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1100000023

第23章 夏商制度论(2)

这里的“三正”,历来公认为指“王”左右的三个主要官员。据《说文解字》:“正,是也。从一”;又“是,直也”;“直,正见也,(段玉裁注,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其引申之义也,见之审则必能矫其枉,故日正曲为直。)从十目。(段注,谓以十目视,者无所逃也。”)很明显,所谓“三正”是三个能“见之审则必能矫其枉”,“有正见”,能作判断,命进止的(生产)专家。君主作为首席专家不可能全知全能,“三正”是怠弃不得的,有虞氏“怠弃三正”,领导乖方,动静失宜,结果“威侮五行”,诸事不顺遂,违背了专家治国的精神,被革了职。

或曰:为什么“三正”必然是三个农业专家而不是三个军事将领?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而不是游牧社会,农业社会生产的性质决定了战争肯定不可能是经常的。相反,战争是偶然的不得已的事。农业民族的本性必然是爱好和平的。这一点我们后面还要详细地论述。

夏代的其他职官,见诸史籍的还有“羲和”,主管天文历法工作。另有“火师”、“火正”、“四岳”、“啬人”、“射正”、“牧正”、“庖正”等,从这些名称一眼就可看出他们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据说夏代已有巫史。《吕氏春秋·先识篇》说:夏桀之时,“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奔如商”。“太史令”是后世的追加的官名,但史官一职肯定源远流长,而且极可能是后代多种职官之所从出。王国维说:“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3]只是上古巫史合一所有的职官可能都以巫的身份出现。巫史实际上就是掌握各种知识的专家。徐中舒《先秦史论稿》说:“总的说来,巫是古代社会中的一个集团,他们掌握祭神,跳舞,医疗,文字等宗教仪式和科学技术,他们是古代有知识的人。”[4]他们是上古社会的专家。不过,关于巫的身份。留待后文再详论。

夏代职官的性质多为传说,不一定是信史,商代的职官就有不少确定的资料可证。《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从商王开始的主要官员都是以巫的身份出现的。《尚书·君奭》载:

“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涉、臣扈,格于上帝。巫成义王家,在祖已,时则有若巫贤。”

而且商王本人也是一个大巫。李宗侗认为,上古时代,“君及官吏皆出于巫”[5]。陈梦家论商代巫术时也说:“由巫而史而为王者的行政官吏,王者自己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仍为群巫之长。”[6]如果我们有了上古社会专家治国的前提,知道所谓巫无非是一群有知识的人,当他们遇到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有稽疑时,他们就用请示、询问的巫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商王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兼行某些巫术性质的活动,在文献上有迹可寻,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汤祷”的传说。

《墨子》中说:

汤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说于上帝鬼神。《墨子·兼爱下》

这里说汤在大旱时祈祷求雨,愿自为牺牲。《吕氏春秋》也转述了这个故事:

“昔在汤克夏而正天下,天下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大悦,雨乃大至。《顺民篇》

《尸子·君治篇》说:“汤之救旱也,乘素车白马,著市衣,婴白茅,以身为牲,祷于桑林之野。”

由此观之,汤欲自焚以求雨,是在以大巫师的身份履行其领导责任,如果对照《汤誓》来读,则上面的故事就更好理解: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

汤之放桀,因“有夏多罪”,夏有何罪?罪在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老百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夏邑还是没有收成,大家干不下去了。也就是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夏王室是领导组织人民生产的专家集团,如果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就难辞其咎了。为什么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呢?因为发生了大旱。古人不明所以,以为是“天命殛之”。夏桀为首的专家集团当时根本不可能解决天不下雨的问题,所以他就有罪了。汤是另一个部族的领导人,大家都拥戴他,希望他能解决这个生产的大问题。商汤放逐了桀,但商汤也没有什么高招,没有办法,只好准备以身为牲,祠说上帝,但他运气比夏桀好,天终于下雨了,他因此有大功于民,所以被后世奉为圣王。夏桀王不逢时,连年大旱,所以要被骂为毒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一句极有历史的影子,是当时发生大旱的真实写照。

