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15900000085

第85章 神山冈仁波钦

从巴噶西行到塔尔钦,也叫大金寺,就到了神山冈仁波钦脚下,这里是转山的起点和终点。

冈仁波钦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638米(一说6714米),山顶呈金字塔状,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它们与一横向岩层构成佛教“卐”字格。“卐”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钦峰经常被缭绕的白云遮蔽,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冈仁波钦在多种宗教中拥有神圣的地位,据说全世界已有数以亿计的人们尊奉它为世界的中心,并虔诚地信仰它。每年到这里朝圣、转山旅游的中外信徒、游客成千上万,虔诚的信徒则不远万里叩着长头,用长达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来朝拜神山。

须弥山在佛教中被称为世界的中心,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道场,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湿婆大神的殿堂。人们多以为它只不过是一处虚幻的所在,一座概念的山,殊不知,它竟是一座现实的山。绵延千里的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钦,就是那座须弥山。冈仁波钦,藏语意为“雪山之宝”。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尚在人间时,守护十方之神、诸菩萨、天神、人、阿修罗(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和天界乐师等都云集在神山周围,时值马年,因此,马年便成为冈仁波钦的本命年。据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

千百年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在通往神山的一条条道路上,形成了令人感慨的永动流。西藏许多信教者将冈仁波钦的图片与佛像供奉在一起。冈仁波钦不仅是一种自然美的象征,而且成为一种信仰的象征。

神山有两条转山道,外圈也即大转山道围绕冈仁波钦,长约57公里;内圈即小转山道围绕冈仁波钦南侧的因竭陀山。朝圣者必须先转外圈13圈后才能转内圈,这样转下来,如果是磕长头,真得经年累月。

大转山道沿途的圣迹很多,走着转一圈需要两三天。

第一天清早从塔尔钦出发,往西爬坡一两公里可见一个大玛尼堆,休息一下,顺便欣赏身后广阔的巴噶草原风光和纳木那尼雪峰。继续前行,进入拉曲峡谷,看到著名的“双腿佛塔”,从它两条“腿”之间的“门”走过,在右侧的草甸上竖着一个大旗杆,上挂阿里法王大经旗。这一带称为“色雄”(金盆),每年藏历四月十五要在此举行隆重的换旗仪式。

色雄滩中矗立着的旗杆高24米,直径0.3米多,用带毛的生牛皮裹着柱身,看上去像一支巨大的船桅。旗杆底部深深埋于土中,周围堆着许多大石块,用以加固。几根粗长的绳子将旗杆向四方拉紧固定,以防狂风吹倒,绳子上缠满了五彩经幡。旗杆顶部有个黄铜顶子。

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神山换经幡仪式。届时来自阿里各地和西藏各地,甚至全国其他藏区的藏族同胞,纷纷来到神山脚下,周围的河谷顿时成为一座帐篷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香客也赶来,不大的冈底斯宾馆立时爆满。

晌午时分,大旗柱右侧一顶白色帐篷中传来清脆的法铃声,冈底斯南麓的江扎和西面的确古两寺的祭祀典礼开始了。主持人手捧洁白的哈达,缓缓走向大旗柱。他的行动似乎是无声的命令,人们也一起拥过去,拉着绳子。主持人沉默片刻,高声喊出口令。人们将巨大的木杆缓缓地放倒在地上。众人蜂拥般奔向旗柱,顷刻之间,旗柱上的经幡旗被抢得精光。外国游客也纷纷挤进闹哄哄的人群中抢,还如获珍宝一样揣进怀里。据说,在大旗柱上挂了整整一年的经幡能消灾解难,而法力最大的莫过于柱顶上的哈达、经幡和各种香料。

旧经幡已摘下,有关人员将缝好的崭新的经幡、哈达等披挂于旗柱上,众人也将各自准备的哈达等敬献给神山的物品拴挂在旗柱上。主持人再一次手捧哈达,走向焕然一新的旗杆。一声令下,人们齐心合力,将旗柱半竖起来,部分人用准备好的木架将其顶住。此时大旗柱头朝曲古寺,说是为了让它朝拜该寺一夜,第二天早晨才能重新站起来。

翌日早晨,两寺僧众早早排成长队,开始缓缓转柱,诵经祈祷。领头的是江扎寺活佛。他身着黄色缎袍,头戴垂穗宽边大圆帽,手捧哈达,一脸的严肃认真。在众人的努力下,大旗柱又站了起来,人们齐喊“拉加喽!(愿神胜利)”祝愿神山保佑天下太平,人畜安康。此后人们纷纷烧起桑烟,把大把的风马旗撒向蓝天。顿时,烟雾弥漫天空,纸片落满大地,人们激动的喊声与祈祷声震耳欲聋。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紧闭双目,虔诚地在朦胧的烟雾之中向着神山和旗柱磕头礼拜,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神山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闪着银光,显得更加吉祥。从这天起,新一年的转山开始了。

神山大转山道周围有确古寺、哲热寺和祖珠寺几个小寺,小转山道周围有江扎寺、色龙寺等。寺虽小,但每个寺庙都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转山一定要拜这些小寺,这是转山的一部分。

离开“色雄”走大约9公里到达确古寺,寺院建在拉曲河西侧的峭壁上,很小,里面供着自然形成的石佛,还有两个不知什么年代的大象牙。拉曲河上架着一座小桥。路在桥边分成两条,河东岸的路较好,但稍远一些,大约11公里。爬一段坡后,到达哲热寺。哲热寺在冈仁波钦峰的北面,非常小,所谓“寺”,不过是个修行洞。这里是转山的折返点,白龙河、仲曲河和卓玛拉曲在此汇流。哲热寺可以住宿,第一天的转山到此为止。

