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400000034

第34章 居官不败,时刻力行(10)

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弟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得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贤弟性情真挚而短于诗文,何不日日在“孝弟”两字上用功。《曲礼内则》所说的,句句依他做出,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思,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若诗文不好,此小事,不足计;即好极,亦不值一钱。(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六日家书)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此种见识,诚非普通人所能及。曾国藩有见于此,不特劝诸弟力尽孝道,抑且躬行实践,尤属难能可贵。曾国藩于“孝弟”二字他躬行实践,于其家书中可以知之。其家书说:

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弟书)

又说:

余尝语岱云云:“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之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教矣。”’(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与弟书)

至于曾国藩对待兄弟之态度,在爱之以德,不在爱之以姑息,家书中曾言:

至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寄弟书)

曾国藩对于家庭,主张教弟;待遇族戚,则主张敬爱。推孝敬父母之爱于诸弟,推孝敬父母之意于诸族戚。对待族戚之道,曾国藩的家书中亦曾言及。其言说:

至于宗族姻党,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在弟辈只宜一概爱之敬之,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此刻未理家事,若便多生嫌怨,将来当家立业,岂不个个都是仇人?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弟辈万不可专责他人也!(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家书)

对待师友之道,曾国藩以为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可慢亵。如寄弟书说:

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大约可为尔之师。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果若威仪可则,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可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六日家书)

师友于一生事业,至有关系,此事曾国藩亦曾言之:

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此外择友,则慎之又慎。昌黎云:‘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吾不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家书)

待遇仆从之道,曾国藩主张分虽严明,而情贵周通。如寄弟书说:

门人陈叔,一言不合而去。……现换一周叔作门上。余颇好读《易·旅卦》:“丧其童仆。”象曰:“以旅与下,其义丧也。”解之者曰:“以粥与下者,谓视童仆如旅人,刻薄寡恩,漠然无情,则童其亦将视主人如逆旅矣。”余待下虽不刻薄,而颇有视如逆旅之意,故人不尽忠。以后当视之如家人手足也。分虽严明,而情贵周通。贤弟待人宜知之。(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家书)

曾国藩居京时,同乡颇多。曾国藩对待同乡,照料帮助,尽力而为。其家书中曾说:

同乡有危急事,多有就男商量者。男效祖大人之法:银钱则量力佽助,办事则竭力经营。(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家书)

曾国藩对于贪官污吏,主张查办:

严丽生在湘乡不理公事……,声名狼藉。如查有真实劣迹,或有上案,不妨抄录付京,因有御史在男处查访也。但须机密。(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家书)

至于贤良之士,曾国藩则力为推荐或挽留,如说:

朱明府之得民心,予已托人致书上游,属其久留我邑。若因办饷得手,而遂爱民勤政,除盗息讼,我邑之受赐多矣。(咸丰元年七月初八日家书)

对于国家,曾国藩于咸丰元年三月初九日曾上一折,言兵饷事。四月二十六日又进一疏,《敬陈圣德三端》,其言激直,有人忧其会因此获皇上谴斥者。其上疏之故,具见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与弟书中:

二十六日,余又进一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其言颇过激切。……余之意盖以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而皇上圣德之美,出于天意自然,满廷臣工,遂不敢以片言逆耳。将来恐一念骄矜,遂至恶直而好谀,则此日臣工不得辞其咎。是以趁此元年新政,即将此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此余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习脂韦唯阿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余意也。折子初上之时,余意恐犯不测之威,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不意圣慈含容,曲赐矜全。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父亲每次家书,皆教我尽忠图报,不必系念家事。余敬体吾父之教训,是以公尔忘私,国尔忘家。计此后但略寄数百金旧僚,卸一心以国事为主,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家书)

于此,足见曾国藩对于国家的态度。

就做事方面而言:曾国藩以“明”字为主,以“平实”为归。他在与弟书中曾言及做事宜从“平实”处用功:

弟克复两省,勋业断难磨灭,根基极为深固;但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但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此后总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吾亦不甘为庸庸者。近来阅历万变,一味向“平实”处用功;非委靡也,位太高,名太重,不如是皆危道也。(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家书)

至于接物之道曾国藩以“廉”字为要。其家书中有所谓“不肯轻受人惠,”即“廉”字之一端。他说:

我自从己亥年在外把戏至今以为恨事。将来万一做外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耳也。渠若烈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以满其欲。故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将来若作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家书)

