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4000000036

第36章 全球化意味着什么?(2)

政治有多重要?

此标题将我们引向一个常见误解:认为全球化正在边缘化民族国家并把政客们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然而这个理念得到了管理大师们的大力支持。大前研一发表了一系列反复强化此观点的作品,例如《无国界的世界》(1990年)和《民族国家的终结》(1995年)。(尽管大前研一极其推崇“无国界化”,但他的名望还是取决于他向日本讲解美国以及向美国讲解日本的能力。)并且,左派也跳上了“无国界”的游行彩车。加拿大记者娜欧米·克莱因(Naomi Klein)以及众多小“克莱因学说”追随者—如经济全球化领域专家诺瑞娜·赫兹(Noreena Hertz)—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国企业比大多数国家还大。按照这样的思维,这些跨国巨头才是真正的宇宙之主,而相比之下,政府仅仅是其掌中玩物—政府不断调整政策,以吸引外商投资及防止国内企业逃往海外。

以上观点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有道理的。全球化正在说服一些国家的政府降低贸易壁垒,开辟自由贸易区(最显而易见的是欧盟),它也让人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然而“表面上”(有道理)是个很恰当的词,民族国家在20世纪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再次迈步前行。

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对全球化的抵制。迈克尔·波特已经详实地向我们证明,公司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国家的差异性。在《国家竞争优势》(1989年)一书中,他主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德国人尤其擅长优质的工程产品和化学药品,日本人擅长微型化产品及电子设备,英国人是擅长流行音乐及出版业,美国人擅长影视业和计算机产业。如果一家德国工程公司去德国化或者变得更具全球化,那它也许就会变得不那么擅长工程产品了;如果一家英国广告公司要去英国化,结果也同样如此。事实上,如果公司想要找到优秀的新员工和供应商,或者更重要的是,要跟进同质竞争对手的信息,那么它需要扎根于发源地。

地理差异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上,也体现在地方层面上。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分析英国谢菲尔德市的钢铁制造业时曾说过,某些技术似乎存在于某些地方的“空气中”。一些卓越的产业中心已是众所周知:硅谷擅长计算机产业,意大利北部的普拉托(Prato)地区擅长时尚设计,好莱坞擅长电影制作。随着时间推移,另一些产业中心也将变得越来越知名。在一个流动性与日俱增的世界里,这些产业中心却反映出了那些难于迁移的顽固资源:这些产业的技术与当地的文化结合得太过紧密,以至于无法被轻易地复制到其他地方。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复制出一个更廉价的好莱坞。

今天的跨国公司不仅不会傲慢地忽视这些地理因素,反而还对它们推崇备至。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众多电子公司都企图在硅谷开辟据点,而已经在那些卓越中心扎根的公司则是进一步巩固根基,例如资助学校和慈善机构等等。公司正在将特定的生产线迁往相应的卓越中心:杜邦将其相关电子业务搬到日本,西门子将其空中交通管理业务搬到英国,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则把它的个人电脑业务搬到了美国。

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最后一个迷思是:政治已死(或者至少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政治是无关紧要的)。商务人士愿意相信他们生活在一个认同利润、亏损以及比较利益的理性世界里,他们不愿意参与“政治”讨论,因为这样的讨论可能会疏远潜在客户。对于企业而言,最好是空洞地说些乏味的陈词滥调就让收银机响个不停,而不必参与严肃的讨论并冒着失去潜在客户的风险。

事实上,在商业生活中,政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量。国家消费所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甚至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认为新自由主义统治的时代—仍然居高不下,而且这些年来一直在上升:该比例在英国以及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已经超过50%。尽管互联网发挥着自由化的影响,政客仍然凌驾于商人之上。2000年,法国政府成功地阻止了雅虎公司出售纳粹纪念品;2006年,美国政府成功地禁止了网上赌博;2010年,在与中国争执多年后,谷歌关闭了它在中国内地的服务器,并将当地流量转移到位于香港的服务器上。技术优势有时掌握在国家政府手中,而不是在随心所欲的商人手里:政府已经变得越来越擅长利用技术来构建“虚拟屏障”以及辨别“异端分子”。

