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700000015

第15章 初中:让孩子独立思考(4)

习惯于课堂教学的中国家长和老师们,经常忽视这种生活案例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中国的教育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生活书本化,仿佛只有进了书本的东西才能登大雅之堂。美国的教育传统则恰恰相反,倾向于把书本生活化,那些不能和生活建立息息相通关系的书本,往往被束之高阁。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美国法学院的案例教学法,这个教学法不仅是法学院的核心,而且影响到其他领域,对我们教育孩子也颇有启发。

1871年,哈佛法学院教授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开始了一场教育革命。他摒弃了法学院中传统的那种根据教科书照本宣科的方法,而让学生读真实生活中的案例,以及法官判案时写下的意见,并把这些案例和法官意见汇编成书作为教材。这样,学生们在学校中接触的就是现实生活中律师们使用的材料。

法官判案,要把零散无序的事实归纳到几条原则上来,最后形成判案的依据,并将这些原则写成意见。学生们从中学会了从事实中归纳总结出基本原则的技巧,这些在判决中形成的原则,对日后类似案例的判决又具有指导性的塑造作用。所以学生们在研习案例的过程中,又必须反复演练如何将这些从事实中总结出来的原则再运用到对事实的分析中去。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在争议中进行,比如,法官之间的意见就可能不一致。最高法院的判决,经常是九个大法官针锋相对。同时,既成的判决所确立的原则,在解释未来出现的事实时,又可能与其他案例判决所建立的原则有所冲突,必须调节。学生们要不停地在这样的争议和矛盾中运思,理解世界之复杂,所谓分析能力就是这么形成的。更重要的是,这样活生生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案例教学不仅成为日后美国法学院的主流,甚至影响到了商学院。企业管理学界几乎离不开案例教学,在本科生甚至中小学的教学中,做项目、讨论等等,也都秉承了这样的精神。

以课堂为中心的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最后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教育的排斥,即使在美国,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几年前,我在自己的大学课堂里碰到过一位非常出色的学生,立志读古人类学的博士。他告诉我,他本来在一所好得多的大学读书,父母送他到那里去,是因为想让他当律师。要知道,美国本科没有法律专业,但是,想当律师的人又特别多。有些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就把自己的一些专业课程设置得和法律非常接近,形同法学院预科,他过去上的那所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可惜,他学法律从来提不起精神来,表现太差,几乎待不住,最终父母万般无奈,同意他转学读历史,于是他立刻成为一个优异的学生。

他的故事让我这位教历史的人不胜唏嘘,我在《北大批判》中曾经仔细讨论过,美国的法学院,特别是比较好的法学院,一般都很喜欢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历史的训练和法律的训练有诸多共同之处:从庞杂的事实中整理出线索,提炼出若干原则,并且为这些原则(或结论)提供充分的证据。我很难想象,一个对历史充满了兴趣并学得很好的人,对法律是这么厌恶。我相信,他父母的最大问题,是无视了孩子的个性和参与热情,眼睛总是盯着学校的课程,只关心孩子完成了这些课程没有,完成得怎么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从教育的中心被推到了边缘,使他对自己明明可能感兴趣的题目也厌恶。

女儿受家庭的影响,对历史充满了兴趣,我们当然绝对不会干涉她日后学什么。不过,假设我们让她学法律的话,我很难想象她会如此反感。因为她从小就和父母在饭桌上讨论各种法律问题,分析一个又一个生活的案例。这种参与和投入,使她具体地感受到法律对生活的意义,日后她由此而走上法律的道路,也未可知。

在我看来,一个12岁的孩子,当然要在学校学习各种课程,但那些都是“末”,不是“本”。所谓“本”,就是她通过生活的案例而对生活的参与,有了这个过程,那些作为“末”的课程,对她才有意义。而家庭,恰恰是讨论这些“生活案例”的最重要的场所。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从这个角度反省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是否本末倒置。

确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我是谁?”这对许多家长来说是个深奥的甚至不着边际的哲学问题。在社会学、心理学中,这个问题叫作“自我认同”,并且有许多“认同的形成”、“认同危机”等等研究。用小时候北京的土话讲,这其实就是“你是否知道自己是老几”的问题。记得读中学时,父母总觉得我野心高于能力、浮夸胜过努力,所以经常说我“不知道自己是老几”。可见,即使我们没有受过严格的哲学、社会学或心理学的训练,不懂那些深奥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并用平白的词汇自然地表述出来。