其家书中还曾说;“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差幸不负始愿。”(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将赴天津,示二子书)

尤足可见曾国藩的廉洁。

在曾国藩家书中,还反映了他积极的人生观。曾国藩承袭儒家传统观念,所以家书中充满“救国救民”热忱。曾国藩寄弟区说: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区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睱忧及此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家书)

曾国藩的人生观,为奋斗的人生观。致弟曾国荃一函言之深切,列举生平事实为证,言之尤真挚动人。其言说: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中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门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弟此次郭军之败,三县之失,亦颇有打脱门牙之象。来信每怪运气不好,便不似好汉声口;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家书)

曾国藩自谓“打脱门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可见其坚忍卓绝的意志,强毅不屈的气度。惟其时受挫折,经患难,故其德业也时有长进。此事曾国藩亦曾说:

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家书)

又说:

余生平吃数大堑,而癸丑六月不与焉。第一次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第二,庚戌年上日讲疏,内画一图,甚陋,九卿中无人不冷笑而薄之。第三,甲寅年岳州靖港败后,栖于高峰寺,为通省官绅所鄙夷。第四,乙卯年九江败后,赧颜走入江西,又参抚来。丙辰被困南昌,官绅人人目笑存之。吃此西堑,无地自容,故近虽恭窃大名,而不敢自诩为有本领,不敢自以为是。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练后得来。(同治六年三月十二日家书)

受挫受辱能不气馁,不沮丧,只一味忍耐,徐图自强,此种奋斗精神,诚属难能可贵。但“强”字须从“明”字做出,才不致发生流弊。此理曾国藩亦曾言及:

“强”字原是美德,……第“强”字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可屈挠;若全不明白,一味横蛮,待他人折之以至霹,证之以后效,又复俯首输服,则前强而后弱,京师所谓“瞎闹”者也。(同治二年七月十一日家书)

又说: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家书)

所谓“明”者智也,所谓“强”者,勇也。智勇兼备,如不能衷仁由义,而惟以自雄,则虽具奋斗的精神也不足取。故曾国藩致弟书说;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生贤子弟;……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慊。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家书)

既然是家书,当然有相当多治家的内容,而这些治家理论独树一帜,在中国家教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所以他的教弟教子的家训也是对广大读者最有吸引力的篇章。

曾国藩在论及家道兴衰时说:

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将赴天津示二子书)

凡家道之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宫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致澄弟书)

又有:

家中要得兴旺,全靠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致澄弟书)

欲求家事顺遂,当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原则。所以曾国藩说: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者。(用治九年六月初四日家书)

家中人口,就名分而言,有父子兄弟之别;就性别而言,有男子妇女之分。旧习惯认为:中国社会,自以男性为中心以后,家中事务,多由男子担负,妇女往往习于骄奢淫佚。社会上以妇女无所事事,习于骄奢淫佚,而倾覆其家者,所在多有。所以曾国藩说:

历观古来世家久长者,男子须讲求耕读二事,妇女须讲求纺绩酒食二事。(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家书)

又说:

凡世家之不勤不俭者,验之于内眷而毕露。(同治四年闰五月初九日家书)

居家四败,曰;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戊辰四月家书)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咸丰四年六月十八日家书)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家书)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诚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成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家书)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成半六年丙辰九月念九夜书)

曾国藩论及家道兴衰的征象,恒从细微之事着眼。他说:

家中种蔬一事,千万不可怠忽;屋门首塘养鱼,亦有一种生机,养猪亦内政之要者。下首台上新竹,过伏天后,有枯者否?此四事者,可以觇人家兴衰气象。(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家书)

又说:

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相承以来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家书)

能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即足为勤苦俭约的象征。

曾国藩于家道兴衰的原理及征象,认识甚清,故其治家的方法,有本有末,面面俱到,曾国藩尝寄其弟澄侯函说: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皇冈公为法,大约有八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此言虽涉谐谣,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风趣也。(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家书)

于此可见曾国藩治家之法,以远绍祖德,维持家教为主。曾国藩寄澄侯函,又说:

吾祖星冈公在时,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此三者弟必能一一记忆。今我辈兄弟,亦宜略法此意,以绍家风。(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家书)

