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02100000074

第74章 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明末清初杰出的爱国名将,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原名森,字明俨,又字大木。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号“国姓爷”。永历帝封其为延平郡王。

天赋之才背父举兵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今福建南安东北)人,是我国历史上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平户(今日本长崎县松浦郡)。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靠从事海外贸易发家,曾流落日本,后来成为海盗集团的首领,常往来于日本、台湾和闽海之间。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平户人田川氏之女,祖籍也在中国,所以田川氏的中国姓是“翁氏”。郑成功7岁时,从日本回到祖国。这时,郑芝龙归顺明朝,被授予游击将军,后来,又因海上作战有功升为总兵。

郑成功自幼聪慧过人,15岁时,郑成功便考中廪生。21岁时入南京(今江苏南京市)国子监,成为太学生。一些名流学者都认为郑成功有着天赋之才,将来必成大器。在南京读书期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朱由检自杀,明朝灭亡。随之,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发兵南下。清顺治二年(1645),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建都福州(今福建福州),建元隆武。郑成功被引去见唐王,唐王对他是宠爱优待,赐皇姓“朱”,为他改名为成功,并封他为忠孝伯。

顺治三年(1646)七月,清军大举进攻福建,直逼仙霞关(今福建浦城北)。郑成功怀着忠肝义胆向朱聿键呈递了“据险控扼”、“练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抗清条陈》。朱聿键为他的耿耿忠心和惊人胆略所感动,遂进封其为御营中军都督,挂招讨大将军印,北上戍守仙霞关。

仙霞关,位于浙、赣、闽三省交界处,这里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可是,在这大敌当前,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善于玩弄政治投机的郑芝龙竟然通敌撤防,断绝郑成功的粮饷供应,迫使郑成功弃守退兵。八月间,清军长驱进逼福州。朱聿键西走汀州(今福建长汀),被敌人抓获,绝食身亡。九月,郑芝龙公开降清。郑成功闻讯,跪哭力阻,郑芝龙对此置之不理,一意孤行,带领500人投降清营。为了免遭父亲和清军的胁迫,郑成功在叔父郑鸿逵的帮助下,悄悄逃往金门海岛。

郑成功僻处一隅,壮志不移。他对父亲的投降变节行为异常气愤,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决心背父举兵,拯救明朝故国。于是,他脱掉儒衫,佩剑着甲,走上了抗清复明的武装斗争道路。

转战东南 抗清复明

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初一,郑成功在烈屿(今小金门)誓师起兵,树起“杀父报国”的旗帜,他要凭自己的意气信心重振大明江山。郑成功高举义旗,礼贤下士,得到了各州县百姓的拥护,各地英雄豪杰纷纷投奔而来。很快,郑成功就组织了几千人的队伍。郑成功召集文武将吏设立会盟,仍沿用当年明隆武皇帝的年号,自称“招讨大将军”。

顺治五年(1648)十月,永历帝诏封郑成功为威远侯,郑成功高兴地接受了封号。第二年,永历帝遣使再封郑成功为广平公。

在随后的数年间,郑成功在泉州、漳州等地与清朝展开了艰难的拉锯战。通过几年的征战,郑成功已收复了福建的漳州、泉州沿海地区与广东潮州所属的一些地方,但始终没有找到一块可以依靠的根据地。

顺治七年(1650),郑成功听从了部将施琅的建议,亲自到厦门城内,将只重酒色不谋国事的厦门守将郑联杀死,随即控制了厦门城。

从此,郑成功有了比较稳定的根据地。九月,郑成功隆重祭祀了已经惨死4年的母亲田川氏。不久,又派人将其家眷接到了厦门。在郑成功的经营下,厦门日益繁荣。部队已发展到4万多人。又整编了军队,设立五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中军),雄踞海上,图谋进取。

正当郑成功大展鸿图之时,清军大举进攻广东、广西,永历帝诏令郑成功进援广东。无奈之下,郑成功只好留下族叔郑芝莞守卫厦门,自率大军救援广东。结果,福建巡抚张学圣趁虚而入,占领了厦门。正当郑成功在广东大获全胜,准备乘胜前进时,突然传来厦门失陷的消息,军营内外一片哭声,上兵们担心岛上家眷的命运。军心不稳则难于继续南下勤王,郑成功无奈回师厦门。

