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900000001

第1章 序

梁晓声“中国病人”的调研报告

杨燕群是我教过的学生。她五年前大学毕业了,一年后考回本校成为研究生,现在又已毕业。

在读本科时,她表现出了对于写作的热爱,渐至痴迷。那时她已发表过几篇散文和小说,我觉得写得挺好——因为即便和她一样对写作表现出不同程度兴趣的同学,所写大抵是初恋,而她写了她的阿婆,写了她家乡湘西一带侗乡里的一些人和事。以真情怀和情愫写他者之命运,写使我们人性变得温良的事物,是我一向对学子们强调的。那么,我当然多次鼓励她,肯定她的写作意义,并称赞过她。

这部小说是她的长篇处女作,是她在本科毕业后,工作极不稳定,承受着生存重压的情况之下写完的。我如果不是第一个读者,起码也是最早读到的人之一。

我对这部小说的初稿不太满意,给予她的看法几乎是否定的。初稿的基本内容是一名文科大学女生毕业之后漂在北京,与三个男人之间有着纠缠不清关系的一个故事。我认为北京不是大学毕业生唯一的生存之地,所以,即使主人公香兰有值得我同情之处,但我的同情是大打折扣的,对香兰这一人物的评价是批判式的。而这与燕群的创作初衷是相反的,她要唤起的是读者对香兰的大的同情。

那时,这一部小说似乎已很可能出版。我写了一篇序是《中国病人》,在序中坦率地阐明了我的看法。这一部小说后来没有出版,而我的序言却收入了我自己的一部集子。

那对燕群是一件感伤的事——她似乎认为我的序等于对她的处女作判了死刑。她往我的信箱里投了一封长信,毫不讳言地承认她觉得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她成为研究生之后,我与自己名下的研究生见面时,往往,她也会到,如同也是我带的研究生。

我几次当着别的同学的面提到她这一部小说,并且几次问她,难道北京是大学生唯一的生存地?她承认不是的。我又问,那你笔下的香兰为什么不肯回到家乡省份的城市去?难道全中国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城市都一概必将埋没人才?她承认也不是那样。于是我下结论:我认为你笔下的香兰病就病在这一点。她与三个男人不清不白的关系,与其说是苦难,莫不如说是一种甘愿的选择。

在燕群读研的三年中,各二级市、地级市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逐年严峻起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逆转——从前是,从北京高校毕业的学子不屑于回去;现在是,想回也很难回去了。因为在那些城市,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机会比北京更少,就业也是更难之事了。故我有次对她说,把你的小说改出来吧。你不是将它定名为《漂泊的女儿》吗?现在对于香兰,漂泊在北京的命运差不多是无奈的了。

我希望她能在小说中加强香兰与家乡和家族人物的关系,要表现这一人物在都市和家乡之间进退两难的处境。

现在我读这一稿,觉得她听进了我的意见,并且努力那么改了。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她写到亲人和家乡时的文字,远比她写香兰与三个男人的关系时更好。大约因为,前者是从心里流淌出的文字,而后者是为写那么一类关系而写的文字。

我现在开始认为,香兰这么一名来自偏远农村的女大学生与三个北京已婚男人的那一种真真假假、纠缠不清的关系,未必就没有表现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那确乎也是北京的一种当下世相,也可以说是北京的一种病症。至于香兰这一人物,我依然觉得她是一个“中国病人”。她在北京被感染上了心灵的“SARS”,不是因为她体质弱,而因为她是来自贫困农村的女孩,更主要的是——她没了退路。

这样的香兰,我认为不但值得同情,而且对于观察社会病态,也体现着某种病例特征。所以我此篇序还是要在标题中加上“中国病人”四个字。不但香兰是“中国病人”,那三个男人也是,患的是“中国颓靡时代综合征”。此疾极具传染性,对精神的危害大于对身体的危害,最终使人灵魂坏死,变成行尸走肉。

香兰一再说,我只不过想有个家……寄希望于此点,也许一个家能保障她的灵魂不至于坏死,或坏死的过程可以慢些。

所以,此序的标题中虽依然有“中国病人”四个字,却已不包含对小说的否定意味。并且,我肯定的也正是——小说呈现了香兰这样一个漂泊在北京的女大学生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病人”的病理过程以及她的无奈、放任自流和恐惧……

