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500000037

第37章 在新时代的边缘(1)

)第一节沉默“归队”

踏过了旧的边缘,踩到了新的土地,并不意味着沈从文就被新时代接受了,或者他真正接受了新时代。新时代对他来说始终是个考验,他继续着一件事,那就是对“我是谁”的思考,自我的迷失和寻找依然是知识分子的主题。那个独立思考的“我”踏上了这片要求忘“我”的土地,那感觉绝不会轻松。沈从文恢复了正常,但心里始终保持着警觉。

沈从文用他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他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透明的世界。解放后,他已经失去了展示的空间,很少有公开的文字了,只能在日记和书信这样“私语”的场所流露他已经隐匿起来的精神世界。在别人眼里,他只是一个谨小慎微、埋头苦干的老头,而不会知道他的精神世界依然有丰富的波澜。沈从文曾经是一个战士,为了文学总是和商业和政治开战。如今他已不可能向任何方面公开宣战了。精神的战场荒草萋萋。而他在这个近乎“独语”的空间中,依然横枪在手,在没有观众也没有对手的地方,回味自己当年的风采。他很早就说过这样的话,“我似乎在同上帝争斗。我明白许多事不可为,努力终究等于白费,口上沉默,我心并不沉默。”(《烛虚》.《沈从文全集》12卷.21.)沈从文改行了,从鲜活的文学世界走向了遥远的文物的世界。在时代冲击下,精神也每有跌宕,但他保持了自己精神世界的独立。这“并不沉默”的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就像老舍《断魂枪》中的沙子龙,失去了自己的时代,就算自己风采依旧都毫无意义了。镖局改成了客栈,神枪手收起了自己所有的过去,千呼万唤也不出来了。他的枪依然“神”,可是只有月光知道了!

一、精神审判

新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人民的时代,人民的准确范畴是“工农兵”。知识分子被边缘化了,他们由启蒙者变成了被“改造”的对象。他们甚至不得不为自己在“人民”中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时代对所有的知识分子进行着隐性审判。这是一种精神审判,审判者(人民)既是缺席的又时时在场,要求知识分子自己审判自己,在灵魂的深处让“国家”和“人民”深深地扎下根来。那些学习总结和检查就是这种“审判”的成果。

沈从文认为自己在知识分子群体中都是没有位置的。他更需要为自己的存在合理性作出辩护。他写的那些学习总结和个人检讨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有必要先认识一下这种特殊的文体。这个体制下的每个人都会使用这种文体,都知道它的潜规则。它是那种潜在审判的产物。它要求写作者尽量回避而不是倾诉和表现自己,它有事先规定好的意义,不要求写作者做任何的创造,只要求重复。有一个公共的意义域统治着它的方向。“表明心迹”是所有表述的根本和唯一内容。它要求个人面对群体,甚至是面对审判来说话。它假定学习者是落后而不合规矩的。这些文字对于理解作者而言,不是媒介而更像是障碍。以这种特殊的文体写作的内容来认识一个人是相当困难的。在解放初期,沈从文写了不少检讨自己的学习总结。当然还有一些书信,但那个年代已经没有了沈从文所认为的那种写作的自由,作家所想的和所写出来的失去了完全的一致性。认识他当时的精神状态只能通过对这些文本的破译来完成。这种隐性的审判在沈从文的精神上发生了作用,他感觉到否定自我的必要性。他说自己有了“负罪感”,“深觉愧对时代,愧对国家。且不知如何补过。也更愧对中共”,并且否定了自己的一切,“只觉得过去工作通无意义”,“过去的我似乎完全死去了”(《日记四则》.《沈从文全集》19卷.57.)。这种负罪感说明他已经开始从心灵深处来接受这个新的时代了。他感到离开群体的可怕,产生过向群体靠拢的激情:“我得想办法重新归队。归向全国人民所趋向的方向。”(《自传》.《沈从文全集》27卷.61.)“群”、“队伍”、“人民的方向”在沈从文那里的意味都是一致的,意味着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这就是他对这些新时代词汇的个性化理解。他对个体融入群体的思考充满了文学性的想象,“恰如一股小小溪流,由茹泽涓涓到一脉长流,到大河,到大海,通过了一切阻碍和困难,矛盾复矛盾,居然和一片汪洋溶会,由卅年万万人民血汗并流作成的革命大流溶会。只有一点可说,可发现,即个人十分渺小。”(《总结·传记部分》.《沈从文全集》27卷.95.)这其实只是一种想象中的情感。让他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是他的内江之行(1951年10月到1952年2月,沈从文到四川省内江县参加农村土地改革。)。但内江之行表明,他即使为人民深深地激动,也无法与之真正地融合,他关于融合的说法都是一种文学性的想象。

