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0900000018

第18章 为什么我们的日子过得那么难(3)

仲敦巴格西向来喜欢隐藏功德,对衮巴瓦示现神通极为不满,声色俱厉地训斥道:“衮巴瓦,你不要妄自尊大!”

可见,若无特殊必要,高僧大德除了开显佛理引导众生外,一般不会轻易示现神通。

现在有些修行人,整天神神叨叨,到处炫耀自己的梦境、验相或感应,看到一点东西、听到一点声音,就自以为得、沾沾自喜。

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倘若你通过修行,自私自利心减少了,利益众生之心增上了,这才是最高级的神通!

15. 有利他之心的人福报才大

世上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的;世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自利而引发的。《入行论》亦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现在很多人十分羡慕开悟成佛的境界,一谈起这些就津津乐道、特别神往。然而,成佛又是为了什么呢?

华智仁波切曾明确地告诉我们:成佛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并不是想自己获得佛果后,一个人过得逍遥自在、快快乐乐。所以,学佛是为了成佛,而成佛,是为了利他!

《弟子问答录》中也说:“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世间上其他事的意义都不大,唯有利益众生是最无上的,这也是佛陀极其欢喜的事,诚如《华严经》所言:“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藏地有一位著名的大成就者,叫热罗多吉扎。一次,他准备在寂静处长期闭关,安住于如如不动的禅定中。

此时,本尊现身对他讲:“你安住在寂静的灭定中,纵然长达千百万劫,也不如对一个众生播下解脱种子的功德大。”

得到这样的教言后,他从此不断云游各方,度化众生。

可见,利他才是最有意义的修行。一个人就算能力有限,行为上无法利益众生,但仅仅发一个利他心,福德也远胜于供养诸佛。

如寂天菩萨说:“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胜月女经》亦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

有些人目光短浅,为了暂时的利养名闻,便把利他心完全舍弃,这如同以下故事里讲的小孩为了几块糖而放弃如意宝一样,是非常愚笨的行为。

佛经中有一则公案说:

往昔,有父子二人拥有一个如意宝,父亲天天守护着如意宝。

有一天父亲很困,想睡一会儿,临睡前对儿子说:“你将如意宝收好,千万不要给任何人。”

父亲很快就睡着了。这时来了几个小偷,问这小孩要如意宝。

孩子说:“父亲交代了,如意宝不能给任何人。”

小偷拿了一些糖果给他,说:“这个如意宝是一块石头,对你没有什么用。糖果可以马上吃,而且价值是很贵的,不如我们交换吧!”

小孩觉得有道理,就把如意宝交出去,换得了一点儿糖果。

如此舍重取轻,实在令人惋惜。现在很多人也像这个小孩一样,因为不懂利他心的价值,为了得到一点点小利,结果丢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要知道,世上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的;世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自利而引发的。《入行论》亦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所以,且不说别的,就算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远离痛苦,也绝对不能没有利他心。

曾有一对善良的夫妻,下岗后开了一家小饭馆。

饭馆开张后,夫妻俩便以好人缘,赢得了很多回头客。同时,每次吃饭时,小城里的一些乞丐,就会排成队来到他的饭店乞食。

夫妻俩给他们施舍的饭菜,都是新做的,并不是顾客剩下的残羹冷炙。

他们所做的这些善行,都是发自内心的。

一天晚上,饭馆所在的地方,不慎发生了火灾。危急时,那些经常来乞讨的人,冒着危险帮他们将东西搬了出来。不一会儿,消防车来了,饭店由于抢救及时,终于保住了。而周围的很多店铺,因为得不到及时抢救,早已成为一片废墟。夫妻俩善心似水,最终得到了好报。

通过这件事,足见利他心的重要性。所以,一个人没有其他什么倒不要紧,但不能没有利他心。有了利他心的话,福虽暂时未至,祸却早已远离。

16. 不图回报 反而有大回报

在利他的过程中,有些人虽然不图任何回报,但有时因缘不可思议,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往昔,佛陀在因地时,每次布施身体、财产、王位、妻儿,帝释天问他是为了什么,他都回答:“唯一想让众生获得快乐,此外没有其他希求。”

我们虽然无法做到佛陀那样,但也应尽量无条件地利益众生。

在此过程中,有些人虽然不图任何回报,但有时因缘不可思议,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前有个大学生,他读书时没有钱,只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有一天中午,他肚子特别饿,就去敲一家的门,想要点儿东西吃。

开门的是一个小女孩。大学生有点不好意思,但已经到了门口,没办法只好开口说:“我很饿,可不可以给我一点食物?”