“我是谁”(也就是“自我认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种自我界定会塑造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成功是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达到的。我不妨以前面讲过的故事为例:女儿喜欢古希腊,有关知识比她的老师还丰富,同学们称她为“希腊百科全书”。当班上同学们编队进行古希腊的知识竞赛时,她的队友们自觉地后撤,给她当拉拉队,一切问题都让她来回答。女儿则马上意识到,古希腊是她的领地,所有问题大家都指望她来回答,甚至老师有时也要问她。于是,她不仅学习古希腊的知识更努力,吸收得也更快。

其实,你观察一下孩子的成长就知道:刚上小学时,孩子主要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怎么和其他的小朋友相处。但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开始迅速发育。在一个班里,哪个孩子聪明,哪个孩子笨,哪个孩子是电子游戏的高手,哪个孩子是运动健将,哪个孩子是数学天才,哪个孩子饱读诗书等等,大家都形成了定见或者偏见。每个孩子心里也有着相应的自我界定:我擅长这个,不擅长那个……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知道或者想知道自己是“老几”。

孩子的这种“认同”,其实就是一系列的自我界定,这种自我界定,又给孩子的奋斗带来了内在动机。缺乏这种内在动机,孩子即使在家长的强迫下用功,学习也不会有效率。此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启发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对自己的内在素质进行锤炼发挥。换句话说,家长不应该逼迫孩子去成长,而是要参与孩子的成长,即理解和引导孩子“自我完成”的欲望,鼓励孩子在这方面的努力。

让一个人努力,最好的办法是在她内心培养一种“舍我其谁”的独特气质。比如,当女儿在学校碰到古希腊史的问题时,她的本能反应就是:如果我不知道,就没有人会知道,甚至老师也不会知道。她顾不上考虑同学和老师怎么想,因为她知道他们更在乎她怎么想。于是,她马上有一种必须把问题搞清楚的欲望和责任,读起书来不必死记硬背,却可以过目不忘。其他同学碰到同样的问题,本能的反应是:我们班有个“希腊百科全书”呢,问问她好了,解决这个问题轮不到我,这样,学习还没有开始就停止了。

当然,孩子的“自我认同”并非单一的,她可以觉得自己是希腊权威,也同时可以是音乐家、数学神童等等。无论是从我们的经验还是孩子们的经验中都可以看到,总有些孩子在班上处处出头,以一当十。这恐怕已经远远不能从智力和精力上解释,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处处出头、敢为天下先的自我认同,被内心渴求“自我完成”的火焰所驱动。

所以,从童年到青春期,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学习某种具体技艺,而是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是和孩子最亲近、互动最多的人,自然在这方面对孩子有着最大的塑造力量。所以,我一般并不督促女儿的功课,而是常常对她说:“最终是由你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幸运的是,女儿到了10到11岁期间,对此似乎已经有了很深的领悟。

矫正孩子的偏科,帮助孩子走出自我

孩子偏科,是让家长又欣喜又头疼的事。欣喜的是,孩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并废寝忘食地为之奋斗。头疼的是,孩子为了自己的爱好把其他事情都抛开,甚至连很重要的功课也不管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是莫扎特,每天在钢琴前泡10个小时,其他什么都不闻不问,你当然用不着为他的前途操心。如果你的孩子是乔布斯,每天关在自己的小屋里琢磨12个小时的电脑,你也不用发愁他长大后靠什么吃饭。但万一不是怎么办?其实每个家长都明白,这哪里是什么“万一不是”的问题,“是”的概率也许只有万分之一,毕竟,绝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都成不了那样的天才。

其实,成大业者素来有两种人。一种是自我中心型的,他们的动力是自我,如莫扎特、爱因斯坦等等,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最终创造出惊人的东西让大家分享。另一种是社会型的,是因为受了生活的感召,最终献身于某一事业,并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造福人类,这种人有见到社会不平而投身于政治的领袖,有见到亲友受疾病折磨而当了医生的,甚至有像鲁迅那样看到中国人的麻木、最终弃医从文的……他们的生活动力不是自我,而是外在世界的刺激。

