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7400000020

第20章 百善孝为先(1)

探讨中国人的特性,而不谈到中国人的“孝”,那是绝对不行的。但中国人的孝这个主题,不好做。孝这个词,与我们曾不得不用的许多字眼一样,在中国人的感受中,与我们习惯里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管怎样斟酌翻译成英文,却还是有很多词语及其含义为中文所独有,是无法翻译的,最不好翻译的一个词是“礼”,它与孝紧密相连。要证明这一点,同时也为了给探讨中国人的孝这个特性提供一个背景,我们还是引用加略利先生的一段话为佳(转引自《中国总论》):“礼是中国人心灵的精髓;在我看来,《礼记》是中国人为别的民族提供的、有关他们民族的最真切最全面的专著。中国人的感情,要是存在的话,是靠礼来满足的;中国人的责任,也是靠礼来完成的;中国人的德行和缺陷,也是由礼而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天然联系基本上靠礼来维持——总之,对中国人而言,礼是道德、政治和宗教的象征,同家庭、社会和宗教有着复杂的联系。”大家都会认同卫三畏博士对这段话的评论,他认为:“把中国的‘礼’翻译为英语的‘ceremony’不够完整,因为‘礼’不仅包括外在行为,同时也包括所有礼节的内在原则。”

了解中国人的孝,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即观看“四书”和其他经典,特别是《孝经》中的有关训诫。这里我们只关注那些为中国人实行的教条。按中国人的意思,孝不仅是一种人性,而且是超凡的品行。切记:中国人的孝是多面体,同一件事,并非在任何情形下或任何的观察者身上都能看到。

1877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上,晏马太博士宣读了一篇有关“祖先崇拜”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总结了自己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亲身经历。这篇论文开篇部分,晏马太首先谈到了祖先崇拜只是孝的一例,接着他指出:“‘孝’这个词很容易产生误解,我们要细心分析才行。在我们认识的所有民族之中,中国的儿子是最不孝的,不听父母的话,一旦他能表达自我要求后,就从不退让。”理雅各博士——中国“四书五经”的卓越翻译家,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三年后,回到英国,他同样谈到了晏马太博士的这段话,但其目的是表示最强烈的反对,他声称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正好相反。这只证明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人们之间意见不一,是常态,就好像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也会不统一,正确结论只能是各种方面的综合。这些看法尽管不能“和谐”为一个整体,但要比其中任何一个看法更全面。

中国孩童没有严加管教,也不会听从父母,我们所理解的那种马上服从的观念,他们自然也没有。这些都是完全无可置疑的事实,无数经验都能作证。但这些缺乏管教的儿童,在稍稍长大之后,结果却不像我们预料的那么糟,这大概就是真相。中国人说:“树大自然直。”这个比喻表明:孩子成人后,会做应该做的事。但这个比喻或许与别的义务相关,这些义务构成了孝行的某种思想基础。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于中国人孝道的本质,在于教人行孝的方式,也在于孝处于首领地位。《孝经》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市井流传的说法之中,有一个说法是:“百善孝为先,但要看心,而不是看作为,否则天下无孝子。”中国人被不断灌输,一切堕落,来自不孝。违反礼节,是不孝。不忠君,是不孝。为官不尽职,是不孝。不诚心待友,是不孝。杀敌不勇,是不孝。我们因此可以看到,有关孝道,不仅要包括行为本身,而且还要追溯动机,乃至判断整个人品。

人们一般认为,孝的真正根源是感恩。《孝经·圣治章》专门谈到了这一点。守孝三年是有道理的,因为孔子说:“孩子出生的头三年,不能离开父母怀抱。”守孝三年,看来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报恩。羊羔跪乳是人们熟知的孝的范例。孝要求我们善待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否则,我们就轻视了他们的仁慈。孝要求我们:父母在世,好好侍奉,父母去世后,要更加崇敬。孝规定:儿子要遵循父道。孔子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不过,要是父母明显错误,孝也并不禁止儿子去改变错误。卫三畏博士从《礼记》中引证了一段文字:“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让人忧虑的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父母错误的训导,允许听而不用,而在中国,这样的事例却很少听到,这并不奇怪。

