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58200000002

第2章 远古文化与建筑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中,多处都对中国人的起源及史前文化有过十分生动的描述,说最早乃是盘古氏开天辟地,后来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等。在近代,有一些学者认为那些都是无稽之谈,而主张中国人是从西亚迁徙而来的。在这里有两点要指出:一是中国之人种并非从他处迁来,而是自古土生土长的,从诸多的考古发掘中足可资证;二是这些古代文献资料中描述的中国远古的“历史”,都是不够确切的,多为传说,因为它们一无当时的文字为证,二无器物为证(指描述中的器物)。而真正的中国远古文化,则是在许多史前遗址中得到确证。从近代开始,在我国的广大土地上,多处发掘出远古时代的人类遗址。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的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猿人化石,这是如今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足见当时已有人类活动。其他地方,如蓝田、马坝、大荔、山顶洞等,多处发现人类活动痕迹。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古发掘,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此,分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和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有:贵州盘县大洞遗址(1992),约为更新世中、晚期,主要是人牙化石及动物化石等。1992年在湖北荆州鸡公山发掘出五处人类遗址和两个石器加工区。1993年,在南京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发现人类头骨化石,距今达35万年。1995年,在四川酆都境内发掘出烟墩堡遗址,并有多种石制品。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内容更丰富:1993年至1995年,在江西万年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掘出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狩猎场所和屠宰场,还发现许多陶制品。1993年至1995年,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掘出距今约一万年的动物遗骸和人工培植的稻谷标本,当然还发现好多陶制品。1993年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发现陶器上有文字性的刻划符号。1992年至1994年在河南郑州八里岗遗址发掘出连排房屋,长26米,进深7米,共八套,而且发现绘有推拉式门型,甚为可贵。1993年至1995年在郑州北郊发现了西山仰韶文化城址,城的平面略呈圆形,西墙残存60余米,北墙残存230米,最高处达3米,土墙为板筑法。据测定距今已达五千年,如此一来,我国的城市文化比原先认定的还可上推千余年。1996年在河南孟津水库区发掘了仰韶文化聚落遗址,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有居住区、仓窖区、墓葬区和石器制造场。也发掘出石壁、钺等“礼器”,说明那时生产力已相当发达,社会已走向文明。1992年至1993年在内蒙古赤峰发掘兴隆洼遗址,有围沟、房址、窖穴等,为较完整的史前聚落,距今已达八千余年。1989年至1994年在安徽蒙城尉迟寺发掘出大汶口文化层的房址三十一处,还有墓葬和窖穴。居住房屋作连排式,内部空间灵活,外形整齐有序,是研究史前建筑的重要史料。1992年至1993年在浙江西北的莫角山遗址,发掘出一座人工建造的巨屋,东西长670米,南北宽450米,总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建筑基址上有夯土层,夯窝及成排的大型柱洞等,这里属良渚文化层,说明距今五千年以上已有相当高超的建筑技术了。1995年至1996年,在四川成都附近发现距今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古城址五座。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考古发掘。这许多资料,不但足以证明中国人是中国古老土地上土生土长的,绝非自西方迁来,而且早就有丰富的人类文化活动。

从比较具有地域特征、遗迹内容也比较多的地方来说,多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归纳起来,比较典型的,大体有下列几处:

河姆渡文化,位于浙江馀姚,距今大约七千年;仰韶文化,位于豫西渑池,距今大约六千年;红山文化,位于内蒙古赤峰,距今大约六千年;马家窑文化,位于甘肃临洮,距今大约五千年;良渚文化,位于浙江杭州,距今大约五千年;龙山文化,位于山东章丘,距今大约四千五百年;齐家文化,位于甘肃广河,距今大约四千年。这些地方的文化遗址,充分反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根据人类学和史学理论,这些文化虽然已属定居性的早期农业文化,但都还没有发现有文字,而且几乎都是石器和陶器,未见金属的使用、所以无论从物质生产上还是观念文化上,都尚未进入文明时代。因此,历史的记载(指书籍、文献资料)只是后人根据许多传说,编织出来的一个完美神奇的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形态。

在这里,我仍仅对中国远古时代的居住形态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史书中和诸文献资料中,对于当时的建筑和居住形态,有较多的记述。

《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墨子·辞过》中说:“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可见中国远古时代的洪水之灾是一次大灾难,洪水过后,人们渐渐居于平地了。《韩非子·五蠢》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但有巢氏是否确有其人,则不得而知。《礼记·礼运》中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

从诸文献记述来看,种种的说法,可以统一为这么两点:一是上古穴居而野处,人们生活在洞穴之中;二是沼泽低湿之地,人们在树上筑巢而居。而据考古学家分析,洞穴居住者,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渐渐露出地面,由穴居、半穴居变为地面上建屋而居;巢居糊口渐渐把居住空间下降,由巢居到半巢居(即干阑式建筑)而也变为地面上建屋。

据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认为,长江流域水网地区是我国远古时期文化发展相当早的地区之一。大约距今七千年左右,在长江下游一带,已有较发达的史前文化了。这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发掘出来的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遗物中了解到。他认为,由于这一带河流、沼泽密布,地下水位很高,一般不可能采用挖洞的办法来解决居住问题。处于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主要凭借树木构筑窝棚,这就是所谓“巢居”。这种居住方式既可以避免猛兽的侵害,也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实质上它是远古猿人住在树上的直系发展。

