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000000031

第31章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开学前一天晚上,陈光太兴奋了,自己初中在一个收底儿学校,尽管周围的环境乱哄哄的,但三年来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终于成为一名重点学校的高中生了,他憧憬着未来,失眠了。转天他起晚了,套上一件皱皱的脏T恤,头发乱蓬蓬地飞奔学校,幸好刚刚打铃,陈光灰头土脸地进了教室,就近坐在第一排的空位上。接下来是按座位顺序自我介绍,陈光气儿还没喘匀,毫无准备地站起来,说话语无伦次、磕磕绊绊……陈光没有太在意这一天的慌乱和狼狈,来日方长嘛。他到这里是要大干一场的,几次在周记中自荐做班委,班主任都很委婉地告诉他生活要条理化、要有时间观念、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班上一些散漫的同学喜欢和陈光在一起聊天,还问陈光在原来学校是不是有结拜的事情,程序是怎样的。陈光才意识到在这些同学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自己始终要求进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呀。陈光百思不得其解。

陈光第一天的表现给周围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时间观念不强、缺乏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重视细节等等。第一印象是指对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印象。它对人们后来形成的总印象具有较大的决定力和影响力,即先入为主。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对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首次见面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外在因素和心理准备。陈光如果在前一天晚上将整洁的衣服放在床头,就不会出现服装上的问题了。进入新环境自我介绍是肯定要有的,事先应有充分的准备。陈光的迟到给大家留下的是“瞬时记忆”,遗憾的是陈光并没有太在意第一天的表现,也就没有采取补救性行动来修正第一印象。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一、主动交往是赢得别人的第一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做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如果我们尝试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几乎都是成功的。在主动交往中向对方传递自己的准确讯息,让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有明确的定位。

二、聆听比倾诉更重要,人们在交往中有一些误解,认为只有不停地说话才是主动,其实这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鼓励对方谈他自己,谈他感兴趣的事情既能使对方感到亲切,又能准确地判断双方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能否成为朋友。

三、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重要。人类行为有个极重要的法则,就是:时时让别人感到重要。约翰?杜威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样待别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体验别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他就无法使自己的交往行为具有合理性、对应性,更无法进行有效的换位思考。微笑可以将自己的关爱之心传递给对方,记住对方的名字,关注对方的感受,对对方的爱好、特长表示真诚的兴趣,这些都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友情。

在助人中表现自己的优秀品质,才能赢得更多的友情。

在新的人文环境中,适当地表现自己,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未来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事情。

怎样在人群中放松

许蕾被巨大的苦恼缠绕着,这个苦恼随着成长越来越明显。从小学到现在,许蕾在班中担任过班长、学委等职务,老师们对她的工作能力也很欣赏,可每次一有大场合,她就不再出面了。她非常胆怯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她觉得那个时候自己声音发颤得很厉害,特别难听,像个小丑一样。每次班级活动许蕾都会热情地投入到准备的全程之中,可一到正式场合就看不到她的身影了,老师都替她惋惜。她也尝试着在小群体中主持,不但没有进步,还遭到顽皮男生的讥笑和嘲弄。每当她独自静静地坐着,眼前总会浮现出自己站在讲台上的一些画面, 许蕾真不敢相信那个懦弱的人就是自己。平日和朋友在一起时,她也很开朗,可站在讲台上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许蕾渴望自己能像电视主持人那样落落大方。

我和许蕾有着惊人相似的成长经历。我上初中和高中时,心中有许多的想法,但就是不敢在人前展露,上课时,我会将头埋在书堆中,生怕老师提问到我,偶尔被老师提问到,我站起来声音真的发颤,头脑里仿佛什么都没有了。

遇到大场合就紧张,这是很正常的,除了那些有天分的人,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的,冷静想一想就是我们的自信心在做怪。我们有一个误区,认为下面的听众会用放大镜来看我们,其实我们经常是听众,我们对发言人是这么在意吗?紧张使我们躲避观众的视线,主观想象观众的反应和表情,如果你坦然地面对观众,你会寻找到许多支持和欣赏的目光。