顺治九年(1652)正月,郑成功率军包围了长泰。清闽浙总督陈锦于三月间率军来援,郑成功亲率主力在江东山迎战清军主力,他以正面三线梯次配备的大纵深阵地阻击敌军进攻,而在两翼设伏以包围进攻之敌的战术,一举全歼清军,陈锦率少量残兵逃至同安附近,为部属杀死,其部将携其首级投降郑军。

郑成功歼灭陈锦部后,即包围了漳州。清王朝经过江东桥之战,重新估计了郑成功的军事力量,顺治九年(1652)九月,浙、直满汉八旗骑兵万余增援福建。郑成功集中兵力,在漳州外围的古县列阵迎战,未能顶住八旗骑兵的猛烈冲击,败退海澄。海澄是厦门的门户,也是进攻大陆的滩头据点,谁控制了海澄,谁就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郑成功经过古城战败,认识到不宜与八旗骑兵进行野战,遂决心依托城防工事,实行坚守防御。调来大批人力和火器,增修和加强海澄城防。顺治十年(1653)五月间,清军开始进攻,先集中火力连续轰击一昼夜,工事大部摧毁,官兵死伤甚众。次日中午,郑成功挑选精兵组织出击,被清军猛烈的炮火击退。如此连续两昼夜,城防工事几乎被摧毁殆尽,以致兵士竟无处站立,郑军士气开始下降。郑成功为振奋士气,立即进行紧急动员。同时令士兵挖掘单人避弹坑和构筑集体掩蔽部,以减少伤亡。经过思想动员和增修工事,士气复增。

清军连续三昼夜进行火力轰击,郑成功判断其即将发起总攻,遂召集诸将布置任务。将所有火药,全部埋于护城河内,挖暗沟将导火索通至阵地内,待命引火。果然不出郑成功所料,清军当日彻夜实施火力准备,次日拂晓,开始以空炮助威发起冲击。双方第一线部队进行了激烈的肉搏战。黎明时清军后续部队已渡过护城河,进至雷区。郑成功下令点火,过河清军全被消灭,郑军开始反击,终于大败清军,保住了海澄。

清顺治十一年,南明永历八年(1654)十一月,漳州协守清将刘国轩献城降郑,郑成功授刘国轩都督佥事。十二月,郑成功令诸镇将分兵进取同安、南安、惠安等县,其余各县俱闻风归降。至此,漳州及漳泉属邑均被郑军克复,郑军遂移师到兴化地方。

顺治十二年(1655),清廷命贝勒世子罗托(即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统领清军赴闽,以图一举消灭郑军。郑成功采用冯澄世所献良策,将泉漳诸邑城全部拆毁,派郝文兴统其所部坚守海澄,而将全军撤回厦门,坚守各岛,养精蓄锐,以待清军。清顺治十三年,南明永历十年(1656)四月,罗托命韩尚亮为先锋,进攻厦门,郑成功派遣他的将领林顺、陈泽抵御。正遇一场暴风雨,清军士兵大多晕船,无法作战,又不能靠岸,转而进攻金门,遭到郑军水师的阻击,双方会战于泉州湾。清军惨遭大败,死伤无数,韩尚亮首先毙命,其余清兵大多被俘。郑军取得了泉州湾战役的胜利,但在六月发生了海澄守将黄梧据城背叛降清的事件。海澄失守后,郑成功只好改变进攻方向,别图进取。

七月,郑成功乘贝勒世子罗托与总督正提师驻扎漳州,福州省城空虚之际,派水师直抵闽安。闽安告捷后,郑成功又亲率水师前往福州,命大队舟师驻扎南台,进围福州。为防南北清军援兵,又分兵把守乌龙江及连江北岭,然后将东南隅一带房屋拆毁,竖栅安置炮台,日夜轰击福州城。经过激战,郑军曾一度攻入城内,占据了乌楼,后来因中清军伏兵,又在八月中旬撤出福州。罗托得知郑成功攻克闽安包围福州的消息后,急忙派阿格商统领骁骑驰赴救援,并命马得功带兵出云霄八尺门,渡江袭取铜山,以图仿效“击魏救韩”之法。九月初,马得功领兵到八尺门,进攻铜山,但遭到郑军的反击,伤亡很多,被迫撤回。十二月,郑成功又督师进取罗源、宁德等邑。清军援兵阿格商等率马步数千尾追。郑成功令甘辉、周垒斌等断其后,然后节节示弱诱敌。阿格商见郑军退走,放心追赶,至护国岭遭到郑军的伏击,死伤惨重,阿格商当场毙命。

