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100000021

第21章 汉代:封建孝道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途径(下)。(2)

二是出现了一些奇异怪诞的孝子故事以及丧失理性的所谓“孝行”。汉代孝子所为,除了日常生活中敬顺父母以竭生养死葬之责这样的普通孝行外,汉代史书,尤其是《后汉书》记载的多是诸如曹娥投江寻父、姜诗大孝感天等充满迷信色彩的怪异的孝感故事,更有一些令人不忍卒读的残忍孝行。如孝子古初“遭父丧未葬,邻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扦火,火为之灭。”十五岁的孝子廉范在载父棺柩的船触石沉没时,“抱持棺柩,遂俱沉溺……疗救仅免于死”。虽然孝道要求孝子居丧“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但仍然有不少孝子服丧三年后,“赢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可见,愚孝行为在汉代已经初显行迹。后世孝子多以此为楷模争相模仿,汉代孝行遂成为历代孝子行孝的实际范型。

(第二节历代统治者倡行孝道的主要途径

汉代思想文化、伦理道德风貌,成为后世遵循的楷模。两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继承了汉代孝道的基本精神,把孝道伦理融汇于治世实践之中,采取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褒孝”、“旌孝”、“励孝”、“劝孝”,极力地宣扬和倡行孝道。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过注疏《孝经》来阐发和宣扬孝道

中国素有“述而不作”的注典传统,历代各家注《孝经》的书籍版本可谓汗牛充栋。根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孝经》注本“自魏文侯而下,至唐宋,有名可纪者凡九十九部,二百二卷。元明两代不预焉。其书虽岁久多佚,近时曹庭栋《孝经通释》所引,尚于唐得五家,宋得十七家,元得四家,明得二十六家,国朝得十家。”又据《清史稿?艺文志》,清代《孝经》注本计有三十三部,七十四卷。由此可见历代文人学士研究《孝经》的盛况,更何况流失亡佚的注本和未能载人史册的远远不止这些。

在历代封建帝王中也多有亲自注释《孝经》者,如晋元帝有《孝经传》,晋孝武帝有《孝经讲义》,梁武帝、梁简文帝并有《孝经义疏》,梁孝明帝有《孝经义记》,唐玄宗有《孝经注》,清顺治帝有《孝经注》,雍正帝有《孝经集注》等。皇帝亲自出马为之作注,足见《孝经》在历代所受尊崇的程度。

另外,还有不少仿照《孝经》体例而作的《孝经》类书,如唐陈邈之妻郑氏著《女孝经》,海鹏撰《正顺孝经》,贾元植撰《大农孝经》,员半千撰《临戎孝经》,李远撰《武孝经》,皇甫松撰《酒孝经》,宋代綦师学撰《元道孝经》,郭梁辅撰《武孝经》,口鹗撰有《佛孝经》

等等。

第二,在各级各类学校专门开设《孝经》课程,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

从汉平帝始于庠序置教师讲授《孝经》,唐初立《孝经》于国学,元代国子学定其制为“凡读书,必先《孝经》”,一直到清末,《孝经》

始终是封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唐玄宗天宝三年甚至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以行政命令的手段使孝道家喻户晓。有的皇帝,如晋孝武帝、北魏孝明帝、孝静帝等还亲自教授讲解《孝经》。同时,《孝经》被列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书。如宋代尚书省加试《论语》、《孝经》,明代乡会试要出《孝经》题一道,武学考试也须间出《孝经》题目。

第三,撰写编著史书,辑录历代孝子孝妇轶闻事迹,以褒扬孝行

汉代以降,历朝官修的的人物传记中都不忘述及传主的孝行,在“正史”中,均专门辟有所谓《孝义传》、《孝行传》、《孝友传》、《孝感传》等,记载孝子事迹以示表彰并激励后人。各代正史的《列女传》中也都辑录许多孝女事迹,所以才有“一部二十四史,只是忠孝二字而已”的传统说法。在官修或私撰的地方志中,这部分内容也占了相当的比重。除此之外,历代编纂的孝子事迹专辑也蔚为大观,如东汉刘向有《孝子传》,晋陶潜有《孝传》,晋殷道叔有《孝行录》,隋唐广济及师觉授皆有《孝子传》,武则天也曾主持编撰《孝女传》,宋代袁甫有《孝说》,乐史有《广孝悌书》、《孝悌录》、《孝悌赞》,危高有《孝子拾溃》,胡讷有《孝行录》,曹希达有《孝感义闻录》,元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明成祖御制《孝顺事实》,汪清有《孝女徵略》、《孝子徵略》,等等。

