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8200000011

第11章 扬神威铸铜造像(2)

立于圆座上,圆座顶微隆,腰部内凹处有四圆孔,下为中空圈足,可能是套接在某器物顶部的装饰物。鸟昂首向前,大眼尖喙,鸟身修长,两侧羽翅长及尾部与尾羽相并上翘。鸟背部铸饰一支歧分三枝的立式羽翅,平添了几分奇趣。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各种造型的鸟数以百计,反映了古蜀人对鸟的崇拜,其实质就是太阳及太阳神崇拜。《山海经·大荒东经》载:“帝俊生中容……使四鸟。”

帝俊即太阳神。古人认为,太阳的运动靠自由飞翔的鸟来完成,因此,崇鸟即崇日,“日鸟同构”是中国古代太阳神话的主题。三星堆十分重视对太阳神和祖先神的崇拜。大量鸟造型器物反映了其崇鸟习俗和凭借神鸟来沟通人神的企望。

在早期农业社会中,人们崇拜太阳的目的是祈祷丰收。值得一提的是,众多的三星堆鸟形器物与图像除具太阳崇拜之义外,也反映出与东方部族的渊源关系,以鸟为祖神标志的古蜀部族很可能源属东方少昊一系,“凤鸟文化”是古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鸟

商代

高7.4厘米,宽11.7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人首鸟身像

商代

通高12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原位于铜神树树枝端。鸟身较短,平头顶,头戴冠,冠尾上翘,面带面罩,脸形方正,双眼外凸,大耳高鼻,阔嘴紧闭。胸部有眼珠形纹饰,两足短小,脚趾突出,紧抓下面的花朵。参考与之造型完全相同的同树另一枝枝端人首鸟身像,可知该像现残断的双翼原当呈宽展状,尾羽构型亦当为分叉向上下卷曲状。

这种人首鸟身像除见于小型铜神树外,在同坑出土的青铜神坛最上层的“盝顶建筑”上额正中也铸饰有此像。古人有“以上为尊”、“居中为尊”的说法。人首鸟身像出现在铜神树树枝端部与铜神坛顶部正中,显然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人首鸟身像所代表的当是群神崇仰的天“帝”,可能与古史神话中的古蜀祖先神“大鸟王”帝颛顼有关,当是古蜀先民诸神崇拜中的主神。

、铜扇贝形挂饰

商代

高8.7厘米,宽8.8厘米,厚0.1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呈扇贝形,器形隆起,前高后低,背部有放射状脊棱,上端呈牛角形并有两个穿孔,如甲虫的触角。

两侧有翼,下端翼尖向外伸展。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共出土扇贝形挂饰48件,其构型很可能是从某种昆虫的外部形态上得到了启发,或就是以这种抽象形式表现了某种昆虫。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100余件各类挂饰,其使用方法是:将挂饰悬挂在铃架架圈的挂钮(或挂环)上,每个铃挂架上悬挂三件或四件形制相同的挂饰,在铃架的中央还悬挂一件铜铃。铃挂架的提梁顶上还有一环钮,应是供悬挂之用,铜挂饰与铜铃一样,可能多是青铜神树上悬挂的装饰物。

、铜鸟立于花蕾上。鸟头上扬起三支冠羽,羽尖各穿一孔,表现冠羽尖部的彩纹。鸟身较小,昂首,圆眼,短颈,钩喙,鳞状羽毛,双翼紧收上翘,尾羽向上下各分三支,状如孔雀开屏。立鸟喙中所穿铜丝已脱落,估计铜鸟原也是挂饰在某一株小神树上的饰件。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多件铜神树及神树装饰品。

学者认为,这些神树应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等神树的一种复合型产物,可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藉此降世,巫师藉此登天,而树间攀援的铜龙,可能是巫师的驾乘。