内江之行让他深切地感觉到人生的阔大,关键是贴近了生活就能寻找回创作的生命。这是沈从文贴近土地,贴近人民的一次经历。沈从文来自民间,他曾经有过与土地、河流和人民的完全融合的经历,这成为了他创作的最充沛的源泉,也可以说是他的生命之源。从他离开故乡之后,这种真正的接近就中断了。这对他来说是一次生命的温习。内江之行成了他在精神上归队的一扇门。沿途之上的所见,让他感觉到“每一种事,每一个人,都已完全和过去时代完全不同,真是人的奇迹!人类史的奇迹!个人在其间,真是要感到微尘弱草不如”(《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141.)。在内江下乡的几个月,使他对人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有一种回到群体当中的兴奋。他多次说过,自己的迷失由于“离群”而起。对于群,他开始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他感觉到“人民”的力量,并为之所吸引。他希望通过回归人民的队伍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在当时写给张兆和和孩子们的信中,沈从文表达了贴近人民,重新获得创作生命的喜悦。“这次之行,是我一生重要一回转变,希望能好好的在领导下完成任务。并希望从这个历史大变中学习靠拢人民,从工作上,得到一种新的勇气,来谨谨慎慎老老实实为国家做几年事情,再学习,再用笔,写一两本新的时代的人民作品,补一补二十年关在书房中胡写之失。”他确实又有了他所谓的“贴近”生活的那种喜悦。他决定“一定要好好的来从乡村人民学习,来恢复自己用笔能力,用到应当用处去”(《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121.123.)。他希望自己的笔能在“人民”中恢复,有了对人民深入认识,就可以像赵树理那样“写出更多的李有才”(《致沈龙朱、沈虎雏》.《沈从文全集》19卷.126.)。他甚至创作了一首歌来歌颂这种加入群中的快乐:“我们从首都来,/排成整齐队伍,/来自各阶层,/万众一条心,/万众一条心,/跟随毛泽东旗帜前进,/上高山,涉大河,入草原,永远前进,/工作全体为人民。……”他认为“似乎还好,这是我第一回创作”(《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149-150.)。这些歌没有一句是沈从文的创作,而是他一向都看不起的“宣传”。但他确实受到了人民的感染,感觉到大家早已感觉到的迎接“新”的喜悦。他有一种真正被新中国所接受的喜悦。“国家实在太伟大了,人民在解放后表现的潜力,无一处不可以见出。……如果不到这地方来看看,也是不会深深明白国家人民如何可爱的。”(《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153.)这种赞叹是很真诚的。他说生活在北京圈子里的人是不会体会到国家的这种变化,人民的这种可爱的。他也体会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于改变作家的世界观的作用,他就是要作他所批评的“鼓动员”,“我一定要来作个鼓动员,在乡村中是这样向人民学习,写出来也只是交还人民”(《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156.)。融入了人民的队伍中,生命的脉搏就和上了时代的节奏,“我生命即融合到这个现实万千种历史悲欢里,行动发展里”,这一切“摧毁我又重造我”,在这个环境下“逐渐放弃了旧我”(《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180.),他接受着来自于“群”的拯救。他甚至想“入党”。他在给大哥的信中多次提到,自己想把工作做好后申请入党。“入党”对沈从文来说,并没有什么政治意义,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归依。“党”在他心中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的象征,与政治本身无关。他并没有真的申请过入党。这种归队的冲动是真诚的,但也只是冲动而已。内江之行让沈从文体会到了新中国的新气象,在情感的世界里,他仿佛接受了新时代的一切,真诚地要改造自我,要重新拿起笔,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来书写人民的生活。但这种感动不足以完全改变他的观念。

