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300000030

第30章 散论五则(1)

梁在1886-1926年,写过67篇论清末民初经济问题的文章,大约可分为七大类(详见):币制改革(19篇),财税与预算(17篇),内债与外债(12篇),工商实业(5篇),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论(1篇),经济学说史(3篇),国家经济(10篇)。

本章前三节的分析对象,是属于上述最后一类的“国家经济问题”,析论梁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整体性观察:(1)当时在各地发生过哪些经济恐慌现象?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有哪些?(2)中国的资金枯竭,对外资应采怎样的态度?(3)全国人口结构中,有哪些阶层是属于无生产能力的?梁对这些宏观面问题有不错的洞察,有些论点可以再争辩,但也有些是过度推论的偏见。梁还写过两个较次要的题材,虽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较间接,但性质上类近,所以笔者在后两节分析:(4)他写过几篇谈论银行的文章,也讲演过几次这方面的题材。这些内容现在看来,基本上都是解说的性质,并无重要的论点可以析论,在此略述梁的诉求要点。(5)关税收入在政府预算所占的比例,在1911-1916年是12%-20%,当然是一项重要的议题。梁写过四篇论关税权的时事评论短文,但他对这项题材的关注点,却是国际政治的角度远多于财政税收的关怀。

整体而言,本章所析论的五项主题,在结构上并无明确的关联性。梁写这些文章时也无预设的架构,而是依时事或依各别主题分述,因此后人不易据以提出系统性的评判,但这又是理解梁氏经济观点的必要工作之一。

7.1衰败惊乱

梁氏评议国民经济衰败的现象与原因,基本上是在作综合性的解说,有四篇文章:《论中国国民生计之危机》(1910,21:23-40)、《米禁危言》(1910,25上:93-97)、《中国最近市面恐慌之原因》(1910,25上:140-143)、《国民破产之噩兆》(1911,27:71-76)。他的着眼点是:“中国亡征万千,而其病已中于膏肓,且祸已迫于眉睫者,则国民生计之困穷是已。”梁眼里的中国经济,在20世纪初期是“举国资本涸竭……国家破产……币制紊乱、百物腾涌……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十年前号称殷富之区者,今则满目萧条,……盖晚元、晚明之现象,一一皆具见于今日”(21:23-24)。

7.1.1国际收支

他用一个统计表(21:24-25),说明光绪八年到光绪三十四年间,中国的输入与输出额,以及入超严重的程度。问题相当严重:光绪三十一年的入超比(即入超额占输出额的百分比)高达96%,光绪三十二年时是73%,之后的两年分别是57%与43%,这是严重的信号。若用数额(海关两)来说,自光绪三十一年以来,入超额都远超过政府的总岁入(约1.3亿两)。这是商品贸易的部分。

梁的诉求乍看之下相当惊人,但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的表达方式不够明确,难以知晓问题的全貌。列举1870-1910年间的贸易值和指数的变动(以每5年为例)。就贸易差额来说,1880年约在140万两,尚不严重;1885年起,就激增了近20倍,逆差达到2300多万两;到了1900年更增到5200多万两。梁说最严重的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贸易逆差将近2.2亿两,这是晚清最高的逆差值。之后逐年下降,到1910年时已少掉一大半,约有820多万两的逆差。内另有一项指标,取1913年为指数100,数字较简明,可以看出晚清40年间进出口价值与数量的趋势变化。这项指数值所显示的意义,和用海关两所显示的贸易值,在指标意义上类同,但是用指数来表示较简洁,在此不拟重述。

第2项指标是金银进出的数量。梁列举光绪十八年到三十四年间的金银流量(21:26-27),说明在光绪二十六年之前,金银流入中国的数量大抵超过流出量,但从光绪三十二年起状况大逆转,在三十三年时流出额超过流入额达2863万两之多,之后诸年的状况也类近。

金银大量流出的原因很多,包括赔款、还外债、贸易逆差诸项,而梁的解释是:“此现象之起,原因虽多,而以滥铸铜元、为格里森货币原则所支配,致驱逐金银出境,实最接近之一原因也。”(21:27)

