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8800000071

第71章 苏轼(5)

苏轼事实上的小品及赋的成就高于前期的长篇大论。原因在于前期之论有较强的功利目的,而小品、赋等随手拈来,意趣横生,较能体现苏轼的才情。苏轼随手记事,短短数语,便是一段妙景;寥寥几笔,就出一片心境,这种功夫实在是文学的化境。前人曾感叹《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短短84个字,便简略传神地勾勒出作者的行为,描绘出庭中月景,渲染出作者恬淡又寂寞的心境。生动的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的交融,使这小文成为后世小品文的典范。

苏轼在黄州期间,神宗念及苏轼的可怜处境,屡次想起用他。一次对宰相王挂说:“修国史这等大事,一般人难以承担,还是请苏轼回来干吧。”王挂面有难色,表示反对。后来别人做了这项工作,但上呈后神宗不满意,于是又想到起复苏轼。便提议让苏轼任江州太守,但仍遭坚决反对。苏轼在黄州患眼病期间,长久不出门,因而引起传闻,传说他已病逝。消息传到京城,神宗叹息,心情难过,连饭都不愿吃,后来才弄清是一场传说误会。

这一次神宗下了决心,他不顾阻挡发了手诏,诏令苏轼为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即便如此,小人们仍不想放过他。苏轼《谢量移汝州表》上来后,神宗激赏:“真奇才也广旁边却有人进言:“观此表,苏轼仍不满于上。”

神宗愕然,问:“何以言之?”对曰:“表中有‘兄弟并窃于贤科’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等话,意思是苏轼兄弟本以直言极谏入朝,后却以诗词被遣,这在他们实是无罪的。”这段话实际上说出了历史真相。神宗说:“我已了解苏轼的内心,他决不会有恶意。”

苏轼他早已经看透;官场险恶,也体验至深。他在黄州已置下田产,做一农夫,逍遥自在,有何不好。苏轼出于不忍辜负圣上的殷切期望和提拔之恩。

苏轼元丰七年四月,在朋友们的送行下,别离黄州。

途经九江,便入庐山游玩。庐山山谷奇秀,令苏轼目不暇接,他无法一一赋诗,索性一诗不作。深山之中,僧人们遇到苏轼,纷纷传言:“苏子瞻来了。”苏轼对深山之中居然有这么多人认识他感到惊奇,不觉赋绝句一首(《初入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后又作了几首诗。《题西林壁》一首最为有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谈的是认识问题。观察问题必须着眼于整体,如果身在其中,往往会各执一端。

苏轼七月,抵达金陵(今南京),病中的王安石穿着便服,骑着毛驴,亲自去江边接他。

王安石是熙宁变法的领袖,苏轼因诗文反对新政而获罪,他俩应该说是政敌,但私交上他们一直没有交恶。

王安石为新法而得罪了很多人,但都是因公得罪人,他从不搞栽赃诬陷,徇私舞弊这些小人之举。他个人生活一直很严谨。他后来终被他那帮党人所陷害,息居金陵。

苏轼的“乌台诗案”与王安石无关,系那帮小人所为,王安石最后还为苏轼说了关键的一言。可能王安石息居金陵后,有所反思,对敌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苏轼一开始对新法就不是彻底否定的,其中的一些措施他认为还是合理可行的。任地方官期间,他即常常“因法以便民”。滴居后,他与下层人民接触很多,他对新法便民的一面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到金陵之前,他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反思自己对新法的态度,他说:“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同异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与股达道书》)虽属谦逊之言,却也反映了苏轼对新法的重新认识。

苏轼与王安石在这种情况下相见,不由不百感交集。

王安石在蒋山住处数次饮宴苏轼,二人饮酒游山,唱和谈论,流连忘返。传说王安石与苏轼在山上饮茶时,王安石指着桌上大砚,对苏轼说:“请集古人诗联句赋此砚。”苏轼立即答道:“我说上句吧,‘巧匠断山骨。”’王安石沉思良久,竟无以续之。他于是站了起来:“且趁此好天气游览蒋山之胜,对句现在不着急。”王安石门下的人见此暗笑,王安石素好以此难人,他的门下之士常常答不出来,没想到苏轼不为所困,反把王安石自己困住了。王安石自己其实也是个富于才华的大诗人,有很多名诗为人传诵,如《佣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次王安石与苏轼以诗唱和,也是相互倾慕。王安石将自己近作给苏轼看,苏轼读到“若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赞叹说:“自屈原、宋玉没世斤年未见《离骚》句法,未曾想今天得以见到。”王安石毫不谦虚:“非子瞻见谀,自负亦如此,不过不与凡夫俗子说罢了。”王安石虽自负至此,但对苏轼却不得不叹服。苏轼离开金陵后,曾寄给金陵太守王胜之一首和游蒋山的诗,王安石取而读之,当他读到“峰如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之句时,抚几而叹:“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