可以说,自“二战”以来,公司从未像现在这样容易遭受政治风险的伤害。迪克·切尼(Dick Cheney,美国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副总统)曾经评论道:“上帝并不觉得只有对美国友好的民选政权才适合赐予其石油和天然气。”或许可以加多一句,同样,上帝并不觉得只有卓越的产业之地才适合赐予其经济增长。“阿拉伯之春”证明,新兴市场充斥着政治风险—脆弱的法律体系、临时组建的体制、动荡不安的城市以及摇摇欲坠的政权。

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国、俄罗斯以及海湾国家—正在把商业当作一种国家权力工具加以利用。世界上一些最大型的公司—包括大多数的大型石油公司—都是由政客及它们的代理人,而不是由普通的商务人士经营的。中国通常利用国有企业抢购到越来越多的全球自然资源,它还利用国有工业集团谋求政治目的。但这种情况并非是中国独有的,英国石油公司曾与俄罗斯国有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合作开发俄罗斯北极地区,但该合作从一开始就因暧昧的政治考量而变得错综复杂。

在美国,由于民众对腐败的日益警惕,政治风险可能让西方公司遭受巨大损失。奥巴马政府正以一种传教般的高涨热情执行《反海外行贿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并动用了一度为打击有组织犯罪而设计的专门技术。英国政府则推出了更加严厉的反贿赂措施。那些认为政治不再重要而接纳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当地“潜规则”的高管们,可能会在回国时发现自己面临长期监禁的判决。

然而我们应该谨防单纯从风险角度来考量政治: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政府同样可以提供安全保障。只有各国政府协同行动才能拯救金融体系,使其免于彻底崩溃。当企业和消费者都过度紧张而不敢消费时,唯有启动强力刺激经济的公共开支项目才能让需求保持强劲。全球化并没有令政府显得无关紧要,相反,作为唯一能应付越来越频繁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并阻止其蔓延的机构,全球化重新强调了政府的重要性。

跨国公司

现在,我们应该清楚,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那些通常被认为与之相关的事情,如巨型公司的成功、地方差异的消失以及全球性产品的无所不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化是毫无意义的。那些正在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消除贸易壁垒并让创意、人力和资金在全世界加速流动的能力—是切实存在的,尽管没有表现得很明显。企业或许已经以全球化的名义推行过一大堆愚蠢的商业策略,但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比无视这一现象更愚蠢的了。

推行全球化的窍门是,找到全球规模与本地关联性之间的正确平衡。公司可以在利用全球资源的同时注重地方差异性,可以在开发规模经济的同时利用当地卓越的产业中心,比如,可以把擅长小型化的日本专家、意大利的设计师以及美国的有钱人放在一起,那确实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如何创造出这样的传奇之物呢?对于这个问题,过去20年来商业大师和从业者给出了许多答案,其中有三个答案条理格外清晰,从而脱颖而出。

答案之一是“跨国公司”(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一个由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和伦敦商学院的苏曼特拉·戈沙尔共同创造的词汇。跨国公司是一个拼凑整合的过程。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型企业是由被冠以相同名称的各国公司形成的松散联盟。福特和联合利华等大企业最初是为了应对高关税、天价的运输成本以及严苛的产品本地化条例,从而在它们所有的经营国家中进行自我克隆,这些克隆分公司拥有自己的总部、设计机构和制造工厂。即使在公司鼎盛的情形下,这种做法也是极其昂贵的。福特一度同时有两款“雅仕”(Escorts)车型上路,而它们完全是分开设计和制造的。

跨国公司致力于完成两项工作:废除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以及利用各国的资源来应对当地的问题。跨国公司将老式的国家总部整合为大区域乃至全球总部,它们还让各国的子公司负责生产全球产品或者发挥全球影响,其一是为了将决策权分散到整个组织,其二是为了获得当地的经验技能。例如,雀巢公司把意大利面食业务中心设在意大利,强生公司给予其德国子公司卫生棉条的全球授权。

许多跨国公司会在全球化与地方化原则之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管理者认为公司的未来在于加强中央集权还是在于加强各分部权力之间)展开持续的内部拉锯战。这些内部混战可能会变得如此激烈,以至于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要自找麻烦?为什么要继续假装企业是统一的整体?为什么不干脆把它们拆分成一个个组成部分?

