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96100000011

第11章 古方术之根(2)

4.干、支纪时

所谓黄帝时期的天道合成,就是把太阳道、太阴道、五行星道、北斗七星道合并在一起,用一个天盘来描述。在天道合成之前,太阳历中太阳道的“大周天”是按十区间划分的,古人在各区间内均选择了一个代表星作为这十个区间的代表,后来为方便起见,就改用天干代表这十个区间,就是现在的十天干(汉以后才有了十天干对应植物的说法)。在太阳道和太阴道合成之后,按十二区间划分,其每区间的代表就是后来的十二星宫,即玄枵、星纪、折木、大火等,由于在大、小周天的相互对应中,十二月各自的天际区间与每天十二时辰各自的天际区间分别相对应,因此就改用十二地支对应替代了十二星宫。十二地支对应的动物则是根据日黄道带中的时辰划分,按照动物的灵动期,定出的十二属相的排序。天道合成前的“大周天”划分是十区间,而合成后的划分是十二区间。因为十与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二者之间的排列就以六十为一个循环周期。由于古人认识到太阳道最大的周期恰巧也是六十年,因此,用干支纪时就顺理成章。所以一个“浑天”就称为一个甲子,即“浑天甲子”。每天十二个时辰,每5天就是时辰的一个甲子;每60天(五行纪日即纳音五行的一个循环周期)是日的一个甲子;每5年60个标准月(上述月是按十二节划分的,所以不含闰月)是月的一个甲子;每60年是一个“浑天甲子”。河北涿鹿县有个会盟台,会盟台上有块石头,这个石头的形状与北斗七星的排列形状相似。传说当初黄帝就是站在那个地方宣布八十一部落会盟和天道合成,规定了合成后的历法。会盟那一天恰巧是冬至日,所以那个时刻就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中国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相传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到现在已有4700多年。

二、古人对阴阳运变周期与交变节律的描述

随着对天地复合运转周期与周期节律的认识,古人进一步大胆提出了天地阴阳交合变化的假设,并由此推论出了天地之的运变周期与交变节律。有许多人(包括古人)认为不是假设,而是古人在非常态下的感知认识。

所谓“非常态”即老子所说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类似于佛家的入定态与现代人所说的炁功态。有种观点认为:人类在早期对大自然的感知除了眼、耳、鼻、舌、身这五觉识外,原本就有着第六甚至第七感知;由于人类的发展演变越来越朝着非直感自然方面进化,使人类的直感功能蜕变退化;大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通过非常态下的感应,就可不通过五觉识而直接感知到大自然中的某些变化,并可对无形无质的“形而上”的学问产生认知。古人把对有形有质的物的认知称为“形而下”的学问,把对无形无质的天地人之“道”的认知称为“形而上”的学问,并认为二者之间的连接是对有形无质(如梦)与有质无形(如炁与)的认知。对于这一点,儒、道两家的观点是一致的。不仅老子在道德经中舒述他对“道”的认知是在“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的非常态下感知的,就连儒家始祖孔子也认为对无形无质的“形而上”学问的认知,也只能通过“斋心”在心斋状态下通过“心体气应”即用心来体会用气去感应来认知。由于非常态下的感知大多有着不重复性,无法用现代科学的试验规范进行验证,所以本书将古人对天地之的阴阳交变及其运变周期与交变节律的认知暂释为古人的假设。

(一)升降沉浮之说

古人认为,随着天地的复合运转,天地间的阴阳二也在不停的运转,而且与天地复合运转的周期相适应形成了自身的运转周期与周期节律。

1.升与降

古人认为,天地间的阴阳二随大小周天形成的周期而运转并始终处于相互消长的运行过程之中,且日以子午两时点,年以冬、夏二至两时点为彼此的极点而相互转换。古人认为:一年中,夏至为阳极,阳到极点反致生阴,故夏至后阳消阴长,阳下行,称之谓阳降;冬至为阴极,阴到极处反致生阳,故冬至后阴消阳长,阳上行,称之谓阳升,即所谓“二至返乡”(一日中,午为阳极、子为阴极,午至子为阳降阴升,子至午为阳升阴降)。古人以天之阳为准,夏至到冬至(或午时至子时)阳由上而下,故为降;冬至到夏至(或子时至午时),阳由下而上,故谓之升;阳升时阴降,阳降时阴升;此所谓升降。

