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1300000019

第19章 一九九六(2)

“文明冲突论”当然不能仅仅以学术界的“冲突”作论据,那么,再给亨廷顿提供一些学术界以外的论据吧!于是,以《中国可以说不》为代表的“冲突论”读物此呼彼应,竟成了畅销书!这类读物不但公然大谈“冲突”、“对抗”、“较量”等题目,而且常常配上喧嚣纷扰、刀光剑影的封面,不仅把复杂多面的国际关系任意曲解或简单化,而且常常取其一点不计其余,把人引向不顾事实不讲是非的狂热和极端。例如,说到海湾局势,不对使千百万科威特人和库尔德人国破家亡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表示愤怒,说到索马里或巴拿马或海地,则轻描淡写甚至压根儿不提导致美国派兵的直接原因和悲惨局势。这些书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中国人的同情,不应当在千百万受内战残害的人民一边,而应当在第三世界的军阀一边,不应当在被害者和“警察”一边,而应当在杀人犯和独裁者一边,不应当在(中国政府也赞成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一边,而应当在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一边,不应当在理性、互助和正义一边,而应当在狂热、冷酷和不义一边!

这些书当然不是所谓“学术界”的作品,但是学术界的前述病态是否同这类东西的出现有关呢?如果你听到一位着述颇丰、相当着名的标榜中国文化宽容精神的儒学者在抨击“美国霸道”时的下面这句话,你也许可以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他说:“美国人管什么闲事?管他们(指第三世界冲突地区的人民)牛打死马马打死牛,死光了完事!谁要你当警察?”这话虽是在非正式场合说的,但我听了仍不禁愕然!而且在我熟悉的学者圈子中,后来竟又听到另一位长者发表同样的评论!看来,激烈的民族主义,既会使学者丧失温良与仁心,自会使民众丧失理智与本性。萦绕我心头很久的一个问题又浮现出来:邻居夫妻或父子吵架,我们不去干涉也许是应当的;但假如吵到了要打要杀要出人命的地步,却依然不闻不问不出面不出门,甚至抨击出面干预的邻人,还算不算正常人呢?

这种私下表现的态度,是出于什么心理呢?这些年的学术活动中,是否有这种心态呢?片面的“中西文化对立”之说长期人云亦云一边倒的态势,算不算一个例证呢?最后,对于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是不是应该从全球角度共同对付,因而对东西方文化中有用的资源,不分彼此善加利用呢?

四、标新立异与学术方法

近年来,一些学术刊物发起学术方法“规范化”与“本土化”讨论,引起了学界广泛的注意。关于前一个问题,一般学者都表示赞成规范化,我也赞成,尽管我主张方法的规范化不应妨碍思想或风格上的标新立异或多样化。关于后一个问题,颇有争议,我也持有异议,因为我认为,学术方法若不具有或不追求普遍性,则不成其为科学的方法。我认为对这场讨论的好的总结,应该是“方法规范化,问题本土化”。

前一句话的理由不必多说,之所以要说后一句话,是因为如前所述,中国学术应该回馈中国社会。而中国的问题不唯重大,而且迫切;不唯复杂,而且繁多,对之进行认真研究的学者,相比问题之多而言,实在太少!

可惜,在这些研究现实问题因而难能可贵的学术活动之中,竟有不少似乎为求论点的标新立异,放弃了方法的扎实可靠。我所谓方法的扎实可靠,是指倚重生活的真实,甚于信靠书本的记载,是指依据历史的事实,甚于凭靠概念的演绎。

我认为,这比前述的“方法规范化”重要百倍!

例如,在一篇提倡“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我绝不反对这两个口号)的文章中,作者竟凭靠生物学中新进化论的某些概念,得出某些涉及社会历史的新异观点,又依据“鞍钢宪法”之类与实际史实相去甚远的文字记载,推论出某些涉及政治经济的荒谬结论。凡是经历过“大跃进”前后那些年代社会生活的中国人,都知道那时候的语言文字与实际生活是如何脱节甚至相反。对无数由切身经历而知道“说的不做、做的不说”,因而“读报要读字里行间”的中国人来说,凭靠那些文字记载去判断那个时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对无数深受那场以经济奇想面貌出现的政治运动之害,甚至以亲友的生命作了代价的中国人来说,从那场灾难“推论”