归队对沈从文来说始终只是一种努力,即使与他深爱着的人民,都无法消除精神上的隔阂,“某一点极理解,某一点却如隔着一层东西,我似他们可不是他们。爱他们可不知如何去更深入一点接近他们。”(《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187.)在真诚的靠拢中还有更真实的隔膜。而且这不仅是对他一个人而言,他们走了,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广大的地面却是沉静统治了白日,庄稼慢慢成熟,‘北京同志’渐渐为一个名词,流传到大小本地人口中,孩子们长大了……”(《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沈从文全集》19卷.332.)。谁能真的融入谁呢?所有这些冲动都无法抵御他心中无法归队的孤独感。“我在改造自己和社会关系,虽努力,所能得到的或许还是那个——不可忍然而终于还是忍受了下去的痛苦!”(《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312.)更何况在很多方面,他都无法对现实作出与“组织”上一致的简单认同。“土改”在他心中有残酷的一面,“到处有的是欢乐和痛苦的交错,领导上尽管十分谨慎小心,在进行中还是有不可免的死亡。”(《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283.)他由此而感觉到那种总是追随着他的毁灭感,“时代是个生长的时代,也同时是一个毁灭的时代。可能有些人也就无可奈何从这个变动过程中毁了。”(《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9卷.314.)对这一点他是有切肤的感受的。他那根独立思考的弦不断,精神审判就只能是一种压力,外在的。进入不了他的生命层。

他真正的感觉实际上是被政治层层包围的恐惧,他感觉到政治使人失去意义,感觉到新生的时代对自己来说却意味着毁灭,失去了手中的笔,就是失去了生命的火焰,他不知道拿什么来为这个新的国家燃烧。他承认国家的新生,却不知道自己怎么在其中得到真正的新生。政治给人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他时有“履虎尾涉春冰”的感觉。政治更让他恐惧的地方是它的“无所不在”,政治的审判甚至蔓延到了他的家中。他满含忧虑地感觉到政治已经深深地浸入他孩子们的生命中。在《解放一年——学习一年》中,沈从文说孩子把精神的审判带回了家中,孩子们嫌他不进步,思想不通,不能完全融入新中国的快乐生活。沈从文说他的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只是他认为“快乐”是需要学习的,对知识分子而言,转变总是件痛苦的事情,需要慢慢来。在孩子的眼中,他都是落后的。必须要“进步”,必须要做马上见效的事,还必须要快乐。父与子之间都被政治的墙隔开,变得难以理解了。沈从文感叹颇深:“孩子们凡事由‘信’出发,所理解的国家,自然和我由‘思’出发明白的国家大不相同。”(《政治无所不在》.《沈从文全集》27卷.41.)他觉得新一代的思想整个被政治所笼盖了,政治在千万万孩子心中脑中“生根发芽”了。这是他这个一切从“思”出发的人所无法理解的,他只能以自诩“落后”来保留自己的意见了。发自“政治”的精神审判对沈从文来说实际上是失去效力了。

二、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毕竟是一个知识分子,尽管因为他所看到的这个群体的种种的弊端,他不愿意与之为伍),他思考得最深入的就是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的位置。这个群体已经从启蒙者的位置上走下来,或者说被赶了下来,在这个以“人民”为主体的时代,他们究竟应当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呢。他们似乎只有两条路可走,被放逐,或者是自己放弃自己的一切。沈从文一直是个温和的人,他不主张知识分子为坚持自己而抗争,他不希望被放逐。他只是希望政治能把知识分子属于艺术的那一部分自由解放出来,一切的艺术创造都只是“抽象的抒情”,并不具有现实对抗性,也不具有任何的破坏力。

同类推荐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 女侠谁知寇白门:寇白门

    女侠谁知寇白门:寇白门

    寇白门的一生,是四段情感的萌生和覆灭的过程。本书也便从此入手,描摹出了那四段“难以释怀”。
  •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我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惊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时候形势的波谲云诡令人晕眩,有时候祸福的说变就变,叫人以为是进入了荒诞的梦境、是在开国际玩笑。见过上层的讨论斟酌,也见过底层的昏天黑地与自得其乐,还有世界的风云激荡,我毕竟访问过中国大陆境外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感受了呵护的幸运与“贵人”的照拂。我也领教了嫉恨者明枪暗箭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好累!
  • 袁世凯(全三册)

    袁世凯(全三册)

    本书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小站练兵、庚子事变、丁未政潮、辛亥革命、洪宪帝制等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示了清末民初政治风云的波诡云谲和袁世凯的双面人生和命运沉浮,精心刻画了他在大变革时代中的奋斗、迷茫、斗争直至灭亡的心路历程;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国家积弱积贫、社会战乱不断、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探索历程。
  •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