第二天的路途比较艰辛。从哲热寺出发东行,开始爬山,8公里路海拔升高800米。中间经过四级台地,第二级台地是“天葬台”,第三级台地是奇形怪状的乱石滩,第四级台地最难爬,到达5630米的卓玛拉山口。山口有玛尼堆,一大片五颜六色的经幡在山风中飞舞,转山人都要在此停留,磕头、挂经幡。如果有幸能在这里观看神山的日出,将会给你留下永生难忘的体验:神山渐渐被金光照耀,白里见红,红白相映,仿佛巨人醒来,抖擞一下精神,立刻神采奕奕,惊人地雄浑壮丽,不愧为万山之神。

传说中冈仁波钦原为苯教神山,后来佛教大师米拉日巴与苯教徒那如本在此斗法,结果佛胜苯败,神山也自此易主。卓玛拉山口附近有些斗法时留下的圣迹。

苯教俗称黑教,是西藏古代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最初流行于阿里一带,它崇奉天地、山林、水泽的神鬼精灵和自然物,重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苯教在吐蕃王朝前期占统治地位,佛教传人西藏后,佛苯之间展开了长期斗争,公元8世纪后苯教势力渐衰,后吸收了佛教部分内容,繁衍教理教义,发展成为定型的一个教派。转山时,藏传佛教徒按顺时针方向转,苯教徒与之相反,他们沿逆时针方向转。同理,佛教的“”字符是顺时针方向转,而苯教的是逆时针方向转。

卓玛拉山口风很大,不宜久停,休息一下就要赶紧下山。下山的这段路非常陡,是整个转山途中最危险的,必须格外小心。下到山脚,路边有巨大的玛尼堆,还有一块上面涂着红色脚印的大石头,传说是米拉日巴的脚印遗迹。

过了这一带,就进入大片草甸,草甸中流淌着无数小溪,转山的人有时要涉水或从石头上跳过才能继续前行。这样沿着溪流走到门曲河边,休息一下,向前不久就到了帐篷茶馆。如果走得慢,到达这里天色已晚,可以在此住宿。走得快的最好到前面的祖珠寺住宿,那里条件好些,而且周围有些景点可看。

第三天比较轻松,过了峡谷口就来到开阔的巴噶草原,草原上有几座玛尼堆,行走中可以遥望巍然屹立的纳木那尼峰。纳木那尼峰又叫“神女峰”,藏语意为“圣母之山”,高7694米,是阿里地区的最高峰。它方圆约200平方公里,山脊上排列着数十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峡谷中倾泻着巨大的冰川。传说纳木那尼峰是喜马拉雅五神女峰之一,主掌智慧福寿。

一路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的转山人已经疲惫不堪了.好在前面就是终点——塔尔钦。

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钦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至今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这块圣洁之地,不过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好在人数依然不多,这或许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同类推荐
  • 瑜珈史诗

    瑜珈史诗

    这本书以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为时代背景,作者以自己多年瑜伽修行的领悟,为人物故事注入了血液和灵性,文学性地虚构出了一个包罗人性多面和人生百味的故事,在物欲、情欲和生死面前,不管消失的古文明,还是现在辉煌着的新人类文明,人的愚、痴、贪,依然存在,如何参透虚妄、看清本真呢?作者也在叩问这个可谓永恒的命题。
  • 壮文论集

    壮文论集

    这些学术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公开发表过的,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其中个别地方做了一些修改、订正和补充,但不作重大改动。限于时间和个人的条件,还有若干领域自己来不及研究,例如,壮族和国内及国外民族发展民族文字的情况对比,壮文和其他民族文字的对比,都只好暂付阙如。壮文本身的完善问题、借词问题、壮汉翻译规范问题,也未能予以展开。本论文集只着重围绕推行问题进行探讨,以便给政府部门、推行单位、研究专家和广大群众提供参考。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安定史话

    安定史话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安定区的地理环境、地质风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详尽地介绍了安定区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和安定区内丰富的文化遗存,并对安定区的民俗与传统工艺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至强兵器

    至强兵器

    昏暗的实验室,破碎的仪器,地面一片狼藉。从这里出去的少年路在何方,是成王还是称霸!他是组织的噩梦他是杀手界的神话,是令整个世界陷入恐慌的死神!他无情冷着却也有自己的逆鳞。我只做我自己,任何人挡我,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瓦罗兰之英雄

    瓦罗兰之英雄

    瓦罗兰大陆,历史悠久,却无人了解。本人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创作,不好看勿喷,好看点收藏,不求票求钱求推荐。暑假中。
  • 漠海之此城不荒

    漠海之此城不荒

    30年前,一群热爱沙漠的探险者,在中国最大的沙漠一起进行的探险之旅,发现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古城,由此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时光过去了30年,至今仍然在燃烧。
  •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开局成为经验怪

    开局成为经验怪

    遇到了穿越这种好事儿,却想不到主角穿越到了一个游戏世界,更是变成了一个供玩家升级的鱼人怪!然后……一切变的都不一样了!
  • 转世大魔

    转世大魔

    前世,他的名号令人闻风丧胆!如今,他转世到一千年前,纵使从头开始,终有一天,也必将创下比前世更强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