小女孩给他拿来一杯开水、几块面包。

他狼吞虎咽地吃完后,问她要多少钱?小女孩说,家里的食物很多,不要他的钱。

很多年后,小女孩长大成家了。有一天,她突然得了非常怪的病,在一家医院做手术花了很多钱,但是根本没有效果。

有人建议她去某某医院,那里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或许能治她的病。于是,她就到那个医院去,果然治疗效果不错,住院的时间也比较长。

出院时,她觉得住了这么长时间,医疗费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以前治病花了很多钱,现在钱也没有了,所以结账时根本不敢看。

后来,她鼓起勇气看了一眼,账单上写的竟然是:“一杯开水、几块面包,足以支付你所有的医疗费。”

那个医生,就是她帮助过的大学生。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生命就像是空谷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割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因果是丝毫不爽的,只要你付出了,就必定会有收获,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17. 布施 只会让你越来越富

如今的人们,不太明白因果的取舍关系。原本发财需要布施之因,他们却为了发财,一味地掠夺;明明长寿需要放生之因,他们却为了长寿,一味地杀生……最终只能南辕北辙。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发财,想方设法改变风水、生辰,以期自己财富盈门、财源广进。

其实,佛陀曾明明白白告诉过我们,发财的因是什么呢?不是发财树,不是貔貅兽,不是水晶球,而是布施。

往昔在印度,有个特别了不起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善施,不过人们更喜欢叫他“给孤独长者”。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生性慈悲、乐善好施,一生中七次散尽家财,统统布施给孤独的人,故被冠以“给孤独”的美名。后来,他为了给释迦牟尼佛建精舍,甚至用金砖铺地购买园林。他一辈子中越布施,钱越多,用现在的话来说,最后成为了当时的“首富”。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春秋末年的范蠡。他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辞去一切官职,划着小船去太湖经商了。他做生意非常有头脑,不到几年光景,就积累了亿万家财,富可敌国。在他的一生中,也曾三次散尽家财,接济百姓。但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又能再次积累起万贯家财。他死后被人誉为“陶朱公”,也就是现在大家常拜的“财神”。

再看看现在,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呢?众所周知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不但是全球首富,还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他每年投入慈善事业的是几十个亿,前几年他还宣布:死后财产不留给后代,全部都捐赠给慈善机构。

然后范围再缩小一点,我们亚洲,现在的首富是李嘉诚。他也同样乐善不止,经常拿出大笔的钱来上供下施,救助贫困、捐助教育等,并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家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通过以上这些例子足以看出,佛陀说“发财的因不是别的,而是布施”,这句话确实真实不虚。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则不得。

然而,如今的人们,不太明白因果的取舍关系。原本发财需要布施之因,他们却为了发财,一味地掠夺;明明长寿需要放生之因,他们却为了长寿,一味地杀生……最终只能南辕北辙。不想痛苦,痛苦却一个接一个降临;想要快乐,快乐却像仇敌一样被灭掉了。

痛苦的根源,就是执著。即便只有针尖那么小的执著,也会引来绵绵不绝的痛苦。对于自己执著的,得到了,患得患失;得不到,伤心欲绝。

如果没有执著,这一切得失又与你何干?

18. 慈善不是钱,是心

希望慈善能从你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提起“慈善”,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捐钱。其实,慈善不一定非要物质捐赠,精神上的爱心也不可缺少。

例如,一个人与家人吵架,痛不欲生而准备自杀时,我们就应当去安慰他、帮助他,想尽一切办法令其内心得以恢复。尽管这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但对别人来讲确实需要。

如今不少人认为,慈善只是有钱人的消遣,跟自己这种平民百姓没多大关系,故对这方面不闻不问、从不关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此,我想起一个令人非常难忘的故事:

2007 年的一天,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

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在晚宴将要开始时,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这一老一小:“欢迎参加今天的晚宴,请出示你们的请帖,谢谢。”

老妇人听后,对安东尼说:“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这个小女孩要来,我陪她的。”

安东尼回答:“很抱歉!今天晚宴邀请的都是重要人物,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帖的人一律不能进去。”

老妇人表情严肃地问:“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来表达自己心意的,难道都不可以吗?”她又进一步说:“如果我不能进去,这个小女孩可不可以进去?因为她从电视上知道,非洲的孩子特别可怜,很想为他们做点事。她把储钱罐里的所有钱都拿来了,打算捐给非洲的孩子们。”

安东尼解释说:“今天这场慈善晚宴,来参加的确实是重要人物,他们将为非洲的孩子慷慨解囊。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这场合不太适合你们进去。”

