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66700000024

第24章 识得眉眼高低,处事不偏不倚——把握好中庸的艺术与分寸(2)

勾践回国之后,依旧过着艰苦的生活。一是为了笼络大臣百姓,一是因为国力太弱,为养精蓄锐,报仇雪耻。他睡觉时连褥子都不铺,而铺的是柴草,还在房中吊了一个苦胆,每天尝一口,为的是不忘所受的苦。

吴王夫差放松了对勾践的戒心,勾践正好有时间恢复国力,厉兵秣马,终于可以一战了。两国在五湖决战,吴军大败全输,勾践率军灭了吴国,活捉了夫差,两年后成为霸王,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所受之辱,所担之苦,可以说都达到极点了。但他熬了过来,不仅报了仇,雪了耻,还成了当时的霸王。正是“先当孙子后当爷”,如果当时不屈,当“孙子”时就死了,还能成“爷”吗?

谈到屈的问题时,还要牵扯到我们传统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面子”观念由来已久。从孔子开始就很讲面子。有些人甚至为了面子,可以舍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会,对于广大妇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像人必须一辈子为了脸面而活。

中国还有句古语:“人要脸,树要皮。”可你想想如果连事业都不能保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那还要面子有何用?

学会取舍,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人的一生就如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据地势、地貌,弯弯曲曲,七拐八扭。

人生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或者说,在倒霉的时候就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这就是屈的功能。从而以屈求伸,等待时机,再创生命的辉煌。

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就有向东侵略的倾向。很多人主张组织军队与德国交战,而列宁却不同意这样做,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

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很快被推翻。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时机,千万不要急躁。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理想,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被亲人误解,都应该在所不惜。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周易》提出“潜龙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条件下,寻找时机,卷土重来。

孔子在《易系辞》中,则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潜龙勿用”,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的朱熹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即隐居待时。

明代冯梦龙在其著作《智囊》中,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

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嬉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成就事业。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惊涛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抢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

当然不是。人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期发展自己。

古时候,“李耳化胡,禹人裸国而解衣,孔尼猎较,散宜生行贿,仲雍断发文身,裸以为饰”不知其中道理的人说:“圣贤之智,也有其用尽的时候”。知其缘由的人却说:“圣贤之术,从来也没贫乏的时候。”

温和但不顺从,叫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克制。

冯梦龙的屈伸分寸之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纵观历史,该有多少像勾践一样的人物,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了屈伸之术,从而保存自己,待时机一到,便东山再起,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其分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不要与别人争一日之短长,也是“屈”的技巧。

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申某论学历,是大学本科;论才华,在机关数一数二;论年龄,正当年富力强,但是,每一次提升都没有他的份,而那些比他能力差,比他水平低,比他进机关晚的人,却一个一个成了他的上司和领导。

原因何在呢?

其原因就在于:申某只知道显露才华,认为自己这也比别人强,那也比别人好,处处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态度,从而使一些人产生反感,认为他尽管有能力,也有才干,但是不谦虚,太骄傲,目中无人。

每次考查干部,人们都是这个意见。

而那些善于委屈顺从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却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好评。

可见,能屈能伸是一种战术,只要掌握技巧与分寸,便会无往而不胜。

四、冷与热的艺术与分寸:冷热适中

对一切事物都抱有积极热情的态度,是为人处世所必需的,比如,你要想得到朋友、同事的认可和接纳,必须得首先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怀。从一开始就要讲真话,热情地帮人家办些实事,以诚相待,这样朋友为你的诚实所感动,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你,并与你真诚交往。

但是,你也千万要注意自己是否热情得过了头?譬如涉及朋友的隐私之事,你却不知眉眼高低地非要帮朋友忙这忙那,致使朋友很尴尬,很难为情,既不好拒绝你,又无法感谢你;再者,你讨好领导,自觉与领导亲密无间,对领导的阴暗面都知晓的一清二楚,那么,你有可能会成为曹雪芹笔下的“门子”了,早晚会被“贾雨村”“寻一个不是”,被远远地充发外地。因此,最好的分寸就是冷热适中,若即若离。这样才有可能使彼此友好关系保持长远。

再如单位的同事、领导到你家聚会,你是眼睛只盯着领导呢?还是在不得不首先给领导倒茶、斟酒之后,在给同事们“服务”时能表现出热情的态度,说一两句亲切的话?这里,除了技巧之外,根本问题是要把握“一视同仁”的分寸,“下眼皮不能肿”。

人和人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我和你的关系,常常是我和他,他和你三角四角,甚至五六个角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一人向隅,举座不欢”。比如,当客人怀着欢欣的心情坐到你家宴席上来的时候,他们倒不是为了吃点喝点什么,而是为了通过这种社会交形往式互诉衷肠、互诉友情。只要主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客人,那么,要做到“皆大欢喜”是不难做到的。而如果“热”此“冷”彼,那样“冷”者当然不高兴,而“热”者心中也不会好受,因为实际上那少数的“热”者,有意无意地被人推向了“冷”者的对立面。心里也会“为之不欢”。据说,圆桌的发明,正是为了使入席者既无南面之尊,又无北面之卑,其中本身就隐含着“平等”二字。坐在象征平等的圆桌边进餐,而偏要人为地造出种种不平等的举动来,岂不可笑?