杨鸿勋认为巢居的建筑,主要取材于树木,因此在木结构技术方面,很早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巢居的最早形式可以推测为在单棵大树上建巢:在分枝开阔的叉间铺设枝干茎叶,构成居住面;其上再用枝干相交构成史前时代晚期建筑形式避风雨的棚架,如同鸟巢。这就是古文献中所说的“巢”的原型。

巢居的发展,先是在一棵大树上结巢为屋,后来发展到数木结巢,这可能是由于人口渐多,而多数人找不到如此大树,从而有所发展。后来由于林木不足以为槽巢,故用人工插木于土来筑屋,然后又渐渐地降落到地面上。如今我们还能见到这种称之干阑式的建筑,这就是史前时代晚期的建筑形式。如今云南的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的民居,就有这种形式特征。据考古学家和建筑史学家的研究,云南的西双版纳、瑞丽、陇川等地,由于这里的文化比较封闭,它的原型特征至今仍然存在着,所以能表现出历史文化的积淀。

在史前时期,我国北方多穴居,这是由于我国北方一带(多指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土层也较厚,所以当时人们便挖土为穴而居之。但是,与巢居一样,考古学家认为,穴居也有其发展序列。据考证最早所开挖的是横向的洞穴,后来也因为人口渐多,这样理想的地方较难找到,所以就发展成为斜穴,即坡地上的斜洞穴。后来聚落迁至平原地带,于是就变成了袋形的竖穴。这种竖穴后来渐渐加大加深,用树干(留住枝桠)作为出入洞口的扶梯,上面又加顶盖。以后,也许觉得如此深的洞穴,出入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改成为半穴居的形式。这种形式又由袋形半穴居发展成为直壁半穴居。这种形式的洞穴,都有比较考究的屋顶。屋顶由中间一根木头支撑发展成为多杆支撑。最后也与巢居“自上而下”相仿,渐渐地向地面发展,成了建于地上的建筑。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史前时期的建筑基本上就是两类,即“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若以地理来分,则北方多居“营窟”,南方多居“槽巢”。后来,都又发展成为平地建屋了。从此以后,就进入了文明时代,建筑形式的种类也渐渐多样起来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至尊兵王

    至尊兵王

    他曾是站在国际雇佣兵顶端的男人。亲情的羁绊,让他重返家乡。隐秘的身份,超绝的身手,如过江猛龙般,引得群芳联袂,八方云动。他是至尊兵王,注定为梦想和尊严而战的男人。
  • 这一世我全错了

    这一世我全错了

    “凌邵泽,我真瞎!!”某总裁心里痛了一下,然后却无所事事的说了一句“你更贱!”
  • 笔下有约

    笔下有约

    世间的一切事物皆可落为笔下的一纸约书,我只是碰巧用我的心表达出来,诗中有我,我中有你。诗有意而意无穷,无上寒风,似君归。
  • 酸茶涩酒

    酸茶涩酒

    普通女孩的伤感,从来只关走形的身材,偶尔爆出的青春痘,下落的成绩,家长的责问……且酸且涩。
  • 牛桃我的心中只有你

    牛桃我的心中只有你

    Youaretheappleofmyeye--你是我的,心中挚爱。(主牛桃,副其他CP)
  • 深渊里也有星光

    深渊里也有星光

    面对生活,经历生活,千帆过尽,依然热爱生活
  • 董笙

    董笙

    我喜欢过两个男生一个是董泽忱一个是周沐。大学时期我以为爱情就是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但是被伤害后我才知道爱你我可以不说可以放在心上变成无言的陪伴”笙笙,我喜欢你“”我也喜欢你“
  • 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

    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

    西方普遍认为,美国应该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民主、培育开放的国际经济,并建立国际制度,按照美国的形象重塑世界,这样世界会更加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美国因奉行自由主义霸权政策,最终成为一个高度军事化的国家,不断进行破坏和平、损害人权、威胁国内自由价值观的对外战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诸多麻烦。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自由主义霸权——冷战结束后美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注定要失败。米尔斯海默指出,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会约束美国在海外的自由主义霸权政策,美国采取更为克制的外交政策更有意义。《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是一部清晰而引人注目的作品,对于学者、决策者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未来感兴趣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一读的。
  • 我的幸福之姐妹情深

    我的幸福之姐妹情深

    “方浩!我永远都不要看见你!”“我还是躲不过啊。”“默默,接受他吧!我跟俊豪的选择,是对的,这个选择,在你们之间,也会是对的。”“真的么?”“嗯。”
  • 你听懂了没有

    你听懂了没有

    国民网红教授戴建业随笔精选集。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推荐!火辣辣的文字写人生百态,有才有识,有情有趣!“妙境只在自己意念的一转换间,人生的陷阱转眼就成为人生的福地。”——戴建业。这本随笔集精选戴教授的八十篇随笔,所谈内容五彩纷呈:从爱情婚姻到前尘旧梦,从品味生活到人物剪影,从社会关怀到旅游见闻……戴教授既书写个人经历,又书写时代记忆,将自己对人生、婚姻、爱情、世道、时事等的看法和感悟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着戴教授的才识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