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900000056

第56章 筵席

筵席者,本指铺地藉坐的垫子。古时制度,筵铺在下,席加在上。《周礼·春官·序官》曰:“司几筵下士二人。”郑玄注:“铺陈曰筵,藉之曰席。”贾公彦疏:“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孙诒让正义:“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藉。”古人席地而坐,筵长于席,故食品咸置于筵间,故有筵席之称,后也泛指酒席、宴会。

筵席首先讲究席面,叶梦珠《阅世编》卷九介绍了明清时苏州中上阶层宴会的规制。当时设席相当丰盛,一般多至二三十品者,少则也有十馀品,“品必用木漆果山如浮屠样,蔬用小磁碟添案,小品用攒盒,俱以木漆架架高,取其适观而已。即食前方丈,盘中之餐,为物有限。崇祯初始废果山碟架,用高装水果,严席则列五色,以饭盂盛之。相知之会则一大瓯而兼间数色,蔬用大铙碗,制渐大矣。顺治初,又废攒盒而以小磁碟装添案,废铙碗而蔬用大冰盘,水果虽严席亦止用二大瓯。旁列绢装八仙,或用雕漆嵌金小屏风于案上,介于水果之间,制亦变矣。苟非地方长官,虽新亲贵游,蔬不过二十品,若寻常宴会,多则十二品,三四人同一席,其最相知者,即只六品亦可,然识者尚不无太侈之忧。及顺治季年,蔬用宋式高大酱口素白碗,而以冰盘盛添案,则一席兼数席之物,即四五人同席,总多馂馀,几同暴殄。康熙之初,改用宫式花素碗,而以露茎盘及洋盘盛添案,三四人同一席,庶为得中。然而新亲贵客仍用专席,水果之高,或方或圆,以极大磁盘盛之,几及于栋,小品添案之精巧,庖人一工,仅可装三四品,一席之盛,至数十人治庖,恐亦大伤古朴之风也。”又说:“近来吴中开卓,以水果高装徒设而不用,若在戏酌,反揜观剧,今竟撤去,并不陈设卓上,惟列雕漆小屏如旧,中间水果之处用小几,高四五寸,长尺许,广如其高,或竹梨、紫檀之属,或漆竹、木为之,上陈小铜香炉,旁列香盒箸瓶,值筵者时添香火,四座皆然,薰香四达,水陆果品俱陈于添案,既省高果,复便观览,未始不雅也。”

席面的美观,首论食器。瀛若氏《三风十愆记·记饮馔》说:“食味已尽,讲及器皿,某品宜用歌窑,又某品虽恒有,宜用宣窖。味取诸远来,器取诸上古,此前浓味饕餮之风,忽又一变。”《随园食单·须知单》也说:“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竟用御窑,已觉雅丽。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盘之说,便嫌笨俗。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陆文夫《美食家》描写了孔碧霞整治的一圆席:“人们来到东首,突然眼花缭乱,都被那摆好的席面惊呆了。洁白的抽纱布台布上,放着一整套玲珑瓷的餐具,那玲珑瓷玲珑剔透,蓝边淡青中暗藏着半透明的花纹,好像是镂空的,又像会漏水,放射着晶莹的光辉。桌子上没有花,十二只冷盆就是十二朵鲜花,花黄蓝白,五彩缤纷。凤尾虾、南腿片、毛豆青椒、白斩鸡,这些菜的本身都是有颜色的。熏青鱼、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等等颜色不太鲜艳,便用各色蔬果镶在周围,有鲜红的山楂,有碧绿的青梅。那虾子鲞鱼照理是不上酒席的,可是这种名贵的苏州特产已经多年不见,摆出来是很稀罕的。那孔碧霞也独具匠心,在虾子鲞鱼的周围配上了雪白的嫩藕片,一方面为了好看,一方面也因为虾子鲞鱼太咸,吃了藕片可以冲淡些。十二朵鲜花围着一朵大月季,这月季是用勾针编结而成的,可能是孔碧霞女儿的手艺,等会儿各种热菜便放在花里面。一张大圆桌就像一朵巨大的花,像荷花,像睡莲,也像一盘向日葵。”