殷商王室的权威合理性来源于他们以专家的身份领导和组织人民进行正常生产,这一点现在可以从甲骨卜辞中找到大量的证据。

商王国的整个范围,甲骨卜辞称为“商”、“大邑商”或“天邑商”,以商王为首的专家集团对整个国内的生产均负有领导、组织之责。

丁未卜,大邑受禾(合集33250)

癸卯卜,争贞,今岁商受年 (合集9661)

我北田不受其年? (合集9750甲)

乙巳,王卜贞,(今)岁商受年?王卜曰:吉,东土受年?

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合集36975)

无论东西南北土,受年与否,均在商王关心之列,而且商王室有亲耕的田。

王田不雨(合集33438)

辛已卜贞,王其田无灾 (合集33445)

商王不仅直接经营管理王田,而且要对全国的农业生产亲自指导。

糟在名受有年(合集9503正)

丙辰卜,争贞,呼藉于唯受有年 (合集9504正)

庚子卜,贞,王往观藉,惟往十二月 (合集9500)

丁酉卜,争贞,今春王勿黎?今春王黎于南? (合集 9518)

贞,王往黎于…… (合集9558)

当然,商王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他下面有各级官员,包括“多尹”、“多羌”、“小藉臣”、“小众人臣”、“小臣”等辅助和具体指导。

癸亥贞,王令多尹裒田于西受禾(合集33209)

贞,王令我羌裒田(合集33213)

乙丑贞,王令裒田于京 (合集33219)

已亥卡贞,令吴小藉臣 (合集5603)

贞,唯小臣令众黎?一月 (合集12)

贞,亩吴乎小众人臣(合集5597)

王大令众人曰刕田,其受年十一月 (合集1)

商王之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指导、领导全国的生产活动确定无疑。[7]这是专家政治的必然要求,生产的专家和组织者必然亲自参加生产,这是从上古直到殷商一脉相承的传统。专家不组织、指导和参加生产,他的专家身份也就丧失了。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成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尚书·五子之歌》

太康之失国,是由于没有履行专家应尽的职责。

“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尚书·胤征》

羲和是管历法掌农时的官员,职在要津,责任重大,却玩忽职守,当然要被革职。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于毫。”《尚书·太甲上》

太甲当政,领导乖方,伊尹放逐他到桐劳动学习三年。关于伊尹放太甲复迎其归,后世颇多猜疑。如果真有其事,那么只有在专家治国的大背景下才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说是放太甲到外地劳动学习,是因为后世许多有名的商王,包括中宗、高宗、祖甲等都有类似“旧劳于外,爰既小人”的阅历,这极可能是从太甲正式开始确定的传统。夏商时代的专家政治决定了夏商王位继承中的尚贤精神。尚贤也是禅让的本质。(但是“贤”并不一定意味着“德”,道德的观念是很后起的)。王的身份是首席专家,他必须能够身体力行,负组织指导之责,这就决定了夏商时代不可能出现幼主,为了避免幼主,夏商的王位传承是兄终弟及和父死传子并举。表面看来似无规律,但其实质是保证了王者的专家身份。而且王必定是亲耕的。专家的知识和权威只能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商王在王田上的劳动正是专家政治的必须。《尚书·无逸》说:

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不敢荒宁。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

殷王之中宗、高宗、祖甲等“旧劳于外”、“旧为小人”,都是他们在即位之前多年在生产第一线实践学习的真实反映,这是专家政治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对王者的要求首先都是他在生产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对其他低级领导和专家的要求就更是如此了。这就决定了夏商社会的用人唯贤。

