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300000010

第10章 币制改革(7)

2.3.4回顾检讨

1926年梁53岁,12月以病体渐痊,再度恢复忙碌生活,并常为学术讲演。其中有一场是在清华大学经济系讲《民国初年之币制改革》(43:11-17),由孙碧奇笔记,刊于《清华周刊》第394期(12月17日)。他说:“讲起中国的币制改革,这也是一段伤心怄气之事。我个人从前关于币制的工作甚多,但现在几乎破坏无遗了。……我要讲的是我个人两次的经历: 第一是民二上半年在******币制委员会中,及民二下半年以后在币制总裁任内所作事(案:币制总裁是在民国3年而非2年)。第二是民六在财政总长任内所作事。此中共有大小问题十余项,现在分两类来说。第一类为根本的、全部的问题: 第一是改正单位重量, 第二是采用金本位或虚金本位, 第三是统一纸币发行权。第二类为临时的、局部的问题,其中包含甚广。”(43:11)讲演的时间是在梁逝前三年,内容是回顾他的货币改革政策与成果。从下列的四项反思,甚可见政治与军事因素对币制改革的干扰。

(1)废两改元(即取消规元改用国币)不能彻底办到。中国历来流通的货币大都是有孔的铜钱,此外也用银子,但因未铸成法定形式,只依重量计算,结果生出许多弊病。币改的第一步是铸造国币,废除银元,全国通用国币。废两改元的历史背景与各界的不同见解,在魏建猷(1955:174-178)和《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页104-105、713-717)都有详细析述,因为梁是主要的当事者之一,他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自从《国币条例》颁发之后,政府各项预算均按国币估计,各机关衙门收入支出一律改用银元,市场社会亦然。今日除上海、天津诸地仍有一部袭用银两外(上海用规元,天津用行化),全国贸易几已尽改国币。何以废两改元不能彻底办到呢?此事从表面上看来,总说商民习惯一时不易改革,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乃是海关不愿取消。……关税(是)财政上的大宗收入,……他既不愿废两改元,困难于是就多了。关税的存放,本在汇丰(英)、汇理(法)、德华(德)、正金(日)、道胜(俄)五行,五银行团因恐改元后不能再以银两操纵金融,所以连结海关及外交界的要人来反抗我们的政策。我们受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以致不能完全达到改元废两之目的。”(43:12)

(2)整理铜元另创十进辅币。清末各省自铸的银币与辅币种类繁多,成色不一,银辅币与大银元之间并无明确的比价,其实在光绪末就屡有十进化之议,但皆未行。与此事相关的文献,辑录在《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页310-321)内。梁也是主要当事者之一,他的观感是:“……市面铜元充斥,物价腾贵,小民生计日感困难。因之,我们要想法处分铜元,并且另创十进的辅币。……因当时中央政府尚有权力,滥铸之弊可以禁止。不料洪宪以后,事遂中止。民六回到财部,因为任期很短,未能整理,而当时币制局的人员又是一种性质,与前不同。从前币制局人少事多,非常辛苦。后来各处铸造货币来局呈报时,局中只要一笔报效便不深究,所以币制局的事遂成一个肥缺,而办事精神完全松懈,以致今天铜元充斥的状况比从前更甚。我们从前一年多的乐观,都云散烟消了。”(43:13)

(3)集中造币厂。此事属于币制行政方面的问题,而非货币性的政策。张家骧(1925, 第4编页3-112)详述各地造币机构与造币厂的沿革概要,资料相当详细,梁的反省很能说明整件事情的始末与性质。“民国二、三年的时候,全国的造币厂大小共有十六个,……所以集中造币厂也是我的政策之一。我把造币厂集中在三个沿海的口岸,一是天津,一是上海,一是广州,其余一律裁撤。……可是在裁厂的时候,因为与别人的饭碗问题有关,所以麻烦极了。外面造谣的也有,恫吓的也有,……但到了后来,各地军阀要筹款,便找造币厂,将造币厂当作他们的摇钱树。因此造币厂愈开愈多,今天已不知增加了多少。从前集中的功夫又算白费了。”(43:13-14)