这项诠释的说服力不足,因为格里森法则的意思,是劣币会驱逐良币,这在中国各省滥铸的铜元期间确实发生过,但与金银的大量外流应不相干,因为金银外流是国际收支的结果,而格里森法则是良币与劣币之间在国内的竞争,与国际收支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现在回来看梁所说的金银流出状况,是1888-1912年的完整统计数字。梁说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之前,金银流入中国的数额大抵超过流出量,从第(3)栏可以看出,黄金在1899年之前确是如此,但白银[第(6)栏]从1893年起就是流出大于流入了。梁说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之后,情况更为为严重,这和的资料不同:在黄金方面[第(3)栏],1906年之后起伏不定,有正差额也有负差额;在白银方面也一样[第(6)栏],正负的起伏不定。应该是可靠性较高的统计,梁的说辞大抵是印象式的,不够精确。为何会有这种起伏的现象?以白银来说,因为19世纪70年代起列强改采金本位,白银已无国际货币的功能,因而价值大贬,再加上各国银产量过剩,这对素来有“银荒”的中国,当然是大量买入的好机会。然而,同一时期中国的贸易逆差激增,再加上巨额的对外战争赔款(甲午战败、庚子拳乱),以及偿还外债,等等,都使得中国的白银不入反出,这才是梁所要指明之处。

第3项指标是国际借贷的统计,梁举光绪三十一年的数字为例(21:27-28),他所做的表格分出款与入款两项,之下细分多项。

统计数字的可信度姑且不论,此表内的各项名目与数额都相当有趣。

在出款方面,数额最大的是“外国贸易输入额”,超过3.1亿海关两;其次是“外债及偿金本息支出”,将近4500万两。在入款方面,以“本国贸易输出额”最多,约2.36亿两;其次是“海外侨民汇回本国之收益”(外人投资承办矿路之费,2700多万两)。出入款相抵之后,出款超过额在光绪三十一年时约是5600万海关两。

这样的说法还是笼统,和是1894-1913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别用两种指标来表示:百万海关两和各项所占的百分比。这两个表简明易懂,不需费辞细说,在此只需点出一项:历年的支出项目中,占最高比例的是进口,在68.1%-87.2%之间;之后是战争赔款:16%(1895-1899),4.1%(1903-1913)。梁说偿还外债的本息是一大负担,但所显示的比重却不高:1.6%(1894)、4.8%(1895-1899)、6.5%(1903-1913)。

这项比重反而还不及“外企投资利润”的重要性:4.8%(1894)、7.3%(1895-1899)、8.7%(1903-1913),这一点是梁没指出的。

1212综观到,晚清的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的逆差愈来愈严重,而且数目惊人。一方面这是因为相对于欧美日列强的优势,中国的经济更显示出种种劣势。还有另一项重要原因,是国际金融体制性的,那就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采金本位,而中国对外的贸易与支付,仍采银本位所导致的逆势(即所谓的镑亏)。

国际金融改采金本位后,白银不再是国际清算用的贵重金属,因而价值大跌。中国的外汇存底不够丰富,又不产金,所以无法加入金本位。

白银价值在1870年后长期大贬,等于中国币值在国际市场要随着国际银价起伏,而不是由本国的经济实力所决定。1870-1910年银价的起伏激烈,每月每年都不同,所以很难有一项矫正性的指标,可用来看到内,若去除银价的波动后,各项目的真实收支额。既然无法提供此项指标,在此只能提醒说:在解读本章诸表时,要把汇率变动(国际银价长贬)的因素考虑进去,不能只看表面的绝对数字。梁所提出的数字与论点,对这项因素的解说不足。

7.1.2市面恐慌

《国民破产之噩兆》(1911)这篇短文的主旨,是表列近五年来在各地发生的重要经济恐慌事件,共计二十项。梁列举事件的名称、发生地、波及地、发生年月、恐慌之原因、救济之方法等六项,内容一目了然,在此不拟引述这些事件。这个长表显示两项信息: 第一,这些是众所注目的大事件,各处的中小型事件不及备载。第二,这是中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因为国际经济在1914年之前,金本位制度运作良好,也没有国际性的景气问题,所以中国的市面恐慌,并不是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牵连。

梁认为中国与西洋的经济恐慌有四大异点:(1)“欧美之恐慌,必阅十年内外始偶起一次,非如吾国之连年频见,且年起数次或十数次也。”(2)“欧美恐慌,恒为资本过溢、生产过溢之结果;我国则为资本涸竭、生产式微之结果。”(3)“欧美经恐慌之后,其债权债务之仍在本国,我国则此关系移于外国。”(4)“欧美恐慌多由一时搁浅,其恢复实力仍存,故一二年后反动力起,而繁荣常逾于前;我国恐慌则凋敝既极而生,每下愈况,相续无已。”(27:76)