铜神树枝头花蕾及立鸟

商代

高7.8厘米,宽4.3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神树树座为一圆圈形的座圈,座圈周围饰日形纹饰和云气纹。座圈以上部分呈圆锥形,似穹隆状三山相连。

山上亦有日形纹饰和云气纹,以象征山上、山下的云气环绕。铜神树就铸在这样一个酷似山形的树座正中。铜树直干,露根部。树干上有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在前侧左右的两枝上,分别有二果枝,枝上有果实,一果枝下垂,另一果枝向上承托着果实和立鸟,造型生动,极具写实感。是古蜀文明中蜀王或祭司用于沟通天地和人神对话的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造型与寓意对巴蜀地区盛行于汉代的摇钱树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铜神树

残高396厘米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鹰形铃

商代

高14厘米,宽8.1厘米,厚0.2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像一只蹲伏的鸟形,勾喙,大眼微凸,头上有浅冠,冠尾反卷,身有羽翼,铃舌呈獠牙状。鸟额上铸有圆拱型钮,钮上套8字形链环,系作悬挂之用,可谓颇富巧思、生动有趣的艺术品。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共出土铜铃43件,分九种类型,其造型既有几何形的,也有仿拟动植物形态的,颇富情趣。从出土情况得知,铜铃是和铜挂饰、铜挂架组合在一起使用的。其组合形式为:铃挂架中央悬挂铜铃,附配的挂饰则悬挂在挂架架圈的挂钮上。每个挂架上悬挂相同形制的挂饰。有学者推测这些配置成套的铜挂架、铜铃及挂饰可能多是青铜神树上悬挂的装饰物。

铜铃

商代

高8.8厘米,宽6.8厘米,厚0.2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正面略呈梯形,横断面呈椭圆形,上小下大,两腰微弧,两面中间有一纵脊,凹口,顶部有一半圆形钮。铃身两侧有长而薄的翼。

呈圆形,素面,周缘平,中间隆起,缘上有一环钮。

铜圆形挂饰

商代

直径7.5厘米,高0.8厘米,厚0.1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戈

商代

长20厘米,宽5.7厘米,厚0.3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细长等腰三角形援,中有一线状脊,戈身上下刃有6对连弧形齿,刃齿较浅。戈身后部展宽,与宽阑相接。尾部呈长方形,宽度大于戈身。在戈身后端近阑处有一圆穿孔。该戈呈薄片状,不具有杀伤性,当为宗教祭祀礼仪用器。有研究认为,它很可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巴蜀三角援无胡式铜戈的祖型。

铜贝

商代

长3.1厘米,宽2.3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形仿海贝,有一环钮,钮上套链环。当为悬挂于其他物品上的附件。

海贝是中国文明社会初期从事商品交换的原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共出土了近5000枚海贝。这种模拟齿贝形态制作的青铜贝仅有三星堆遗址和一些晚期商墓中有零星出土,是否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目前还很难作出定论。

铜罍

商代

高35.4厘米,口径20.3厘米,肩径26.3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方唇窄沿,器口与器颈、腹部皆平直,近底处弧形内收,圈足稍外撇。颈部饰三周凸弦纹,肩外缘补铸四个卷角简化羊头。肩部、腹部及圈足上各有四扉棱,上下对应,将纹饰四等分。肩部与腹部上沿饰象鼻龙纹,腹中部主纹兽面纹的正中起一浅凸棱,主纹两侧系以扉棱为中轴的倒置兽面纹,其下为目云纹饰带。圈足饰双列式目纹。该件铜罍与1987年湖北沙市近郊出土的一件铜罍的形态特征极为相似,两者颇具比较研究价值。

铜尊

商代

通高31.5厘米,口径34厘米,肩径25.7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方唇,喇叭口,束颈,颈较短,斜平肩,斜直腹下弧形内收,平底,高圈足微外撇。肩外缘有三个牛头,肩部以云雷纹为地,饰兽面纹。腹部上沿饰云纹,中部饰由云雷纹组成的双夔龙兽面纹,云雷纹和刀羽状云雷纹为地,下部有六个圆孔。圈足纹饰与腹中部相同,圈足兽面纹、腹部兽面纹与牛头组成一线。器物表面涂有朱砂。其整体风格庄重典雅,颇为美观。

