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1000000028

第28章 无恻隐之心的中国人

中国人很喜欢讲仁爱,平时办一些慈善事业,也还认真。他们的贤人,孟子,还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一类的话。但据下文的观察,可知孟子这话至少在现代已很不适用。中国人目前最缺乏的一种品性,就是恻隐之心,或同情心。

不过事也难怪。我们在观察这种品性上的缺乏以前,先得把中国的生活景况约略看一下。中国人口极稠密。水旱之灾所引起的荒年是到处常见的事。这种情形在别国原可以成为人口的一种限制,但在中国则不然,因为中国人的子孙观太强烈、太没法拘束。最穷苦不堪的人一样的嫁女娶妇,并且嫁娶得很早,而嫁娶的结果总是一大堆的小儿女。明明在极度的困苦中讨生活,而他们此种行径,倒像是过着物阜年丰、家给户足的日子一般。实际上呢,人口的极大的一部分是“饔餮不继”,是“吃了早顿无夜顿”,是做来就吃,不做不吃。通国之中,十有八九可以说是做一天活一天的人。中国人叫“工作”为“做活”,可见是十分写实的一种说法。和中国人来往多些的西洋人,都知道中国人手头有现钱的极少。所以雇人做工的时候,工人第一种要求总是先拿一些钱,好买东西吃,吃了好出力做工。就是比较小康的人家,一会儿要凑些现钱,也是很不容易。……真正能自给自足而不求助于人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中国一般人的经济状况,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赤贫。这些事实,对于人与人的关系上,究会产生何种影响,是不问可知的。生计的困难,和此种困难所养成的种种习惯,自然不免把全部的社会生活逼落到一个极度的物质主义的水平线上。在这水平线上透露着的只有两大事实,一是钱财,二是食物。假若中国的社会生活是一个椭圆形的东西,钱财与食物便代表两个中心,社会生活就绕着它们整年的旋转。

赤贫的生活和在此种生活中的挣扎所呈露的惨痛的经验,日久自然会变做司空见惯的事。水深火热一类的经验,不但数量多,种类也多,不但种类多,每一种的程度又往往十分深刻。看惯了的人,或自己再三有过此种经验的人,自然是不容易有动于衷,而兴起孟子所称的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就事实而论,无论中国人仁民爱物的心多么大,也不能解除所有的痛苦的万千之一。稍有思想的中国人也都知道,平时一点点的慈善事业,不论是私人的或政府的,总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一切救济的方法,充其极,不过是止痛去痒而已,于病痛的本身是不相干的。好比大批人染上伤寒症,医院既没有药品、看护,饮食也都没有着落,而有的只是一些小块的冰,分给大家,权且教他们在高度体温的压迫之下,觅片刻的凉爽。所以在中国可以惊异的是,不是慈善事业的不发达,而是居然还有人在那里张罗,在无系统、无组织、无供给之下,竭力地做一些慈善事业。不过无论慈善事业的有无大小,此种普遍的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无论一个人的眼光多远,心肠多软,时常和一种痛苦的光景接触以后,同时又明知即使赴汤蹈火,亦无补于此种痛苦的预防或解除,他的心理状态是可以猜得到的,就是,熟视无睹,就是,无动于衷。近代的战争里,这是最容易看出来的一大事实。一个人第一次看见人家流血,他的刺激自然是极深,但见了几次以后,就会麻木不仁起来,好像脚跟上长了厚皮一样;这在他本人,起初也未尝不以为奇特,私心未尝不问,心肠硬软,如何前后竟会变做两个人一般。在中国,一种社会的争夺战是永久地在那里打着,一种慢性的流血也是始终在那里不停地进行,所以谁都看惯了,谁都不当做一回事。

中国人同情心的缺乏,从他们对付残废的人的态度里,可以看出一部分来。他们中国有一种很普通的信仰,就是凡属跋的、瞎的、聋的、秃顶的以及对眼的,都是不祥而应当回避的人,对于一只眼的人,避之更是唯恐不速。他们的假定好像是,凡是体格有欠缺的人,心地上一定也有欠缺。据观察所及,这种人并不受什么虐待,不过他们也并不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心。这便是和西洋人很不同的一点了。他们甚至于以为这种缺陷是作了孽的报应,理有应得,所以没有向他表示什么同情心的必要。这一点却又和古代犹太人的见解有些相像。