这就是其所谓家教家风。除“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外,更有“三不信”。

曾国藩治家,以恪守祖训为要务。曾国藩的先世,原为半耕半读的家庭,故其遗留的家教有“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等项,曾国藩为使家人不忘祖训,长留世泽考虑,曾将其祖父曾星冈的遗训,编成家规。他寄澄弟函说:

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僧巫五项人,进门便恼;即亲友远客,久住亦恼。此八好六恼者,我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略有范围也。(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六日家书)

曾国藩治家虽以恪遵祖训编纂家规为先务;对于子弟的教训,更属是不遗余力。他教训弟子之道,大致不外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消极方面,以力戒傲惰为主,如说:

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同治六年正月初四日家书)

又说:

同类推荐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天下归心:周公旦

    天下归心:周公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周公旦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周建国前后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周公旦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热门推荐
  • 刀塔神域

    刀塔神域

    本人保证每天2更,保证写到完本,绝不烂尾。仅以此书,怀念那些一同打过DOTA的同学们,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乐趣,希望大家喜欢。穿越异界,天赋强大,寻找dota英雄的传承,争霸异界。
  • 流泪的季节别忘了打伞

    流泪的季节别忘了打伞

    《流泪的季节别忘了打伞》是一部献给未成年人的长篇佳作。“海归”硕士林子瑜和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卢晓波,同时应聘于某市重点中学,他们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相互碰撞出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而他们的学生常青、东方冉梅、李莹、陈枫、张彬,无论是乖乖女,还是淘气包,都无疑遇到了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多才多艺的班花东方冉梅竟然爱上了“老班”林子瑜,林老师将如何面对,最终又将收获怎样的爱情。
  • 独剑走天涯

    独剑走天涯

    孤儿出身的她,因机缘巧合救下一名绝世高手而成为大陆的第一剑客。
  • 型月龙王

    型月龙王

    永恒天国?垃圾,没我乖离剑厉害。不一样的龙王传说,不一样的传奇故事。
  • 甜宠33次:恶魔少爷求收养

    甜宠33次:恶魔少爷求收养

    【新文已发恶魔校草,轻轻吻求收藏】“你偷亲了我,就该对我负责。”一次见义勇为,她被某恶魔诬赖偷亲了他,从此恶魔无处不在。玩心跳→玩暧昧→玩各种咚在某天早晨打开门看见迟大恶魔那张雌雄莫辩的脸上写着“求收养”这三个大字后,宁檬再也忍不下去了,“迟风泉你是不是男人!不就是亲了你一下吗?”迟大恶魔高贵冷艳地跻身而入,勾起她的小下巴,邪笑道:“我是不是男人你难道不知道?”“我……唔唔……唔……”宁檬的内心是崩溃的,她只不过是想寻找一下竹马顺便完成学业啊!怎么就想不开救了他这只大恶魔?
  • 日半夏生

    日半夏生

    从十六到二十六,认识他的十年里,他不曾知道有我的存在。但幸运的是那么多的人海中与之相遇。“十六岁时你走进我的视线,成了我此生恋恋不忘的风景,而这十年间你不曾知道有过一个我,不知道这隔了十年的相遇,算是初见还是重逢?”
  • 灵气大陆:天火

    灵气大陆:天火

    雷火之力,黑化,寒冰入体,魔火上身,究极同化………变身是要更强,灵气大陆千年浩劫将至,宋火炎化身救世主,镇压亿万魔族,拯救破碎大陆。……少年持一把石剑,站在山峰上,大叫道:“母亲孩儿定要为你报仇。”……数十年后,年轻人持石剑对月叹道:“上古的秘密究竟是什么。”……百年后,年轻人持一把神火之剑,俯视亿万魔族,厉声道:“敢踏入灵气一步,身死神灭。”……灵气大陆:天火,喜欢的收藏一下,雷火之力只是初始,厉害的力量将慢慢的发掘出来。喜欢看的希望耐心看下去。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一胎二宝:神医嫡女宠上天

    一胎二宝:神医嫡女宠上天

    江浸月穿越了!她一个二十一世纪最强特工,业内闻风丧胆的医毒天才,竟然穿越成了一个怀着龙凤胎的孕妇,还在穿越当天生产了!孩子爹是谁?她一个半路穿越过来的人给忘记了…没人认领她就只得自己养,拿了人家的身体,可就得替人家报仇,把那些不该享受满门荣耀的人重新踩回地狱去,可踩着踩着,她竟然绊倒在个美男身上:“臭男人,滚,带着你的俩娃一起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