出一种“经济制度”的因素,而且是很“合理”的因素,更是荒唐得不近情理!还有,对于从易北河直到鸭绿江的亿万人民来说,他们用几代人的血泪甚至生命作为代价得出的政治经济变革的结论,如果有人竟想用一个不相干的理论(新进化论)中不相干的概念(返祖现象)来轻轻否定,那几乎像是冷酷而轻薄的侮辱!更不必说,对于正生活在需要艰苦奋斗才能赢得改革成果的环境之中的中国人来说,这一类来自海外的夸夸其谈,简直像是不负责任的指手画脚。确实,正如一位批评者所说,远在海外的学者犹如走出松林的同伴,他们可能会免除在林中的我们见树不见林的缺点,但他们回头大喊说“那不是松林而是白桦林”,我们怎么能信服呢?我还想说,如果我们在林中的人竟按处置白桦林的方法去处置松林,那不是会危害生活在其中的无数生灵吗?

又如,一篇谈论民族主义与“天下主义”(我真诚地赞成作者主张的“天下主义”)的文章,似乎把历史上出现过的理念或概念,等同于历史上出现过的事实或制度,于是引出了中国过去所行的是“天下主义”,西方所行的是民族主义的结论。

实际上,正如毛泽东指出过的,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的实际影响,远胜于孔夫子。

谁能否认,在实际制度和政治生活中,儒家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理想,儒生本身常常是不行“仁政”的法家“秦制”政统的受害者呢?如果冷静地看待中国历史而不将其理想化,帝制时代(“封建时代”这一概念颇有歧义)的中国所实行的,与其说是“天下主义”,不如说是“帝国主义”。如果中国古代帝王建立多民族帝国的努力是帝国主义,那么西方国家如英国过去的做法当然也是帝国主义;反之,如果西方国家的同样做法是“民族主义”(这是该文的观点),则中国当时的做法又怎么不是民族主义呢?又如果帝国主义可称为“天下主义”(该文认为帝制中国所行的是“天下主义”),则过去的英国所行的也是一种“天下主义”了!其实,也许每一种结论都自有其道理,但问题在于所用的标准应当统一(例如所谓“结束战国时代、建立起天下主义文化”的帝制中国,使用武力对付其他民族也从不踌躇)。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论证方法用两个纯粹理论化了的概念(天下主义与民族主义),取代了历史上实际发生的事实,从而会造成曲解。实际上,所谓“天下主义”

只是儒生或学者的理想,就历史上的政治事实而言,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是民族主义及其延伸——在条件许可时的帝国主义。由于该文把概念置于史实之上,所以在说出“如果不能救世界,也就不能最终救中国”的至理,提醒“不能重犯文化自大主义的错误”的同时,似乎又提出,只限于理念的中国“天下主义”道路,比正在实际进行的欧洲统一道路更有希望,从而重犯了自身所反对的错误!

当然,这篇短文不可能细谈这些文章的具体问题,也不是在作正式的驳论。

实际上我认为,这些文章属于我所珍视的探讨现实问题的难能可贵的一类。我在此想说的只是,倘若放弃了前述学术方法上比规范化重要百倍的“扎实可靠”性质或“实事求是”精神,即使是面向实际的学术,也会得出脱离实际的结论,背离自己回馈社会的初衷,甚至会产生有害于社会的结果。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只有扎根生活,学术才有生命!

1996年11月18日于北京朝天斋

“国家”抑“邦国”?“大统一”抑“大一统”?

“国家”与“邦国”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大统一”与“大一统”一字之差,差之千里!两种误差,贻害千年!

此话从何说起?

