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1100000010

第10章 与胡适的师生缘(1)

谁也不可能独自走完旅程,人生的路上要有同伴而行,相亲相爱的同伴、互相鼓励的同伴、互为镜鉴的同伴。胡适于张爱玲是什么样的同伴?张爱玲称胡适为老师,因胡适在没有涉及创作时就为她的文学创作点亮了一盏灯。

伪作的问世

1952年 ,张爱玲来到了香港。在香港,她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生存。张爱玲在上海是靠写作为生的。可她到了香港后,失去了支持她的编辑和热捧她的读者。一个女作家,如果没有支持的编辑,也没有热捧的读者,那么,等待她的,就是被淘汰的命运。即使有编辑的力挺,但是没有读者的热捧,也同样会被淘汰的。

张爱玲知道文坛竞争的残酷。她想要在香港站稳脚跟,就必须找到固定的工作。

经过努力,张爱玲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新闻处的香港办事机构任职。开始工作后,她接到了任务,奉命为《今日世界》杂志写了两部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小说都是思想倾向十分偏激的反共作品。

《秧歌》写的是一位在上海帮工的女工月香,回到农村的所见所闻,都与事实不符。土改后的农民们,虽然拥有地契而喜悦,但仍然不能维持温饱。以至被逼给军属交钱拜年,而闹成夫妻争死、放火烧仓的悲剧。很显然,这种题材不仅是张爱玲所陌生的,从根本上也是捏造与歪曲的。离开了真实性的传奇,除了虚假和苍白,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

《赤地之恋》和《秧歌》都是从片面出发,简直就是两部低劣的命题作文。《赤地之恋》描写了共和国成立后的几件大事,从土改、“三反”直至抗美援朝,而这三次重大运动,在张爱玲的笔下,都写成出卖农民、出卖学生和知识分子,甚至出卖基层干部的骗局。对于这种政治倾向性的小说,张爱玲显然是难以驾驭的,她连基本的事实都没有搞清楚,只靠谎言和杜撰来写作,与她从前的文风相去甚远,结果,自己也给自己打出了最低的分数。张爱玲的解释是:《赤地之恋》是在授权的情形下写成的,所以非常不满意,因为故事大纲已经固定了,没有余地可供发挥。

《秧歌》和《赤地之恋》的致命伤在于虚假,所写的人、事和物,都是编造。虽说文学是要靠想象的,但是,这种脱离现实的谎言,说的多了,自然也就失去了文学的魅力。从艺术上来谈,也无从谈起 。张爱玲写的这两部命题小说,正像迅雨曾说过的话:“奇迹在中国不算稀奇,可是都没有好收场。”

在香港的日子里,张爱玲很安静,连旧时认识的文友也不见面。社会上也没有关于她的任何传言。她已经从一个著名女作家变成一个普通的女人,默默无闻地生活着。日子虽然过得平淡,可也太平。只是在这太平盛世的生活中,她却再也写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了。

结识胡适

1954年秋天,张爱玲把小说《秧歌》邮寄给胡适先生。另外,还随书附上写好的短信。信上写道:希望这本书有点像他评《海上花》的“平淡而近自然”。

秋天是凉爽的,秋风吹落枯黄的叶子在大地上旋转着。那些落叶从树上飘落,脱离了大树这个母体,没有了方向,随风飘逝,不知道路在何方?