第四,大造社会舆论,并通过以“孝”字立谥、御赐牌匾、广立牌坊和祠堂来褒奖孝子,倡扬孝德

道德只有通过舆论的力量才能把权利义务观念转化为信仰,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统治者是深谙此道的。自两汉以后,几乎朝朝相袭,皇帝、皇后都以得“孝”字谥为最高的荣誉称号。

翻检二十四史即可以看到,历代皇帝、皇后谥号,以孝字的使用频率为最高。一般臣民也有因孝行而得“孝”字官谥、私谥的,如宋大臣包拯谥“孝肃”,元代大臣布鲁海牙谥“孝懿”,明代名士莫辕因孝被私谥“贞孝先生”,清代学者钟陵被门人私谥为“孝端先生”。

为旌表孝义,彪炳门闾,政府还象征性地拨“建坊银“,为孝子孝女建造庙宇、祠堂。如广州市有“光孝寺”,浙江上虞县曹娥江边有曹娥孝女庙,山东长清县有为汉代孝子郭巨建的寿堂山郭氏墓祠,其他一些地方至今也仍有孝子祠、忠孝祠保存着,成为展示传统伦理文化特别是传统孝道的一道独特风景。另外,还常常易孝子所居乡里名,如仅《南史?孝义传》就有六例更孝子乡里为“孝行里”、“纯孝里”、“孝义里”、“通灵里”等等的记载,所以保留至今仍有许多以孝为名的县、乡、村。

第五,利用人们信仰果报的心理,大肆渲染“孝感”故事,劝导乃至威吓人们行孝积德

把以种种传说、偶合、附会、臆测等为依据的天人感应,以及与之相连的报应思想同孝道糅合在一起,“孝感”的神话就被制造出来了。经过思想家的蛊惑,孝感观念更显得神乎其神,即所谓:“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民间故事中,孝子孝妇们常常被神化,他们的孝行感天地、泣鬼神,于是天降甘霖灵芝,神赐福禄寿昌;相反,不孝子女往往招致神谴,或现报于当世,受尽各种磨难,乃至不得善终;或惩罚于来世,在地狱遭受煎熬,乃至托生为牛马、遗祸给子孙,等等,这叫做“王法可幸免,天诛不可逃”、“世人不见,苍天有眼”。如《聊斋》中虐待瞎婆婆、《冥报记》里养姑不孝的媳妇变成了猪;《冥报记》中“曾以不净碗盛食与亲”的谢妻,死后受到“铜汁灌口,非常苦毒”的报应;《青楼梦》中描写阴间有专门惩处不孝女的“剥衣亭”,《镜花缘》里则描写了一种怪鸟:“其形如人,满口猪牙,浑身长毛,四肢五官与人无异。惟胁下舒着两个肉翅,顶上两个人头,一头像男,一头像女,额上有纹,细细看去,却是‘不孝’二字。”

可以说,充斥于正传野史中的孝子记载和民间所有的孝的故事和传说,大多都是借助因果报应,一方面强化着人们的行孝观念,激励人们自觉践行孝道,另一方面又从心理上震慑不孝者,对忤逆不孝之行进行鞭挞,以警示世人。古代割股燃指一类愚孝现象泛滥成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根深蒂固的孝感观念在作祟。孝感故事对于“愚孝”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单单从一些地名,我们就不难看出这类“孝感”故事传说的影响之大。如以至孝而遇仙得天助的大孝子董永的故里,就是直接以“孝感”为名的;今河南洛阳市西的。孝水”是因晋代孝子王祥卧冰取鱼以奉母而得名;山西孝义县(今孝义市)是因隋末孝子郑兴“割股奉母”被唐太宗御赐“孝义”为县名;今山东历城“孝感泉”来自元代孝子刘琮孝感泉涌的故事;浙江安吉县的“孝子泉”来自宋代学者吴可几、知几兄弟孝感泉涌的故事。到明代,虞淳熙集历代孝子故事为《孝经集灵》,书名显系孝能通灵之意。尽管这些故事是如此地神秘荒诞、虚妄不经,但这丝毫也无妨于人们的信仰。历朝历代的人们依然津津乐道,世世相传。它的力量也正在于这种超越的、信仰化的形式之中。