铜尊、铜罍均为典型的中原特色礼器,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共出土了8尊2罍,反映了蜀地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古蜀人在众多的中原礼器中选择了尊、罍少数几种器类作为礼器,并以尊为主,这种组合方式是四川地区青铜文化的特征之一。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一件顶尊跪坐人像,将尊顶于头顶,可见在三星堆文化中铜尊有着自己独特的祭祀礼仪功能。

顶尊跪坐人像

通高15.6厘米,座直径10厘米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该铜人像跪坐于空喇叭形的圆基座之上,基座镂空纹饰似火焰燃烧状。人像跪坐,头部顶着一个尊形器,器口有一覆斗形器盖,双手上举扶掌。人像面部造型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头像极其相似。头顶戴冠,脸形方阔,上宽下窄,宽眉大眼,眼角上挑,颧骨略凸,鼻翼较宽,阔口禁闭,神情严肃。大耳外张,耳廓有卷云纹装饰,耳垂各有一穿孔,可能是用于悬挂耳环之类的装饰品。身着短衣,束腰于前。有研究者认为,该器物属于向神灵或蜀王供奉祭祀品的造型。

有领铜璧

商代

直径11.1厘米,好径7.2厘米,肉宽2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好孔较大,缘部凸起,弧形内凹,是商周时期蜀地特有的器物,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均有出土,玉器中也有此类器型。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小神树树枝上套有有领璧形器,可能有通天通神之意,应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

平面呈梯形,四角较圆,四边较直,无刃口。方形穿孔,孔缘单面凸起成銎,銎口内敛,口内壁范土尚存。这类铜器目前仅见于古蜀文化中,学者或称“戚形方孔璧”,或称“圆角方孔形器”,可能源自岳石文化方孔石镢的锄形器,无实用功能,是祭祀用的礼器。

铜方孔形器

商代

长7.3厘米,宽6.8厘米,銎高0.7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人头

商代晚期-西周

长2.6厘米,宽3厘米,高4.4厘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圆顶、长眉、橄榄形眼、直鼻、阔口、耳垂穿孔,颈部细长、中空。人头顶部中间有一个长条形凹槽,两侧还各有一近椭圆形的孔洞,这说明也许头顶上还另有装饰之物。

该件铜人头像与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在造型、风格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大小差别则极为悬殊,三星堆的铜人头像与真人头像大小相当,而金沙的铜人头像很小。同时铜人头像中空,表明此器很可能是套在某个柱形的物体上。

关于铜人头像的身份,说法不一,或为巫师,或为国王,抑或是祖先亡灵。可以肯定的是,铜人头像是古蜀人的崇拜对象。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铜人头像的相似性,清楚地表明了两个遗址在宗教信仰上的共同性和文化上的传承性。

铜鸟

商代晚期-西周

长6.1厘米,宽6厘米,厚1.5厘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昂首,尖喙,圆眼突出,双翅收束并上翘,尾羽折而下垂,头部、颈部和背部均饰以圆点状鳞片纹,以阴线勾勒翅羽,腹下端有一柱状器,可能是铜鸟与其他器物的连接构件。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鸟极为相似。

在中国古代,鸟一直被视为吉祥的化身,它负载着人类的美好希望,成为沟通天地间的使者。这两个遗址出土的众多鸟类文物,充分说明了鸟崇拜在古蜀人的信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说中的古蜀人祖先柏灌、鱼凫都是以鸟来命名的,杜宇王死后化为杜鹃鸟。古文献中还记载有周成王大会诸侯时,蜀王向周王朝进贡一只花纹美丽的鸟,可见古蜀人还把鸟作为进贡和交往的信使。