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这样分类。自我中心型是靠追逐自己的兴趣而生活,社会型则是通过满足他人的需要而谋生。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凭生活经验都知道,凭个人爱好生活实在很悬,毕竟莫扎特只有一个呀,万一大家对你的爱好不感兴趣,岂不落得无技可售的境地。英文中有个词,叫“挣扎中的音乐家”(struggling musicians),看看纽约、波士顿等文化中心,这种人遍地都是。你听他们弹钢琴就知道,达到那种水平,不仅要每天训练很多个小时,而且至少要有十里挑一的天赋。可是,就是这些天资超人、努力超人的俊秀,因为陷入自己的兴趣不能自拔,乃至维持普通人的生计都有困难。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夫妇读历史和文学的博士学位,也都类似于此,个人兴趣强到了不切实际的程度。虽然我幸运地找到教职,最多也不过是维持个粗茶淡饭而已。有时我自己也开玩笑:“早知如此,不如先花十几年干实业,等衣食无愁后退休做学问不也挺好?”

大概也正是出于类似的经验和“功利心”,父母们虽然知道莫扎特、爱因斯坦式的成就需要义无反顾的非功利投入,但谁也不愿意让孩子去赌博。毕竟,在90%以上的情况下,孩子会有普通人的事业和成就。当个成功的普通人,主要在于你所掌握的技能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当孩子不顾一切地集中精力于自己的爱好,把正常的功课都抛到九霄云外时,家长更多的是担心,而不是惊喜。

我们也属于这样的家长,从来不觉得女儿是个莫扎特式的奇才,而更像个普通的孩子,她的生活不仅仅是追逐自己的兴趣,还要维持生计,对自己负起责任来。比如,我们知道她有非凡的芭蕾天赋,却没有鼓励她往这方面发展。我们也不会纵容女儿偏科,时刻要注意她的全面发展。不过,不管是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一切动力还是应该来自孩子的内心,你要说服孩子全面发展,就必须培养孩子相应的人生哲学。

美国保守派评论家David Brooks曾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讲到类似的问题,对于我们思考教育哲学很有帮助,他的文章的标题是“这不是关于你”(It’s Not About You)。大意为,现在的美国教育中过度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中,你听到的总是“发现你的激情”、“追随你的梦想”、“走你自己的路”等等。这种个人主义的信条并没有错误,但是,这样的教说容易误导年轻人,会让他们觉得应该先发现自我,然后再在这个“自我”的导引下生活。但是,你看看那些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并不都是先关照自己的内心,从中寻求指令,然后再计划自己的一生。他们的成功,也未必是“追求幸福”的结果。更多的情况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障碍,看到了许多人的苦难,于是想到为克服这些障碍、为解救别人的困难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他们的成功并非从追求幸福开始,而是从遭遇到不幸福起步,但是,他们都有某种人格的力量来回应这些挑战,并为之作出自我牺牲。

我在前一节中说,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建立自我认同,但是,这不等于沉浸在自我中不能自拔。我们一直希望女儿要做一个对别人有意义的人,要用“为别人做了什么”来衡量自己的生活和成就。我在美国教书,到处能看见陷于自我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的孩子。比如,我的一个学生,上了一个学期课突然决定辍学,对她来说,功课也许确实有些难。我问她辍学是为了什么?“寻找自我。”“怎么找呢?”“先在家待着。”显然,一切是由父母买单。一次妻子在游泳池碰到一位美国母亲,大家没事谈起彼此的女儿,那位母亲提及她女儿对数学有些恐惧。妻子劝她赶紧抓一下,别给孩子留下长期的心理障碍,可那母亲说:“没事儿,反正她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们家也都不是学数学的料,以后干别的就行了。”当然,碰到一两例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但是,你在美国住久了就会发现,大多数美国人都是这个态度。其实这无非是因为数学枯燥些、挑战性强些。美国家长自己怕,又怕委屈孩子,所以就“以孩子为中心”,不把数学作为重要的教育要素。结果呢,美国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在发达国家同龄人中垫底。

IT界的创意大师乔布斯生前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中鼓励年轻人:“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为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话不可脱离语境过分解读。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当然是对的,但在某种意义上,乔布斯本人一直是在“为别人而活”。如果别人不喜欢他的产品,他就没有意义。事实上,他自己也承认,那些苹果粉丝告诉他新款苹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乐趣的电子邮件,多年来一直是支持他继续下去的力量。孩子从小要理解:他所享受的一切都是别人给的,他当然应该时时刻刻地想着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不是世界围着你转,是你绕着世界转。