苏轼十二月一日,抵达泅州。这时他已钱粮两空,这里离汝州还很远。苏轼上书皇上,请求在常州常住,文中陈述至为可怜:“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泅州,而资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不久乞表得到恩准,苏轼归田常州的愿望实现了。

苏轼在泗州有一次偶作词曰:“何人无事,燕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泅州太守一见此词,急忙找到苏轼,说:“先生名满天下,一有新词,马上就会传到京城。法定:‘泗州夜过长桥者,徒刑二年’,况我还是太守。请你把词收藏起来,万勿示人。”苏轼说:

“我一生罪过,开口常不在二年徒刑以下。”这说明了苏轼当时已文名满天下,诗词为人广为传诵,道出了苏轼一生因口得祸辛酸的事实。

苏轼获准定居常州,很感高兴,他准备在此安居乐业。不久他就接到敕命,被委任为登州太守。他六月启程,经过漫长的旅程,十月十五日到登州太守任。

登州即今天的山东蓬莱,古来即以海市蜃楼闻名。

苏轼到登州仅几天,以为肯定见不到这人间奇迹了。他去向东海龙王祈祷,未曾想真灵,第二天他果真看到了瑰丽的海市盛景,他为此留下了《登州海市》这首名诗。

上任刚刚五天,他又接到诰命,以礼部郎中召回汴京。

苏轼连被擢升的详情是。原来朝中局势已起了变化,三月神宗去世后,十岁的哲宗赵煦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亲政。高后是反对新政的,他请出了司马光,原来反对新政的人纷纷被起用,而新派人物陆续受贬逐。历史进入“元祐更化”时期。苏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司马光荐举,而回到朝廷的。十二月苏轼以礼部郎中召回京后,又接连升迁,先是升为起居舍人,接着又免试升为中书舍人,哲宗元祐元年八月,他又升为翰林学士知制法——这是个极为显要的职位,专掌敕命,等于是替圣上说话的。朝廷赐三品官袍、金腰带、白马及金镀银鞍银辔一副。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苏轼从七品连升,终至三品高官。

苏轼是一个不会拉帮结派、见风使舵的人,因此成了反对派的障碍。司马光为相后,全面废除新法,使一切都回到熙宁前的老样子。苏轼抱着一以贯之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的渐进改良思想,认为全面废除新法,改弦换辙,其方式与王安石是一样,势必会造成社会****。新法实行多年,有些在实践中是合理的,就应保留。苏轼是个心直口快、不徇私情的人,他并不因为司马光的推荐支持他的做法。为新法之事常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政事堂上,司马光很恼火。

如免役法,是王安石新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办法是百姓付税代替兵役。司马光准备废除免役法而恢复兵役法,苏轼不同意,说:“差役、免役各有其害。免役之害在于培敛民财,以至十室九空;差役之害在于离民于田,以至田园荒芜。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司马光说:“那你看应该怎么办呢?”苏轼回答:“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不惊。免役已实行多年,还是不改为好。况且三代之法,兵农为一,至秦代就开始分开,唐中叶始有常备之兵,民不知兵,兵不知农,农出彀帛以养兵,兵出性命以卫农,这样天下便利,即使圣人再起,也难以变动了。现在你何必又要改变呢?”苏轼在政事堂上陈述此理,司马光极为愤怒。苏轼又说:“记得你曾对我发过感慨,那时韩琦宰相要在山西招募义勇军,身为谏官的你不顾宰相发怒而坚决劝阻,现在你当宰相了,怎么又不让我说话了呢!”司马光苦笑,不再说话。司马光这一次虽被堵住了嘴,从此开始烦恨苏轼。