在《论语·为政》里,我们发现孔子对孝的本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他的回答因提问者的情况而各异。第一次是回答鲁国一名官员的提问,把孝总结为“无违”。他显然在提问者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时间和思考使它发芽生长。“无违”只是意味着“不要违逆”,这位名为孟懿的官员很自然就这样理解。但是,孔子与他的国人一样,有一种“不直言的特性”,他不直截了当地给孟懿解释,一段时间后,他的一位弟子驾车送他外出时,才再次提起孟懿的问题,并重复了那个回答。这位名叫樊迟的弟子听了“无违”这个词之后,很自然地问:“您的意思是什么?”这一问,给了孔子一个阐释的机会,他说出了真意:“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与樊迟的对话,实际上是孔子让樊迟去把孔子自己的话转述给孟懿,让他因此明白“无违”的真实意思!孔子在另一次回答孝的含义时,强调要对父母以礼相待,否则要是只是照顾父母的身体,就降到了狗和马的水平了。

上述的话表明,孝这个概念主要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在中国是个古已有之的观念。孔子明确地说:“今之孝者,(仅仅只是)是谓能养。”其含义是在他所喜爱并且希望回到的古代,孝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孔子这段谈话已过去了许多世代。他的教义有足够的时间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并且事实也是如此。但要是孔子活在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会比以往更加肯定地说:“今之孝者,(仅仅只是)是谓能养。”我们已观察到,通常有良心的人在回答孝这个问题时,的确没有提到其他的责任。不过,我们也应该弄清楚,孝究竟还包括哪些方面。要是任意找十个没读过书的“白丁”,问他们“孝”是什么,很可能会有九个人不约而同地回答:不让父母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被侍奉好。他们也许还会简洁地说,孝就是“无违”、“不违背”,就如孔子所说的,尽管孔子使用这个词语时,是有特定所指的。

要是我们的读者中有人愿意看一看这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去细读二十四个孝顺的榜样,这些故事收在《二十四孝》中,为大众熟知,且流传久远。有一个故事说,后汉时期,有个男孩,六岁时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用橘子招待了他。这位早熟的孩子,施展中国人常见的小技巧,把两只橘子偷偷塞进袖子里。但当他鞠躬告退时,橘子滚落在地,这位男孩感到很没面子,但他却很坦然。他跪在主人跟前,讲了一句让世人记住的话,这句话使他的名字“流芳”了近两千年:“我母亲大人特爱橘子,我要把这两只橘子带给她。”鉴于这个男孩的父亲是位高官,在西方人看来,这个男孩完全可以借别的机会,去满足他母亲对橘子的爱好,但对中国人而言,这个男孩是尽孝的典范,因为他从小就想着母亲,或者可以说,因为他这么机敏就编造出了一个借口。另一个男孩,是晋朝人,父母没有蚊帐,他八岁时想出一个妙法:他早早地上床,整夜安卧不动,也不扇扇子,以便让家中的蚊子只咬他一个人,让他父母睡个好觉。这个朝代还有一个男孩,随一个讨厌他的后妈过活,而后妈特别爱吃鲤鱼,寒冬季节又弄不到。他马上脱下衣服,裸体躺在冰面上,冰下的一对鲤鱼看了之后很感动,便在冰上钻了一个洞,并跳出冰面,为的是自己能被“红烧”,给这位脾气很大的后妈去吃!

根据中国人的行为规范,“私妻子”(只顾老婆孩子)就是不孝的举动。上面谈到的《孝经·圣治章》说,这种行为与赌博是同样的性质,对这两种行为的警告也是一样的。上面提到的《二十四孝》中有一个至孝的范例,说一个汉朝人,他很贫穷,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食物既养活自己的母亲,又养活一个三岁的孩子,便对妻子说:“我们太穷了,连妈都无法瞻养,小孩还要分吃掉妈的饭。为何不埋掉了这个孩子?我们以后还会有小孩子,但妈死了,我们就没妈了。”他老婆不敢反对。因此,他挖了一个两英尺多深的坑,准备活埋孩子,但却发现坑里有一坛金子,坛上刻的字说,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要是不出现这坛金子,这个孩子就要被活埋了,而按照孝道,按照人们的通常理解,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私妻子”者肯定不会杀害孩子,来延长奶奶的寿命。

同类推荐
  • 庆典贺辞大全

    庆典贺辞大全

    中国人历来爱热闹,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如今,各种宴会酒席、商务聚会中,致辞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头戏。你还在为当众讲话语无伦次而烦恼吗?你还在为寻找合适的贺词而手忙脚乱吗?你还在为自己拙劣的口才而沮丧吗?《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作者李貌)可以让你走出困境!《最新庆典贺辞大全》中介绍的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经典贺辞,能让你将锦词妙语、华丽词章信手拈来,使你纵横宴会庆典游刃有余!
  •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与湖湘文化

    丁玲一生的创作或隐或现、或强或弱的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早期作品中,表现的是丁玲本真的一面,展示了女性内心的灵魂。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热门推荐
  • 股市奇缘(下册)