凡是有什么缺陷的人,在他自己固讳莫如深,但在缺乏同情心的别人,迟早总会向他提醒,决不放他“过门”。有一种比较客气的提醒方法是把这种缺陷和这个人的称呼联系起来,好像是非教大家注意到他的缺陷不可似的。例如,有一位出过天花的人到药店里买药,店里的伙计说: “麻大哥,你是哪一个村子里来的呀?”有一个斜眼的人在场,迟早怕不免有人开他的玩笑说, “眼睛斜,心地歪”;要是彼此是读书人,开玩笑起来,更不免引经据典的说些, “存乎人乾,莫良于眸子……胸中不正,则眸子焉”一类的话。一个秃头的人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别人会对他说, “十个秃子九个诈,剩下一个是哑巴”,意思是,假若不是哑巴,一定也要诈人。夭老或羊白头一类的人,自然是更容易做开玩笑的上好资料。凡是有这种缺陷的人,处此境地,也只好听天由命、让人摆布而已。要不然,他找到的麻烦怕还要多些。

心理上有缺陷的人也是一样的受人指责。一个旁边站着的人指了一个小孩说, “他是一个傻子。”这孩子也许一点也不傻,但若时常听人家讲他傻,他那点向上的意志、努力的动机,必不免受摧残净尽,终于弄假成真,也许会真变做一个傻子。有别种心理变态的人所受的待遇也是如此;他们的种种怪癖,他们在行为上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们的病源的种种推测,得病后种种变本加厉的原因,都会变做大众的公产、大众的谈话资料,往往当着本人的面,如数家珍似的叙述出来;而傻瓜、戆大、寿头、痴子……一类的雅号,自然会在这种叙述里边一接二地用到。

中国人一面最讲究客气,而一面却往往不能体贴别人的地位与感情。这自然也是从同情心的缺乏来的。我有一位中国朋友,一向极有礼貌,一向没有听见他得罪过人;但有一次他对我说,他第一次看见外国人的时候,起初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他们那满脸的胡子竟和猴子没有分别;但他又加上一句话, “但后来看惯了,倒也没有什么!”有人当了许多学生的面,向一位私塾先生问起学生的资质,先生很不留余地地说,靠门的一个最聪明,不出二十岁稳可以中秀才,但是隔壁一桌上的两个真是再蠢没有。这种不留余地的问法与答法对那两位学生会有什么影响,似乎谁都没有顾虑到。

中国的家庭生活是建筑在亲亲主义之上的,但同情心的欠缺;往往在家庭里最容易看出来。中国家庭并不快活,是不会快活的,因为它根本缺少那种情绪上的关切性与联系性。一个中国家庭往往不过是一个许多人的集合体,他们因为血统关系、婚姻关系、利害关系,合则大家有益,分则大家吃亏,不能不维持一种集团的形式罢了。至于西洋人所称的家庭,便绝不是这样;西洋家庭所由建树起来的同情心和亲亲主义也很有分别。 ……(译者按:作者在下文讲了不少的中国家庭人员间种种不和睦的情形,词长不译。)在同情心缺乏的一般生活状况之下,最吃亏的往往是妇孺。这一点是可想而知的。闹新房的时节的新嫁娘是最可怜的一例。大家庭制度下的媳妇婢妾也是一些好的例子。疾病中与灾荒下的妇孺是最吃亏而无可告诉的分子。再丑的寡妇最容易受人的讪笑奚落。

见死不救,在中国是常有的事。几年以前,一个外国轮船在扬子江上失火,当时岸上看火的人虽多,而动手搭救乘客及船员的人却几乎一个都没有。看官们不但不救,并且等落水的人好容易爬上岸的时候,把他们的衣服剥光以后,依然把他们推下水去……和上文相像的,还有一点,就是见陌生人不肯帮忙。在夏天大雨的时节旅行,有时候真可以教你起一种感想,以为天地人三者是通力合作地在和你为难。天是下着倾盆的大雨,地是铺满了水。你走的究竟是道路,是田地,或走了多少道路以后,便不免掉进酱缸似的泥潭里去,再也爬不出来—你再也不会知道。人呢?他们会跑来围着你看,越来越多,越看越有趣,但他们始终照着一句老话行事,叫做“袖手旁观”。他们不和你交谈,更不会明白告诉你前途还有多远,或如何干净平坦,因为他们都懔然于“多言惹是非”之戒;至于帮你的忙,把你的车推挽一下,或从泥淖里提拔出来,你自然是更不必希望,除非是你先给他们讲好一个价钱。

……

中国民族有许多需要。物质上的进步,科学上的设备,自然是在所必有。但若把国情仔细诊断一下以后,可知目前最不可缺的一种事物实在是同情心。国以内,地域之间,社会以内,人与人之间,家以内,亲子夫妇之间,都需要一点慈祥和蔼的气息。中国人应当知道莎士比亚的几句名言,就是,这种慈祥和蔼之气是好比天上的雨露,轻轻地往地下落,在施与的人固然有恩,在接受的人更沾实惠。(译者按:出自《威尼斯商人》。)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