苏轼利用自己现在官居显要,接近皇帝、皇太后的时机,常直言朝政,改其弊端。朝中奸臣多被贬落,昔日因苏轼而受牵连贬落的人纷纷召回,“苏门四学士”

又汇聚到了苏轼身旁。这时,圣旨虽由皇上下,但具体措辞却由苏轼。苏轼学识渊博,行文引经据典,文采斐然。

他此时拟就的贬吕惠卿词令天下人传诵称快。吕惠卿原系王安石一党,后又呈王安石的私人书信而陷害了王安石,终于取而代之。苏轼在《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中说:“具官吕惠卿,以斗筲之才,挟穿箭之智,谄事宰辅,同升庙堂。乐祸而贪功,好兵而喜杀。以聚敛为仁义,以法律为诗书。”“始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连起大狱,发其私书。党与交攻,几半天下。奸赃狼藉,横被江东。”

吕惠卿在朝时民愤很大,苏斌对其罪状生动形象的描绘及痛快淋漓的谴责,使人们连称解气。元祐二年,苏轼兼任侍读,即给皇上上课。他在给哲宗讲解历史上的治乱兴衰、邪正得失时,每每引申到现实中来。一次他对哲宗说:“西夏侵入我边疆,掠杀我民数万,但大臣们竟隐瞒真相,官官相护,这样下去岂非要演成颓乱之势。”

哲宗听了深以为然。元祐三年冬天,苏轼主持礼部考试。

考生们手冻得不能执笔,苏轼对这种苛刻戒规作了变动。

考试时监视的御林军态度十分粗暴,常常凌辱考生,苏轼对此非常气愤,他奏请圣上,逐走了那些举止傲慢、狐假虎威的兵士。使考生们在舒适的条件下得以发挥自己的水平。

苏轼还朝之后,常与“苏门四学士”,特别是其中的秦观、黄庭坚饮酒作乐,诗文往来。常与他们讨论诗文技巧。秦观一次,出示他的新作,其中有“小楼连宛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两句,苏轼说:“十三个字,只说出一个人骑马从楼前过。”苏轼也拿出近作,内有“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三句,晁补之说:

“只三句,便说尽张建封的事。”他们对此深感叹服。苏轼有一次将自己新作的小词给晁补之、张耒问他们,“我的小词比秦观如何?”晁补之、张来回答:“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作小词是秦观的所长,他们此语是偏向秦观的。但撇开他们的倾向性,客观地看,这两句评语还是很准确的。秦观偏于细腻,而苏轼喜欢豪放,“小词似诗”在当时古人看来含贬义,但所含的创新意义却未被人认识到。苏轼常与黄庭坚有一次互评对方的书法,苏轼说:“你的字虽清劲,但笔势有时太瘦,宛如树梢挂蛇。”黄庭坚说:“你的字我不敢轻议,但有时觉得偏浅,很像石压蛤蟆。”两人大笑。他们又有一次,互评对方诗文,苏轼说:“你的诗文格韵高绝,但不可多食,多食则发风动气。”黄庭坚说:“人常说的文章妙一世而诗句不逮古人者,就是指东坡而言的。”黄庭坚此语实际上开启了后世评苏“诗不如文”的观点。

苏轼有一天,忽然被召入殿中,太皇太后高氏与他进行了一场对话:

太后:“前年你任何官?”苏轼:“臣为常州四练副使。”太后:“令任何官?”苏轼:“翰林学士。”太后:

“你为何晋官如此快呢?”苏轼:“仰仗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思典。”

太后:“非也。”

苏轼:“难道是大臣的举荐吗?”

太后:“亦非也。”

苏轼惊恐:“臣虽不才,但绝不敢走旁门邪道。”

太后:“这是先帝神宗的遗愿。先帝在世时,每读到你的文章,必感叹‘奇才、奇才’。但他生时未及进用你。”

苏轼听到此话,不觉失声痛哭。太皇太后及哲宗也流泪不止。临走时,太皇太后撤御前金莲烛送苏轼回院,这真是万分的恩宠了。

元祐元年司马光逝世后,苏轼与旧党的矛盾主要发生在他与程颐之间。程颐是个呆板顽固的道学家,当时在朝中势力很大,号为“洛党”的首领。如苏轼给皇帝讲学时,自己站着讲,两旁听的官员坐着听。程颐则认为自己该坐着讲,而旁听的官员该站着听,这样才符合儒家尊师之道。皇帝有时也被他的刻意做作弄得不耐烦。