这些确是中肯的论断,但他并未细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梁深入讨论的一项恐慌事件,是各省的米禁问题(1910)。粮食是中国历代皇帝与官员最关心的基本问题,处理不当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暴动。“近日各省纷纷禁米出境,经湘乱后而益甚。……各省殆以为自卫唯一之政策,……此实速乱之阶梯,而取亡之心理也。……岂非欲藉此以维持境内之米价,勿使腾涨哉。”问题的起因在于“近年来米价飞涨,月异而岁不同,诚可以蹙吾民于死地”(25上:93)。

梁撰此文的目的在分析米贵之因,并提出对策。

第一项因素是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昔有钱若干可以易米一斗者,今则倍之或两倍之,而仅易一斗,故命之曰米贵也。”他认为背后的因素是“政府滥发恶币,以扰乱市面,而括取吾民之脂膏,……即其见蚀于铜元余利、官局钞币余利者也”。也就是说,货币因管理不善而贬值,导致名目物价上涨。第二项因素是购米费用占所得比例的提高:“昔各人一岁之所入,仅以其二十分之一购米而足者,今则以其十分之一购米而犹惧不足。”其背后的原因是经济结构性的:“一国劳力供过于求,一国职业求过于供,坐是庸率日微,而人人不足以自为养。”(25上:93)这是很好的分析,能从货币的购买力来解说,也能从结构性失调导致所得低入的角度来说明。

货币改革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任何政府在短期内就能立竿见影的事,而米价问题却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到难以收拾的程度。梁既已诊出此事之因,他有何良策足以拔本塞源?他先从“太史公所谓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谈到“斯密亚当所倡生计自由主义”,他的用意是在说:若因米贵而行米禁,则“苟欲强而制焉,则如水然,薄而跃之,激而行之,拂逆其性,终必横决而已”。简言之,他认为各省禁米出境之举,“其愚真不可及矣”,因为米商运米出境而能有利者,“必四邻周遭之米价先已腾贵也”。梁认为民间若因米商逐利而仇其嗜利之罪,那是倒果为因的见解。

他进一步分五点解说全国米贵的原因。第一点,人口岁增,荒地不加开垦,农业不加改良,所产之米不加多。第二点,币制紊乱,物价高昂,农业成本倍蓰于前。第三点,新增赋税,农民负担转嫁入米。第四点,农民终岁勤动犹不足生,相率为游民盗贼,米产益减。

梁的第五点是:一般消费者岁入不增,加以物价上涨,对米价上涨之害感受最深。此点并非造成米价上涨之因,可不论。此外的四点确是米贵之因,而这些因素也是结构性的,他说得对:“仅恃禁米出境,而欲维持昔日之米价,能耶否耶?”米贵问题迫在眉睫,而经济结构问题又非短时期所能铲除,所以虽有诊断而无药方,于病无补。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一个在海边长大的男孩,一位遍访世界500强的高端财经主播。一轮时光,中年况味,陈伟鸿为你亲述人物和财富背后的精神,洞悉时代与人生起伏的真相。45年的半世人生,个人小传与时代大传相互映衬;13年的“对话”如流云过隙,政、经各界高手轮番登场。“惊鸿一瞥”,瞥见的是这个时代最本质、最喧嚣、最激动人心的片段。正如陈伟鸿书中所写,“我们都是这世界的一瞥风景,而自己,也从别人的风景里审视世界。”
  • 求真务实:百年社会经济反思

    求真务实:百年社会经济反思

    本辑《求真务实》赶了个好日子,今天与读者见面了。所谓“求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我们的《求真务实》就是要在求真思想的指导下,务实地去发现问题、试图解决问题。本辑的探索就从100年前开始。自彼时起,中国人仿佛迎来了名为“共和”的全新时代。然而,任何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必须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方有望清澈。在共和诞生百年纪念之时,四海内外依然在热议着,100年前的革命,究竟是触发了另一个天朝盛世来临之前的短暂动荡,还是开启了中国摆脱王朝循环而融入现代世界的灿烂天桥?"
  • 中国2014:改革升挡