做班委本来就不是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学习和积累的职业,并且其中有许多演艺的成分。如果一个班委在班里或在学校的集会中那样说话肯定会使同学感到不舒服,许蕾说的调皮男生的嘲笑是不是就因为当时的语气和表情过于夸张造成的呢?我有一位学生,她是学校大型活动的固定主持人,她在台上的言谈与她在下面和同学说话没有太大的不同,她的主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要想站在前面说话能够有好的效果,就需要在听众中有自己的朋友,而这朋友则是靠平时结交的,用心去爱周围的人吧,他们将是自己力量和胆量的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学与许蕾有着相似的感受,在人群中无法放松下来。当我给许蕾提出具体的建议之后,我想将完整的做事方案与广大同学分享。

一、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感觉到自己很紧张,竭力地掩饰是不明智的。而有的同学为了掩饰自己,显示自己的自信甚至会藐视台下的同学,这会造成情绪上的负性互动,同学要么会坚决地不与你配合,要么对你采取更加挑剔的态度。如果你紧张,就明确而幽默地说出来,“对不起,看着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在关注着我,我有些紧张,等一等,我做一个深呼吸,看是不是可以放松一些。”这样的话既可以给自己一个缓解的机会,又能使观众感受到亲和力,觉得你是真实的。可能引来善意的笑声,缓和紧张的空气。

二、逐步消除恐惧心理。有的人总是将自己的创伤性记忆刻在脑子里,反复出现,无法走出来。许蕾静下来总是闪回自己不成功的样子,这无疑是一种负性的强化。成功者会全神贯注于当下的事情上面,把任务分解成为一系列的步骤,有效抑制自己的焦虑。化忧虑为动力,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挑战是好事,是机会,也是人生的台阶,我们要鼓足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减少忧虑。一旦我们将自己的紧张化做动力,我们就能够表现得坚定有力,并且形成头脑中的良好记录,激励着下一次。

三、停止与他人比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项去比较。只要自己状态好,能够顺畅地将希望表达的内容全部表达清楚了,这就是成功的。

四、自嘲是自我放松和自我成熟的重要环节。敢于自嘲是自信的表现。

用清澈的目光看周围的每一个人

我刚开始做班主任时,希望自己能够先知先觉,在接触学生之前抱着他们初中的档案看了又看,记了又记,掌握了学生的相关资料,我第一次面对学生的时候已经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胸有成竹地圈定学生干部,哪些学生将是“在野党”也心中有数了。期末我在给学生写评语的同时,也请全班每一位同学给我写评语。一位“在野党”的学生在评语中写道:“您是我遇到的最敬业的老师,但我觉得您从我们一入校就已经让我们‘对号入座’了,我想您可能是参照了初中的评语,可您是不是考虑过那些评语的客观性?您如果给每一个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用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您自己的心去评价,您将是学生更乐于接纳的老师。”我捧着这份评语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先知先觉其实是“先入为主”了,对有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看学生的档案了,将他们的过去格式化,进入初始状态。

有一个小小的心理实验,实验人员让两组参加者给同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说,对方是一个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人;告诉第二组说,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结果发现,前一组的参加者与女士的交谈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后一组的参加者与那位女士交谈得很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前一组参加者的时间长。

我们往往能够从别人的脸上读到自己的表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事先的态度或看法决定了交往方式,包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都会受到这些态度的影响。在人际互动中,人们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你怎么看别人,别人就怎么看你。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想得到对方的微笑,那么你就给对方微笑吧。如果你事先对对方有一些消极的看法,这些看法会无意识地流露出来,表现在你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上,而对方觉察到你发出的信息后,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反过来“印证”你事前对对方的消极印象,于是人际进入非良性循环,彼此成为这种成见的牺牲者。

人际交往中的“缺氧”和“醉氧”——

被人缠上太可怕了

丽珊老师:

我是一位住校生,现在我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我都快有心理障碍了。我们宿舍管理员的妹妹贺小花,她性格内向,脾气很暴躁,不爱说话,只会笑。她和周围的人包括家人都很少说话,不知道她怎么就选中了我,总是到我们宿舍里来,让我陪着她说话,不让我干自己的事情。

有时我只能熬夜学习,白天想睡觉了,她又来了,气得我跑到别人宿舍去睡。她不允许我和别的朋友来往,我和谁说话,她就和谁闹别扭,宿舍的同学都特别烦她,说她是同性恋,我左右为难,她比我大,每次厚着脸皮来,我不总能轰走她呀,况且即使轰她她也不会走,我说什么她都不在意。有时,别人看她又来找我,就故意把我拉出去,不让我答理她,她却看不出来,只要见到我,缠上我她就心满意足了。有时候看她也挺可怜的,可我自己已经快被她缠疯了。