此时的张爱玲感觉自己就像那片落叶。那落叶也曾经碧绿过,挂在枝头展示过自己的风采。就像年轻时候的她,在繁华的上海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和文采。怎奈,一只不干净的手,将它摘走。摘走后,并没有珍惜,而是在玩弄过后,随手丢弃在路边。曾经的绿叶就这样变成枯黄的落叶,随风而起,随风而逝。

它恨过那只把它从树上摘下来的手吗?别人都不知道,只有叶子自己知道。

信邮寄走后,张爱玲开始了期待,心里也是很忐忑的。胡适毕竟是名人。张爱玲虽然也曾是风靡上海的女作家,可现在毕竟已经风光不再了。

在等待的日子里,张爱玲的心里也泛起波澜。

一天,张爱玲收到了胡适的来信。

张爱玲急忙打开信件,心急火燎地阅读起来。

胡适的回信中写道:

爱玲女士:

谢谢你十月二十五日的信和你的小说《秧歌》!请你恕我这许久没给你写信。

你这本《秧歌》,我仔细看了两遍,我很高兴能看见这本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你自己说的“有一点儿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认为你在这个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这本小说,从头到尾,写的是“饥饿”,——也许你曾想到用《饿》做书名,写得真好,真有 “平淡而近自然”的细致工夫。

你写月香回家后的第一顿“稠粥”,已很动人了。后来加上一位从城市来忍不得饿的顾先生,你写他背人偷吃镇上带回来的东西的情形,真使我很佩服。我最佩服你写他出门去丢蛋壳和枣核的一段,和“从来没注意到(小麻饼)吃起来咵嗤咵嗤,响得那么厉害”一段。这几段也许还有人容易欣赏。下面写阿招挨打的一段,我怕读者也许不见得一读就能了解了。

你写人情,也很细致,也能做到“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如131—132页写的那条棉被,如175、189页写的那件棉袄,都是很成功的。189页写棉袄的一段真写得好,使我很感动。

“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是很难得一般读者的赏识的。《海上花》就是一个久被埋没的好例子。你这本小说出版后,得到什么评论?我很想知道一二。

你的英文本,将来我一定特别留意。

中文本可否请你多寄两三本来,我要介绍给一些朋友看看。 书中160页“他爹今年八十了,我都八十一了”,与205页的“六十八喽”相差太远,似是小误。76页“在被窝里点着蜡烛”,似乎也可删。

以上说的话,是一个不曾做文艺创作的人的胡说,请你不要见笑。我读了你的十月的信上说的“很久以前我读你写的《醒世姻缘》与《海上花》的考证,印象非常深,后来找了这两部小说来看,这些年来,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到了不少益处。”——我读了这几句话,又读了你的小说,我真很感觉高兴!如果我提倡这两部小说的效果单止产生了你这一本《秧歌》,我也应该十分满意了。

你在这本小说之前,还写了些什么书?如方便时,我很想看看。

匆匆敬祝 平安

胡适敬上

一九五五·一·廿五 (旧历元旦后一日)看完胡适的回信,张爱玲的心情从秋天回到了春天。这些日子的忐忑,都变成了兴奋和喜悦。于是,她又给胡适写信,表达了她的荣幸和感谢。

信中写道:

适之先生:

收到您的信,真高兴到极点,实在是非常大的荣幸。最使我感谢的是您把《秧歌》看得那样仔细,您指出76页叙沙明往事那一段可删,确是应当删。那整个的一章是勉强添补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要添,那原因说起来很复杂。最初我也就是因为《秧歌》这故事太平淡,不合我国读者的口味——尤其是东南亚的读者——所以发奋要用英文写它。这对于我是加倍的困难,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用英文写过东西,所以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写完之后,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二。寄去给代理人,嫌太短,认为这么短的长篇小说没有人肯出版。所以我又添出第一、二两章(原文是从第三章月香回乡开始的),叙王同志过去历史的一章,杀猪的一章。最后一章后来也补写过,译成中文的时候没来得及加进去。