在社会交往之中,定会有与你关系比较亲密的,也有与你关系一般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注意不能亲亲疏疏、冷冷热热。

在待人的态度问题上,孔子说过要“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就是说在与人交往时,要既不谄媚讨好位尊者,也不歧视冷落位卑者,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造作,充分显示出你的诚挚内心。

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有这样的评价:某某人做事真周到。这样的话,肯定就是对那些善于在日常应酬中做得圆满者的赞赏,同时也说明了被赞赏者是日常应酬的成功者。

在应酬场合中,如果有三个人,那么其中一个人可能会是本次应酬的“次要者”。如果在应酬过程中,这位“次要者”遭到冷落,在心里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那他的心里将会是非常尴尬的,而且以后他便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出现在这样的场合。这样,你就有可能因此而失去一个可以在某个方面向你提供帮助的伙伴。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你在重视他的存在,你的事业便成功了一半。

适当地让“次要者”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中,不仅可以打消“次要者”的尴尬,同时还可以为你赢得朋友的欢欣。

让“次要者”感到他的存在,可以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常常向“次要者”微笑;

②不时地向“次要者”询问一些平常的问题;

③常常示意“次要者”喝茶或吃点心;

④让“次要者”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之中。

只有把握了冷热适中的原则和分寸,在生活交往中才能备受朋友、同事的欢迎,才不至于自己去坐那条冷板凳。

五、前与后的艺术与分寸:不前不后

人在一个集体中不可强出风头,孚众望、得人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你在言谈举止之间,别人——尤其是你的朋友、同事——都在那观察你,品评你;你有成就,你肯努力,你待人宽厚,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强求注意。强出风头,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

“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类古训俗语常用来告诫人,要警惕环境险恶,人心叵测,要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动声色。因为,风头出尽的人容易遭人妒,容易首先受到攻击。

现实中,确有那么一些人,虽说其能力、才学的确令人钦佩,可正因为他们比别人所起的作用大一些,便总以为一切高、精、难的工作必须自己插手才会马到成功,他人纯属“跑龙套”的配角,俨然离了他地球就会不转。难怪“枪手们”总忍不住先打这样的“出头鸟”。

尤其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史的国度里,更是有很多人因才华出众而遭受贬斥,或丢掉了性命。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那些勇往直前、万事当先的人,只是强调前与后的分寸,古人不也是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吗?

那么,在工作中,在同事之间,应该怎样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呢?

首先,必须掂一掂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和在单位中的角色。属于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则责无旁贷,必须尽心尽力去完成。

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则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原则,不该涉及的尽量不去涉及,尤其不要以“内行人”、“明白人”或者其他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同事、领导指手画脚。即使人家请你去帮忙,也应以谦逊的态度诚恳待人。

其次,在名誉、利益面前,尽量不要表现得过于热衷,以避免成为众人妒嫉、排挤的对象。即使有所追求,也应该在表面上含而不露,应该通过为人与处世的技巧去赢得大家和领导的认同。要知道,很多事情的成功,正如战场上作战一样,迂回包抄要比正面直接进攻有效得多。

不前不后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处世技巧,它的根本点就在于明哲保身。这种策略可以保证你在一个群体之中四平八稳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不前不后是欲望控制的结果,是理智的化身。他要求你在工作办事过程中沉着、稳定,不以情绪支配言行,不以心理欲望蛊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正是这种不前不后处世态度的体现。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不前不后只是说在同事之中,在利益与荣誉面前,不过分张扬自己,不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不前不后只是一种过程,但从结果——自己的前途与事业而言,则必须是在他人的前头,必须从同事之中脱颖而出。到那时,其情势将不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是“众星捧月”,“众望所归”。这正是恰当地把握不前不后分寸为自己的事业赢得人缘与机缘。

我们在观看一场马拉松比赛时,通常会看到在前半程跑在最前面的人反而不容易夺到金牌,而跑在第二位置稍后一点的队员却在更多的时候夺取了桂冠,而位置太靠后的落伍者也同样与冠军无缘。

这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竞争和相处何其相似,人生的奋进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马拉松比赛,只有恰到好处地保持不前不后的位置,把握不前不后的分寸,才有可能更多地获得成功。要知道,在这场比赛中,人们要看的不是过程,而是最后的结果。