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郑成功开始检查军备,储备粮食,操练铁军,布置兵力,进行北伐准备。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清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郑成功自任招讨大元帅,以原麓武宰相张煌言为监军,率17万水陆大军,2300只战船,大举北伐江南。北伐大军五月在崇明岛登陆,六月直捣瓜洲,水师进泊镇江南岸七里港,二十日登岸扎营,与清军咫尺对峙。郑成功见银山逼近镇江府,离清军营地不到3里,便于二十二日下令各路大军迅速迂回到银山脚下,与清军展开激战。郑军奋勇死战,所向披靡,杀得清兵溃不成军,横尸遍野,其余清兵惊惶四散,鼠窜而逃。郑成功一面传令进兵围城,一面派人进城招降。镇江府守将高谦与知府戴可进等献城,赴银山军前投降。二十五日,郑成功巡视镇江城,严令官兵,擅自闯入民家,骚扰百姓者,严惩不贷。在郑成功抚慰政策感召下,附近的仪真、浦口、滁县、六合等处归附者接踵而至。

七月,郑成功率师进围南京城。荆州、扬州、芜湖、丹阳、宁国、池州、安庆等府州县,纷纷投诚归郑。不到半个月时间,北伐军即占据4府3州24县,使清廷大为震惊,顺治帝甚至准备亲自带兵镇压。但是,郑成功未能接受张煌言等人建立据点、断清粮运、集中兵力攻打南京的建议,加上兵力分散而又轻敌,最后遭到清将梁化凤的突然偷袭,惨败于南京城下。郑成功不得不率兵撤出长江,返回金、厦。清军尾随而下,企图一鼓作气彻底消灭郑军。

清廷任命达素为安南大将军,率领四五万八旗军入闽,同时又命明安达理率军自南京出发,由海道会攻厦门。郑成功经过半年的休整和补充,集中全部兵力于厦门海面,决心同清军作殊死战。清顺治十七年,南明永历十四年(1660)五月初十日凌晨,两军会战于漳州海门港。清军利用有利的风向,向郑军发起猛攻,郑军战船多半被击毁,但郑成功一直站在他的船头,神色自若地指挥作战,将士深受鼓舞,奋勇击杀。中午,风向骤改,波涛顿起,郑成功即刻命令全军发炮反攻,清军乱作一团,郑军将士踏浪如飞,乘势猛击,俘获大批清军船只和官兵,达素狼狈逃窜,羞愤自杀于福州。

驱逐荷夷收复台湾

永历十三年(1659)九月,郑成功率大军进攻南京失败后返回厦门,郑成功的反清复明大业也由兴转衰,军事上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清朝对郑成功加大了攻势,又调集浙江、福建、广东等省诸多兵力,向厦门压来;并后对厦门与其他各地的贸易也进行极力的阻挠。

郑成功清楚地认识到清军的实力和自己在整个局势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他一方面加紧备战,调整部署,修整船只,备造军器,休养训练,先后打败了几次清军的进攻行动。而另一方面,随着清军的包围和贸易的受阻,郑成功开始陷入兵困饷乏地步。通过数次失败的突战北伐,郑成功感到需要有更为安全可靠的地方以供郑军长期坚持抗战。然而,厦门、金门都是弹丸之地,实在难以持久地立足,于是,他早早便先期派了知心大将潜入台湾,打平障碍,安顿将领官兵家眷,以为长久之计。

