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1200000034

第34章 两地书2

后人说,许广平的才华不如萧红,那只是跟著名的女作家相比,但在那一帮女生中,许广平的才华还是相当出众的。笔者后来去厦门大学,那里也搞了一个纪念室(估计中山大学里也应该有吧),那里贴了好多许广平和鲁迅的照片。其中以鲁迅的刺猬头最为招人注意,其实鲁迅大多时候也是颇为和善且休闲的,只是不同的照片反差比较大,相比之下,许广平倒都是安安静静的,无论是单个的还是跟先生在一起的,还是不脱学生气,这可能正是鲁迅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只是鲁迅和许广平一开始的交往,还是要藏藏掖掖的。因为这里是有个名份问题的。

在广州中山大学时,许广平的身份是鲁的助教助手,因此在同一幢房子里,鲁住三楼,许住二楼。这当然是做个人看的,虽有瓜田李下之嫌,但还算是隐蔽着的。

终到上海正式同居后,许广平的身份仍是助手。同居一年多之后,鲁迅介绍许广平时,还是以助手的身份。虽然圈内人早就知道了。

朱安是妻,且还健在,那么许广平算什么呢?妾吗?那时是有不少妾,名义上的和事实上的,但鲁迅和许广平都不愿承认这一点。两人相爱了,在相爱之始却还要避人耳目,原因就是鲁迅的名气太大了,那个时候就是一面大旗,而不是在其死后。所以鲁迅得小心翼翼,所以我们要看鲁迅和许的广平《两地书》。

看了《两地书》,如果我再感叹当代人不会写情书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看了《两地书》,我更以为看原作的重要性了,因为此前,包括此后,有多少人说此书的好。我也以为好,但我以为的好跟别人以为的好是不一样的。

大约二十多年前,就有老师对我们说“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时说到,鲁迅称许广平为小刺猬,许广平则称鲁迅为小白象,当时身上没有起鸡皮疙瘩,但脑子里还是闪过肉麻一词的,但是当我今天看完两地书的原件之后,肉是麻不起来的了,精可能是会神起来的了。

有一点还有注意,两地书在鲁迅先生在世时就公开出版过了,这算是比较高调吧。只是出版时涉及到一些人名等敏感问题时,个别人名都改掉了。好在先生心细,他专门抄了一部原稿,拟给海婴当礼物,这样的父爱自然是伟大的,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原信部分,所以也就更为真实了。

所谓真实,谈情说爱如果还作假,那就很无趣了。鲁迅不是这样的人,当然,他喜欢针砭时弊,说人家的不是,这在信中也都很真实。比如说起厦门大学的不是,我估计今天厦大的人大概只把鲁迅来厦大任教当作是一件光荣且骄傲的事情。这个海边的大学,真是漂亮得很,尤其适合游泳和谈恋爱。

还有信中那么多的应酬往来,饭局,说北京的饭局比上海的要多,这在今天也是如此。还有时不时要说一下心中的不满。比如说到废名——周启明颇昏,不知外事,废名是他荐为大学讲师的,所以无怪攻击我,狗能不为其主人吠乎?

其实废名也是一名家,而不是废物也,能跟鲁迅扯上或叫上板的,或者能吠上几声的,都是不容易的。

家事、系事、校事、朋友事、社会事,包括工资待遇问题等,还有自己喝酒吃饭的量,胖瘦等,先生都跟许广平说,这才是最为真实的部分。所以看两地书,跟看先生的小说和杂文其实是一样的感觉。再看广平怀孕和生育之后,称海婴为狗屁的种种,一个母亲的心思全出来了。海婴生病看病等,事无巨细,有事必录。还有两位分隔两地时,似乎作息时间也无规律,鲁迅是经常睡一觉起来后,有时是凌晨一两点,就给许广平写信了。文人生活的无规律,也可略见一斑。

很好玩。也印证了一句话,无情未必真丈夫。这一对真心相爱的人啊,当年过得是也是快乐的!虽然鲁迅不敢休妻,他说她是为了母亲,而且这种内心的隐痛,始终在他心中的。两地书中,鲁迅写到母亲的篇幅还是不少的。

鲁迅去世后,有关方面去朱安处找先生的遗物等。朱安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也是先生的遗物。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如果能写回忆录,或者是由她口述,或许会出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鲁迅。鲁迅去世时,朱安在北京的宅院里设立灵堂,一身孝服为鲁迅守灵。她多次对人讲:“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据说鲁老太太去世后,她的生活更为困窘了。周作人曾劝她可卖掉鲁迅的藏书来度日,但她似乎没有这么做。面对鲁迅追随者的责问,她说:“你们都说要保护周先生的遗产,我也是他遗产的一部分,你们想过我吗?”