(4)采用金本位或虚金本位。虚金制的背景、正反意见以及梁的立场,已在第2.1节内详述,现在来看梁晚年对财政总长时期议改虚金制事件的回顾。“采用金本位是我多年的怀抱,但是筹备之先须买许多金子。当时国家财政困苦,不易举办。后来……欧战,当时世界金价大跌,……确是整理外债及改换金本位的好机会。……当时我做得有很详细的计划书和统计表,预计三年之中外债可清,金本位也可从容不迫的立稳了。当时我便下令给总税务司,叫他将应付未付之赔款提出,汇往外国购买金子。但是此时军阀们正无钱用,见有此存蓄都想染指,所以百计破坏,将镑盈提用,这个千载一时的机会便失之交臂。”(43:16-17)

这四项是梁两次入阁时期较重要的作为,前三项是属于体制内的改革或行政上的措施,在那个变乱的时代状况下,他所遭遇的障碍很能理解。真正重要的是他想把银本位改为虚金本位,此事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但如第2.1节末的结论所说,梁历次主张改采虚金制虽未能成功,到了晚年也屡以为恨,但以现在的眼光重新理解此事,反而要庆幸他的主张没能成功。

2.4结论

清末民初的货币问题错综复杂,有国际性的因素,例如国际银价长贬、外债、战争赔款等。有国内币制的问题,例如各地银两、铜元的成色不一,对币改的抗拒心随地而异。也有政治上的干扰,例如辛亥革命前后政局的动荡,以及各省对中央货币政策的服从度不一,等等。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例如乡村(传统)和城市(现代)两部门,对改革币制的反应不一,士农工商各业也各自有不同的立场与心声。在这些庞杂的诸多问题与面向中,本章只考虑国际金融与国内货币制度这两项因素,政治与社会性的面向无法在此详述。

本章以梁历年来对币制改革的言论,和担任两次阁员时的行政决策为主轴,佐以相关的史实和论点,作为旁证性的解说。在虚金本位问题方面(第2.1节),先解说国际银价长贬对中国的冲击,梁对此事的意见,以及各界所提出的各种对策。梁从赴日之前到1917年任财政总长时,一直都主张虚金制是中国对抗国际银价长贬的良策,但各界对此制也有不同的意见,反对阵营中以张之洞最具代表性,而梁是属于极力赞同派内的要角。第2.1节除了对比正反双方的意见之外,也解说了梁对虚金制的认知在1904年时并不够正确,有些违背学理之处,到了1910年时他才对虚金制有正确的理解。

本节的另一项重点是:虽然梁在1917年时,念念不忘要把中国的币制改为虚金制,但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若中国当时真的改成虚金制,恐怕在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中,会被金本位国家(英、法、美、德)拖下水,产生“金脚镣的溺毙效果”。再说,英国在1931年脱离金本位之后,国际金本位制度随即崩垮,中国若在1917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加入“黄金俱乐部”,在十多年后又如何应变?所以中国不采梁所主张的虚金制,而停留在原来的银本位制,事后看来并非错事。梁当时的主张与见解都不错,只是日后国际金融局势的变化,是他当时所未能预见的。

第2.2节的内容与国际金融无涉,纯是国内币制改革的钱钞与银行问题。梁对晚清铜元泛滥、币制混乱的弊害甚感痛心,写了好几篇议论性的文章,都甚有见地。他受到日本运用公债来整理币制成功的启发,提议中国仿行;但鉴于清末几次公债失败的例子,民间对梁的提议并无热烈回应。他在1914年就任币制局总裁时,也提议过要发行国币汇兑券,但此议在新义上、行政费用上、可行性上都有很大的困难。这些子题在第2.2节内都已详述,结论是:梁对推行国币改革的诸项提议,主意虽佳但都难以落实。

梁在1914年和1917年两次入阁,先任币制局总裁,后任财政总长,但任期都很短。两次担任阁员期间,他力图有所作为,例如制定国币条例,积极向列强贷款以进行币制改革,要把中国带上虚金制的轨道上。此外,他也积极地做了一些改革性的工作,例如废两改元、整理铜元、创十进辅币、集中管理造币厂,等等,但这些努力后来都没能成功。他晚年回顾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认为在国际政治方面,主要是列强不愿配合,干涉币改政策;在国内政治方面,主要是政局动荡,人事更迭,行政人员不够积极任事;在军事方面,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把造币厂当作摇钱树,破坏了货币发行的管理制度。

整体而言,梁在清末民初对中国币改的问题下过许多功夫,有过不少政策性的提议;在两次阁员任内也极思振作,但被国内外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干扰,这些努力都没能成功。

2.5附论:格里森法则

梁在《格里森货币原则说略》(1910,21:110-113)中所谈的,是现代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这是英国商人、官员格里森(Sir Thomas Gresham,1519-1579)所提出的见解,梁一开始就把它的意义界定得很好:

“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之货币并行于市场,其法价同而实价异者,则良币必为恶币所驱逐而澌灭以尽。”他举了六个中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第一例最简明,抄录如下,但其他五例亦值得参照,才能展现此法则的多面向性:“昔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制钱,分两凝重、肉好完整,且所含铜质亦极纯良。及咸丰、同治等钱出,一切不如彼,而每枚法价彼此相等,故康、乾等良币为咸、同等恶币所驱逐,渐绝其迹。此格里森原则之作用也。唐、宋以来之钱币,有所谓短陌者,皆由于此。”(21:110)

梁写此文的目的,是清末屡有改革币制之议,他要提醒国人说:

“我国前此及现行之币制,其犯此原则而导其作用者不一而足。”导致“圜法旋立旋坏,终无持久之效”,“数千年来币则所以纠纷而不可理者,皆不明此原则之作用使然”。其实在中国货币史里,很早就明白这个现象(梁所举的六例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未曾赋予固定名称,也未析述其中的运作原理。梁的优势是参考日文的货币银行学著作,依西洋经济分析的手法,先界定此法则的意义,然后举六个中国实例,之后再依货币学书籍,举出八项会触犯此法则的禁忌,以及此法则运作之后的四项祸害。以下各举一例说明梁所谓的禁忌与祸害。

禁忌三:“国家既定某种金属若干重量,为本位货币一枚之定量,而后此铸币时,或官吏舞弊或国家欲借此为筹款之一手段,而续铸之币有减低其成色者,则此原则之作用必起。”祸害三:“良币日流出国外,金融紊乱,国家遂渐成中干。”

这三页多的短文,简要地说,是把当时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内的基本道理,以生动条列的方式,提醒倡议改革货币者要注意古今中外都存在的现象。梁用六个例子、八大禁忌、四项祸害的写作方式,清楚明白,简洁有力。然而梁在此处以及其他文章中,举例说明此法则时,都犯了一项基本认知上的错误。以《论币制颁定之迟速系国家之存亡》(21:106-110)为例,他说各省滥铸铜元,会产生格里森法则即恶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得市面上的铜元成色愈来愈差,终致只有劣钱流通,民间大受其害。这个例子是正确的,但他进而推论说,劣质铜元会进而把银金等“良币”也驱逐出境,“不及数年,而格里森原则之作用起,全国之富力销溢于外,国民悉为饿殍”(21:107)。梁显然过度推论了。金银会外流,主要是国际收支逆差造成的,不是被劣质铜元逐出去的。若硬要拉上关系也可以,但较曲折:

铜元泛滥造成中国币值不稳,国币贬值会造成进口成本增高,但也会帮助出口成长。若进口值超过出口值,就会产生逆差,金银外流,但这已不是格里森法则的原意了。

同类推荐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创新创业5W:以色列奇迹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启示(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三辑08)

    创新创业5W:以色列奇迹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启示(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三辑08)

    犹太人被全球公认为“世界第1商人”,以色列被誉为“中东硅谷”和“创业的国度”,拥有3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堪称创造世界经济奇迹的“最小的超级大国”。其创新创业的奥秘何在?作者研究犹太文化20多年,先后6次探访以色列,写过20多本专著,并于2015年开始在内蒙古创办中以创新创业示范园,通过理论和实践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答案,有助于中国的企业家和大学生打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功的大门。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经济学通识》就是薛兆丰教授的一部自选集,他从自己10多年写作的文章中,精选出98篇。就像他所说的:“想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支持者,或真正的自由主义支持者,你绕不开这本书所讨论的每一个议题。”读这本书,你会产生一种随时烧脑毁三观的冲击感。你将逐渐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衡量;你知道不仅要看“局部”,而且还要看“全部”;你不仅能看见“别人看得见的”,还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你会发现“事实是什么”比“别人怎么形容”更重要;你还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原来颠倒过来才对。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精彩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试验、决策、辩论和学术的研究。它是经济变迁的过程,也是政治变化的过程,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和思想革命。经济学家在这个经济变革过程中的参与、感受和经历显得格外不同。
热门推荐
  • 功德官路

