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500000016

第16章 边缘化的文学创作(8)

到《八骏图》,这种诱惑就很明显了。青岛这个海边的美丽城市对沈从文建立起对城市的感情起了作用。1932年秋天,沈从文在青岛大学当教授。“当时年龄刚过三十,学习情绪格外旺盛,加上海边气候对我又特别相宜;每天都有机会到附近山上或距离不及一里的大海边去,看看远近云影的波光变化,接受一种对我生命具有重要启发性的教育。”(《从文自传·附记》.《沈从文全集》13卷.366.)正是因此,沈从文对青岛有特别好的印象,在青岛写的作品里便流露出对城市的喜爱。《三个女性》里,这种喜爱之情已经流露了。在沈从文的小说里,乡村总是有宁静而美丽的风景,城市就很少写到风景,写也就是《腐烂》、《泥涂》那样让人不堪的肮脏样子。《三个女性》里,城市的美就进入沈从文的眼界了。“海滨避暑地,每个黄昏都是极其迷人。绿的杨树,绿的松树,绿的槐树,绿的银杏树。绿的山,山脚有齐平如掌的绿色草坪,绣了黄色小花同白色小花,如展开一张绿色柔软丝绒的毯子。绿的衣裙,在清风中微举的衣裙。到黄昏,海上与地面一切为夕阳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增加了一点儿温柔,一点儿妩媚。”“远处的海,已从深蓝敷上了一层银灰,有说不分明的温柔。山上各处小小白房子,在浓绿中皆如带着害羞的神气。海水浴场一隅饭店的高楼,已开始了管弦乐队的合奏。一钩新月已白白的画在天空中。日头落下的那一方,半边天皆被烧红。一片银红的光,深浅不一,仿佛正在努力向高处爬去,在那红光上面,游移着几片紫色云彩。背了落日的山,已渐渐的在一阵紫色的薄雾里消逝了它固有的色彩,只剩下山峰的轮廓。微风从树枝间掠过时,把树叶摇得刷刷作响。”(《三个女性》.《沈从文全集》7卷.358,361.)虽然这美丽还主要是与自然交织而成的,但人造的草坪,高楼能进入沈从文的视野,并且是以“美”的形式进入,这是多么不容易啊!《八骏图》里,作家更是按捺不住要写出那里的美丽来:“我房子的小窗口正对着一片草坪,那是经过一种精密设计,用人工料理得如一块美丽毯子的草坪,上面点缀了一些不知名的黄色花草,远远望去,那些花简直是绣在上面。”“设计”、“人工”、“绣”这些比起乡村的美来真是不同,“我”却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喜悦。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有“我”的影子的,往往渗透着一种自卑、哀怨和愤恨,“我”总是以城市里的“乡下人”的姿态,既自卑又鄙夷地看“城里人”的一切。在《八骏图》里,有着“我”的影子的达士先生,真正建立起一种内在的优越感。他不仅是“千里马”之一,而且还觉得自己比别的“骏马”健康优越:“这里的人从医学观点看来,皆好像有一点病。(这里我真有个医生资格!)”“我相信我同他们的谈话,一面在检查他们的健康,一面也就解除了他们的‘意结’。”他认为别人“虽富于学识,却不曾享受过什么人生。便是一种心灵上的欲望,也被抑制着,堵塞着”。他“同情他们,可怜他们。因为他自以为是个身心健康的人。他预备好好的来把这些人物安排在一个剧本里,这自以为医治人类灵魂的医生,还将为他们指示出一条道路,就是凡不能安身立命的中年人,应勇敢走去的那条路”。沈从文还是把“性爱”当作的试剂,来检验人性的健康与否。达士以为自己有了美满的爱情,所以觉得自己可以为别人当医生的。实际上,他一来到这个地方就受到了诱惑,并且最终自己也“的确已害了一点儿很蹊跷的病”。他在受了不知名的诱惑之后背叛了自己的爱情。我认为这是沈从文有“我”的作品中最深刻的一篇。它摆脱了初期那种浅薄的痛苦,“我”已经在城市中立稳了脚跟,甚至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优越感。但是,在城市充满了光影的诱惑中,人实在是难以守常的。“我”不由自主地坠落,对人在城市中的生活处境作了无可奈何的认同,认同了城市的光影声色对人,对人性的诱惑和难以抗拒。如果按这条路走下去,沈从文就能触及文化和人性的复杂内涵。不过他很快还是以相对简单的“城里人”、“乡下人”的概念来分析和应对一切了。所以说,任何明确的创作理念都有可能束缚作家的发展,沈从文也不例外。