讲求菜肴摆设之美,讲求菜肴本身的色彩之美,是苏州筵席的重要特色之一。

旧时苏州酒楼饭店的筵席菜馔有种种名式,丰俭由人,有整集和零点之分。整席者,有烧烤席、燕菜席、鱼翅席、鱼唇集、海参席、蛏干席、三丝席等,凡碟碗所盛之食物,或有酒楼代定,或由主人酌定,客人则不问,只管吃便是。零点则不同,嘉道年间的情形,顾禄在《桐桥倚棹录》卷十中记道:“盆碟则十二、十六之分,统谓之‘围仙’,言其围于八仙桌上,故有是名也。其菜则有八盆四菜、四大八小、五菜、四荤八拆。以及五簋、六菜、八菜、十大碗之别。”通常有十六碟八大碗八小碗,有十二碟六大碗六小碗,有八碟四大碗四小碗,以碟碗的多少分别高下。碟即通常说的碟子,一种小而浅的器皿,用以放置冷荤、热荤、糖果、干果、鲜果、调料等。冷荤如熏鱼、酱鸭、香肠之类;热荤如鸡、肉、鱼等炒菜,第较盛碗中者为少;糖果是指蜜渍的果品;干果如果玉、胡桃仁、瓜子之类;鲜果如梨、橘、葡萄、西瓜之类。大碗用以盛全鸡、全鸭、全鱼,或汤或羹,小碗则盛各式煎炒。点心进两道或一道,有一人分食一器者,有一席共食一器者,如果是两道,一般甜点咸点各一道。有时请宴作零点,客人除冷荤、热荤、干果、鲜果外,可按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菜,主人则听之,大都是小碗,主人只须备大碗之菜四品或二品以敬客。此外,又有和菜,和菜为赌博“碰和”时吃的便菜,只供四人之用,例不点菜,由店家安排,凡有四碟、四小碗、两大碗。碟为油鸡、酱鸭、火腿、皮蛋之类,小碗为炒虾仁、炒鱼片、炒鸡片、炒腰子之类,大碗为走油肉、三丝汤之类。

至同治、光绪年间,筵席一般不用小碗,而用大碗、大盘,有十大件,有八大件,进饭时再加一汤。碟也用得较少,最多十二碟,不再有糖果。

点心仍有,多则两道,少则一道。

清末民初,移风易俗,于请客之事,讲究的排场无限,节约的往往一汤四菜,不以为吝。《清稗类钞·饮食类》说:“晚近以来,颇有以风尚奢侈,物价腾踊,而于宴客一事,欲求其节费而卫生者,则一汤四肴,荤素参半。汤肴置于案之中央,如旧式。若在夏日,则汤为火腿鸡丝冬瓜汤,肴为荷叶所包之粉蒸鸡、清蒸鲫鱼、炒豇豆、粉丝豆芽、蛋炒猪肉,点心为黑枣蒸鸡蛋糕或虾仁面,饭后各一果。惟案之中央,必有公碗公箸以取汤取肴。食时则用私碗私箸,自清洁矣。且一汤四肴,已足果腹,不至为过饱之侏儒也。”

苏州筵席向来讲究上菜顺序,袁枚《随园食单·须知单》说:“上菜之法,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且天下原有五味,不可以咸之一味概之。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虑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酸甘以提醒之。”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也说:“仆人上菜亦有法焉,要使浓淡相间,时候得宜。譬如盐菜,至贱之物也,上之于酒肴之前,有何意味;上之于酒肴之后,便是美品。此是文章关键,不可不知。”筵席往往以冷盆开头,间有热炒、甜食、大菜、点心等。压轴之菜往往有所寓意,或以砂锅如荷花集锦炖等,取“满堂全福”之意;或取整鱼,取“吃剩有馀”之意。

《美食家》记朱自冶在自家花园里宴客,桌上放着十二碟冷盆,朱自冶说:“丰盛的酒席不作兴一开始便扫冷盆,冷盆是小吃,是在两道菜的间隔中随意吃点,免得停筷停杯。”宴会开始了,先上热炒,第一道是番茄塞虾仁,朱自冶介绍说:“一般的炒虾仁大家常吃,没啥稀奇。几十年来这炒虾仁除了在选料上与火候上下功夫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发展。近年来也有用番茄酱炒虾仁的,但那味道太浓,有西菜味。如今把虾仁装在番茄里面,不仅是好看,而且有奇味,请大家自品。注意,番茄是只碗,不要连碗都吃下去。”接着,“各种热炒纷纷摆上台面。我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只知道三只炒菜之后必有一道甜食,甜食已经进了三道:剔心莲子羹,桂花小圆子,藕粉鸡头米”。十道菜之后,“下半场的大幕拉开,热菜、大菜、点心滚滚而来:松鼠桂鱼,蜜汁火腿,‘天下第一菜’,翡翠包子,水晶烧卖……一只‘三套鸭’把剧情推到了顶点”。“所谓三套鸭便是把一只鸽子塞在鸡肚里,再把鸡塞到鸭肚里,烧好之后看上去是一只整鸭,一只硕大的整鸭趴在船盆里。船盆的四周放着一圈鹌鹑蛋,好像那蛋就是鸽子生出来的”。这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苏州菜的烹饪最讲究放盐,筵席的成败,关键也是放盐。朱自冶说:“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人家只知道苏州菜都是甜的,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会。苏州菜除掉甜菜之外,最讲究的便是放盐。盐能吊百味,如果在鲃肺汤中忘记了放盐,那就是淡而无味,即什么味道也没有。盐一放,来了,肺鲜,火腿香,莼菜滑,笋片脆。盐把百味吊出之后,它本身就隐而不见,从来就没有人在咸淡适中的菜里吃出盐味,除非你是把盐放多了,这时候只有一种味,咸。完了,什么刀功、选料、火候,一切都是白费!”又说:“这放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人、因时而变。一桌酒席摆开,开头的几只菜都要偏咸,淡了就要失败。为啥,因为人们刚刚开始吃,嘴巴淡,体内需要盐。以后的一只只菜上来,就要逐步地淡下去,如果这桌酒席有四十个菜的话,那最后的一只汤简直就不能放盐,大家一喝,照样喊鲜。因为那么多的酒和菜都已吃了下去,身体内的盐分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水,水里还放了味精,当然鲜!”