    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民族移民”介绍了兰州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和多民族的融合,呈现出兰州作为移民城市的多样化特性,体现了兰州的包容和胸怀;“兵戎战事”展现的是兰州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腥风血雨,从金戈铁马声中感受到的是对和平的渴望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本书通过传说、历史典故、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各地遗留婚俗等方面对婚俗文化加以解读,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却又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中华婚俗文化风情画卷。
  • 老北京的民间与趣闻

    老北京的民间与趣闻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瑜珈史诗

    瑜珈史诗

    这本书以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为时代背景,作者以自己多年瑜伽修行的领悟,为人物故事注入了血液和灵性,文学性地虚构出了一个包罗人性多面和人生百味的故事,在物欲、情欲和生死面前,不管消失的古文明,还是现在辉煌着的新人类文明,人的愚、痴、贪,依然存在,如何参透虚妄、看清本真呢?作者也在叩问这个可谓永恒的命题。
  • 思想课堂-人物笔记

    思想课堂-人物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终末双生

    终末双生

    种种天灾,人祸撕裂并腐化了某个遥远的星球之后,吴不凡发现他即将度过的后半生中,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得不面对生死危机。失去秩序的末日世界充斥着无数丧尸,生化怪物,异化生物,它们嗜血凶残,在荒野废墟中一旦遭遇就会像抢食的鬣狗一般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嚼骨吸髓。更可怕的是,既便加入幸存者们抱团在一起建立的聚集地,无数胸口中搏动着同样滚烫鲜红热血的同类们也会在虚伪的和善之下掩藏着尔虞我诈,贪婪嫉妒的食人凶心。比吃人的怪物更可怕的是,人心!
  • 诸天武侠最强者

    诸天武侠最强者

    ps:新书《诸天刀圣》已发,点击作者名即可找到~--------------简介分割线-------------------叶问里,他被誉为一代宗师;倚天屠龙记中,他是当之无愧武林神话;萧十一郎中,他侠义之名广为人诵;……行走诸天武侠世界,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吴植每一次的回归,都会在神秘之地“郢都”,掀起惊涛骇浪。身怀大道观境台,以“武”入道、败绝代天骄、斩无上巨头……历万劫而不灭,成长为最强者!
  • 卧底天工

    卧底天工

    等了好久,不知道该怎样开始。想了好久,不知道该如何结束。田十的第六本书《卧底天工》
  • 倾城丫鬟:惑乱摄政王

    倾城丫鬟:惑乱摄政王

    她美若天仙,穿越而来。她恃庞而娇,被送进摄政王府。她不是侍妾,不是舞姬,只是个丫环。他是位高权重的摄政王,她到了他府上依然不乖。连番的凌辱,她欲逃离。在摄政王生存下去,只有用身体讨好他。他是夜辰希,也是龙恋战。她注定是他的牺牲品。无论在现代,还是在古代。他都无法守护她……
  • 向日葵II

    向日葵II

    向日葵II,以新人物的故事继续《向日葵》一起寻找丢失的向日葵
  •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谢谢全世界最好的你们

    谢谢全世界最好的你们

    这是关于我生命中每个值得纪念的人的一本永不完结的书,希望你有一天也会出现在这里。
  • 从诛仙开始的诸天

    从诛仙开始的诸天

    从诛仙开始,一路成长,我将横行于诸天之间。暂定世界顺序,诛仙、仙剑奇侠传三、神话、斗罗、斗破、超神学院、漫威、遮天现剧情诛仙——神话——遮天——?大概就是这样
  • 偏执大佬的盘中餐

    偏执大佬的盘中餐

    契约婚姻,说好了结婚后互不打扰,齐笑笑甚至都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富婆生活。可是这个大尾巴狼的男人……
  • 大佬她人设总在崩

    大佬她人设总在崩

    京城人人传闻江家小女空有美貌,无才无能,但就是这样一个被“无才无能”的小可怜被金融界大佬捧上了天,“老大,咱今天赚多少呀”又听说黑客界千年老二抱着这位的大腿“老大,今年比赛你别参加了好不好,让我当当第一好伐”江柒…………当个个大佬找上门时,傅某人:亲爱的,你胡是说你是个小可怜吗,呵呵…江柒:不,我是不多说.这是一个明明是大佬却装什么又不会?同是大佬却装⊙?⊙?的故事,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