有一次程颐讲学休息时,哲宗信手折一柳枝,程颐马上劝阻:“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很不高兴,掷枝而去。

苏轼是一洒脱之人,看不惯程颐的所作所为,他常常不顾情面地当面嘲弄程颐,致使程颐对他积怨很深。

程颐一次主持司马光的葬礼,那天正逢明堂庆典,苏轼与群臣参加完庆典后又去参加吊唁,被程颐挡了驾。程颐说:“《论语》云‘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你们既已参加庆典,就不能来吊唁。”苏轼俏皮地回答:“孔子说‘哭则不歌’,并没有说‘歌则不哭’呀。”程颐一时语塞。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本书讲述了格瓦拉这位职业革命家艰苦而顽强的游击生涯。细致、独到、全面地呈现了切·格瓦拉“最后一位青春战士”真实而鲜活的人生。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歌唱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帝国的另类

    帝国的另类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24位“另类”皇帝,展示帝王家族的另类怪胎,从中探索了产生这些“另类”皇帝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 智虑谋深的军事名家(上)

    智虑谋深的军事名家(上)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热门推荐
  • 卡牌换形师

    卡牌换形师

    21古法世纪现代城市与魔兽共存的世界,争斗。女主江然曾是帝国学院天才暗影斗士,5年前突然从帝国学院退学,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从帝国学院退学的学生。5年后的今天,她又该何去何从?
  • 我家爷总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

    我家爷总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

    孙瑛意外进入了一个全是大佬的山海群,一直靠默默窥屏偷偷抢红包修成人形,本以为自己和前辈兼偶像一样是气运之子的时候,谁她喵能想到她在人类中小心捂着马甲过日子才不过二十年,各色美食她都还没吃个齐全呢!就被一道渡劫天雷给轰成了渣渣!再次醒来,书穿了?肆意了一辈子···又穿了!你自己作死也就罢了,可是连累路边的花花草草和可爱的小石头就不好了嘛!爷~你乐什么呢?我她喵说的就是你!!!
  • 王朝小鲤初养成

    王朝小鲤初养成

    南宫霏霏无奈地表示,她就是一只混在人间找亲爹的小鲤鱼,为毛线会跟王侯将相扯上关系!?在街上买个糖葫芦就认识了这么多有钱人!?不是,这好运咋就没给我呢!?细细数来的话......恒王,安王,小龙人....貌似......都不好惹呢......
  • 魅王爆宠:逆天小医妃

    魅王爆宠:逆天小医妃

    她是阮家臭名昭著的废物,人人厌恶,唯独权倾朝野的逸王殿下对她誓死纠缠,倾心相待。殊不知世人眼拙,废物实为逆天神医!他是她的夫,欺他就是辱她,害他就是伤她,人若辱她、伤她,她必除之后快!龙有逆鳞,狼有暗刺,她就是他的命,谁要是动了他的命,他定灭其满门,诛其九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我的人间理想裴先生

    致我的人间理想裴先生

    又名《裴先生太太太撩人》。高三一班转来了一个光头带疤的名叫许意执的女生,本来以为是个老实柔弱又好欺负的主,没想到是个野性十足的妞,头一天就一战成名。众人:怕的不要不要。然后他们就发现高三一班的长的贼好看的学霸男神裴季杨对这个小光头甚是不一般。众人: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光头大姐大执爷(其实是个悲催的小可怜)跟学霸男神天之骄子的守护爸爸裴先生的爱情故事。双洁1∨1,青春校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命定情缘:冷王追妻

    命定情缘:冷王追妻

    她本是二十七世纪暗组织的女王,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却沦为风府不受宠的二小姐;他本是夜组织的老大,却穿为南夏的摄政王;他和她本是命中注定的情人,却因一场意外双双穿越到古代,相见却不相识,他们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亲们,期待吧
  • 新思路,新出路

    新思路,新出路

    超级畅销书《思路决定出路》作者宿春礼先生,倾心打造成功智慧升级版,让智慧的暖流润泽人生“寒冬”。最麻辣鲜活的励志读本,让你捧腹大笑之余,重燃激情斗志。危机亦是良机,全新思路营造寒夜避风港。冬日也有温暖,重新武装开辟思维新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