夏商时代的用人政策,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向来的观点,认为商代即是像西周一样的实行世官制,主要证据是《盘庚篇》中的两句话:“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又“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但这两句话中的“旧”,并不一定意味着世袭制。“旧”即是“久”,前引“旧劳于外”即“久劳于外”之意,“旧人”即是有经验的人,农业社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的知识最主要地来源于时间的积累。所以农业社会的专家政治通常表现为“老人”政治,它首先表现为祖先崇拜,其次表现为敬老。《盘庚》中即说:“汝无老侮成人”;《康诰》也说:“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但此时的老人政治,由于先民的寿命有限,所以并没有什么妨碍。

夏商时代的用人唯贤,《国语·楚语》中还有反映。观射父说:“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明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日‘觋’,在女日‘巫’。”前已说过,巫、史、宗、祝之事神,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探索,他们都是古代的智者和专家。这时候由于专家政治的这种性质,所以并没有后世重男轻女的偏见,无论男女都可以成为专家,只要是“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明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观氏这里明确地指出:巫的来源是“民”,没有一点世袭的影子。

商代之不重男轻女,在甲骨文中有明确的反映。甲骨卜辞中有一批有名的妇女,最有名的是妇好和妇井。她们之知名,并不完全因为他们是贵妇,或者因为她们像后代的妇女相夫教子,而是因为她们的事功。

贞,呼妇井往黎?(合集9533)

甲辰……惟妇井伐龙哉? (合集6548)

妇井不仅是生产方面的行家,而且是带兵打仗的女英雄。

另外,商代所有知名的贤臣,没有一个表明是出生世家。有些来历不明的不说。第一是伊尹,他是“有辛氏媵臣”(《史记·殷本纪》),出生并不高贵,甚至很低。在卜辞中有伊尹受祭的记载,可见地位之高,但他的后人并不显赫;其次是甘盘,晚出的古文《尚书·说命》说:“王曰:……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已知武丁又曾“旧劳于外”,由此可推测甘盘应是武丁“旧劳于外”时结识的小民之一。虽然他在武丁“谅阴三年”期间就死了,但接替其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另外一个也可能是武丁“旧劳于外”时结识的小民傅说。傅说的故事最广泛,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后予以重用。关于他的出生,许多书中都有记载。《墨子-尚贤下》:“昔者傅说,居北海之渊,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武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楚辞·离骚》:“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可见他的出生更低,他的后人也没有什么有名的人。可见,世官是不存在的。夏商时代的统治大法《洪范》中也没有表明商代有世官的迹象,详见后文。实际上,世官制是西周分封制的产物,是周公制礼的结果。但这一点不是此时这里讨论的范围。

但随着农业生产千百年的重复和积累,生产方面通常的基本的问题到殷商后期已经大致解决了,这就是农业稳定性(the stabiliz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e)的基本获得。具体来说,就是历法的基本精确化。农业稳定性的基本获得使商王的专家性质开始消褪,商王在客观上有了逸的可能性,也同时有了逸乐的物质基础。所以自祖甲以后。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无逸》

周室在成王以前,也是专家政治,远的不论,太王不立泰伯而立王季,文王不立伯邑考而立武王,实质上都是立贤。而且,

“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无逸》

成王以后,周公改制,但专家政治的惯性很大,不可能遽然变易,所以周公谆谆告诫成王“无逸”,而且周初的王室以及各级官员是真正参加劳动的:

“噫噫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诗·周颂·噫噫》这是写成王率领千夫在十个千亩上进行耦耕的诗。又: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组陧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有贪其盍,思媚其妇,有依其土。……”《载芟》

“侯王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都是参加劳动的。

但毕竟到西周以后,专家政治正在日益地退出中国农业社会的历史舞台,由于王者主要不再以专家的身份治国,他亲自藉田的必要性就消失了,后来天子藉田变成了一种藉田礼,成了祈社稷的一种仪式:

“乃择之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

这纯粹是一种仪式,《毛诗·载芟序》:“春藉田而祈社稷也”。到西周后期,宣王终于连这种象征性的仪式都不想做了,“宣王即位,不藉千亩”。(《礼记·月令》)如果说天子的藉田千亩是专家政治留下的“澜尾”的话,到春秋废公田,实行实物地租,就是最后割除这个澜尾。专家政治的时代彻底过去了,政治在中国日益呈现出道德的性质。因为政治都是时代的政治,它必定围绕着时代的中心问题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夏商之时,当农业的稳定性还在确立的过程中,农业还没有达到“自然经济”的水平,农业还远不是“自然”的时候,社会的主要问题必然集中在生产领域。生产领域的问题的性质决定当时的政治必须是专家政治。随着农业的“自然经济”的性质日渐呈现和完备,政治的专家色彩就淡化起来。人的关怀从生产领-域转向分配领域,人的眼光也随即开始实现从自然向人的偏转。中国文化的道德人文转向始于周公。成于孔子,到孔子以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流就完全道德化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后世政治完全弥漫在道德或不道德的笼罩里,但夏商时代的政治教科书《洪范》却几乎没有一点道德学的意味。

注释:

[1]本文征引之《尧典》,依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49页。

同类推荐
  • 带着淘宝到宋朝

    带着淘宝到宋朝

    【日更万字】赵舜带着淘宝穿越到了宋朝。一代资本大鳄,就此崛起。
  • 我的盛世大唐传奇

    我的盛世大唐传奇

    一个成绩差得出奇的学生,被富二代的宝马车撞死,意外穿越到诗仙李白身上。但他的对作诗只有一知半解,并逐步了解到李白的真实身份乃是被李世民害死的太子李建成的玄孙,从而被迫卷入一个巨大的历史漩涡之中。
  • 狼啸五代

    狼啸五代

    今世种种,或多不如意,逝去如流水,只能梦里叹息。如果有机会面临一个新的开始,你又将如何涂写百年!穿越五代的七郎儿,面对中原的乱世,眼见关外蛮骑虎视眈眈;如果他有个机会,将中原历史千年的耻辱和阵痛统统埋葬,似想他将如何面对!一个本不应该存在的故事,却又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历史!当然他的路必将充满坎坷.挫折.艰辛,但同时享受着江山美人的逍遥。逍遥如梦,梦里,大海和亚洲都成了他的故乡!群号180279905,希望本书的书友进来一起探讨本书的精彩!
  • 三国不疑

    三国不疑

    自古乱世出神童,神童多择乱世出。乱世三国动古今,古今神童多三国。时人多知曹仓舒,零陵幼麟有谁知?长坂坡前逆天意,锦官城里篡史书。卧龙凤雏击节叹,得幼麟者安天下。若问神童谁第一,三国不疑勇争先!三分天下,自赤壁起;华夏劫难,由赤壁始;骨灰级三国粉丝魂越千年,回到了,那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年代。从此,史书上多了一个传奇般的名字,周不疑。
  • 大国亮剑

    大国亮剑

    在强硬中崛起在崛起中强硬。懂得淡泊荣辱的大汉拥有华骨品质的大唐五洲牧马扬鞭的大元在烈火中崛起的大清。中华上下五千年,似乎这个数字已经无法承载历史重担。厚重的历史无时无刻揭示着王朝兴盛与衰落。也正是在这波澜起伏中,彰显着大国王朝的风采神韵。重新回忆过去,梳理王朝历史,我们会发现,大国王朝曾经是如此辉煌璀璨。这用刀锋与文明争得的荣耀,凸显大国在亮剑中的王者之气。本书选择大汉、大唐、大元、大清四个王朝中历史故事,阐述王朝兴盛时期的帝国强悍一面。从不同层面,逐步展开王朝从建国开始的亮剑生涯。
热门推荐
  • 从有一支笔开始超神

    从有一支笔开始超神

    在远古时代宇宙还没有成型,神秘人拿起神笔降落,为世界画出了宇宙,画出了光明,点上了黑暗!最后画出了生命!画完一切,神笔的和神秘人消失不见!怎么,你有神器???不好意思只是我不想画而已!!!怎么你说你无敌于世???不好意思只是我不想鸟你而已!!!!
  • 300英雄赛高

