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0900000017

第17章 为什么我们的日子过得那么难(2)

然而,就算一朝腰缠万贯,他们也没有感到满足。骑自行车的向往摩托车,有摩托车的渴望汽车,然后追逐“沙漠王子”、奔驰;住一室一厅的想换五室二厅,住五室二厅的又野心勃勃为别墅而奔波;拥有别墅的,更梦想着:春天,推开窗户,就能欣赏东京街头千树万树樱花开的盛景;夏天,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阿尔卑斯山的习习凉风;秋天,在自家的花园里,便能观赏日内瓦湖的清凉月影;冬天,走出房门,便能踩在夏威夷海滩细软的金沙上……他们殚精竭虑地谋求财富,不择手段,恨不得全世界的财产都归自己所有。甚至,有时候在富人面前,极尽谄媚巴结之能事,忍辱更是“修”得不错,心甘情愿地当牛做马、任人凌辱。

曾有一位富家子弟与人比武,大败而归。回到家中拿一男仆出气,打了 10 个耳光。之后,他于心不忍,就拿出 10 块金币予以补偿。

这个仆人贪心极重,一见到钱,脸上的剧痛顿时消失,眉开眼笑地说:“请您多打几下!几百下我也挺得住,只是打一下给我一个金币就行。”

主人一听,气上加气,对他一阵毒打后,却一分钱都未付。

现在很多人就像这个仆人一样,完全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坚信有钱就可以颠倒乾坤、无所不能。正如莎士比亚在一本书中所形容的:“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他们以为金钱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却不知幸福是一种满足的心态,有时候跟金钱有关,有时候跟金钱并无关系。即便跟金钱有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中,金钱也只起到 20%的作用。

幸福的根本,并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金钱,而在于你减轻了多少欲望。欲望少了,虽卧地上,犹为安乐;欲望多了,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8. 越攀比,越吃亏

人生的痛苦之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尤其是喜欢跟人比较,是我们内心动荡、恍惚不安的来源,也让大部分人活在患得患失的世界中,不能解脱。

有一年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冠军被日本选手获得,亚军和季军分别是美国、俄罗斯选手。

赛后,记者们采访得到冠军的日本选手,问:“与你相邻的水道,一边是美国人,一边是俄罗斯人,你知道他们都曾经打破世界纪录吗?”

他真诚地回答:“不知道。”

记者又问:“你知道其他选手紧追在后,而你一度被俄罗斯劲敌超越吗?”

他摇了摇头:“不知道。我只管自己向前游,任何人跟在我后面或超越我,都不会对我造成影响,只要一心一意游泳就好。”

可见,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只要做好分内的事,不和他人攀比就能成功。如果存有较量之心,便会不自觉地模仿别人,这样的结果只会落后,因为你在模仿时,别人已经完成了。只有自己努力前行,得到的结果,才真正属于自己,哪怕它并不尽如人意。

《金刚经》也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在劝我们,人应该无所执著地活着。

9. 耍小聪明的下场都不好

喜欢玩弄小聪明的人,就算暂时得到一些利益,也并不会长久,早晚都会坏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祸患。

很早以前,森林中百兽过着闲逸、安乐的生活。因为没有兽王,百兽便商议寻找一个有资格的动物来领导群兽,于是四处寻觅。

一天,有只狐狸跑到一家染衣坊寻找食物,不慎掉进了染缸。

它惊恐万分,拼命挣扎,等到爬出染缸时,已是筋疲力尽。它再也没有心思寻找食物,落荒而逃。

在河边喝水时,狐狸见到水中的倒影,忽然发现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美丽异常,与众不同。正在这时,寻找兽王的动物们发现了它,惊奇地问它是什么动物,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狐狸灵机一动,诈称自己是天帝派来做兽王的。

群兽从来没有见过它这样的动物,又听说是天帝派来的,便信以为真,拥立狐狸为王。

当上兽王的狐狸得意忘形,开始作威作福,不但役使所有野兽为自己做事,还忘乎所以地让狮子当坐骑,四处游玩。照理说,这狐狸当了兽王,应该对同类特别关照才是,但狐狸反而痛恨狐群,百般加以折磨。

动物们本以为有兽王领导,生活会更加幸福、快乐,没想到却落得痛苦不堪。众狐狸更觉得“兽王”是飞来横祸,大惑不解,暗地里对兽王进行观察。后来,它们怀疑这天帝所赐的兽王是狐狸假扮。

众狐狸找了个机会,偷偷地问狮子:“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兽王是否仍要骑着你去游玩?”