“叔叔,慈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突然问。她的话,让安东尼愣住了。

“我知道受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也会拿出很多钱,我虽没有那么多,但这是我所有的钱。如果我真不能进去,请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老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他面带微笑,摸着小女孩的头,弯腰跟她交谈了几句,然后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请帖:“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安东尼接过请帖一看,忙向他敬了个礼:“当然可以了。”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

结果出人意料的,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不是捐出 300 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 800 万美元的比尔·盖茨,而是仅仅捐出 30 美元 25 美分的小女孩——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且晚宴的主题标语也变成这样一句话:“慈善不是钱,是心。”

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也争相对此作了报道。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无数人看到报道后,纷纷表示赞同——慈善不是钱,是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颗善良的心,谁都可以参与到慈善中来,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利。

甚至,对于一个生命,不生起害他的嗔心,希望他得到快乐,这也是慈善。正如佛陀在《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然而遗憾的是,如今很多人没有慈善的意识,宁愿把钱无意义地挥霍,也不愿用它为生存希望一点点萎缩的人们,重新撑起一片天。

中华慈善总会曾有一项统计表明:中国拥有 80% 以上社会财富的富人,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 15%。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

其实且不说富人,就算是城市里的普通人,把一顿大餐或一件名牌衣服的钱节省下来,也足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从而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

所以,希望慈善能从你我做起,从当下做起。有钱的人可以从物质上作支持;没有钱的人,哪怕付出一个微笑、说一句真心的祝福,也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附录

大欢喜——索达吉堪布开示录

多年来,索达吉堪布常在不同场合,为大众传讲佛法,并抽出一些时间让大家随机提问,当场回答。针对现代人的内心困惑,本书特摘录了一些常见问题,以飨读者。

感情

问:我一个朋友今年 31 岁了,但是还没有对象,她想建立一个佛化家庭,如何才能忏悔业障,感召一个如意的眷属呢?

堪布答:她想找一个理想的伴侣,最好能念一下《地藏经》。若是没有前世特殊的业障,那么念了《地藏经》、祈祷地藏王菩萨的话,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

确实,建立一个佛化家庭,妻子也学佛、丈夫也学佛,夫妻之间就没有太多冲突了。否则,妻子学佛,丈夫不学甚至反对,那么天天都会热战、冷战不断,自他也会特别痛苦。

但她最终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还要看自己的因缘和福分。当然,通过祈祷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问:我过去遇到感情上的挫折,一直困扰着现在的心情,该怎样摆脱呢?

堪布答:在我们藏地,很多年轻人因为有信仰,也懂得佛教的无常观,所以在遇到感情问题时,一般不觉得这种痛苦特别大,但汉地的人好像不是如此。

其实,爱一个人,往往是建立在占有的基础上。一旦他对你不好,或者他变心了,自己无法再拥有他了,这时候才特别痛苦。假如你对他的爱无有条件,只要他好,你就觉得幸福,那彼此之间的关系再怎么样,你也不可能受到刺激或创伤。所以,爱情到底是爱自己,还是爱对方?这个需要好好观察一下。

爱情虽说是年轻人很难过的关,但你再过 10 年、20 年回顾人生,可能就会一笑置之。现在你对感情的执著,相当于孩童时代对玩具的执著一样,小时候玩具一旦被别人抢了,自己就哭得天崩地裂,可当你长大之后,回想当年的幼稚无知,就会觉得特别可笑。

如今很多年轻人,一直陷于感情的迷网中,无力自拔,非常可怜。

其实你们再过一段时间,有一些人生历练之后,就会觉得这真的没什么,只是某个年龄段的一时迷惑罢了。所以,随着年龄的成熟,或当你有了正确的信仰时,这种执著就会越来越淡,慢慢地,便不会再受它的困扰了。

问:我信仰佛教,觉得爱情是无常的,对恋爱也没有太大兴趣,那我要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婚姻的基础一定是爱情吗?