张强这个年代的爱情

燕群的小说就要出版了,她索序于我。欣喜之余,也确实感到有些话要说。当然,那些急着欣赏小说的读者,尽可以跳过此页。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经提出一个很有趣的“前台/后台”理论。他说,很多社会生活都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指个人扮演正式角色的社会场合或接触活动——他们在进行“台上表演”。同一党派的两个有名的政客哪怕私下里彼此憎恨,但在电视摄像机前也可能会精心表演出一场团结友好的戏剧来。一对夫妇会小心翼翼地在孩子面前掩饰彼此的争吵,维持和谐的前台,只有在孩子熟睡时才会大吵特吵。后台则是人们组装道具并为更正式场合的互动做准备的地方,类似于剧院的幕后或者拍电影时的镜外活动。当人们安全地避往幕后,就能放松下来,把在前台小心克制的感情和行为风格发泄出来。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很多社会角色,演出不同的剧目。如果说燕群的小说是她的“前台”,向读者展示她作为作家的一面,我更愿意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大家她在“后台”的“真面目”。

认识燕群已有七八年。和她那一拨我认识的人,好多都已是过眼云烟,而她仍然让我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段师生的缘分,更因为与她谈话令人愉悦。她的悟性、她的睿智以及她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常常令我惊讶,每一次她口中的“请教”都会成为我们之间一次愉快的讨论。

五年前,我曾听她提起过她正在创作中的小说。她向我叙述了自己对小说人物的认识,对人物命运的把握。那时,我隐隐担心,在这样一个欲望的旗帜张扬,道德底线崩溃,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纠缠的时代,她的小说人物、她的故事、她所表达的观点会不会过时,会不会湮灭在雨后蛙鸣般的鼓噪中?如今看完她的小说,这担心不让杞人。

这些年来,女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关于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从早一点的张欣、张抗抗、徐小斌,到近一点的王海鸰、万方,她们的作品展示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女性群体的多重命运和选择。她们笔下的女性,有人坚持古典的爱情,有人坚守女性的尊严,有人张扬欲望、高举性解放的旗帜……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出版以及由其改编的影视作品的热播,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热论与思考。

珠玉在前,燕群的作品能否后来居上,超越那些早已成名的女性作家?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作家最大的本事在于凭空创造出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燕群小说里的主人公能否不朽,还有待时日检验。但说其鲜活,说其成功,绝非溢美之词。读者诸君,或许不会认同燕群小说所表达的观点,不会认同她笔下主人公香兰的选择,但一定会同意香兰是个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

我以为,燕群的这部小说一个最大的成功在于超越了以往的女性作家所惯用的,从两性、婚姻、情感、道德等视角展示女性命运的模式,其实质涉及了康奈尔所说的“社会性别等级秩序”问题。对于一个统治了千百年的社会秩序,一两个女性个体的突破对群体无甚意义,一两个人的悲壮也仅是悲壮而已。所以,女主人公的命运是注定了的,是宿命。她们的情感是这样,她们的生活是这样,她们的命运依然是这样。

当年,我曾经问过曹禺先生,为什么你的周繁漪、陈白露让人又爱又恨,结局又都那么悲惨?老爷子回答说:“因为我爱她们。”但他又说,“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罪人。”对燕群小说里的主人公,我愿作如是观。

李珣有一首《浣溪沙》:

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小钗横戴一枝芳。

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

一个美丽的仕女,独立残阳,别样的风情,独有的韵味,正契合我读燕群小说的感受。

是为序。

同类推荐
  • 汤岛之恋

    汤岛之恋

    《汤岛之恋》是日本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幻想文学先驱泉镜花的经典小说集,精选《高野圣僧》《汤岛之恋》《紫阳花》《夜间巡警》《外科室》等小说代表作。镜花追求浪漫主义,其作品既有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更有人世与异界之间奇幻想象,丰富多姿。早期以观念小说为主,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毫不留情地揭露,坚信永恒的纯洁的爱的存在,具有强烈的观念倾向;后来受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及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加之童年听母亲等人讲述了许多江户奇谈,写作风格为之一变。因为热爱诗歌及其创作,对拜伦、叶芝及其研究的北爱尔兰的妖精传说颇感兴趣,形成了镜花独特的绮丽幽玄文风。
  • 后汉演义

    后汉演义

    本书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书中引用材料,大都来自正史,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较细记述。个别地方,沿用历史小说,如张飞(实为刘备)鞭督邮,诸葛亮用空城计(属虚构),目的为增加趣味性。
  • 谁说我嫁不出去

    谁说我嫁不出去

    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当妈!剩女从来不羡慕女人拥有过多少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的骄傲是要看她身旁的男人肯为她拒绝多少女人。
  • 中国芯传奇