如果筵席上喝的不止一种酒,那也讲究顺序。《美食家》写朱自冶家宴开始前,“包坤年立即打开酒橱,拿出一套高脚玻璃杯,两瓶通化的葡萄酒。这一套朱自冶不说我也懂了,开始的时候不能喝白酒,以免舌辣口麻品不出味”。葡萄酒干了以后,开始喝黄酒,“朱自冶又拿出一套宜兴的紫砂杯,杯形如桃,把手如枝叶,颇有民族风味。酒也换了,小坛装的绍兴加饭、陈年花雕。下半场的情绪可能更加高涨,所以酒的度数也得略有升高。黄酒性情温和,也不会叫人口麻舌辣”。当筵席到最后阶段,那是进入高潮了,才开始喝白酒。

陆文夫的《美食家》,虽然是小说,但对苏州饮食的认识,很有独到之处,不乏精辟的见解和形象的描述。

同类推荐
  •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为什么说要三从?从父、从夫、从子。年幼未嫁之前她是要在家里的,当然从父,这个好理解,她是跟从父亲,总不能自己过生活,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既嫁从夫,听从先生的安排,这个有些人就起逆反了,为什么我得听他的?他得听我的才对。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为什么?客观的原因来讲,在古代男子接受教育比女子机会要多,然不能说女子就没有机会受教育,也不是,曹大家就是出生名门,她受到了教育。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热门推荐
  • 长生仙府

    长生仙府

    诸天大道,万千神通,只问一句……可得长生否?
  • 篡帝

    篡帝

    天下大势,水无常形。商周之后,帝秦一统。汉楚争雄,霸王遗恨。三国纷乱,武侯翻云。隋唐夺君,女帝千年。幽幽华夏,帝统无序。以杀止杀,以杀称王,那亿亿尸骨,那万里血河,写出这诸多帝王神话。且看数千年后轮回再续,我们谁掌沉浮!
  • 鬼切头

    鬼切头

    我是个屌丝,还是个黄花大闺男,没想到在太平间女鬼手里丢掉了自己的第一次······
  • 幻临虚魇

    幻临虚魇

    这个世界,虚魇不断蚕食着人类精神,而精神力强大的人类,将会被选中成为幻师,他们不断消灭虚魇,保护世界的安稳!天赋出众的少年,沉重的打击让他选择平凡,但是命运的相遇,却又让他再次选择了战斗!命运的走向无人可知,最后的结局也无法预料!
  •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数十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 回眸莞尔百媚生

    回眸莞尔百媚生

    “亲爱的白莞尔。”少女步步紧逼,拨开层层云雾,终于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回眸只见,他们还在原地,笑眼映出她的怔忪模样,仿佛这世界只她一人。因为那边风景独好。【简介废,请戳正文】
  • 魔影杀人

    魔影杀人

    值班室在夜里出现魔影,让人惊恐万状,而偏有人不信,夜里却遭横祸。难道影子也能杀人?当读完这扑朔迷离的侦探小说,你在被陈汉雄及他的战友们高操的智慧和各种侦破手段所折服时,更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叫你称奇、称妙,还有那意想不到、惊叹不已的结局。
  • 斩魔传人

    斩魔传人

    天地之大,浩瀚无边。民国时代,道统丢失,道法消散,鬼怪猖狂。道法是纽带,会一直传承下去。陈辰只是在这繁华又肮脏的城市,守护着这片土地。陈辰:“我不管人间事,只管阴间魂。”
  • 小儿未生胎养门

    小儿未生胎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科技在未来

    科技在未来

    一场光怪陆离的梦,3000年的科技已经大为不同,全民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