象征是沈从文作品很突出也很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八骏图》里,莫测的“海”象征着城市,而那个黄衣的神秘女子象征了城市的一个“面影”,达士的未婚妻媛媛象征着他心中美丽的“乡土”。对于城市和乡土的感情,见证于达士初到青岛时给未婚妻媛媛的信上表达:“我窗口正对着海,那东西,真有点迷惑人!可是您放心,我不会跳到海里去的。假若到这里久一点,认识了它,了解了它,我可不敢说了。不过我若一不小心失足掉到海里去了。我一定还将努力向岸边泅来,因为那时我心想起你,我不会让海把我攫住,却尽你一个人孤孤单单。”他承认城市的诱惑力,但也坚信乡土对自己灵魂的拯救作用。在此,城市和乡土象征了人类灵魂的两个栖息地,代表了不同的文化选择和价值立场。他对城市的这种潜在的感情变化,表示了沈从文潜伏着的文化立场的变迁,但他主观上克制了这种变化的发展。可是当他看到那个城市诱惑力的化身的黄衣女子,心就起了变化:“没有一句诗能说明阳光下那种一刹而逝的微妙感印。”顿时,他就很隐蔽地说出了自己的感觉:“山路上正开着野花,颜色黄澄澄的如金子。我喜欢那种不知名的黄花。”他感觉到并隐约地接受了这种诱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感觉那种诱惑力的威胁:“到我身边来,认识我,崇拜我,你不是个糊涂人,你明白,这个情形是命定的,非人力所能抗拒的。”那个诱惑还向他主动出击:“舍得离开海吗?”他认为接受这种诱惑就是“害病”,但他想接受挑战,他认为自己“有经验,有把握,是个不怕什么魔鬼诱惑的人。另外一时他就站过地狱边沿,也不眩目,不发晕”。他试图拿未婚妻来抵挡那个黄衣女子一再的诱惑,即拿“乡土”去对抗“城市”,但城市的诱惑太深了:“这个世界也有人不了解海,不知爱海。也有人了解海,不敢爱海。”于是“这个自命为人类魂灵的医生,的确已害了一点儿很蹊跷的病。这病离开海,不易痊愈的,应当用海来治疗”(《八骏图》.《沈从文全集》8卷.)。虽然他认为这是一种病,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接受了。沈从文在不知不觉中,让这个有自己影子的达士先生接受了城市的诱惑,也就在价值立场上置换了乡土的唯一性。

2沟通的桥梁

沈从文说希望他的作品能让都市人中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9卷.)。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凤子》是一个信号,暗示了沈从文渴望沟通乡村和城市的理想。《凤子》是个奇怪的作品,因为它并没有写完。尽管它再版时,沈从文补入了《神之再现》这么很重要的一章,它也不是部完整的小说。故事里有一个像龙朱一样美好的男子,还有一个有着让人惊讶的美丽的女人,他们有过一次“邂逅”,男子又遇上了女人的同行者,故事一触即发,却什么也没有接续,而是转到老绅士的故事上去了。他到了龙朱的故乡,遇到一个“月下如仙日下如神”的女人,故事结束在数天后年轻时的老绅士对那个女子的怀想里。小说既没有写爱情故事的发生,也没有让老绅士从自己的故事里醒回到现实世界里来。这个故事成了一条流淌的河流,不知道流到什么地方去了。这篇小说很像《龙朱》的风格,通篇都是诗的语言。作品既然处处用“龙朱”来暗示,那故事的隐线也就很好推测了。年轻时的老绅士在龙朱的故乡得到了美好的爱情,而那个身份不明的凤子,正是他从那里带回来的他们爱情的结晶(他二十年前到那个地方,凤子的年龄不足二十岁),也是城市与乡村沟通的最好的证明。而这个“龙朱”与凤子的爱情也是不言而喻的了。这样,他们就都找到了自己的“故乡”了。至于那个如仙如神的女子,他不能生活在城市,就像老绅士没有生活在乡村一样,尽管那是他们所向往的。但他们的下一代,他们同时占有城市和乡村,这正是沈从文所希望的。