六、进与退的艺术与分寸:进退自如

《菜根谭》中说:“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

这便是一种进退之道。有这样一则寓言:从前,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浪翻滚。河上有一座独桥,桥很窄,仅用一根圆木搭成。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

但因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并被河水吞没了。

这则寓言很简单,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正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的道理。在狭窄的路口处,不妨让别人先行,自己退让一步。表面看来,自己吃亏,但实际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会两败俱伤,倒不如稍作退让,免去麻烦。

同类推荐
  •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孝敬父母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孝敬父母故事

    传承中华美德,体会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孔融让梨的礼让、司马光砸缸的聪明才智、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匡衡凿壁偷光的好学、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心耿耿……以此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 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从1912年开始在纽约基督教青年会讲授演说术,后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完成了此书。本书不是一本教您如何发出悦耳之声、如何说出优美之句的手册,而是教你如何建立自信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演讲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它将让你步入幸福的生活,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到:有效说话的基本要素;演讲、演说者与听众;有备演讲与即兴演讲;沟通的艺术;有效说话的挑战。
  • 超级询问法

    超级询问法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询问”这一方式适用于各种事项和所有关系,包括婚姻家庭、业务往来,而不仅仅限于自我提升。本书介绍了日常沟通中如何询问,询问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不同情境该问什么问题,以及各种具有实操性的询问技巧,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教你问什么、如何问才可以在交际场合中游刃有余,获得沟通主动权。
  • 学习突破:提升学习力的38个途径

    学习突破:提升学习力的38个途径

    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总和。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成绩下降,这是父母最揪心的问题,也是孩子最着急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减负的情况下,家长更是束手无策,感到十分为难。怎么办?让本书告诉你如何赢得最棒的好成绩!本书为家长和孩子分忧:告诉你们一些快速提高学习力的38年途径。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这是一本读起来开心、用起来快乐的书!你定能成为学习的顶尖高手因为学习本身也是可以学习的!
  •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尊师敬业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尊师敬业故事

    传承中华美德,体会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孔融让梨的礼让、司马光砸缸的聪明才智、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匡衡凿壁偷光的好学、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心耿耿……以此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热门推荐
  • 经典社交艺术

    经典社交艺术

    在人际交住中,具有高度自信的积极心态,是获得成功的条件之一。当一个人将要进入一个全然未知的环境,自然会产生不安焦虑与恐惧的心理。人应该正视自己,收起心理上的胆怯,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你就会在社交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大明星的老公

    大明星的老公

    开局就相亲,对象是明星。一个考研二战失败的待业人员,成长为文娱巨星的故事。地球土著:“齐墨翰又开抄了?”某大帅比:“文化人能叫抄么?那是文化输出,再说了,我也可以自己瞎编呀!”
  • 我的将军很硬气

    我的将军很硬气

    “丫头,我们的相遇就像那蓝天遇到白云,我爱你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丫头你不喜欢我没关系啊,我喜欢你就好了”。"丫头如果你那一天累了就回头看看,我永远d在你身后"君熙的深情芸婳是注定注意不到,直到君熙为救她已死,在君熙来走的时候“丫头,抱歉我不能陪着你了,抱歉”芸婳的冷陌也让君熙死了心“君熙下辈子你就不要喜欢我这种没心的人了”因为这注定你永远是那个被伤的____完
  • 云卷云舒予你槐安

    云卷云舒予你槐安

    一梦槐安泛指梦境。在那个初秋,钟予安和夏云舒相遇,从此一见误终生。梦散去,故人仍在。
  • 荒芜纪:大世主

    荒芜纪:大世主

    万千世界,无数位天才鼎力而现,一位位妖孽天才群雄争霸。在这个神魔乱舞的世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世道本无情,在这个肉弱强食的世界。他,一位废材,在这个世界该怎么生存下去,一步步走向王者之路,掌苍穹,破乾坤,他才是大世主!
  • 永黯大帝

    永黯大帝

    有啥说啥版:这是一个继承了亡灵君王宿命的逗逼小法师拯救世界的故事。一本正经版:“即使背负着全世界的恶念与罪愆,我仍会想要点燃自己这微末的生命,接过圣贤手中染血的旗帜,踏过神祗们的王座与云国,举起我的杖与长剑,孤身登临为王。”——在接受奥秘周刊专访时,史称永黯大帝的苏伦如是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命赋予我的意义

    生命赋予我的意义

    简叙我的过往,现在以及未来,这只是我的人生,并不一定与你们任何一位有交集,如果觉得正好平行,那我们就是同路人,正在尝试同样的风景,但到达的终点将永远无法重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可不可以就这样

    我们可不可以就这样

    此书不在更新,已经全部修改,发往投稿邮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