正统与僭伪的学说,而究其本原,就是阴阳家五德终始说——也称“五德转移说”,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鼓吹的学说。主要是说水、火、木、金、土物质的德性相生相克,而周而复始,以此附会王朝兴替的原因。例如夏、商、周三朝的递嬗,是由于火(周)克金(商),金克木(夏)。由此虚构出一个唯心的历史循环论。考察古代,夏、商、周时期并不曾有什么“正统”问题。战国时代,为了给新兴的地主阶级统一政权制造神学根据,阴阳家邹衍便抛出了“五德终始说”。从此,折中说法便在特定环境下日渐传播开来。司马光对正闰说一贯持反对态度,而且运用科学的史学观点廓清了愚弄后人的“正闰说”的神学迷雾,可以说,司马光的史学观点着实高人一筹。

四是有关天人关系。由于司马光一向以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为信条,所以对古代以来的天命论持怀疑和批判态度。在分析刘邦建汉原因时,司马光指出,“高祖奋布衣,提三尺剑,八年而成帝业,其收功之速如是,何哉?惟其知人善使而已。故高祖自谓:‘镇国家、抚百姓,不如萧何;运筹策、决成败,不如子房;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韩信亦曰:‘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斯言尽之矣”(《稽古录》卷十二)。司马光论述西汉的兴起,竟然一字不提“天道”,倒是一再地强调“人杰”在建功立业中的决定性作用,他在这些地方的“轻天重人”的天人观,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此外,司马光因不同意正史中大肆宣扬的“君权神授”的理论,故而常常以各种形式剥掉帝王们所谓“神仙”下凡、天赐“龙种”的外衣,从而,不是把他们当成“神”,首先是作为“人”来反映。于是,出现在《资治通鉴》中的皇帝们有功,有过,甚至有丑行,有罪恶,并不是特别“神圣”。司马光这样不虚美、不隐恶地反映历史,尽管其目的仍在于为皇朝提供鉴戒,但客观上为后人提供了一些相对可信的资料,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类推荐
  •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本书讲述了甘肃民间民俗美术不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浓郁的各民族文化情调和特点,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从伏羲谈及中华文化》、《伏羲身世考》、《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女娲神话》、《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等。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俗文化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从岁时节日民俗、日常生活民俗、文娱游艺民俗、生态科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人们更系统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为什么说国学不应只是一种文化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此,了解先进文化、学习文化知识,是落实胡总书记这一指示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环节。
热门推荐
  • 时空穿梭万界珠

    时空穿梭万界珠

    宁昭在古玩市场被坑了,买了一颗珠子。切水果的时候切到手,血滴在珠子上,开启万界珠旅行之路。1v1,现实与万界并存。
  • 妖孽夫君拐闲妻

    妖孽夫君拐闲妻

    她好吃懒做,莫名穿越异世,却桃花满天,被逼东躲西藏。她想做米虫的有木有?男人神马的都走远点,不然就靠近点!有人出钱供她吃喝也是不错的!行了,你留下!喂喂,怎么都留下了!好,子不走,我走!谁都不许跟!
  • 我真是个小可爱

    我真是个小可爱

    某天,白染小仙女正在努力打怪的时候,莫名被某个系统绑定了。白染“你是谁?”系统“系统”白染“。。。。。。我为什么会跟你绑定”系统“不知道”白染“!!??那你知道这是哪吗?”系统“不知道”白染“。。。。。。”系统“宿主是否愿意接受绑定A愿意B我愿意”白染“。。。。。。”白染:“那我需要做什么呢?”系统“打怪升级叭”。从此,三千世界又多了一位人形灭世机,白染“我可是一只小可爱呢,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系统“。。。。。。”
  • 醋精Boss从不掉线

    醋精Boss从不掉线

    人人都说,高冷靳少心狠手辣,对女人不假辞色,只有一个女人,捧在掌心里疼宠,恨不能把一切捧到她面前。可是那个女人,却不要靳少,只想要他的种!靳少:老婆,我很会赚钱,很厉害的哟。重楼:不要钱,只要孩子。靳少:老婆,你看我宽肩窄腰大长腿,还有八块腹肌。重楼:生不了孩子,没用。靳少:汪~老婆只要孩子不要我肿么破,在线等,挺急的……
  • 不太对的西游世界

    不太对的西游世界

    意外降生在西游世界,只是这个西游世界,貌似和原著里有点不太一样啊……
  • 缘起歌来

    缘起歌来

    她是上古第一女上仙,师承九天,一战成名,却在渡劫时成魔,重新堕入轮回他是上古最年轻的天神,神是孤独的,也是寂寥的,他为还恩,将她带回自己的宫殿,却也让万年不变的生活激起层层波澜他是上古最后一个魔,魔功高强,却未有一人能懂初见她时,他还是个小豆丁,再见她时,她已长成了明朗的少女,让他为之动情“从今天起你就住在后星,由我教你术法”“帝君我可不可以叫你阿垣”“我是狐,不是猫,不要总是让我学猫喵喵叫”“你既杀了我的猫儿,从今天起你就必须做我的猫!'“我许你十里红妆,你何时想要就来找我,天上凡间我只等你一人””狐族生来雌雄莫辨,只待动情时分方化真身,你虽已动情,但我不在乎,因为你的心早晚会是我的"
  • 半生只为一件事

    半生只为一件事

    一个人有几个十六年,这是我第一个十六年,也是最后一个十六年....
  • 无剑无法

    无剑无法

    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一个少年无意中淘到了一把青铜古剑,接着,他开始了一条飘渺仙路......
  • 自己就是仙

    自己就是仙

    当小说电影中的主角知道他所在的世界不过是个虚幻的世界,他该怎么做?当他率领三千世界的天骄冲出世界之时,他们所想做的只不过是化虚幻为真实,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当三千世界与唯一真界决战时,他们才发现他们不过都只是棋子!
  • 穿梭时空的恋情

    穿梭时空的恋情

    风萧萧来瑟瑟回,雨沥沥来淅淅回。天武界天下第一高手李风瑟穿越至现代,竟然被校花伊梦白蹂躏,将其收为小弟。力量神秘消失?!差点二次穿越?!几次穿越?!天,满满的神秘,这本书写的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