160页谭大娘自称八十一岁,205页又说她六十八岁,那是因为她向兵士哀告的时候信口胡说,也就像叫化子总是说“家里有八十岁老娘”一样。我应当在书中解释一下的。您问起这里的批评界对《秧歌》的反应。有过两篇批评,都是由反共方面着眼,对于故事本身并不怎样注意。我寄了五本《秧歌》来。别的作品我本来不想寄来的,因为实在是坏—— 绝对不是客气话,实在是坏。但是您既然问起,我还是寄了来,您随便翻翻,看不下去就丢下。一本小说集,是十年前写的,去年在香港再版。散文集《流言》也是以前写的,我这次离开上海的时候很匆促,一本也没带,这是香港的盗印本,印得非常恶劣。还有一本《赤地之恋》,是在《秧歌》以后写的,因为要顾到东南亚一般读者的兴味,自己很不满意。而销路虽然不像《秧歌》那样惨,也并不见得好。我发现迁就的事情往往是这样。

同类推荐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本书再现了七大铁血狂人的隐秘人生,记录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丑陋的几段疯狂岁月。全书内容包括:希特勒——让二十亿人卷入战争漩涡的维也纳流浪汉,墨索里尼——从铁匠家庭中走出来的“专制狂魔”,东条英机——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军国主义狂徒等。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名人传记丛书——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 混搭

    混搭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 悲壮刺客——荆轲

    悲壮刺客——荆轲

    《中国古代武将壮士:悲壮刺客荆轲》为丛书之一,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刺客荆轲的传奇故事。他为了信念和承诺,视生命为浮尘,在刀光剑影中挥洒游侠义气,所体现的,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牺牲精神。
热门推荐
  • 虞乱

    虞乱

    复仇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争权夺利也是亘古不变的传奇!然而,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江湖庙堂,风云诡谲,世事无常多磨难!逢此乱世,如何能够守住初心,不改初衷?大虞儿女,次第登场,爱恨情仇,天下名扬。往昔已死,新月将生!且看谁才是虞乱中真正的大英雄!正是:明月楼中夜未央,西子湖畔话凄凉。少年英雄江湖老,泛舟湖上伴斜阳!
  • 万事不求人:家庭实用小百科

    万事不求人:家庭实用小百科

    本书为“健康全家福,生活礼品书”之家庭实用小百科分册。全书共分七章。详细介绍了与家庭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选购、贮藏、保鲜和妙用,家庭医疗保健及安全用药指导,心理保健的重要意义与具体方法,日常生活保健要点、禁忌及注意事项,厨艺、烹饪技术,美容美发技巧,以及家用电器、燃气、备用药品等可能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本书内容丰富,指导性、实用性强,是居家过日子的随手可查的顾问和好帮手,适合每个家庭的成年人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阅读参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搞事新闻系统

    万界搞事新闻系统

    这里有新闻,让我们为你揭秘穿越者的依仗。这里有新闻,让我们看看天命之子的机缘。这里有新闻,让我们深究系统拥有者的崛起。这里有新闻……让我们把事情搞起来!
  • 繁锦

    繁锦

    90后,一个在社会上开始逐渐显露光芒的群体,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群体。本书收录了90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作者的佳作,希望这些新生代作者可以带给读者更多更加出色的作品。书中收录的文章,无论是文笔构思,还是格调布局,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这些文章,或可当做作文范本,或可进行单纯的文学品读,相信都是青春文学爱好者的美文首选。
  • 渺漫

    渺漫

    与双亲离散,独入异界,失忆,重生?穿越?幽魂,负担?回返仙途,究极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独自仙云直上,还是悠哉悠哉,度过仙途渺漫时光。叶黎默:修仙太难,先玩一玩,不让时光的回忆里,都是修炼。
  • 废柴养成手册

    废柴养成手册

    废物就永远是废物吗!那些从来就没有展现过天赋的废物们,难道就不可以独霸天下吗?本书让一些从未有展现过天赋的废物成为真正的天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个心里想着猫猫狗狗的女主

    一个心里想着猫猫狗狗的女主

    作者很难过,因为我刚刚写了一大串简介,结果我手一抖,关机了,简介全没了。唉:-(总之,这应该是一本小甜文……吧?
  • 大印厂

    大印厂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金钱与职场上的纠结与痛苦,当二者都无法得到时,那只剩下无尽的抑郁与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