——来自lishanrexian@163.com

我去香格里拉旅游,那里的海拔4000多米,下来接我们上去的藏族导游说随着汽车的不断前进,海拔不断升高,会因为“缺氧”感到胸闷、头痛。我们还没有“缺氧”反应,却发现导游的精神有些委靡,他说是“醉氧”反应。高原缺氧是大家所熟知的,“醉氧”是指已经习惯于在缺氧状态下生活的人来到正常生活环境中,反而因氧气充足而不能适应的现象。由此我想到了在人际交往中的“缺氧”和“醉氧”现象。

同类推荐
  • 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

    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

    由鹤阑珊编著的《王阳明心学使用手册》根据王阳明心学实用性的特点,总结其在社会生存中的几大法则,从而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其实这一方法无非是一个字,那就是用“心”。首先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具备洞悉人性的心学方法,培养淡定的心力,用王阳明提倡的方式祛除我们的负面性格,使自己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
  • 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

    水之道:水的无为自然哲学与处世立业之道

    水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儒家和道家都以此为基础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孔子在《论语》中倡导天地万物各行其道,顺其自然,要求统治者行帝王之道,以己德滋养民心。“无为”和“自然”是《老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要求圣人像水一样“无为”,人民归附如百川之归海。倡导人们像水一样,无为、永不自满、顺从避让、以柔克刚、无微不至。本书是第一本尝试以水的哲学,向人们传播如何以水之道,与人相处,开创事业,修炼心性,做一个水性十足的人!
  •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员工版

    《沉思录》,一位罗马皇帝的心灵独白,凝结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管理智慧,是中外多国领导人的案头书。本书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对《沉思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能打开你的心锁、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
  • 每天感悟一点点

    每天感悟一点点

    本书从成败、选择与放弃、工作与生活、财富、欲望、交际、爱情、婚姻、幸福等方面入手,对人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
  • 感悟父爱伟岸如山

    感悟父爱伟岸如山

    人生,路漫漫,悠远长。任何时候,心怀一份感悟,生命就多一份智慧和丰富。所谓思君不见,日怀念,在感悟中留存一份记忆,在思念中保有一份真诚,生命的意思也就在这里慢慢延续。本套丛书是心灵感悟之文章集大成,每篇都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简单过去

    简单过去

    原来,一切的开始,都是如此的简简单单。简单到你只是路过……
  • 魔剑与圣主

    魔剑与圣主

    一千年前,一个其名为帝的圣主结束了动乱,创立士土之制,在九天大陆上建立九大宗门帝星陨落,魔族复生一千年后,九宗不再,仅存七宗。有人预言,下一任九天圣主即将降世——“圣主止戈”也有人预言,大劫将至,无人能逃脱——“白骨堆里出圣人”PS:慢热
  • 国为家之复仇计划

    国为家之复仇计划

    被君王送至他国的她,身在异国他乡背井离乡的她会选择忍耐还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特异功能皇后

    穿越之特异功能皇后

    一个天赋异能的现代妙龄少女,在一次意外中竟然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并且糊里糊涂的做了乾隆的孝贤皇后,她和这个历史上最风流倜傥的皇帝之间会发生什么曲折离奇的故事?他们的结局会怎么样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语人

    不语人

    这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个文明的兴起衰落在万千界元中,竖立铮铮铁骨在杀场萧索中,挺直不屈脊梁他托起亘古的衰败,用大能拉开长生大幕众生却在咆哮战火中悲痛挣扎没有什么天选之人,也没有什么命中注定一步一个脚印,命运终归靠自己掌握
  • 生活旁观者

    生活旁观者

    本书共有六篇,前五篇写的是游历美国、印度、摩洛哥等国家的游记,第六篇写的是作者生活中的随感。作者在写事的同时穿插了自己对这些身边事和人生的感悟。有种置身于纷繁世界之外,旁观生活,审视内心的感觉。这是一本充满趣味又引人思考的一本书。
  • 暖灯醉

    暖灯醉

    皓云国的太子殿下爱上了民间戏子,但堂堂太子如何可以娶那戏子?被迫娶邻国公主的他该如何是好?难道他要这样伤透戏子的心吗?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 造化尊武

    造化尊武

    方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成了大家族继承人还有了一个金手指智能芯片!但这种无用金手指对我方明有屁用啊!我可是要征服诸天万界的男人,与这芯片何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