第六,为使妇孺皆知,还采用图说、雕绘等生动形象的形式在社会上广泛地宣扬孝道

自隋唐以降,有多种《孝经图》、《孝经应瑞图》、《二十四孝图》、《女二十四孝图说》、《百孝图说》、《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说并诗》之类问世,清张之洞亦编有《百孝图说》。恰如《孝经大全》

卷28载:“唐宋人图《孝经》者无虑数十家,各臻其妙,此风教中事。”

孝义故事自汉代以来就是民间艺术,特别是墓葬艺术装饰的常用伦理题材。“以孝悌故事刻石,在四川汉墓石刻中,已有发现”,如在东汉晚期的山东嘉祥武梁祠石画像中就出现了曾子、闵子骞、老莱子、丁兰、董永、章孝母、忠孝李善等孝义人物。其中有伯俞悲母的石刻作品。画面上老妇人老态龙钟却满身悍厉之气,韩伯俞双腿跪地掩面而泣,上方榜题日:“伯榆伤亲年老,气力稍衰,笞之不痛,心怀楚悲。”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北魏孝子石棺以精美的线条刻画了蔡顺、董永、舜、郭巨、孝孙原谷等人的故事。“孝子图”更是宋代墓葬中最突出的图像。宋、金时期的墓室内以壁画、石刻、砖雕等形式出现的孝子故事图,出土的已经多达数十处。如重庆井口宋墓中有绘画石刻的王延元、姜诗、陆绩、汴州李氏女、郭巨、仲由、闵损、丁兰乃至目连等孝子故事。山西永济发现的金代贞元元年青石棺、山西长子发现的金代正隆间墓中壁画上都有二十四孝图。事实上,自宋代以后,“孝子图“就成为墓葬图像的主题,甚至连道士的棺椁上刻的也是“孝子图”。

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一般认为二十四孝的形成、定型是在元代,以著名孝子郭巨敬首辑《二十四孝》为标志,收入帝舜、郯子、老莱子、仲由、闵损、曾参、汉文帝、董永、江革、黄香、姜诗、丁兰、郭巨、杨香、蔡顺、陆绩、王衰、孟宗、王祥、吴猛、庾黔、唐夫人、黄庭坚、朱寿昌等共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近期有学者根据大量宋代墓葬壁画石棺等出土文物研究后认为,二十四孝故事这一系统在北宋已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其起源可以上溯到唐代或更早的时期。如河南孟津张盘村北宋石棺线刻、荥阳司村宋墓壁画,孝子故事都达到了19个。而山西永济县金墓、长子县石哲金墓、芮城县永乐宫石椁的孝子故事图,则已经是以“二十四”这个数目出现的。以后各个朝代收入的人物题材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直至明清及民国初年仍有多种不同选本的二十四孝故事问世、流传。这一伦理题材流行之普及,影响之深广,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后来又有更多的《后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二百四十孝》等作品问世,对于孝道的广泛传播,尤其是孝道在民间社会的普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七,以家规族约、蒙学童谣、说唱艺术等浅显通俗的方式,使孝道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这是普及孝道最常采用、也最易见成效的途径

历代的祖训家诫、宗谱族规是教谕鞭策子弟赡老孝亲的良好渠道和工具。有人在论及儒家家庭伦理时就列举了由汉代至清代100多种家训、家约、家规,如汉王肃《孔子家语》、唐人的《太史公家教》、宋司马光《家范》、朱熹《朱子训子帖》、陆游《放翁家训》、袁采《袁氏世范》、元人郑太和的《郑氏规范》、明方孝孺《家人箴》、曹端《月川家规辑略》、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张履祥《杨圆训子语》

等都是孝道教育的范本。如洪秀全先人的祖训第一条就是“子必孝亲,弟必敬长,卑必承尊。”女子教孝类书籍也为数甚多,除《孝经》外,(《朱子语类一性理一》载,有问:“女子亦当有教。自《孝经》