再看沈从文怎么展示一个城市人眼中的乡村。故事由一个失恋的男子璇若引起,他来自龙朱的故乡,并且也有类似龙朱的质地“纯洁如美玉,俊拔如白鹤”。他到某岛上去修复自己受伤的灵魂。大海边的生活对他确实有益,“使这年青人的心情,乃常如大海柔和,如沙滩平静”。这平静生活里的浪涛起自于他不仅领略了自然的美,并且见到了“神”。在某个“一切皆如为一只神的巨手所涂抹着,移动着”的黄昏,这个年轻人听到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女人的对话。在这个中年男子心中,无物不具有神性。他觉得“天上的云,神的手笔,那么横横的一笔”;“先前一时,林梢斜阳的金光,使一个异教徒也不能不默想到上帝。这一线紫色,这一派角色,这一片海,无颜色可涂抹的画,无声音可模仿的诗”;“但这自然的可惊能力,从神字以外,还可找寻什么适当其德性的名称”;“你们年轻人的眼睛,神的手段”。这个老绅士有一颗感味美,感味神,“既不缺少幻想也不倦于幻想”的心灵。沈从文把这样一颗美好的心灵交给一个城市人,这种无意也够人惊奇的了。后来,年轻人再见到这个老绅士的时候,就知道了他为什么有这么一颗诗人的灵魂。那是因为他到过一个地方,就是那个龙朱的故乡,“那是一片野蛮粗暴的地方,有若干精悍,朴厚,热情的灵魂,生气泼刺地过着每一个日子”。那个老绅士说:“我并非生长在那地方的树,却是流过那小河的鱼。我到过你那里,吃过那地方井水,睡过那地方木床,这一切我都不能忘记!”自从去过那个地方之后,他之后的二十年就生活在对那个地方的怀想里,“心情和外表皆似乎为了一种过去的生活,磨折到成了一个老人”;“这境界二十年来没有被时间拭去,可是,我今年已五十五岁了。就记到这个,多明朗的一个印象!”乡村的生活有如此之大的威力,这种诗意的夸张显示了沈从文对理想中的城市人的构想——他应该了解和爱乡村。他告诉人们,只要你真正去亲近乡村,你就会有很多的收获,会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美,什么是神,它能给你很多很多,够你用一生的时间来品尝。而对于这样真正想接近和了解乡村的人,乡村会对之敞开一切,用最好的一切来招待他。