    中国芯传奇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展示留美IT精英回国创业的奋斗历程。留美学生袁焜归国创业,在与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中国分部的竞争中,以小搏大突出重围,创造中国式创业“神话”。小说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与融合中,刻划了复杂的人物关系,注重描写人物的细腻情感世界,并力图表现两种文化的共性与美好,体现“中国梦”的深层底蕴。
  • 啼笑因缘·续集(张恨水经典言情)

    啼笑因缘·续集(张恨水经典言情)

    《啼笑因缘》主要描写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同时又穿插了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坚持不懈的追求,卖艺为生的关寿峰之女秀姑对樊家树的暗恋,军阀刘德柱仗势霸占民女以及豪侠仗义的关氏父女锄强扶弱等情节。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它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而且还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甚至还讨论过《啼笑因缘》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流传得如何广泛。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9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热门推荐
  • 叫我女皇大人

    叫我女皇大人

    “王爷,皇帝?没兴趣!宠妃,皇后?更没兴趣!姐只爱女王忠犬配!”21世纪的她轰轰烈烈的穿来了,一睁眼,暗杀,投毒,入狱,绑架各种阴谋阳谋接踵而来,她从容应对,大放异彩,谁知世事无常,一夜间家破人亡。九死一生,步步诛心,终于登上那万人俯首的位置,以为尘埃落定,谁知等着她的是更大的杀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下无赖

    天下无赖

    仙踪飘渺,无人得见,滚滚红尘,何人不欲长生。仙,有之,无之?纵然大道无情,又岂能挡住众生不度轮回之愿。登浩瀚云海,临九幽之地,或问道求长生,或逍遥于天地。何谓长生?何谓成仙?天地之间一股青烟。
  • 未来兽世之卿本佳人

    未来兽世之卿本佳人

    曾经的一代女神到如今的可爱萝莉。打,打不过;说,说不过;无赖耍不过。深深的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伤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娇妻太妖孽

    重生之娇妻太妖孽

    前世,她,刘家千金,在某一天的晚上失去家人、朋友和自由,成为别人手中的杀人工具。这一世,她,一个集千爱为一身的豪门千金;这一世,她将不再隐藏,只要做自己想要做的;这一世,没人能够再阻挡她前进的步伐;这一世,没有人能够伤害她;这一世,没有人能够打败她;这一世,没有人能够掌握她!!(相信我这是一篇宠文,男主很爱女主,女主也很爱男主。)(本人乃新人,如有不好,请多多关照(?>?<?))
  • 大陆第一学院

    大陆第一学院

    在这个世界上,有鬼怪,有丧尸,有赶尸人,有巫蛊术。为什么世人不知道呢,因为有这样一所学院矗立大陆!
  • 剑圣之剑胆琴心

    剑圣之剑胆琴心

    大唐的丧钟已经敲响了,一个混乱的时代到来了,无论是谁主宰这个世界,受伤的总归是无辜的百姓,一个个王侯将相登场了李克用、李存勖、朱温、马殷徐温、杨隆演。谁会成为救世之主,主人公作为名将之后是继承名将之路,还是踏上江湖,一切看他自己的选择
  • 意轻狂

    意轻狂

    少年意,轻生死,重别离,书轻狂,说意气!程天:这一生如果不活个痛快模样,岂不白白糟蹋了这一生一世一人生。......诸君,且看一场少年意气!
  • 重生明星企业家

    重生明星企业家

    一个重生者的故事一个本就是明星的重生者的故事一个本就是明星的重生者回来赚钱玩转娱乐圈的故事从歌手,到演员。从监制,到导演。从艺人,到老板。想了解更多,请点击左边的﹤﹤﹦﹦﹦﹦加入书架想要更爽,请点击左边的﹤﹤﹦﹦﹦﹦投推荐票····················本书单女主,不喜慎入本书主华娱,不喜慎入女主包子脸,不喜慎入
  • 不期而遇之倾情时光

    不期而遇之倾情时光

    童年里,一个天真无邪的,额头点了一颗红点的女孩悄然地出现在他的世界里,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但是她一天就像水滴蒸发一样消失了。青春的初中,有一个美丽的女孩打动了他懵懂悸动的心,但是默然间这个女孩消失了。但是不久后的高中,在一家‘不期而遇’的酒吧,俩人再次相遇,此时这个女孩已是酒吧的驻唱歌手,一段惊艳的岁月开始了,幸福的滋味甜蜜无比,但是也像烟花一样短暂,她还是悄然地选择了离开。不期而遇,多么美丽的词语!如果上帝给他一次选择和俩个女孩相遇的机会,他会选择谁呢?假如他日相逢,应将何以贺你?以眼泪,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