    功德官路

    一个镇里的官,重生得到一套功德修行系统纵横官场的故事.运用能力建立了商业帝国,这为其实现政治抱负铺平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有发展经济,有反腐倡廉,也有来自政治世家对手的竞争,还有商场的尔虞我诈,更有国际间风云变换带来的影响,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不求富贵不求名,不踏圣地访贤能.不求佛祖传我法,天外飞仙道自生.昔与赢氏谈天下,六国灭尽始皇生.徐福擅乱凡间事,一朝出海困东赢.曾与相如和凤凰,文君倾闻动无名.彭祖寻吾论老子,八百年间世无情.白蛇报恩遇法海,修行永镇在雷峰。偶遇顽石点绛珠,脱籍转世还恩情。跛足石头今何在,细听余音好了声.
  • 机械赦令

    机械赦令

    这里是机械的世界,能左右世界的,也唯有机械。如果机械发展的归宿是让世界成为一片废墟,那么,阻止这一切,作为源头的机械师们责无旁贷!然而,有一个机械师...维护世界和平?没空!拯救天下苍生?无聊!喝喝茶,泡泡妞,赚点钞票?嗯,可以考虑!“谁说下黑手、打闷棍、暗箭伤人不是美德?在老子的地盘,这就是不二法则!”——洛臣
  • 最强武神

    最强武神

    拳破万法,剑指苍穹,问鼎不朽!长剑在手,斩尽天下负我狗!我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是最强武神!
  • 王牌出手

    王牌出手

    他,曾经是冬阳市的王者,被誉为冬阳篮球界的希望,却在通往满贯的路上不幸负伤,黯然离场。两年后,他再次回到冬阳,带领着一支默默无闻的球队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书写出怎样的传奇?如果对本书有什么想法,可以添加作者qq:2073313586,或者关注作者微博:悠游小怪兽,来讨论,或者和作者聊天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斗罗修真

    我在斗罗修真

    一剑在手斩妖魔,我辈修士就要快意恩仇武魂?过年龄还能觉醒吗?没有武魂,照样纵横斗罗大陆
  • 星星比糖甜

    星星比糖甜

    *腹黑深情校草x清冷甜美学霸*禁欲系当红歌手x治愈系实习记者*1v1,HE,超甜 林晚星接到了一次重要的采访,对象竟是自己躲了三年的初恋沈念。曾经的七中小霸王摇身一变成了新晋人气歌手她慌不择路,他却淡定从容1.高二那年,林晚星救了刀尖下的沈念,却没想到他是隔壁七中的。因为两校合并,两人成了同桌沈念逃课迟到打架林晚星只会抱着书本学习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谁也不觉得他们会有瓜葛直到有一天,学校广播站播放出一段对话。“林晚星,我喜欢你。”“校规不可以早恋。”“那…校规还是我?”2.高考前几月,沈念陪林晚星备考,一个潇洒惯了的七中小霸王瞬间变贤妻良母,一日三餐伺候的无微不至。“沈念你说你高中那么多的青春都花在我身上了。是不是挺可惜的。”“林晚星,你觉得什么可以证明你的青春存在过。”“嗯……大概是桌子上这些试卷吧。那你呢?”“林晚星。”“嗯?怎么了?”“我说,林晚星。”————————“生活不会一直黑暗,只要你愿意往前走,总会看到光的。”—林晚星“于我而言,林晚星就是光芒本身。”—沈念
  • 团宠大佬马甲又掉了

    团宠大佬马甲又掉了

    【强强超甜打脸】苏小软是隐世苏家人,因为想玩玩,12岁就于斯坦福大学双博士毕业的苏小软,就去自己旗下的公司当个小主编玩玩————在陆肆出车祸昏迷的时候,苏小软成为帝皇集团的代理总裁,手撕绿茶,掉了一个小小的身份…………惊!“当红小明星苏小软学业仅仅是高中毕业!”斯坦福大学:“苏毕业于我们斯坦福大学并拿到了双博士学位。”众人:“……”太牛逼了…………爆!“女星苏小软竟然勾搭京大医学院的院长!”程子峰:“她是我师傅啊……”…………有人爆料:“苏小软根本配不上陆爷,陆爷有钱有权,她算什么东西?”陆·陆爷·肆:“你们说反了吧?软软比我牛逼多了,我的钱以后结婚都是她的。”众人:“……”无语了啊再也不惹你你这个大大佬了成不
  • 都市之天降鸿运

    都市之天降鸿运

    一觉醒来,杨飞发现自己意外获得鸿运系统。从此,当别人还在为房子首付奋斗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炫富了。买豪车,住豪宅!杨飞每天的任务,就是想着怎么花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穷人,在线等,很急……
  • 千裘万黛

    千裘万黛

    十年南都遗梦,携子归来,昔日恋人对阵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