朱安还有另一段话,不知出自许寿棠还是谁,此话也甚为经典——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没用。

据说,朱安是非常喜欢海婴的,视同己出,这倒是可以理解的。朱安于1947年去世,享年69岁。

所以两地书从某种程度上,还有一个第三地的点存在的,她有时像蜗牛,但绝对不是黄鹂鸟。现在想想也真是,当年怎么没有人去采访朱安呢,是没有想到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看来那个年头的新闻记者,自由有余而八卦不足。

回到小白象致小刺猬的两地书,我喜欢鲁迅这样的话——

我近来很沉静而大胆,颓唐的气息全没有了,大约得力于一个人的训示。我想二十日以前,一定可以见面了。你的作工的地方,那是当不成问题,我想同在一校无妨,偏要同在一校,管他妈的。

好就好在终可以在信中说——管他妈的!再看——

小刺猬,我们之相处,实有深因,它们以它们自己的心,来相窥探猜测,那里会明白呢。我到这里一看,更确认我们并不渺小。

这两星期以来,我一点也不颓唐,但此刻遥想小刺猬之采办布帛之类,豫为小小白象经营,实在乖得可怜,这种性质,真是怎么好呢。我应该快到上海,去管住她。(三十日夜一点半)

这才是情书。此种语句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而纵观两地书,以谈人生谈教育谈苦闷始,以谈琐事谈行程谈细节终——我以为这也是人生和恋爱的真谛。用今天的话来说,一开始先像于丹说论语说庄子一样,到最后就是亲子话题了。

近年来鲁迅研究中的旁门左证也越来越多,一方不断找出新证,一方则强力反弹。所谓新证,基本都是猜测而已,而反弹的一方则腔调颇老。比如说鲁迅狎妓说,从仅有的日记中看,有如下记述:“夜全寓十人皆至同宝泰饮酒,颇醉。复往青莲阁饮茗,邀一妓略来坐,与以一元。”

反驳者认为。这一妓乃歌妓,如真是嫖妓,哪有全寓十人出动的,且这是指鲁迅和周建人两家。很显然光看这文字是站不住脚的,但反驳者由此认为,“这种谣传丝毫无损于鲁迅的人格,只能暴露出造谣者内心的阴暗。”

我倒是以为,鲁迅如果真的有过狎妓的行为,也无损于其人格。陈独秀、胡适之、郭沫若、郁达夫等,当时都有过此种行为,那后来不也都改正错误了吗?还有比如说到邵飘萍,现在还有人说他去狎妓是为了采访的需要,那不知还能不能瞒得了小学生的智商。

当然现在拿不出新的证据说鲁迅先生狎妓,那就是没有!

另有一说,比如说鲁迅日记中的“濯足”即是他自慰或其他性行为之说,猜测得甚为有趣,但反弹者也说得有理。如先生日记中大约半月或几个月记濯足二字,但在先生临终前的一周,即1936年10月12日,也记有濯足,反驳者以为那时先生在发烧,病情严重,所以无性生活之雅兴的。

还有暗恋萧红说,许羡苏是女朋友说,跟周作人的日本太太有染等,有些已经是老调重弹了,这些跟两地书有关系吗?

我不想用鸡和鹰的比方来说鲁迅,我赞成一学者所说的,鲁迅和许广平当年离开北京,那是一次伟大而尴尬的私奔,同时我也以为,朱安堪称一个伟大而真实的悲剧人物。我所说的伟大,并不因为他是鲁迅的妻子,而是说像朱安这样的女子,是中国婚姻制度的一个牺牲品。

先生当年的那些女学生,在八道湾先生家时,有没有见过朱安,印象如何,有没有过交流?照理说许羡苏会跟她有很多交流的,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这些文字。

至于说鲁迅先生的论敌之一那个高长虹,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暗恋过许广平,仅此而已。今天来看,鲁迅先生当年论战的对手,汉奸大坏蛋的极少,大多也都是文化名人,先生不要看的那些人,比如像徐志摩,那一点也不损志摩之形象的。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文人抱团,也自古有之。在相轻和抱团之间,你把自己的文章做好,那就是最大的本事了。毕竟光是靠骂人,那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的。先生的小说,先生的随笔,先生对中国小说的研究,还有他收藏的拓片等,至少都是前无古人的。据说先生收藏的6000多张拓片,至今也还无人能整理出来。

鲁迅先生,个子虽矮,精神伟岸,其情之悲之烈,皆在两地书。

周氏兄弟,一代文豪,虽失和为敌,但也不影响他们各自的伟大。只是他们的后代,至今尚无往来。其中一后辈说,似乎没有必要再往来了。鲁迅的孙子周令飞当年为爱情而从日本远走台湾,也是一轰动事件,看来其精神颇得爷爷的遗传。