答案是:跨国公司通常会大于各部分之和。跨国公司可以整合及协调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它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规模在全球的喧闹嘈杂声中取得先机,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据一家驻伦敦的咨询公司OC&C预计,知名品牌说服客户尝试一款新产品的成本要比一个较不知名的品牌低36%。)麦当劳全球团队的建造专家可以在短短的11天内利用模块化部件建成一家新餐馆—而且仅花费2/3的成本,该公司的全球采购计划通过与供应商进行艰苦的价格谈判,一年可以节约数亿美元。

对于如何构建一家成功公司的第二个答案是:“全球一体化企业”(the 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这是一个由IBM的总裁塞缪尔·帕米萨诺发明的词汇。帕米萨诺表示,正如20世纪70年代的跨国公司不同于17世纪的大型贸易公司那样,全球一体化企业也不同于跨国公司,它们不只是像跨国公司那样进行拼凑整合,而且是一种新型的组织。

在帕米萨诺看来,全球一体化企业的战略、管理及业务运营都是在追求一个全新的目标中形成的,这个全新的目标就是生产和价值交付的全球一体化。明智的跨国公司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把各国分公司整合起来,以便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联盟。相反,它们将自己视为是一系列专业化部门—采购、制造、研究、销售和分销—在全球范围内的组合。

同类推荐
  •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以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操作流程为主线来组织理论框架。本书基本按照实际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内容编写,将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过程化的梳理,便于学生感性认知和理性理解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过程。书中包括大量的习题、案例、实训项目,以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每章包括引导案例、职业指导、小知识等栏目。
  • 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力量

    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力量

    本书通过阐释“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含义、使命感与责任的关系、使命感在职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等,帮助员工培养职业使命感,使得员工和企业获得双赢。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怎样做一个富有使命感的员工,怎样做一个富有使命感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使命感,如何打造富有使命感的组织,从而为领导和员工提高执行力提供有益的帮助。
  • 过招:经销商全面突围

    过招:经销商全面突围

    中国绝大部分经销商的发展都止于“行商”阶段。尽管面对幅员辽阔、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的中国市场,经销商的作用巨大并且不可或缺。但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层次的分化、经销商的作用和地位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经销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肯定会被打破,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会出现。事实上,这些都已经成为现实,经销商的地位会被进一步地边缘化。
  •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

    不怕企业有缺陷,就怕企业无视缺陷。让本书给你的企业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清倒企业垃圾,重塑完美企业管理。
  • 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本书叙述了比尔盖茨的创业经营思想理念和经营的过程和方法经验,既介绍了其成功创业经营之道又具有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圣龙十二子

    圣龙十二子

    圣龙十二子来到人间....两万年后....
  • 姐是驱魔师

    姐是驱魔师

    帝国轩辕家族,一代舞后,轩辕明希,为了盆栽,穿了个越……第一次遇见。某男双眼微眯,远远打量着她:“哟,这女人穿的挺‘开放’啊。”第二次遇见。从头到尾瞧着轩辕明希打斗过程的主仆二人……某男身边的侍从惊恐的说道:“主子,这姑娘是人吗?”某男眼中充斥着异常的兴奋,喃喃道:“你究竟还能给我带来多少惊喜……”很多年之后。。。某男:“宝贝儿,你当初为啥会和我在一起?图啥?”轩辕明希用双手捧住脸他的脸,无比认真地说:“不要多想,我就是图你的脸。”某男:“……”
  • 觅原