狮子说:“不,兽王每月十五都给我放假,它总是单独离去。”

群狐说:“我们狐狸每到十五日就会昏迷一阵,好一会儿才能恢复。你可以在十五日那天跟踪兽王,看它是不是狐狸所扮。”

等到十五日,兽王照常向远处跑去。狮子便悄悄地跟在后面,到了一个山洞里,果然看见兽王像死尸一样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狮子这才知道动物们都上当受骗了,尤其是自己,居然被狐狸当坐骑戏弄了这么久。狮子恼羞成怒,一跃而上将这只狐狸吞食了……

群兽因为没有好好考察,让一只卑劣的狐狸当了兽王,结果都受到了莫大的痛苦。那自作聪明的狐狸,也落了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法句经》中有这么一句:“无乐小乐,小辩小慧,观求大者,乃获大安。”耍耍小聪明,只能得到一些小乐,甚至得不到快乐,只有发大心,利益一切众生,才能获得究竟的大安乐。

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远离耍小聪明的人。

10. 把嫉妒心化为随喜心

看到别人快乐,心中应当真心随喜,替他高兴。如果实在生不起随喜,自己也要懂得克制,千万不要因嫉妒而发恶愿。

嫉妒,是一种极其普遍、又杀伤力极大的心态。若对超过自己的人无法忍受、心生忧恼,这就是嫉妒。

女人嫉妒别人的年轻、美貌,男人嫉妒别人的才华、财富、权势,儿童嫉妒别人能拥有梦寐以求的玩具……林林总总,无所不嫉。

在《杂譬喻经》中,就讲了一则嫉妒的公案:

从前有个婆罗门,他的妻子没有生育,小妾却生了一个男孩。

妻子非常嫉妒,趁人不注意,用小针刺入小孩头顶,孩子不久就死了。

小妾悲痛欲绝。后来知道是妻子所为,于是受持八关斋戒,以此功德回向,发誓要报仇。

小妾七日后命终,于七八世中转生为妻子的孩子,容貌端正、聪明伶俐,但都是小时候夭折。妻子悲痛不已,比小妾丧子时哭得更厉害。

后来有一僧人,是阿罗汉的化现,告诉了她前因后果。妻子才恍然大悟,遂向僧人求戒。僧人让她第二日到寺院受戒。

次日,她在去寺院的途中,小妾又化为毒蛇,阻挡她的道路。

僧人严厉地作了呵斥,令二人解怨释仇,忏悔了往昔的怨结。

古今中外这方面的公案非常多,由于嫉妒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故很难控制,一旦它不小心生起,只能任其摆布。

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因为怀疑妻子不忠,妒火中烧,杀了妻子与假想的情敌后,自己也同归于尽;《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在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后,郁闷而死。

他们的死,引起了后人很多哀叹。但又有几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身上没有奥赛罗与周瑜的影子呢?

所以,人与人之间,最好不要有嫉妒,看到别人快乐,心中应当真心随喜,替他高兴。如果实在生不起随喜,自己也要懂得克制,千万不要因嫉妒而发恶愿:“今生我比不上他,来世我要变成恶魔专门害他。”

发心若是这样的话,那一切都完了!在嫉妒的战场上,只有失败,没有战利品可得。嫉妒心重的人,就算暂时害得了别人,但终究还是害了自己。

11. 比富不如比德

现在有些人,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

我读书时,学习气氛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

现在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

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

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

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遂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

如今,攀比在一些偏僻地区,也逐渐蔚然成风。每逢节日,人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饰品如何华贵……在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令人咋舌。

其实这些都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德学双馨,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即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的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件衣服,衣服补了再补。不像现在有些人一样,天天追逐流行时尚,衣服换来换去。

古人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生活节俭,以后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便相当困难了。像有些人,从小娇生惯养,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生活条件极为优越。但后来家境突逢变故,一夜之间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的甚至会自杀。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往昔只迷恋物质上的富足,却忽略了精神上的贫乏。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人活着,不能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要关心自己的德行和学识。

爱因斯坦就是个注重德行和学识的人。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就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

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衣服。”

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把自己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

爱因斯坦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年轻人,不能只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

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而不是盲目与别人攀比。

12. 失败是如何炼成的

傲慢,使人不见自己的过失,也不见他人的功德。

如果一个人自傲而轻人,那么他不仅不被人们欢迎,他所具有的功德也将逐渐退失。

大作家海明威说过:“炫耀广博见识或渊博学问的人,是既没有见识、也没有学问的人。”傲慢会使人变得无知,甚至变得无耻。

以前,印度有位叫真空巴的国王。他有两个儿子,小王子自知当国王的希望渺茫,便志愿修道。征得父王同意之后,他离开皇宫,进入人迹罕至的密林,专心修持。

时日不长,国王驾崩,太子继位不久也死去了。

国不能一日无君,群龙无首的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迎请潜居深山的小王子回宫继位。初时小王子道心坚定,不愿下山,但经不起大臣们的屡屡哀求,遂回宫登上了国王的宝座。