    300英雄赛高

    穿越过后,发现这个世界300英雄地位超然,主角王子凌凭借着前世常年混迹高端局的司机经验,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游戏中驰骋
  • 血念杀戮

    血念杀戮

    女主角苏韵娆(苏娆)在5月5日那天!家破人亡,可被一个神秘男子的收养当了杀手,还认了一个干妹妹:墨浅(墨兮)。男主角韩宇皓,警察世家,他对当年的小女孩非常在意,可却找不到她的踪迹。
  • EXO一万次相遇

    EXO一万次相遇

    夜,静静的;天,昏暗着;数不胜数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bling?bling’的眨着眼,为这寂静的夜添上了一笔点睛之笔……
  • 今天有被酸到吗

    今天有被酸到吗

    苏果果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揉一把她的猫。直到某天——少年一身睡衣的绕到女生身边,哀怨的盯着那只闭着眼睛享受着的猫,“果果,你可不可以摸摸我啊,你都没摸过我的头!”苏果果停下手看着他满脸问号!他的一双凤眸含着期待?那好吧,她就勉强的抬起那只摸过猫的手在他头上揉了揉,“乖啦!”“?”他记得她刚刚摸过猫!但是这是果果第一次摸他的头所以,他只是暗暗的瞪了那只猫一眼。【1V1】绝对甜,欢迎入坑啊!
  • 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本书假一个婚姻家庭心理医生之口,以她长期从事婚姻实务工作的经历以及现身说法,详尽分析了婚姻性爱内涵,对婚姻内部诸多因素作了深度剖析,它们包括孩子、经济、性爱、男女性别差异等。本书以坦白和机智的笔触,引导读者穿越人生旅程中亲子期、中年期、空巢期、退休期的隧道,展现了婚姻生活中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无奈和苦恼,从中也让读者看到了中国婚姻家庭的千姿百态。通过对婚姻家庭的眼花缭乱描述,本书旨在从心理学角度记录并探讨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婚姻家庭经验与理论,让读者能够对我国的婚姻性爱内涵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了解。
  • 次法大时代

    次法大时代

    炸裂吧,现实!中二的口号之中,两个不同宇宙的融合使得世界多出了新的法则,几乎人人都拥有了想要的异能,一个全民异能的时代降临了。但是,新的时代来临就意味着旧时代的结束,新旧时代的交替往往伴随着战火与厮杀,社会的重新洗牌。在一瞬间,整个世界陷入了混乱之中。闻人贤,一个满脑子和平、正义,发誓要构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都幸福的新时代。凭借他所获得的五行异能,在新的时代,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史诗!(找了很久,发现没有和这本书差不多的类别。觉得在有些方面和末世流差不多,前期主角比较弱,但是后面会越来越爽快的。另外,本书其实是彻头彻尾的爱国文,各种爱国主义,各种兔子,各种机密。美分误入,局座勿喷。。。)
  • 重生之凤耀苍穹

    重生之凤耀苍穹

    纵使曾经傻过、爱过、痛过、喜过,终究只是曾经。一个人最大的决心,莫过于心死。既然上苍悯,给了你重生的机会。那么我便绝对不会重蹈覆辙,我就要活出我自己,站上苍穹之巅!
  • 带个萝卜游江湖

    带个萝卜游江湖

    花二正经历着身怀千金而不能用的痛苦,明明可以靠武力,现在遇见大事只能遁走,再看看眼前水灵灵的小萝卜头,发愁地轻叹一声,自己种的萝卜,只能自己扛着呗,不然还能咋地?于是花二心中更忧郁了……
  • 明天我就不追了

    明天我就不追了

    沈正西相信他与喻叶灵生来就注定是一体的。喻叶灵说她不想要自由,她只想要沈正西。让雨归海,让你归我。一见钟情、一往情深。双向暗恋、偏执占有。别被以上文字所骗。这是个非常短的故事,有点丧,假救赎。结局be。新文《全世界都想让我爱你》正在连载中,欢迎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