    中国2014:改革升挡

    随着十八界三中全会公告和《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决定》的公布,中国新一轮改革已经开启。国人的关注点也由是否重启改革转变为如何落实中央的政策。根据这一特点,本书选取各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企业家,就其所从事的研究、行业献言献策。为了力求拨开改革的迷雾,推动社会将改革的道路坚定走下去。书中选取的文章尖锐而犀利的指出中国在各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学者、企业家思维力度之强,行文尺度之大,充分展现了改革的勇气与智慧。
  •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本书在公平与效率的分析框架下,思考如何通过农地制度创新,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既能保障经济进程健康发展,又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本书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纵横50年,把握当时的条件评价各种学派的历史价值,把握今天的发展评说过去成就,全景化地介绍和评述了50年来在中国经济周期理论探索中的代表人物和学派观点。
热门推荐
  • 召唤圣典

    召唤圣典

    喜欢人妻的西门庆、万里独行的淫贼田伯光、无恶不作的云中鹤……霸气无边的叶孤城、老谋深算的雄霸、野心勃勃的石之轩……同属于召唤流,陈思宇觉得自己很悲剧。为什么人家的是绾绾、小龙女之流,而我的却是这些极端的反派人物?于是,原本温文尔雅、心肠好的陈思宇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变黑了。
  • 互相隐藏的喜欢

    互相隐藏的喜欢

    一所省重点高中里面的故事,一帮学霸们腾出时间来搞出来一堆的事情。其中有两个中级学霸,一个叫秋染的160小姑凉,一个叫温阳的180大哥哥。表面上一个是才艺多多的乖乖女,实际是网文大赛的新晋黑马。另一个表面上是宅男屌丝,实际上是曾经爆火一时的现在隐退的游戏主播。两个人,一堆的秘密,两个心理年龄远超班级同学但是特别爱演的人,似乎找到了,那个可以倾诉衷肠,可以将秘密托付的人。但,又仅仅是似乎。于是,他们记住了对方,努力的想要扒下对方的面具。却,不小心,将对方,深深地刻在心里。
  • 厚黑学全书2

    厚黑学全书2

    本书是一部以史为例、集文学性欣赏性可读性于一身的全书,适于阅读,是青少年朋友和读者为人处世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山海传说之妖瞳

    山海传说之妖瞳

    萧子玉天生左瞳妖异,虽贵为皇子,却惨遭生父毒手。阴差阳错被一老道所救逃出升天。九年后妖瞳觉醒,踏上修真之路,但也被迫回到京城,前往他国作为质子。且看他如何踏破风云,成就一段传奇。
  • 琉璃心爱

    琉璃心爱

    如果时间再重复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在那个夜晚抓住他,只因为那时他的眼神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不能放手。如果时间再重复一次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在那个夜晚救她,只因为那时她的眼神太过冰冷,冰冷到,我不能放手。
  • 我真就是个键盘侠

    我真就是个键盘侠

    能动手就别吡吡,外星人怎么了,干就完了。太暴力?我真就是个键盘侠,讲究个动手不动口。太糙了?不不不,动手也吃脑,没点科学知识连弹道都弄不明白。不说了,又来了,等我把这波A过去再聊。本书读者QQ群:1067573524
  • 毒宠特工狂妃

    毒宠特工狂妃

    21世纪,她是特工界的女王,却被同伴出卖惨死,而肉身虽灭,灵魂不死,穿越千年,灵魂依附在了因不肯血祭而服毒自尽的懦弱公主身上。再次睁开眼眸,她势必要洗去铅华,耀眼重生。没有灵根的废物?哼,她天生灵脉,修炼各家绝学,打的你们心服口服。灵宠?只有她看不上的没有她驯服不了的。美男?纵然你是强悍如斯的天之骄子,也要拜倒在姐的石榴裙下!祭海?她浅笑着看着俊美到人神共怒,却浑身都散发着地狱气息的男子,“修罗王,想吃了我,要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命下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护花狂龙

    护花狂龙

    是男人,就要活出个人模狗样,混他个风生水起!一个身份如迷的爷们儿,要用一腔热情和两只铁拳,打下一片无双江山……
  • 妖孽们的花样生活

    妖孽们的花样生活

    三个情同手足的闺蜜。一个可爱呆萌的天真女,一个美丽毒舌的万人迷,一个另类帅气的gay,这三人擦出怎么样的火花!曾经的大学里单纯的爱情、友情是多美的美好,无所顾忌。可人总要成长,从大学环境步入社会,会经历怎么样的事情,那些美好的,单纯的情愫又将面临什么?会变成什么呢。。
  • 上古世纪之种族乱斗

    上古世纪之种族乱斗

    这本书是关于上古世纪中的种族之战的,PS:等游戏开测了,再写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