铜牛首

商代晚期-西周

长3.5厘米,宽3.2厘米,高4.2厘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牛角上翘,角上以阴线勾勒线条。额头上有阴线勾勒的菱形装饰。椭圆形眼,以阴线勾勒眼眶。吻部突出。牛首后部为空心圆柱状。可能是铜尊或铜罍肩部的附件,此类造型常出现于商周青铜容器肩部。

铜有领璧形器

商代晚期-西周

①直径10.99厘米,孔径6.25厘米,领高1.78厘米

②直径10厘米,孔径5.5厘米,领高1.2厘米

③直径10.99厘米,孔径6.25厘米,领高1.78厘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这类器物均呈圆环形,中有一圆孔,孔径较大,在圆孔壁两面凸起形成高领,称之为有领璧形器。此类器物在金沙遗址出土数量较多,三星堆遗址也有出土,分铜质和玉质两类,形制大同小异,应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为蜀地特有的器物。

略呈上小下大的圆角梯形,器中部有一方形穿孔,孔周廓凸起,下大上小,孔壁四周向内倾斜,四边不规整。此类器物在三星堆也有出土,当是古蜀文化特有的祭祀用礼器。

铜方孔形器

商代晚期-西周

①长7.8厘米,宽6厘米,高0.7厘米

②长9.9厘米,高2.8厘米

③长6.1厘米,宽1.7厘米,高0.7厘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铜铃

商代晚期-西周

①高4厘米,最宽3.5厘米

②高4.2厘米,宽3.8厘米

③高5.8厘米,宽2.9厘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均为合瓦形,中间多无铃舌,两侧有的有翼,有的无翼,体型都较小,保留了较多早期的铜铃特征。

这种形制的铜铃最早出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在铸造方法上,金沙铜铃由两块范浑铸而成,器物两侧可清楚地看到一道铸造披缝,而中原地区的铜铃,浇口一般都在两翼处,因此推测金沙铜铃的铸造方法可能与之相似。

此类器物在三星堆遗址也有出土,虽然形制上二者有较大差异,但使用方法基本相同。

铜挂饰

商代晚期-西周

①高4厘米,最宽3.5厘米

②高4.2厘米,宽3.8厘米

③高5.8厘米,宽2.9厘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金沙遗址出土了许多小型的铜挂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呈圆形,有的呈圆角方形,有的呈多边形。

装饰上有的在圆周边缘伸出几个齿状饰,有的在器体两侧做出突起或长方形的双翼,有的则在表面留出几道扇贝样的凹槽。

金沙遗址的铜挂饰的使用方法当与三星堆的相同,虽然金沙遗址目前还没有发现铃挂架和青铜神树,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铜挂饰的出土,说明金沙遗址中极可能也有像三星堆那样的大型青铜神树或相类似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异世小霸王

    异世小霸王

    一个平凡的网络写手在电脑前痛苦地抱着自己的脑袋,后面的内容无论如何都写不下去,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自己的第三本书也TJ掉了,无奈之后是一阵愤怒,他一拳轰出砸向身前那台破旧的笔记本电脑,谁知,那台劣质电脑在他一拳之下竟然爆炸了。“轰~~~”,长年坐在电脑前的他身体虚弱不堪,一声爆炸之后,他竟失去了知觉。从此以后仗剑天涯,君临天下美女如云,妙趣无边
  • 猎三国

    猎三国

    一次突如其来的旅游事故,北漂杨逸不幸横死,灵魂未灭回到东汉末年,成为北方豪强公孙瓒次子公孙逸。再世为人的杨逸只想好好活下去,有吃,有喝足矣,只可惜时年风雨飘曳,灾祸连绵,庙堂之上,宦官当权,把持朝政,地方城邑间豪强环视,乱军丛生,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一处容身之所。杨逸决心扫清宇内,一统中华,为万民争取一条活路,待君临天下,许她四海为家。
  • 一亩三分地的幸福生活