他当上国王后,淫欲心猛厉。为了满足贪欲,他立下了邪恶的法规:“国中未婚的女子,国王都拥有初夜权。”

手下大臣极为反感,纷纷对他善言劝诫。但这位傲慢的国王根本听不进去,一怒之下将劝告他的大臣杀死。

这样过了很长时间。一天,一个女人在许多男人面前裸体奔跑,并站着小便。人们都指责她不知羞耻,可她却说:“大家都是女人,有什么不好意思?你们这些女人能站着小便,我为什么不能?”

旁人说:“我们明明是男人!”

女子立即反驳:“不!这个国家只有国王一人是男人,否则,你们怎么会容忍自己的妻子、姐妹和女儿受侮辱呢?国王的行为比我更可耻,你们为什么要忍受?”

一语惊醒梦中人,早已忍无可忍的臣民冲进王宫,杀死了这个荒淫无度的暴君。

可见,傲慢会使人迷失自己,最终自取灭亡。

不过,傲慢这种烦恼难以察觉,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感觉不到,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圈套。藏地有句俗话说:“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水。”或者说:“傲慢的铁球上,生不出功德的苗芽。”只要心中有了傲慢,自认为比别人更胜一筹,那就如同身上披了件雨衣,雨水无法进来一样,所有功德从此与自己无缘。

有智慧的人没必要傲慢,没有智慧的人傲慢只会自取其辱。麦彭仁波切也说过:“大士傲慢何必要,若无我慢更庄严;劣者傲慢有何用,若有我慢更受辱。”故我们应“今当去慢心,甘为众生仆”,遣除一切傲慢之心,心甘情愿当众生的仆人。

13. 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对时间无所谓的人,感觉与人交谈是一种享受。而真正了知生命无常、人身难得的人,却宁可舍弃财富,也不愿空耗时光。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时光飞逝如电,一去而不复返。从获得暇满人身,至命归黄泉,匆匆几十年,转瞬即逝。

世人尚有“尺璧非宝,寸阴是金”的说法,对于修行人而言,爱惜时光更是极为重要。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曾转生为一婆罗门,在一寂静处修行。帝释天为其所感,欲赐悉地。婆罗门回答说:“我没有其他愿望,如果您要赐,就赐予我您不来的悉地吧,否则,我会因您来而导致散乱。”由此可见,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不打扰他,是对他最大的恩赐。

有位居士也曾告诉我,他最怕别人上门或打电话,特别耽误时间。

学院的一位堪布也说:“为了怕别人趁上门办事之际,谈论没完没了的话题,我宁可走很远的路到别人家里,办完即归,不致耽误时间。”

确实,对时间无所谓的人,感觉与人交谈是一种享受。而真正了知生命无常、人身难得的人,却宁可舍弃财富,也不愿空耗时光。

那公巴大师说过:“人们与其谈论许多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不如拜读诸佛菩萨的传记,了解彼等自始至终是如何实践菩萨道的。只有这样,才是极为善妙,不会被诳骗的啊!”

文学家鲁迅在《门外文谈》中也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所以,纵然你不能自己修行,也千万不要谋害其他修行人的生命财产!

14. 学佛后我们能开什么神通

对佛教不了解的“修行人”,非常执著天眼、天耳、天上飞行,或者开中脉、见圣尊等神通。常听有人吹嘘“某人又开天眼了”、“某人又见到观音菩萨了”……不少人为追求这些而学佛,却不知这不但达不到解脱的目的,反而很可能会走火入魔。

常有人问:佛教大德为何不以神通度化众生?

《长阿含经》中就有现成的答案,佛告坚固:“我终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世间的特异功能、杂技、魔术,都能显示许多难以置信的现象。

随着科学日益发达,上天入地早已不是神话,所谓的神通若仅限于此,除了盗名欺世,又有何用呢?