郑成功经过精心筹划,决定出敌不意地通过鹿耳门港湾,在台南抢滩登陆,突袭敌赤嵌城。永历十五年(1661)二月十三日,郑成功率大军自金门出发。他将出征舰队编为两个梯队,自己亲率第一梯队2500人,战舰20艘,向澎湖挺进。因天气恶劣,郑军被困数日。在面临粮绝的险境下,郑成功当机立断号令进军,冒着暴风骤雨直赴台湾。四月一日拂晓,大军抵达鹿耳门港,利用涨潮时间,通过荷兰守军认为不能通过的航道,一举击败了荷军的拦截,胜利登岸。

台湾人民看到祖国的大军,个个欢欣鼓舞,争相协助郑军捕获敌人。郑成功在台湾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很快切断了赤嵌楼与赤嵌城之间的联系。但是,侵略军不肯就此罢休。他们在据堡垒顽抗的同时,又出动四艘战舰向鹿门一带郑军的侧翼反击; 在陆上,荷兰军队兵分两支,向北线尾一带郑军反扑。郑成功随即督军还击。海战中,击毁击伤敌舰3艘,仅有1艘逃脱;陆战中,郑成功以大部队正面还击,另出奇兵七八百人,迂回敌侧后夹击,全歼进攻之敌。随后,郑成功联络当地人民25000人,一举拔除赤嵌楼敌军据点。五月二日,郑军第二批部队在黄安等人的率领下抵达台湾,郑军的粮食危机暂得缓解,兵力也得到加强。郑成功一面部署围城,一面加强政治和经济建设,整顿军队,进一步改善军民关系,颁布各种法令和条例,为经营台湾打下基础。

远在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者在得悉郑成功进抵台湾后,即派遣一支增援部队约700百人,由雅科布·考乌率领赴台。七月,援台荷军舰队向郑军发起进攻,郑成功指挥水师奋起反击,予来犯荷军以重创,对峙数月后,考乌见势孤力穷,于十月率舰队逃离台湾。

困守台湾城的荷军由于救援无望,粮药缺乏,疾病传染,战死病亡已达1600余人,仅存100余名官兵,士气低落,但荷兰殖民者驻台长官揆一仍作困兽之斗。

与此同时,郑军也面临大军乏粮,坚城久攻不下而军心不稳的困难,同时清廷又厉行海禁,欲置郑军于死地,士兵逃亡事件不断发生。面对重重困难,郑成功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继续指挥驱逐荷兰殖民者的正义之战。

十二月(1662年1月),郑成功认为进攻台湾城、彻底打败荷兰侵略军的时机已经成熟。郑成功率军与荷兰军再次大战,大败荷军,首先夺取了战略要地乌特利支堡,使得对台湾城的包围圈一点点儿缩小。城中荷军见大势已去,乱作一团,揆一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放弃抵抗,献城投降。

十二月十三日,荷兰侵略者终于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然后带领残兵败将逃回了荷兰。至此,沦为荷属殖民地达38年之久的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进入台湾,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密切民族关系的措施,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他颁布了垦荒条款,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对台湾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幸的是,郑成功在他收复台湾后不久就因病逝世,年仅39岁。

同类推荐
  • 唐太宗

    唐太宗

    本书以唐太宗为中心,采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描述了唐太宗的一生,再现了唐朝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的历史画面。除给唐太宗本人作详尽的传记外,还给与他相关的人作传记。其中有唐太宗的父母、兄弟、姐妹、后妃、子女及王侯、将相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了唐太宗复杂鲜明的思想、性格、情感和作风。本书依据正史,撷取趣闻轶事,既真实可信,又富有可读性,是了解唐朝历史的便捷途径。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基础,开启了康乾盛世。康熙在位期间,清朝国家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仍是当时世界的强国,并开启了康乾盛世。本书以康熙的一生经历为脉络,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康熙,力图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康熙,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一个复杂、多元的康熙皇帝。
  • 崇祯王朝

    崇祯王朝

    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揭开三百多年前明朝败亡的历史真相,再现那段血雨腥风的动荡往事。比历史好看的小说,比小说丰富的历史。国家一级编剧赵云声先生最新力作,一个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一段让人唏嘘的帝国往事。时代的兴亡是一面镜子,值得人警惕省思。
热门推荐
  • 帝尊盛宠:倾世逆天妃