那个古堡的总爷像一个乡间的哲学家,他虽然叫那个城市人“老师”,但他更像个老师:“你同城市中人说到我们这里一切,也不能使他们相信。一切经验才能击碎人类的顽固。”沈从文让那位总爷带着很大的精神优越性来对那个城市人说话,对于城市人的文明还时有怜悯。他用他的哲学彻底击碎那个城市中人的思想,让城市向乡村低头,认同。他极力赞美着“神”。神创造一切美,让人惊讶,却不需要人的赞美,真正的诗人“像一个神的舌人,他能用贫乏的文字,翻出宇宙一角一点的光辉”,但即使是这样的诗人也“常常遭遇失败,甚至于常常玷污到他所尊敬的不能稍稍凝固的生命”。他甚至向这个城市人传输生活的哲学:“不要担心明天,好好处置今天吧。你在城市时,我不反对你为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希望而生活,到这里却应当为生活而生活。一个读书人知道明天和昨天,我要你明白今天。”“忠于你的生命,注意一下这一去不来的日子,春天时对花赞美,到了秋天再去对月光惆怅吧。一切皆不能永远固定,证明你是个活人,就是你能在这些不固定的一小点上,留下你自己的可追忆的一点生活,别的完全无用。”这种放弃所有的负累去拥抱眼前的生活的精神和我们的传统是很不同的,倒是颇有一些后现代的味道。沈从文的现代性的母体是这种没有负累的原始哲学,真是一种遥远的呼应。总爷不仅让他尽情体尝人的生活,还让他领略到了“神”的风采。“神之存在,依然如故。不过它的庄严和美丽,是需要某种条件的,这条件是人生情感的纯朴,观念的单纯,以及环境的牧歌性。神依赖这种条件方能产生,方能增加人生的美丽。”“神”在沈从文心目中是人性的升华,而湘西是一片孕育这种美好人性的肥沃土壤,那个城里人能感受到神的存在是因为这片土地也已融入了他的心灵。“神的对面原是所谓人类的宗教情绪,人类若能把‘科学’当成宗教情绪尾闾,长足进步是必然的。”城里人理解了“神”真正的含义:“神”是一种执着、庄严、痴迷的人类精神。“我刚才看到的并不是什么敬鬼谢神,完全是一出好戏,一出不可形容不可描绘的好戏。是诗和戏剧的源泉,也是它的本身。声音颜色光的交错,织就一片云锦,神就存在于全体。”“神”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于乡村神性的领略是都市人对乡村最深刻的理解和接受。

老绅士的一次旅行让他发现那个地方是“神所处置的地方”,“地下蕴藏了如何丰富的矿产,人民心中,却蕴藏更其如何丰富的热情”。这个地方“各处皆不缺少微带忧郁的缠绵,各处却泛滥到欢乐与热情。各处歌声所在处,到另一时节,皆可发现一堆散乱的干草,草上撒满了各色的野花”。《凤子》是沈从文所构筑的一个“想象的桃源”:富饶的矿藏,美妙的自然,自由的生活,到处都是热情和活力,像一盆火,不仅温暖着那个城市中人,还处处扇点着他的热情和活力。他终于被惊醒了:“这地方到处都是活的,到处都是生命,这生命洋溢于每一个最僻静的角隅,泛滥到各个人的心上。一切永远是安静的,但只需要一个人一点点歌声,这歌声就生了无形的翅膀各处飞去,凡属歌声所及处,就有光辉与快乐。我到了这里我才明白我是一个活人,且明白许多书上永远说得胡涂的种种。”这地方的人生活方式虽然落后,可以说原始,从他们开采矿的方法上可见,他们用的是“汉朝”时候的办法,但是“这地方耗费矿砂,可从不耗费生命。他们比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生活得比我们得法。他们的身体十分健康,他们的灵魂也莫不十分健康。在知慧一方面,譬如说,他们对于生命的解释,生活的意义,比起我们的哲学家来,似乎也更明慧一点”。被乡村和自然唤醒的人是沈从文眼中最理想的人,因为他们一旦被惊醒,就会有意识地追求这种活的生活,既超出了当地人自在无知的状态,又寻找到了人的真正的活力和生命力。这才是沈从文的理想——让城市人觉醒,这不是鲁迅所呼唤的理性的觉醒,而是感性的觉醒,生命的涌动。

同类推荐
  • 28岁赚千万

    28岁赚千万

    这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财经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引发所有创业者思考的教科书。12年的时间里,一位17岁的少年从负债百万开始奋斗,最终赚到了数千万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品味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见识了商海的风云变幻。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年到一个老谋深算的老板,他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蜕变。这期间,风光的时候他可以一掷千金,落魄的时候他可以吃糠咽菜,只为生存。从失败到成功,从幼稚到睿智,他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善于在生活中挖掘点点滴滴的商机,每一笔财富都能够让他领悟至深。他的每一次蜕变都会给人带来沉思,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会给人带来思路,他的每一次感悟都会给人带来共鸣,他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给人带来激励。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 玉琳国师传