“国家”这个常用词,由“国”和“家”两字连用而成。由于这两个字意义迥异,其连用不合逻辑,更由于这种连用混淆了“公”与“私”两大领域的事务,所以有不少人建议,在表达现代汉语“国家”一词所指的含义时,改用“邦国”一词代替“国家”。用词的改变,当然不是学者的建议所能造成,而往往是相沿成习(即使是以讹传讹)的结果。所以这里的散论,绝不是奢望导致用词的改变,而只是觉得,这对辨明“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的区别,使我们的“国家”观念现代化,使我们对“公共秩序”的理解更明晰,不失为一条别致的途径。

之所以别致,在于这些用词的本义,反映出中国上古时代的有关政治概念,与“公”、“私”分明的现代国家观念接近;而这些用词的混乱,又反映出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一大弊端,即对“公”、“私”两大领域的混淆。

同类推荐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一书收入鲁迅先生1926年2月至11月间创作的散文10篇和小引1篇及后记1篇,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以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而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朝花夕拾》艺术特色鲜明--爱憎分明;叙述与议论、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讽刺有机结合;流畅自然,亲切平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 欧洲现代诗人读本

    欧洲现代诗人读本

    过去的100多年间,缪斯在欧洲大地上的吟唱从未停息。或许是神的眷顾,才让欧洲十个气象万千,从亚平宁半岛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爱琴海到波罗的海,从阿尔卑斯山到比利牛斯山,在一波又一波掀起的诗潮中,诞生了许多杰出诗人,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和小绝如缕的余音。董继平编译的《欧洲现代诗人读本(欧美诗歌典藏)》便重点展现了过去100多年问的欧洲诗人的风貌。
  •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先生说:吃不饱的菜,最妙。豆那么细小,一颗颗吃,爱惜每一粒的滋味,也爱惜了人生中的一切细节。虾一定是吃不热不冷的,温温地上桌,才是最佳状态。鱼和饭的温度应该和人体温度一样,过热和过冷都不合格。水平的要求,是逐步地提高,从便宜的,吃到贵的。原则上,应从淡薄吃到香浓。学会浅尝二字。蔡澜先生也说: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最过瘾的莫过于放纵自己。偶尔地放纵自己,是清福。有灵性的人,从食物中也能悟出道理。
  • 徐志摩文学精品选

    徐志摩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文学作品,与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大部分单一类型文集不同,本书所收录的作品涵盖了徐志摩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三个文体的作品。内容更是涉及到徐志摩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可谓贯穿了徐志摩的一生。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迷失世界

    迷失世界

    飞往美国的航班AG707在百慕大海域坠毁,幸存者们身陷迷失世界,众多超自然生物、超文明机械及武器呈现,幸存者,将在这里摆脱普通人的身份,依靠不断又偶尔得到的强大武器,像神话小说一样上天入地下海,像科幻电影一样不断变强并且为生存而战。
  • 感谢你路过我整个青春

    感谢你路过我整个青春

    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人,为他燃烧了自己整个青春。默凝是个话不多非常内向的女孩子,她期许着性格自己能有所改变,当她尝试着一步步的去走出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有个男孩闯入了她的内心。张子阳是让默凝逐渐心动的男生,而他追她只不过是为了一个赌注。……在这场爱情的角逐里,谁先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谁又是这场爱情赌局里的赢家?
  • 家庭中的风波

    家庭中的风波

    主要写的事儿是,家庭中的一些有趣,悲伤,的一些故事
  • 盅毒

    盅毒

    我是谁?我心中明明有这个答案。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
  • 顺势者昌

    顺势者昌

    本书共分为顺势而为,主宰人生;顺势而谋,寻机而动;顺势造势,事半功培;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顺势东风,万事成功五大部分。为读者解秘成功的圣经,帮助读者打造成功的坦途。
  • 神奇宝贝之CWW

    神奇宝贝之CWW

    想到啥写啥,还不确定。更新也不一定有保证,请友善观看。
  • 我是上位神

    我是上位神

    我本是半只脚已踏入神界的人,可谁知道因种种原因,我被真神击杀,并且将神魄轰碎可谁知道我破碎的神魄今有一丝飘到了下祖界,看我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踏碎天地。藐视众神。再次登顶巅峰。
  • tfboys久伴你

    tfboys久伴你

    四叶草都来看吧,因为我是学生有可能写的不好,也有可能长时间不更文,不喜勿喷,有时候有时间也会更文,喜欢此小说请加qq1452489714
  • 穿越之在异界开杂货店

    穿越之在异界开杂货店

    现代大三学生一个叫可小宇的二十一岁女生带着随身空间穿越到魔法世界,开了一家卖魔法日用品的小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