堪布答:要不要结婚,最好由你自己决定。我作为一个出家人,来决定可能不太合适。(众笑)

婚姻也好、爱情也好,刚开始是会有一种感觉,大多数年轻人也非常向往,觉得这是通往幸福的阶梯。但从我们佛教的眼光来看,一旦你结婚以后,自由的钥匙就交给对方了,从此之后,你就被困在无自由的空间里了……

同类推荐
  • 如何安住身心

    如何安住身心

    本书是“星云大师谈人间万事”中的第一册,为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该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清新,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作者此类短文集结出版后很受欢迎,在台湾地区成为众多读者的口袋书、床头书,在大陆也十分热销。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观自在:星云说喻

    观自在:星云说喻

    本书是《人生的阶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二本书的合集。主要讲述了星云大师对个人修身,自我反省的一些主张与看法。星云大师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应对他人的行为言语,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一个审视与警醒。贤者深明包容的智慧而更严格的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阶梯上更上一层楼。这番深入浅出的教导令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青春当时

    青春当时

    三个相约一起上同一所大学的少男少女,爱情在彼此中间随着时间慢慢生长悄无声息却又心知肚明,最后三人却不在同一所大学,相爱的两个人分开,到底是当初相爱的两个人中间有人故意为之,还是另有原因?在面临爱情,友情中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如果是你又该如何选择?
  • 每天一个脑洞故事

    每天一个脑洞故事

    画中猫活了过来,车祸死去的妈妈变成透明人回到家里,相貌丑陋的女孩得到一张美女的皮囊...本书记载了发生在现代的奇幻故事,或治愈或诡异,持续连载。
  • 终极乱世系统

    终极乱世系统

    世态大变,全国五百强企业转眼倒闭。林仙惨死,意外重生,系统跟随,乱世来袭。 与魔祖罗睺谈笑风生,与道祖鸿钧下棋娱乐,与妖皇称兄道弟。 一念斗众生,一剑斩万物。 林仙鼻孔朝天:“有人敢跟老子争?” 终极乱世系统,威武霸气!
  • 火影之东方传奇

    火影之东方传奇

    傲来雾,花果香。定海一棒,万灵朝。东海外,水帘中。齐天比高,仙折腰。
  • 我的大话修仙

    我的大话修仙

    赶上了穿越的末班车,顾青青带着游戏系统穿越了。逃婚的路上,拐走了精灵族的神射手,收复了三头黄金龙。唉我无意大陆的争霸,可就是有许多人不断的把你往上推,好无奈啊。
  • 攻略我的小可怜

    攻略我的小可怜

    白痴,啊呸!是白茌(chi)绑定系统渡劫的故事。非慢热型。白茌是个急性子,大多来说都是那些短篇。非主剧情,非主感情。作者想到一出是一出,如不喜欢请点叉。
  • 废柴五小姐:邪王宠妻无度

    废柴五小姐:邪王宠妻无度

    她,是传说中的bigboss,也是国际金牌特工,一朝穿越,变身成了齐腾国人尽皆知的废柴兼丑八怪五小姐——月冰倾。废柴?你TM就是连废柴都不如。丑八怪?美瞎了你们的钛合金狗眼!可身边总有个大灰狼时时刻刻准备吃了她,“娘子,你喜欢我吗?”谋大灰狼问。“喜欢。”夜千寻没想到她会这么回答他,连忙跑到她身边,问:”娘子,那你喜欢我哪一点?”“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ps:宠文无虐无误会,男强女强,真真正正一生一世一双人。坑品保证,放心入坑。)更新的会有点慢,因为写作只是作者的爱好,请大家耐心等更,谢谢大家的支持!
  •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权倾宠爱:妖孽王爷太霸道

    姜笙宛不知家道中落,竟被祖父差人抬到这个男人屋里面。洞房花烛夜,她盖头被挑起。哭肿的眼睛看到的却是这个恍若谪仙,气质尊贵的男人。不是说王跛子奇丑无比,游手好闲。“你真的是王……”,姜笙宛垂下头,不愿意把那难听的“跛子”二字说出口了。沈肆目光直勾勾,一刻都不愿意离开姜笙宛。简劣粗糙的红嫁衣并没有影响眼前人半分姿色,他笑意里融了前一世无处寄托的想念“笙笙,叫夫君。”见少女怔住,沈肆轻叹。“罢了,先别叫。这天下最珍贵的凤冠霞披配上你,才称得上是嫁啊。”姜笙宛呆呆看着眼前的男人,他眸中满是怜爱,是正心疼自己吗……“夫君。”眼前的少女红着脸垂下头,细弱羞涩的声音被沈肆捕捉,沈肆眸色陡然转深。
  • 武碎三界

    武碎三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便有了江湖!人间界如此!天界如此!神界亦如此!总之只要存在生命、存在智慧的地方,就会存在江湖!江湖生存法则第一条——强者为尊!江湖生存法则第二条——弱肉强食!江湖生存法则第三条——无毒不丈夫!三界通用法则!
  • 笑踏通天

    笑踏通天

    以前写有作品,但是和大神聊过之后发现很多的不足,就一直没创作。这本修仙争霸小说是第一本发表的。大家多多给意见。无种马、争霸天下。修仙闯天下。一步步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