    帝尊盛宠:倾世逆天妃

    她,21世纪,全球‘顶级特工’,为争夺一枚天外飞石,粉身碎骨。一朝魂穿,成为了宁相府人人得以欺负的小小姐,父不详,母失踪,小野种是她的代名词。当再次睁眼,却幸得神瞳相随,看破一切天地虚妄。天外飞石,融入灵魂,打造天灵体。从此,一切天翻地覆--,虐渣男,打贱女,信手拈来---。她:“我很惜命,王爷请向后转,起步走,从此甩脱一切小花、小绿----!”他:“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小花小绿挥手击飞即可!”----------分割线----------(本文女强+男强,宠文,欢迎大家入坑)
  • 空虚传

    空虚传

    我是一名穿越者,经过重重筛选,我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修仙大家庭,可是现在我慌的一批,我的便宜师傅给我取了一个叫空虚的道号,我未来要被猴子用口气熏死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 倒霉的穿越之一代皇后赚钱养“家”

    倒霉的穿越之一代皇后赚钱养“家”

    女主萧笑是现代的大四女生,穿越到了类似三国时期的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时代。灵魂附在大将军家三小姐上官狐儿的身上,狐儿是庶出,并且还是拖油瓶算不上真正的庶小姐,悲催的她刚穿越,养父就死了,大娘把她和她的母亲给轰出了上官府。身无分文的萧笑沦为了乞丐,可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加上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狐儿开始了古代创业,并阴差阳错的嫁给了当朝太子南宫宇峻!狐儿很会赚钱,而她所在的天河国与神宇国、罗兴国相比,经济实力最弱,太子在得知狐儿有经商的天赋时,给了她从商的权利。自此,狐儿开始了从商生涯,并扛起了养起一个国家的重任。狐儿作为情场菜鸟,遇到了霸道精明的南宫宇峻、专一情深的蓝瑾、温柔仁爱的司洛,面对三大美男的追爱,狐儿该如何抉择呢?
  • 赤瞳圣女

    赤瞳圣女

    暗夜下的高冷杀手,舞台上的乖萌女神玫瑰面具之下的赤瞳,异于常人的蓝粉长发她,究竟从何而来
  • 我的男友三观欠奉

    我的男友三观欠奉

    她假意“虐娃”被真虐,他从未碰女人,竟成娃“亲爹”?故事狗血,有气儿没地儿撒的主子们,直管抡圆了棒子砸过来!
  • 凤栖梧之国师大人请赐教

    凤栖梧之国师大人请赐教

    她是命运坎坷的天家弃女。他是神秘强大的当朝国师。传言公主天人之姿,容貌堪称倾城倾国。传言国师与公主一纸婚约,国师大人却对公主甚为不喜,独独钟爱江湖奇公子之一的九笙公子,对其用情至深。九笙公子道:“一派胡言!”身后国师大人的双手早已悄悄揽上腰际,在她耳边吐气如兰:“殿下何出此言?为夫觉得此番说法甚有道理。”某人的手被瞬间捏住,“郗雁哥哥,你当真以为我认不得你了么?”某国师瞬间石化在原地,犹如五雷轰顶。这是一个抛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漫漫心酸路的故事。
  • 炼狱剑尊

    炼狱剑尊

    少年龙浩,从小被认为是废物,被欺负。一口青铜棺中竟有父母的消息,得到机缘后一路逆天修炼,慢慢解开身世之谜......神挡弑神、魔挡杀魔!一路佳人相伴......神秘的青铜棺......那个诅咒着的天荒大陆的咒言......一切在龙浩的成帝路上被揭开诡异的面纱......
  •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执笔抒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他是著名的校园王子帅气多金,她是无名校草,一场误会让它们从此以后纠缠一生,我是来找你理论的,不是想要找你这个花花公子来聊天的。可恶!今日之仇我一定会报的。不报此仇本小姐的的名字就倒写过来。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的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
  • 过客,是你

    过客,是你

    她遇见了他,只因他对她笑,她不在乎年龄只差,只想和他在一起,他说,他会等她,但他却如过客一般消失在她的世界中,他会回来么,他还会再出现么·······
  • 吾立乾坤

    吾立乾坤

    乾为天,坤为地,乾坤既已亡,天地吾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