同类推荐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冲动的惩罚

    冲动的惩罚

    本书以23位少女自诉“第一次”为主题,主要描写23位少女是如何奉献自己的“第一次”而偷食了禁果,每位少女的经历都曲折离奇,扣人心弦,让人不得不看,本书是青少年教育最好的现实教材。
  • 看的好的就是好母亲

    看的好的就是好母亲

    这是一个最好教养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教养的时代。孩子们日后长大,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快乐的、有幸福感的、努力勤勉的、懂得感恩的,甚至成功的专业人士,都来自于幼年成长时期,父母给予他们的教与养。这漫漫的、不算长的十几年,奠基的,却是他们几十年、近百年的人生。所以,每一天在教养孩子们的时时刻刻,我都希望自己,看得远。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天下封君之无界征伐

    天下封君之无界征伐

    征伐,何独疆域?算计,不知人心!历史的长河滚滚流动,天下大势久乱必安,久安必乱。大山中的少年偶遇天界霸主,卷入天界疆域争夺的战局之中,六界烽火由此拉开帷幕。战生开端,天下狼藉。封君传说仍在继续,第三位六界主宰又将有怎样不平凡的一生?
  • 朝歌十二行

    朝歌十二行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天上人间,光怪陆离。天上有神,人间有妖。人间的修行者背水一战,与妖明争,与神暗斗。…………
  • 我是一株仙草

    我是一株仙草

    修仙大陆,一株仙草的故事。新人,新书,求指导!
  • 盛夏挽清空

    盛夏挽清空

    又过了多年之后,你我相遇街头,爱来的正是时候。“我当初向你表白你为什么不答应啊。”“我不要面子的啊,我生日你都能忘。”“我不是你送了你礼物吗?”“你还好意思说就一粒扣子,我随便挑一个礼物都比这个好。”“那是我衬衫上的第二粒扣子。”“我去,你怎么这么抠门啊。”“是离我心脏最近的东西。”“我这个脑子怎么可能知道这种事,由此可见你是一个闷骚男。”“说的也是你这么笨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个,我们以后的小孩可千万要像你。”“为啥?”“这样就不会有大猪蹄子觊觎了。”
  • 星纹帝路

    星纹帝路

    这是一个崇尚力量的奇幻世界,捏阴阳,掌乾坤,夺天地造化,碎苍穹,裂虚空,凝万古之威能。罗飞意外来到这个世界,却体质特异,无法修炼,注定在这片武道昌隆的大陆无所作为。是甘心沉沦,还是不安于现状?他目光坚定,注视着遥远的雪山之巅,开始了艰难的涅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瞥见你的笑

    瞥见你的笑

    最平凡不过的女生的小小暗恋.....你有过吗?
  • 右眼听见爱

    右眼听见爱

    青春用以尝试爱情,得知爱情,懂得爱情.人之初级的懵懂和纯洁,繁华流世的时间会看清内心所向的偏执和生长.当爱情变成一种遇见,无论对错,只要默默守望,不悲不亢,缘分的随长自然孤守在旁,不落一丝骄躁.人用眼观世界,其实心灵的终结才是永恒的归宿,不论怎样去纠结一些俗事的对错过往,必然在一切归于平静之前会意外得到幸福真挚的祷告.右眼的失去不是最后命运的弄拙,反比得到的是一生难求的真情守侯,我听到未来的幸福正在一点一滴发现爱,我的右眼听到有人释放着爱的浓意,肆意的如潮水激荡澎湃,暗暗涌动.
  • 期善

    期善

    “监控为什么没拍到他?”“一个普通白领会有这么大本事?”“他的话你信吗”“你有想要保护的人吗”“既然要保护他,我不畏任何事,即使sha人”一连串的案件,是巧合还是阴谋?最后的抉择会是怎样?青梅竹马合力破案,背后赢家会是谁?
  • 我是地球的私生子

    我是地球的私生子

    一觉醒来,莫声发现来到了另一个地球,而且这个地球还出现了一个个副本一样的秘境,而自己却有着一个“私服”,难道这就是地球的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