    一亩三分地的幸福生活

    种种田,搞搞小发明!挣大钱,娶老婆!悠悠日子,品幸福味道!
  • 极品小中医

    极品小中医

    中了1600余万巨奖的实习中医妇科医生吴哲却在摔下楼梯后鬼使神差地穿越到了古代中朝,“洗洗好健康”是他带给这个架空时代的第一件雷人作品...可谓:极望暧昧情品花遂浮沉,小哲有异能。中朝结联盟,医术堪称神。(适度yy有益健康,本书将强力宣扬传统中医之精神。养生之道,把脉,神方一并送上!)
  • 夜似白昼

    夜似白昼

    醉握江山在看今朝天下美人红颜骷髅天下乱诸国并起乱天下当仁不让看今朝伏尸百万谁能称雄与人斗其乐无穷
热门推荐
  • 田园苦乐

    田园苦乐

    平凡有着平静温馨生活的小康家庭的女孩在大自然的捉弄下穿越成古代农家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受尽了白眼,好在自己的爹爹很疼爱这个不受人喜爱的闺女,也算是自己的造化好吧,命中有贵人相助,在那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 奥特曼之穿越

    奥特曼之穿越

    简介不会写。。。。。。。。。。。。。。。
  • 幻神杀

    幻神杀

    首先,这不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穿越故事,主角具备强者天生的素质。无论在哪个世界都不愧强者之名。但尴尬的是,主角这次来到了一个自己只有女神胸部大小的世界。在跳起来也够不到敌人膝盖的情况下,男主要怎么践行自己的强者之路?
  • 傲娇男神住楼上

    傲娇男神住楼上

    四岁,他走进幼儿园小班,一脸嫌弃的拉着跟在他身后的那个小小的身影。七岁,他走进一年级教室,紧紧的拉着他身后那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身影。十三岁,他走进初一教室,小心的牵着跟在他身后那个一脸紧张的身影。十六岁,他走进高一教室,坦荡的搂着她软软的身体,和她谈笑风生。十九岁,到她拉着他了,她拉着他走进大学,她拉着他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她拉着他站在觊觎他的女生面前,毫不犹豫的吻上他的唇,霸气的说“这个男的是我的,你们谁敢动?”
  •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巴渝形胜,风云难测。我们不能忘却抗击这一特大旱灾的战斗情景。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以增强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 从剑客到侠客

    从剑客到侠客

    一个孱弱少年,练成多个武功绝学,灭少林,铲武当,带领着一群兄弟称霸武林的故事。ps:作者比较墨迹,文风偏轻松。
  • 丧尸王重生之暮归

    丧尸王重生之暮归

    她诞生于一个试验品的身份,荣幸活在一个“尊贵”地位,创造者的疯狂让她的心一步步机械麻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未知数……
  • 至尊毒女:倾城帝妃戏诸侯

    至尊毒女:倾城帝妃戏诸侯

    生性残忍冷漠的她由狐妖修炼成人。无意打开时空之门,给时空带到古代……倾城容貌却带着戾气,神鬼皆惊,却见他第一眼,无情戾气化为爱慕。他谈吐优雅,却能叱咤风云,喋血战场,身为一国之君,只为她回首。
  • 夫君个个是极品

    夫君个个是极品

    稀里糊涂来到异世,原本只想安分守己的过日子,没想到一次以外,风骚男,痴情男,邪恶男,纯情男,腹黑男……个个接踵而至,好吧,她也不挑食,只得一一笑纳,可是,那么多男人,需要钱养啊,而且,好像个个很极品,个个很难安抚哦,没办法,只好逃了!
  • 足球狂想家

    足球狂想家

    “什么我真的死了吗?”“我艹,老子可是小说里的主角啊!”“什么新任老婆居然是我的旧情人?”“原来人死了,强烈的梦想可以让人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