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4000000014

第14章 汤姆·彼得斯:面向大众的管理(1)

汤姆·彼得斯在大众营销管理理论方面做得比其余任何人都要多。他与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第一本书《追求卓越》(1982年),在之后的20年里都是最畅销的管理书籍,它的第一版就销售了100万册,迄今为止已卖出超过500万册。之后,彼得斯写了更多的书,并完成了一系列的DVD光碟、播客、论文和博客文章。彼得斯已经对63个国家的200万~300万人进行了约2 500场演讲,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升。月复一月,成千上万名中层管理人员怀着敬畏之心注视着彼得斯挥动双臂、汗流满面、声音沙哑地进行布道,敦促他们要拆除一切等级架构以及学会享受混乱。

彼得斯是管理行业的米克·贾格尔,是少数几个今天仍然可以占据整个舞台的越战时期的大师之一。他的持续走红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运气:博客很可能是为他而发明的。媒介不仅给了他一个机会,使他能够迅速对一切事物发表意见—从印度航空公司(杰出的)服务到最新的管理潮流—还使他得以重新创造出作为博客延伸体的管理书籍,其最新的著作《重新想象:混乱时代里的卓越商业》读起来更像是一个博客文章的结集,而不是一本传统的书—每一章都以一个“激昂的演说”开始,然后通过一系列各式各样字体的小条目逐步呈现。

然而他的走红更多地要归功于他那非凡的精力。彼得斯从来没有失去过揭示卓越管理或白痴管理案例的胃口,并能随即使用这些管理案例来促成高质量的讲座。即使在这么多年之后,汤姆·彼得斯主办的研讨会仍然堪称是个大事件。他靠在写着“英语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和“我可以擦拭你的镜片吗,先生?”等信息的幻灯片背景墙上,让那些西装革履、充满困惑的年轻观众—有些还未到他一半的岁数—去出丑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前一刻,彼得斯在列举值得学习的常规管理经验,如伦敦的四季酒店免费提供针线包等;下一刻,他就赞扬汽车销售商把鲜花而不是汽车摆放在展厅中。而对管理实践的追求只会把他推向新的极端。“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需要你一个季度在办公室里待6分钟以上,”他对经营往返伦敦和巴黎的欧洲之星列车服务公司的总裁说,“到火车上去上班。”

彼得斯的疯狂

对于彼得斯的职业而言,他的显赫名声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人们读到他的博客或者在电视上看到他的表现,就足以成倍地加深自己对于管理理论的偏见了。一个60多岁的人怎么能又蹦又跳地演讲?一位麦肯锡前咨询师怎么能穿着四角裤衩出现在自己书的封面上(见《疯狂的时代呼唤疯狂的组织》)?彼得斯的书充斥着诸如“喔!”、“呀!”、“嗬—哼!”之类的语气词,还有令人恼火的感叹号!他自己可能会这样说:“就写作才华而言,我与爱德华·吉本都是一流的。”

不过,除了特立独行,彼得斯还有更多可圈可点之处。诚然,在过去的10年里,他有很多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之处,但企业界在这期间也发生了变化;诚然,他嗜好写草率浅薄的博客文章,但他也能写高深莫测、令人钦佩的博士论文;诚然,他是在咆哮怒吼,但他几乎比其他人更能说服管理人员,让他们质疑自己的假设。

即便是彼得斯最严厉的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两个优点。第一,他拥有非凡的天赋,让管理这门沉闷的学科显得有趣。他所有的著作,如《解放型管理》、《追求卓越的激情》、《乱中取胜》和《重新想象》,都有着引人注目的书名,传达出了他对研究主题的痴迷。第二,他对于企业的运作有着深入了解,不仅是美国的企业,也包括亚洲、欧洲和前苏联的企业(他甚至有一个莫斯科国立管理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不仅了解董事会,也了解市场营销部门和生产车间;不仅熟悉3M和IBM这样的企业巨头,也熟悉无数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无论入住酒店,搭乘飞机,还是到停车场停车,他都能找到有趣的管理角度。其他管理学作家用全食食品和百思买等知名公司的案例填满了自己的作品,而彼得斯写的案例则是他在新西兰偶然碰到的一家非主流意大利餐馆瓦莱里奥(Valerio),该餐馆拒绝将菜单张贴在门外,而是将失望顾客的投诉郑重其事地加以装裱。

彼得斯早年曾在越南(参与了一场他后来嗤之以鼻的战争)和华盛顿特区(五角大楼、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工作和生活。他还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然而,两项对他而言最重要的经历是攻读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以及之后在麦肯锡担任顾问。彼得斯一直保有作为一个工程师探寻事物实际上如何运作的好奇心,以及作为一名顾问去诱使大批企业听其摆布的能力。

彼得斯无疑是一个比他乍看起来更复杂、更有成就的人物。然而,对其成就的评价必然是毁誉参半的。我们越来越清楚的是,他的作为—发起、主导并定义了当前的大师热潮—比他的言论更重要,那些言论大部分被证明是错的,或者之后遭到彼得斯本人的驳斥。这一评价包含了对彼得斯相当严厉的批判,我们将试图在本章对此加以检验。但它也含有一种恭维,在彼得斯崇拜的商业偶像中,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改变了自己的行业。如果说当前的管理理论热潮有一个起始日期的话,那就是《追求卓越》的出版日,而使这股热潮长盛不衰、百家争鸣的领军式天才,就是汤姆·彼得斯。