之外,如《论语》,只取其面前明白者教之,如何?”答日:“亦可。如曹大家《女戒》、《温公家范》,亦好。”这则材料说明,《孝经》是当时女子的首选教材。)还有汉班昭的《女诫》、晋李婉的《女训》、张华的《女史箴》、唐宋若莘、宋若昭的《女论语》、长孙皇后的《女则》、陈邈妻的《女孝经》、明孝仁皇后的《内则》、吕坤的《闺范》、清陈弘谟的《教女遗规》、陆圻的《新妇谱》等等。

官方颁布的各种教化条例和民间流行的乡规民约中,也无不把孝悌作为首要的内容。如明、清有皇帝亲自制定“上谕”、由各级统治者定期向百姓“宣讲”的制度,顺治九年颁布了“顺治六谕”,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第二、第三条分别为“恭敬长上”、“和睦乡里”。康熙九年(1670年)颁发的《人心风俗致治美政十六条》中头两条也是:“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各种蒙养书籍,也无不把教孝作为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宋明以后的蒙学读物,像宋朱熹等编撰的《小学》、明吕得胜的《小儿语》、吕坤的《续小儿语》、清程允升的《幼学琼林》以及太平天国蒙学教材《幼学诗》等等,里面充满了戏彩娱亲、菽水承欢、毛义捧檄、伯俞泣杖之类宣扬孝道的生动内容,使孩子在耳闻目濡中接受孝道教化。如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荀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荀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清谢泰阶《小学诗》云:

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谁人无父母,各自想当年。十月怀胎苦,三年乳哺勤,待儿身长大,费尽万般心。想到亲恩大,终身报不完,欲知生我德,试把养儿看。精血为儿尽,亲年不再还,满头飘白发,红日已西山。乌有反哺义,羊伸跪乳情,人如忘父母,不胜一畜生。

在这样的孝道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焉能不知行孝?

除了面向孩子以外,社会上还广泛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面向各个阶层,特别是面向庶民百姓的劝孝歌、教孝曲等,如唐代的《文昌帝君劝孝文》、王刚《劝孝篇》、《八反歌》、宋代邵雍的《孝父母三十二章》和《孝悌歌十章》、清代姚廷杰的《教孝编》、王德森《劝孝词百篇》、吴正修《二十四孝鼓词》、徐廷珍《乌夜啼思亲曲》、王家楫《镂心曲劝孝歌》、张保三《柳枝词思儿曲》,还有佚名的《劝报亲恩篇》、《道情劝孝歌》、《劝妇女尽孝俗歌》等等这些教孝读本,以说唱的形式,历数父母养儿之艰辛、舔犊之深情,鞭鞑不孝子孙的忘恩负义,教谕子女应该如何奉亲尽孝,读来琅琅上口,想来心悦诚服,于润物无声之中潜移默化,使人徙孝远恶,在下层社会中影响尤其深远。

除此之外,孝子故事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孝道的内容普遍地反映在诗歌、散文、小说、志异、传奇、戏曲、笔记、书札、铭赋乃至祭文、挽联等各种文学形式中。如《诗经?小雅?蓼莪》抒发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一字一泪,几乎可抵一部《孝经》

读;明朱元璋有《思亲歌》,叹“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悲憾;宋陆游的《游子吟》更是脍炙人口;《说苑》中冤狱孝妇上天震怒;《夷坚志》谢七嫂虐待婆母而化为禽兽;晋挚虞《灶屋铭》“大孝养志,厥此养行;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扬孝道宗旨,唐张九龄《祭二先文》情笃意真;杭州伍子胥庙联“生全孝,死全忠,拼此身报答君亲”荡贯天浩气,北京雍和宫康熙帝撰联“立身惟忠孝,永建乃家”寓谆谆教诲;《儒林外史》总五十五回,计有八回以孝义立题,《聊斋志异》虽在鬼魂精灵世界漫游,仍不忘以言孝开卷。内容广泛、可读性强的各类文学作品成为传扬孝道的重要形式。