    《毛人凤大传》:毛人风与戴笠是同窗好友,但其内心却野心勃发,善于忍辱负重,工于心计,蜗居崇德,做过八年县史。他如一条蛰伏在丛林中的毒蛇,一旦猎物出现,就会一窜而出……“军统魔头”戴笠的一封邀请信,让他这条“龙”归火海。从此,他甘愿充当蛾笠的马前卒、哈巴狗!把戴笠“谁杀人手段高绝,就是好同志”奉为至理名者,双手沾满鲜血。
热门推荐
  • 萌妻来袭:扑倒腹黑皇

    萌妻来袭:扑倒腹黑皇

    “皇上,吃点牛鞭!”“皇上,吃点猪腰子!”“皇上,吃点腰果!”男子挑眉,眼里闪烁浓浓怀疑,看着忙碌伺候自己的小女人,当下问道:“为何?”娇俏的女子转身望着男人,甜滋滋的笑了:“吃哪补哪,皇上后宫佳丽三千,不补肾,如何满足小女子幸福生活。”
  • 天崖

    天崖

    惨遭灭门,被整个江湖通缉追杀,隐姓埋名苟且偷生。且看落魄公子,如何逆境中挣扎逆袭,登临天崖,一剑绝仙!
  • 王景诗集:走进历史深处

    王景诗集:走进历史深处

    本书突出记载了笔者走进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历史深处”时留下的思考和感悟。
  • 妄想世界大冒险

    妄想世界大冒险

    你们,都是我的经验值!“升级到下一级要两兆五千四百一十八亿六千五百八十二万八千三百二十九点经验值?还好《Muv-LuvATE》刚刚刷新了。”“还有大概一千兆兆兆兆兆兆点经验值就够超多元宇宙级了,《天地无用》世界我来了。”--------------------------------------------------第一个世界,《学园默示录》第二个世界,《东京食尸鬼》第三个世界,《进击的巨人》第四个世界,综漫《食灵零》第五个世界,《muvluv》讨论群:110283038
  • 盛宠逆天废物六小姐

    盛宠逆天废物六小姐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她本是身手敏捷的刺客之王,一朝穿越,成为了父母双“亡”的废柴小姐。看她如何探寻自己的身世,遇上两世里最爱的人。”熙儿,嫁给我吧!生生世世我定不负你!”
  • 谁言妖

    谁言妖

    这是一个妖吃人,人食妖的世界。妖族以人血肉为食生存、人族食妖族血肉获取力量抵抗妖族。妖族与人族战争将起,镇妖谷传人授命入世。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太宇仙宿

    太宇仙宿

    一个平凡人是背叛还是阴谋占有远古尸神之身?脑海中的系统与古尸有何关联?莫名其妙醒来出现在游戏机的缘中?是游戏入侵?还是入侵游戏?人帝与妖神之族的不解之仇,太初之期宇宙开创第一个轮回地狱的男人,能否收服各大星球神魂?万物之傀的尸皇,为何要末日丧尸播放星空,是要谛造完美生命体?梦与现实的入侵者梦魇,为何能将虚幻实现入侵现世?是开创第二宇宙?主角背负的宿命,与他们的大战中有何关联?一段精彩的太空冒险,你想会发生什么?充满未知的宇宙,将由我来开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淘宝英雄

    淘宝英雄

    外星异族入侵地球,人类遭遇空前浩劫,然而在世界即将濒临毁灭之时,平凡少年霍小天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可以拯救地球的办法。他在手机淘宝上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店铺,猎杀异族怪物可以获得淘宝积分,淘宝积分可以兑换该商铺里的各种神奇的宝贝,而这些宝贝又可以很好的克制异族怪物,增强霍小天的各项能力,使得霍小天一步步的踏上了拯救世界,猎杀魔物的英雄之旅…简洁版:这是一个淘宝拯救世界的故事!【我会告诉你们我是阿里巴巴派来的007吗?】
  • 后娘嫁到

    后娘嫁到

    阴家二女,命中带衰,三次出嫁,皆未入洞房先被退婚。艾玛,她好好一个黄花大闺女咋就成了烫手的山芋?无奈委曲求全与同是衰人的黑大当家凑成一双,明媒正娶,三书六礼皆齐,啥,入了洞房才知她原是当后娘的命!坑人那,她要悔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