    股市奇缘(下册)

    他们因股而结缘,又因缘而际会,最终使他们拥有了一身超能力。两块传世玉佩的出现,使得天性纯良的大成和李泽林两人被流星激发出了潜藏在他们体内的巨大能量。旅行中的一次比试,两个人意外地发现了Y星球留在天目山的超文明现象,出于好奇,他们开始顺藤摸瓜。经过几番周折和历险,当撩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后,终于揭出了近百年来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战争和金融风暴的来龙去脉……
  • 奔跑吧!羽林小子

    奔跑吧!羽林小子

    著名的高校学府为了提高校羽毛球队在高校比赛中的名次,为了抢羽毛球体育生,误录取了田径体育生端木思羽。端木思羽在英国留学回国的羽毛球青年云水云的对战与互相学习下,共同奔往全国羽毛球联赛...........
  • 花落时节又重逢

    花落时节又重逢

    两个富商喜欢一个城市小丫头------洛晓筱。一个以暖男式进攻,一个以霸道式进攻,谁胜谁败?结局如此不完美。一场虐心的战斗即将上映。。。
  • 异世重生之长生劫

    异世重生之长生劫

    不就是偷个钻戒嘛!这都能重生!于是——六岁那年他们在森林中相遇。交往数月后纷纷告别。这一别就是三年。三年后他们又再次重逢。九人的战队就这样成立!十四岁那年,她如凤凰般涅槃重生。从此风华绝代!只是好景不长。兽的觉醒灵的出现这背后竟是一个阴谋!片段一:“楚临风,以后你就是我一个人的私有物品!”某小丑逼壁咚着某位男神霸气宣言!可是,男神怎么直接宽衣解带了呢?男神敞着胸膛,邪魅一笑:“来吧!我浑身上下都是你的。”小丑逼落荒而逃……说好的扑倒男神呢?!片段二:“你这辈子干过不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小丑逼蠢蠢地问男神。“操你啊!”男神痞痞一笑。本文也可以叫《男神快到碗里来》以及《丑逼追夫记》
  • 十段传奇

    十段传奇

    围棋最高的段位是职业九段,但在天才李柏来看来,全都是手下败将,因为他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的围棋十段。2004年一天下午,年仅6岁的李柏来在平隆县街边看到有人下围棋,指出了一处极难发现的失误,被下棋的业余5段周教练所察觉,这个孩子具有惊人的天赋。在周教练的追问下,李柏来说自己的远房亲戚三年前曾经在自己家里暂住,教了自己1个月的围棋,后来就再也没有碰过围棋。三年前只学了1个月,三年来没碰棋,竟还有业余2段的水平,这让周教练感到不可思议。这个“远房亲戚”到底是何方神圣?李柏来的惊人围棋天分会有多大的成就?
  • 天女霸医桃花劫

    天女霸医桃花劫

    一代天医,凡求医看中者分文不要,碍眼者亿金难求。本想一辈子逍遥自在,不耐,天有不测风云,好好地走在街上不料一个砖头砸下,于是乎——我穿越了!穿越不算,醒来铁链所绑,竟因只是一个庶出之女对王爷产生爱幕之情?区区一个王爷我还看不起呢!我要创造一个庶女的天下!东离国皇帝爱慕她,南韵国王爷喜欢她,西霞国太子喜欢他,就连当初的那个王爷也有了蠢蠢之心。一女引起四国纠纷,天下大乱。“皇上,这可如何是好?”“且看天女霸医桃花劫。”
  •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

    “囧”字的含义是什么?“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安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脸,那么“人”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美貌,“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恨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了。《雕刻在囧囧背后的密码》以流畅的语言,详实而饱含哲理的事例,介绍了人生逆境的众多应变术,文字优美隽永,感人肺腑,发人深省,值得我们揣摩。
  • 飞花雪梦

    飞花雪梦

    人生多梦,倏然百年,倥偬而走。但见少年骑白马而去,归来却已白发苍头。抑或不见来人,成阡陌之上,曾经拈花而笑的少女之泪。曾经许诺已成了妄言。但烽火台上狼烟未停,边疆号角不宁。少年郎终为负心人。
  • 造物主亲临

    造物主亲临

    当作者掉入了他烂尾的小说中…造物者亲临,他将如何拯救这个被他亲手毁灭的世界。这个逗比的造物主,又将和他笔下的角色擦出怎样的爱恨情仇
  • 织羽之约

    织羽之约

    沧海悠悠陌上青丝幻织羽缓缓数千载归矣归矣愿你和青春有个治愈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