从前,仲敦巴格西与四位瑜伽士前往热振。一天,已到骄阳当头,应当食用午餐时,他们的食物却一无所剩。

一行人饥饿难耐,正商量如何应对之际,衮巴瓦却胸有成竹地说:“我将会吃到从山嘴往上攀登的人所带来的食物。”当他话音刚落,一位施主便携带着丰盛的斋食即时而至,他们终于得以饱餐一顿。

同类推荐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百年佛缘:生活篇

    百年佛缘:生活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热门推荐
  • 将军不忍终落泪

    将军不忍终落泪

    颜舒(女二)本是一位富家小姐,不料世事难料,颜家一日招人怨恨,倾城倾国的大小姐只能含恨被当家主母卖到风尘之地与少帅江屿北(男一)相识相知,她风流,妩媚,妖娆,与他共度难关,知心知意。一次任务之中,可惜颜舒死了!后来江北屿与南关风(女主)相识,因为家世优渥,南关风对其一见钟情,天天跟着他东奔西走,机缘巧合之下,江北屿受到她的帮助,渐渐从颜舒的离开中走出,可是…
  • Meteorite

    Meteorite

    黑手党之国——海利伯拉特,隶属于其西南方海域的学院岛诺尔齐斯。表面上宁静祥和的这个地方,却是整个黑手党之国危险级别也是安全级别最高的岛屿,数个势力庞大的黑手党以及海利伯拉特的机密暗杀部队据点便安设在此,除此之外诺尔齐斯还潜伏着销声匿迹数千年的血族。不仅如此,正式拥有诺尔齐斯户口的人们还有着习得占星术、封魔诀等各种能力的几率。在天现红月之时,这座学院岛最原本的持有者们——血族,悄然复苏。
  • 多元宇宙之执剑求逍遥

    多元宇宙之执剑求逍遥

    这是一个迷茫少年自以为穿越到异世的故事。这是一个剑修行走在西方大陆以及多元宇宙的故事。这是一个没有目标执剑求逍遥的冒险故事……很长,很长。
  • 雨自贺兰

    雨自贺兰

    本书中诗歌不是青年人唯一的选择,但若青年时不写诗,对一个人来说,些许有些遗憾。塞上宁夏曾是边塞诗的发源地之一,从唐太宗灵州勒石题诗,到大明宰相张居正的“一声羌笛吹关柳,万卒雕戈拥贺兰”,朔方的诗歌里张扬着西北人的气质和血性。
  • 大义凛然少掌门

    大义凛然少掌门

    在这个一言不合就杀人夺宝的修真世界里,作为少掌门的陈守业只想一心修炼,渡劫成仙。可是,总有人想害他……
  • 青城尘上嚣

    青城尘上嚣

    恍惚兮难安,惊觉非流年。一场奇幻之旅随着华北第一场雪的降临而到来,她义无反顾踏上了这条未知路。行行复行行,萧萧风不停。她抱抱自己,抿抿嘴唇似乎在隐隐期待着什么。而在清山顶上,一名白衣清瘦男子猛然回头,像听到了什么呼唤,白雪纷纷然,万物复寂寂。他拂落肩上白雪,纵马下山去。
  • 傲世刀纹

    傲世刀纹

    一个为救族人而筋脉尽断,右手残废的少年,默默承受着旁人的嘲讽,直到他即将心灰意冷的时候,一道蕴含着雷电的飞刀刀纹却是悄然浮现在他右手手背之上……身形掠,威力展,魅影千变,气势凌身震诸天;刀纹鸣,虚空裂,银光万化,诡异莫测降万物。境界:玄体境-玄灵境-玄意境-玄气境-玄宫境-玄丹境-玄象境-玄劫境-玄虚境-玄尊境
  • 逍遥真君

    逍遥真君

    魔灵戒,远古魔道三大神器之一,仙魔两界大动乱的导火线之一,且看桃花村少年逍遥仙魔两界,登上仙魔巅峰。既然这世间仙不为仙,我堕入魔道又如何?成仙,成魔?皆在我一念之间。
  • 重生之爱妻

    重生之爱妻

    在亲生妹妹的设计下,他怨上了她。在昔日青梅的谋划下,他恨上了她。直到她自爆在他面前,他才发现自己的心空了,再也没法完整。在抱着和她的孩子一起死之前,他想,如果还有机会,自己一定要好好地弥补她和孩子。然后,他发现自己重生了。重来一次,除了她和孩子,其他人不是敌人,就是陌生人!
  • 我只想安静的当个小白脸

    我只想安静的当个小白脸

    在我十五岁那年,我遇到了一个算命的瞎子。他告诉我,我这辈子胃不好,只能吃点软的东西。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我林宇就算从这里跳下去,就算是摔死,也不会胃不好!然后......我就因为长得太帅,被抓去当了个压宗相公......就在我打算发出真香警告的时候,谁能告诉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破系统,是个什么情况!我真的不想装逼,只想当个安静的小白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