卓越的开始

20世纪70年代末,麦肯锡开始担心它会将智慧型领导的地位拱手让给年轻新贵,如波士顿咨询集团和贝恩咨询公司。因此麦肯锡决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调研,其中包括一个关于“卓越企业”的研究项目。彼得斯和其他同事被选出来整理有关“组织效率”的现有文献。他们很快得出了结论:理论家传统上强调的战略与结构已不再是管理核心,而其他较软性的因素,如管理风格和“文化”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此结论在麦肯锡中引起了争议,因为当时大多数麦肯锡人仍沉浸在战略和结构的学说中。于是彼得斯联手一位资深同事罗伯特·沃特曼将此项目写成了一本书—管理大师革命就此兴起。

为什么《追求卓越》的反响如此激烈?一方面是因为该书的写成是基于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案(至少符合管理科学那不甚严格的标准);另一方面,该书遵循了被称为“彼得斯现象”的四个基本要素:奇妙的时机感、清晰表述现阶段民众情绪的非凡能力、让人觉得其建议务实的包装技巧,以及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惊人天赋。《追求卓越》出版于1982年10月,当月美国失业率达到了10%,首次冲破了大萧条以来的两位数关口,并且该书是随着大量描写日本管理奇迹的书籍一起上市的。

事实上,这本书似乎完全是为吸引那些既担心美国竞争力下降,又厌倦了被告知日本管理奇迹的人。像许多其他专家那样,彼得斯和沃特曼认为对于美国的困境,美国的管理人员要承担最大的责任,因为他们痴迷于短期利益,漠视质量和服务。然而,二位又主张,美国人不必亦步亦趋地照搬所有的日本模式来建立卓越企业和恢复国家竞争力。美国拥有大量的公司在生产新产品、开拓新流程,以及用超时工作来满足所有的顾客、利益相关者、股东,以及广大公众。早在罗纳德·里根以“美国的早晨”为竞选主题获得连任的两年前,彼得斯和沃特曼就已唱响这一主题。作为“伟大的沟通者”,他们提出,并没有犯错的美国不可能用纠正错误的方式获得痊愈—管理理论遇上了爱国主义。

彼得斯也主张人性化管理。他发现全美各地企业的一切好消息,或者是源于善待员工,并且让员工发挥潜能,而不是仅仅将他们当作生产要素;或者是源于生产那些人们真正想要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实现数字目标。规模和范围的效率让位给由专门人才领导的小部门,不断僵化地对成本的注重让位给对质量的日益关注。利益法则被粉碎,层次等级被夷平,繁琐手续被废弃。资产阶级的美国遭遇了打破成规的美国,并发现了二者能结成同盟去发掘美国最大的热情—商业。

《追求卓越》一书还有另一个优点:简单。尽管书里有很多调查研究,但该书读起来更像一本通俗的入门书。彼得斯和沃特曼列举了卓越企业8个容易识别(以及朗朗上口)的特征,例如“不离本行”(即专注于公司最擅长的业务,并且将其他所有工作都外包给专业人员去做)、“宽严并济”(即专注于核心价值,但授权给员工,让他们找到各自实现该价值的方式),以及“贴近顾客”等。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追求卓越》使管理显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好像你只要把该书放在枕头下,醒来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管理者。

彼得斯和沃特曼使管理理论大众化:把一些传统上专属于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的事项—尤其是如果上面贴着麦肯锡的标签—开放给了初级管理人员及普罗大众。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列举了企业中各个层面的实例,而不仅限于董事会和战略部门;不仅分析了大企业,还分析了一些小公司。就像德鲁克所承认的那样,“当玛丽姑妈选择《追求卓越》一书给她的侄子当作高中毕业礼物时,你就不难想象管理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了。”

另外,彼得斯也为管理理论行业带来营销活力,所有会议一律参加、所有撰文委托一律满足、所有电视访谈节目一律上场。他将《追求卓越》当作一场十字军东征,将其忠实信徒当作是十字军战士。其中最忠实的信徒是“臭鼬”—一些在企业边缘工作的创新型局外人员(这个名字来自于洛克希德公司一个著名的发明部门,被称为“臭鼬工作组”)。1984年9月,他首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臭鼬营—“40个勇敢的灵魂以各自的方式齐聚加利福尼亚州,他们互相交换奋斗的故事,揭开旧日的伤疤,通过见证他人的成功获得个人及精神的满足体验”。3年之后,他估计已有超过3 000人体验过不同形式的“卓越研讨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彼得斯创作了一系列的书籍,并大大推进了《追求卓越》的结论。在《追求卓越的激情》(与南希·奥斯汀合著)一书中,他提出公司需要将决策权交给那些操作机器或整理货架的人,竞争的压力和创新的步伐意味着企业再也负担不起设计精细的等级架构和漫不经心的策划部门。“如果每6~12个月,你没有进行一次相当充分的重组,”彼得斯警告老板们,“你可能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在《乱中取胜》一书中,他鼓励企业将混乱转变成一种竞争优势。