    玉琳国师传

    本书是星云大师佛教人物传记系列中的一本,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述,讲述了玉琳国师坎坷而极富传奇的一生经历。
  • 史玉柱传奇

    史玉柱传奇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 牛顿

    牛顿

    牛顿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讨论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教授的内容。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热门推荐
  • 九幽邪仙

    九幽邪仙

    苍生为子,天下为局!且看绝世天才如何在这天地棋局中挣扎求生。是沦为棋子,还是跳脱棋盘?跳出棋盘之后,是海阔天空,还是另外一个更大的棋局?一切尽在《九幽邪仙》
  • 神尊舞天下

    神尊舞天下

    从小丧母,无依无靠,受尽嘲笑,凌辱,一天偶然古代宗门落羽门的传承,之后发现,原来母亲是父亲杀死的,之后杀了父亲,最后飞升神界,经过磨难,终于成为了神尊。
  • 妃魅胜天不为后

    妃魅胜天不为后

    我,路小墨由一名25岁的现代旅游记者,变成了年芳二八的公主路绮若,我的挂名老爸是贤德王爷路万豪?!这是哪门子狗屎运啊!万千宠爱于一身,这种感觉要不要太好啊!世交公子、高贵皇子都来献殷勤?!争着抢着要娶她!不好不好,据说古代女人婚姻不自由!她才不要进入这种坟墓呢!
  • 异界之尸道弑天

    异界之尸道弑天

    混沌之初,阴阳五行,人族诞生,妖道横行,经历了不知多少个纪元,人类统一了这片大陆,封禁了妖魔鬼怪,世间一片繁荣。然而一颗魔种却悄无声息的诞生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还是为了拿回那本该属于一个种族的复仇?夜冥,一个本是旁系家族年轻一代最强苗子,却因一次未知的意外五行俱损,经脉全断……(本文金手指!扮猪吃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法仙洪荒之龟祖

    法仙洪荒之龟祖

    不是正统的洪荒小说,杠精慎入游戏天才爆肝猝死网吧,魂归洪荒,化身为龟,这是洪荒故事,也是无数个大千世界的故事,洪荒界也只是其中一个,看龟祖如何超脱,如何凌驾诸天大千世界之上。
  • 我们老张家

    我们老张家

    我们老张家,普通的农民家庭出身,但是老张家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如今在社会的角角落落里扎根发芽,都在为祖国默默的贡献着。
  • 我只爱你好不好

    我只爱你好不好

    唐喏琳和高子轩有着三年的相恋时光,唐喏琳以为她能和高子轩走进婚姻殿堂,可最终高子轩还是离开了她。三年前决然离去,三年后却在最好的姐妹婚礼上相遇,同时也认识了富家子弟顾阳……。
  • 大唐南皇

    大唐南皇

    李贞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睡回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附身在了那个和他同名同姓的大唐越王身上。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儿子?这是好事儿啊,谁不知道李世民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年代,绝对是所有穿越客的最佳选择。再说了,咱可是堂堂大唐亲王,这辈子算是衣食无忧了,不但衣食无忧.......嘎嘎嘎......但是,貌似咱的下场不是太好来着。于是,为了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为了保命(这个是重点),李贞这只扑棱蛾子决定扇动他那小翅膀,十分作死的开始改变历史。
  • 大叔:我不爱你了

    大叔:我不爱你了

    13岁那年家里一夜之间发生变故,父亲入狱,母亲突发心脏病,最疼爱自己的姐姐不知所踪,这时消失5年的叔叔回来带走了她,疼她宠她。20岁那年吴子希终于找到失踪多年的姐姐,但吴子珊已经疯掉,当一切都失去时候,吴子希才知道最疼爱她的叔叔伤她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