同类推荐
  • 风月滇川

    风月滇川

    本书精选老舍、沈从文、汪曾祺、徐迟、冯牧、季羡林等40多位名家描写滇川的40余篇经典散文,配以精美彩图,以名家的视角,从文化、历史与自然等角度展现滇川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和风俗民情,探寻摄魂夺魄的高山峡谷、灵动温婉的滔滔江河。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的通俗笑话总集,内含一千多个笑话,是我国笑话宝库中的旷世奇宝。《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其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风格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是它最独到的特色。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我的刁蛮校花

    我的刁蛮校花

    为了寻找师父而下山的杨晨,阴差阳错成为了首富千金的小保镖。从此开启了另一番旖旎人生路。在杨晨脚下,没有不敢踩的人,只有不屑踩的人!
  • 平行世界:噩梦

    平行世界:噩梦

    整个世界由大大小小许多的世界构成,可能在某一个世界你是总统,而在另一个世界,你是杀人狂。这些世界平日里互为平行,互不干涉,唯有在睡梦之时,才有可能融合。如果你梦到正在杀人,不要以为那只是个噩梦,很有可能是另一个你在行凶作恶。(据本人真实噩梦改编)
  • 情非得知己

    情非得知己

    一场意外,因为路年的原因童谣怀孕了,也是一场意外,因为路年的原因童谣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路将军不可一世高高在上,战场上从未失败,但最终还是败给了那满身傲骨的童家小姐。
  • 天恨歌

    天恨歌

    一个安静的角落,充满回忆的地方。。。。。。。。
  • 吴萌萌的病娇小明

    吴萌萌的病娇小明

    身为一个娱乐小透明,吴萌萌表示我真的不懂。(无奈脸)我只是突然善良心爆棚,把这只比流浪的野猫还要可怜的小年青捡回家。为什么他要管这管那,为什么我又无可奈何,为什么我总是会拜倒在他的可怜兮兮的小眼神下,明明知道他是一个多么可恶的人。从此,吴萌萌踏上被黑化病娇囚禁,囚禁,再囚禁,治愈,治愈,再治愈的攻略病娇的征程。
  • 那年,时光回旋

    那年,时光回旋

    茹氏新坑,华丽开场!——黑暗是她赖以生存的空气,仇恨是她维持生存的食物,她是来自地狱的恶魔女!幼时,她的心底就种下了复仇的种子。在英伦乡下阴暗的古堡里,她过着行尸走肉一般的日子,在仇恨和对复仇的渴望中度过了十三年。十三年后——她要向他索要那笔血债,于是,她化身成为了恶魔女,以一种他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接近他!——————————我是宣传分割线————————2010.07.08,茹若个人论坛对外开放啦,注册即得好礼,签名书,海报,精美小礼物~~~~http://ruruo.5d6d.com/bbs.php面向读者招聘超级版主两名~
  • 重生道医济世

    重生道医济世

    上辈子她把爱情当寄托,一味付出、没有自我,至死都在被利用;上辈子她把懦弱当善良,豺狼当亲人,至死都在奢望别人挽救;愚弄、背叛、利用...窝囊的结束生命!这辈子她要为自己活,要自强自立、不依靠任何人;要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千金翼方》在手,符、咒、诀、禁、气、法、术,万法归宗、形神兼治...且看她在滚滚红尘中、坚守本心、道医济世、梦想爱情双丰收....
  • 第一邪狐

    第一邪狐

    柒月本来是一只为复仇而生的小紫狐。“汀雪姐姐,我饿了。”眼前这个卖萌的小吃货是柒月?你特么在逗我?为啥一转眼,本来充满戾气的小紫狐变成了一个吃货和路痴的女子,虽然这个女子挺好看的,可是说好的复仇呢?后来终于知道要复仇了,谁能告诉柒月,洪荒时代的鸿钧道祖以及一干传说已经消失的圣人从哪冒出来的。不是说好只需要复仇?为什么还要打败鸿钧道祖?柒月表示很忧伤。
  • 萝莉的异世界冒险

    萝莉的异世界冒险

    我的名字叫林馨儿,林馨儿的林,林馨儿的馨,林馨儿的儿,都清楚了吗?“那小萝莉是谁?”林馨儿眨巴着可爱的大眼睛。“那全世界可爱的生物的谁?”林馨儿眨巴着可爱的大眼睛。“那最会卖萌的是谁?”林馨儿一蹦一跳的走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