彼得斯的最新书籍,例如《解放型管理》和《重新想象》,将《乱中取胜》的反理性思想进一步推演:现在似乎介于首席执行官与清洁工之间的一切人员,都是需要被清除的管理层级。《解放型管理》兜售了一系列现代管理格言,例如“炒鱿鱼”、“脱下你的鞋子”、“和牦牛赛跑”。他以9个“超越”总结了“疯狂时代”,当中包括“超越改变:走向放弃一切”以及“超越全面质量管理:走向‘哇噻’!”。而如今这位前麦肯锡人宣扬“松散组织无政府状态的极端乐趣”。

同类推荐
  • 胡雪岩:商道奇才

    胡雪岩:商道奇才

    胡雪岩风云一生,离奇曲折,用他同时代人陈代卿的话来说,就是“游刃于官与商之间,追逐于时与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胡雪岩:商道奇才》通过追忆胡雪岩生平往事,分析了他聚财无数、仍如履薄冰的经商经历,总结出他游走于官商两道的深谋大略,阐释了他立志在我、成事在人、白手起家、以人为本、诚信待人、善假于物、借力使力、灵活处世、左右逢源、稳操胜算而成就一辈子荣华富贵的智慧,是喜好研究胡雪岩的读者必备的一部好书。
  • 风险博弈

    风险博弈

    本书从华尔街的历史说开来,向人们解密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向人们阐释“金融”这一现在令人闻之色变的字眼究竟从何而来;通过对华尔街历史的介绍,它还向人们揭示了历次金融危机中最显著的特点、华尔街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摆渡危机,以及那些穿梭忙碌在华尔街上的大亨们又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乘风破浪。
  • 中层主管枕边书

    中层主管枕边书

    本书从中层主管这个角度出发,详细地论述了中层主管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问题还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 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

    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

    卓越的领导者是天降英才还是后天培养的呢?如何能够成为成功的领导者?《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详尽介绍了领导力包含的八个方面的能力:远景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协调能力、情商管理能力和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详尽介绍了领导力包含的八个方面的能力:远景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战备决策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协调能力、情商管理能力和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
  • 张朝阳管理日志

    张朝阳管理日志

    他是清华高材生,师从全球数字化先驱尼葛洛庞帝教授,创办中国第一家由风险投资支持的互联网企业,随后执掌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搜狐。同时,他也以个性企业家的形象出现在各大媒体。1998年,他入围《时代周刊》“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
热门推荐
  • 阎罗天子包文正

    阎罗天子包文正

    传说包文正是文曲星下凡,他又是怎样成为阎罗天子的?他的月亮又是怎么回事?公孙策是符阵师的话,展昭又是什么?三千年前阿修罗界跟天界的大战,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
  •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这是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中国南极科考历程及其昆仑站建站始末的纪实文学。《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受到《十月》杂志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委托和支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记录并揭示了中国年纪科考历程及其惊世成就,堪称首部全面反映昆仑站建设始末的纪实文学。作者在亲自采访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后,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严谨而又生动的笔触对南极内陆考察的重大成就——格罗夫山地考察、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以及在冰穹A建立昆仑科考站,进行了客观的全景记录并深入解析。
  • 狂想曲:网游

    狂想曲:网游

    讲述了一位路人和天然呆以及一堆腹黑耍宝卖萌小精灵的故事。ps:本来想写一个比较霸气的简介介绍一下本书,但想了想,貌似这本书和霸气什么的无缘啊。所以还是算了吧。pp:s本书坑略多
  • 至尊女相

    至尊女相

    她是大凤尊贵的公主,身边男子或儒雅翩翩,或冷眉铁戈。她却独愿与卑微戏子执手三生!然他的身份竟是敌国奸细!究竟怎样的深情带她穿越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遗憾叫她题词绝壁之上,与他只做永诀!若知三千弱水,一瓢洗白头。半生轻狂客,半生泉下相侯。若千年之后,我再踏月弄歌而来,谁还愿,与我飞花共满袖?
  • 恶毒女配有点萌

    恶毒女配有点萌

    乔兮穿越成了小说中的恶毒女配。人际关系,内部关系,魔界经济,还有虎视眈眈的星洛,这些,都成为了她活下去的阻碍。但乔兮想做的,只有——抱男主大腿!傲娇女配VS开挂男主乔兮,将如何用筠曲裳这个身份活下去?
  • 烈火三百年

    烈火三百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书书写了一段传奇故事,敬请期待
  • 气泡水之恋

    气泡水之恋

    大学遇见毕业后尤清悠当了教师,江淮礼为了陪自己女朋友去到了五中当了物理老师。求婚时,他对她说:“我希望日升日落皆有你。”
  • 修真界独千树

    修真界独千树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雨夜,独千树因事外出……
  • 剑仕有道

    剑仕有道

    心中有剑,即为剑仕,魄剑凝意,万法自然。天地苍茫,众生渺小,但至少还有个离有道,挥剑斩因果,叩轮回。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