听说在王光美的安排下,刘少奇和毛泽东的后代已经相逢一笑泯恩仇了。我也知道这种说法是颇为夸张的,但至少代表了某些人的愿望吧。

同类推荐
  • 开国十少将

    开国十少将

    本书收入王诚汉、朱云谦、萧全夫、张至秀、傅传作等十位少将,介绍了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片断。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不仅于1979年接掌英国大权,而且凭借着一已的神奇魅力和高度胆识,使保守党在背负着300多万失业大军的严峻情况下一举夺得了1983年英国大选的胜利,从而在英国欣起了又一轮“撒切尔式的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既在一定程度上治理好了这个战后害了二三十年“英国病”的国家,又直接推动了80年代整个西方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这一切,无疑在英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位“女强人”的政绩不愧为丘吉尔之后的第一人,她名副其实地是本世纪中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
  •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

    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

    王咏星编著的《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讲述了:历来,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是男人的专用品。可是,吕雉、武则天、慈禧,这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三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却能把国家大事和男人们控制在股掌之间。她们究竟是怎样的女人?究竟是什么让这三个女人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屹立不倒?接下来,就让《中国古代三大女王就是这么霸气》带着大家一起揭开蒙在这三个神秘女人脸上的面纱!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本书作者是搜狐网美食名博主,她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精心诠释每一道菜,将人人都听过、做过的家常菜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味道。《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作者应用大量的过程图对每道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尽地描述,并为读者精心编写厨房小贴士,对每道菜品均详细介绍原料、做法、特点以及烹饪技巧等内容,让不会做菜的人,一看就会,一学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忙碍的人们轻松地用最常见的食材,最简易的方法,最科学的营养搭配,做出自己的美味,让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通过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上海滩奇闻异事记

    上海滩奇闻异事记

    民国时期,上海滩商界翘楚陈久生收到一个乞丐给的字条。那字条的内容竟然将他未来之事料得分毫不差。而在这乞丐最后的诗谜中,甚至还预示出了陈久生将有一场生死大难。为了将这谜团解开,更为了躲避就要到来的灾难,陈久生不得不找来了好友左秋明,帮他一同调查其中的悬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河

    梦河

    “我可以进入你的梦中.”“我可以改变你的梦。”“也可以让你永远醒不来!”梦界,不知是否如盘古开天地那样,为上古大能者所创。天地不仁,世态炎凉,梦界,如世外桃源,世人皆向往而不得,却可入梦乡,一窥梦之道。梦不可长久,梦界却可长存,梦界,在期待它的主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且看杨日初在修仙中寻道,在世俗中坚定的追寻爱情。
  • 海贼之念念果实

    海贼之念念果实

    一念控物,一念生火,一念万物现!备注:群号:878561243
  • 鬼神的召唤使

    鬼神的召唤使

    古德爱拉大陆上有一片神秘地带,那里被人们称为魔鬼区域。进去的人多半是出不来的,只有极少数的才能活着。听活着的人说,那里有位神,也可以称为鬼。他能赋予你绝对的力量,这绝对的力量也连带着等级,10—1级,在1级之上的还有传说。当你好不容易活着出了那片区域,好不容易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老天就会变得不公平。战争...灾难...背叛...守护...都需要你来抉择。
  • 穿书之炮灰女配保命记

    穿书之炮灰女配保命记

    子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悲催的是别人都是穿成女主,她却成为了书中的炮灰女配,一个自私狠毒的公主,没有蹦跶几集就结局悲惨的女配。想到书中的剧情这个女配就是因为喜欢上男主,让她的皇帝哥哥下旨威逼男主娶了她,并且设计陷害了女主,才被男主活活虐死的,子浅为了好好的活到最后,决定远离男主和女主,绝对不破坏他们姻缘。谁知,子浅穿书醒来后发现皇帝哥哥已经将她赐婚给男主了。。。。。。。
  • 记异人传

    记异人传

    嗜睡症宅男走哪睡哪,拥有入睡便能进入异世界的能力。在异世界摸爬滚打结交好友只为能将这有趣的梦继续下去,发现根本不是玩这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大明无情剑

    大明无情剑

    大明中叶江湖不在平静消失多年的无情剑重新出世引出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江湖悬案
  • 快穿之女配拥有很多问号

    快穿之女配拥有很多问号

    女主是个拥有很多问号的小朋友???快穿到各个位面的她:???看到位面女主白莲花的她:???看到美颜男主的她:???发现系统什么都能满足时的她:???这是做梦么???上辈子拯救了盘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