    觅原

    我今世看尽花开花落,纵有千般滋味却无以道说,我知我心有根本所在,却如雾里看花捉摸不透,惟愿一生寻觅,彷徨也罢,激动也罢,痛苦也罢,觅得了固然欣喜,即使觅不得又有何妨?
  • 沁沁养成记

    沁沁养成记

    作为乖乖女---沁沁,她的成长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伴随沁沁一起成长,一起领略人生百态。看看最终的乖乖女会成长得如何…是郁郁寡欢…还是对世界充满仇恨…还是一如既往地逆来顺受…青春寄语:每一天,你过得开心吗?每件事,有认真完成吗?人生苦短,你确定要一直颓废下去吗?它总是这样,逼迫着人们坚强。金木: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的等待不复存在

    谁的等待不复存在

    年少的我们都是赌徒,拿青春赌一场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爱情,若你足够幸运便会赢,若你不够幸运,那么这么多年的青春便是错付了。叶希到现在都不知道她有没有赌对,因为那名叫苏醒的少年爱过她,但是那个叫苏醒的男人却抛弃了她,原来我是你年少的喜欢,也是你之后权衡利弊可以丢掉的东西……所谓喜欢,隔山隔海都不怕,只怕你喜欢的人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年少时别遇见太惊艳的人,要不你余生将全部都是劫难,遇见那个人花光了你所有的运气。后来叶希遇见的人都很像他,但都不是他……
  • 绝世高手卖烧烤

    绝世高手卖烧烤

    他默默的抽出一根两块五的甲天下,狠狠的抽了一口!小学毕业生咋了,老子有百年前就定好的老婆!还有个漂亮得惊天动地的童养媳!老子卖烧烤怎么了?咱拉烧烤材料用70万的奔驰越野!青州第一美女,医学博士,牛吧!可咱就骂她算那根葱,她都不敢反驳!......
  • 邪王宠毒妃

    邪王宠毒妃

    “爱妃快来暖床”某王,“滚”某女说着走向门口。大手一捞,猛的扑倒,某王“爱妃说好的暖床呢?”。。。前世金牌特工冰沧月执行任务发生意外,穿越到同名同姓的冰氏废柴大小姐身上,哼!废柴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天才,哼!我丑!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倾国倾城。
  • 迢迢万里起落平安

    迢迢万里起落平安

    周有北对时宜的印象有点奇特。听过几次她自我介绍,礼貌疏离,说话常用敬语:您好,我是时宜,不合时宜那个时宜。听过几次她唱歌,嗓子不错,脑子不行,基本没记对过歌词。相处的时间长了,总体来说,还是个有点聪明劲儿的小姑娘。他那时候也没想过,周家二少什么都不缺,也有低着头求人不要走的那一天。时宜是真挺喜欢周有北,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藏。她看就大大方方的看,说就要说得明明白白。沉浸世间淡漠了二十多年,只遇到过这样一个男人,陪她一路蜿蜒几乎横穿大半个中国,见证了她经历最丰富的时刻,在高原初雪的那一天给她一个拥抱,辗转多年还刻意停在原地等她来找。想要和你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抵达每一次东南西北。迟暮也值得,坎坷也值得。
  • 小甜心恋爱吗

    小甜心恋爱吗

    某一天,天空很蓝,风很轻。天时地利都配合着成就夏天的暗恋告白大计。只是人和似乎不做好,夏天呆若木鸡的看着面前头戴着黑色棒球帽和黑色口罩,把自己捂得严实的陌生男生。OMG,她搞错人……自从那次起,两人之间像缠绕着一根线,无形将他们拉进各自的生活里。—喝醉酒后的夏天:“哇,你有腹肌耶!”墨子言黑着脸咬牙切齿:“你给我闭嘴。”—暗恋失败后的夏天:“你给我唱首歌吧!”墨子言抱着吉他:“想听什么?”—夏天被人误会是破坏感情的第三者,被人指点,辱骂。“怎么欺负人,都欺负到我女朋友头上了。”一道清冽磁性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