2.升降沉浮之说

古人认为,夏至阳极,天的元阳之在顶;夏至后元阳之下行,谓之“降”;至秋分降至地面,秋分后透入地下继续下降,谓之“沉”;至冬至沉入大地最底层,冬至后开始上行,谓之“升”;至春分升至地面,春分后透出地面继续上升,谓之“浮”。古人以天的元阳之为准,其上行为升,下行为降,透入地面在地下下行为沉,透出地面后在空中上行为浮(一日之中以子、午、卯、酉为界,与此类同)。升降沉浮之说与四分历相应,随着古人的认识逐渐深入,在八节历中对升降沉浮中的“浮”又给予了特定的含义。

(二)上古历普描述的升降沉浮

古人的升降沉浮之说产生很早,大概与古人对天地复合运动周期的认识同步,且随之认识的发展而深入。早在八千年以前的伏羲时代所传下来的河图与八卦,就体现出了古人对升降沉浮节律的认知。

1.古河图

去过甘肃天水伏羲庙或河南孟津伏图寺的人大多都见过河图。孔子说:“鳯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见河图之说决非后人杜撰。传说在伏羲年代,有一次黄河发大水,河面上出现了龙马,马背上的斑点构成了天然的数字图案(即所谓“龙马出河图”),伏羲受了河图的启迪才发明了先天八卦。其古河图如下:

古河图数的排列是:下为一、六,左为三、八,上为二、七,右为四、九,中为五十(现代流传的河图中,中间的十也常画成方形)。

2.古河图与四分历

前已述,古河图表述了四分历(北斗授时历)的历普。其上下左右的内数表示二分二至,外数表示四季的气数,内圈十表示一个周期结束,中五表示一年的结余天数。即:左边三为春分正点,八表示仲春八气(96天);上边二为夏至正点,七表示仲夏七气(84天);右边四为秋分正点,九表示仲秋九气(108天);下边一为冬至正点,六表示仲冬六气(72天);中圈十表示一个大周天,五表示年余五天,同时也显示出了北斗星斗柄的四方指向。

3.古河图中的升降沉浮

古河图中,奇数为阳、为“天数”,用白点表示;偶数为阴,为“地数”,用黑点描述。下方一、六为冬,代表冬至始,阴极阳生,一在内表示一阳初生;左边三、八为春,表示阴消阳长;一、三(奇数为阳)分别在内,六、八(偶数为阴)分别在外,表示阳升阴降(内为升,外为降)。上边二、七为夏,二在内表示一阴(二为最小之阴数)初生;右边四、九为秋,表示阳消阴长;二、四分别在内,七、九分别在外,表示阴升阳降(内升外降)。冬至到夏至,元阳之上行(阳数在内),谓之升;夏至到冬至,元阳之下行(阳数在外),谓之降。春分至夏至,元阳之在地面以上上升谓之浮,秋分至冬至元阳之在地面以下下降谓之沉。中圈十为地下水,表示大地的元阴之存在于地下水中;中央五为生,表示天之元阳与地之元阴交合而后方能孕育出生命能之炁(即生炁)。

4.古洛书与后天八卦

《易·系辞》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洛书也决非后人杜撰。传说是洛河发大水,水面上浮一大乌龟,龟背上负有星点图案,黄帝(有的传说是大禹得洛书而定九州)据此发明了后天八卦(也有后天八卦为周文王所创的传说)。其古洛书如下:

由于传说洛书为神龟所负,因此多数人认为古洛书为龟形。《周易本义·图说》中有:“洛书盖起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戴”指顶巾,“履”指鞋。比“戴九履一”更形象的说法是“头九尾一”,九指龟头,一指龟尾,三七为龟甲两侧,二四为右左两肩,六八为右左两足。上述说明洛书的数字排列为:上九下一、左三右七、右上为二、左上为四,右下为六、左下为八。

传说黄帝受了洛书的启迪而发明了后天八卦。其后天八卦的图形如下:

后天八卦的方位对应洛书数字分别为:上为离卦表示南方、夏,对应洛书数为九;下为坎卦表示北方、冬,对应洛书数为一;左为震卦表示东方、春,对应洛书数为三;右为兑卦表示西方、秋,对应洛书数为七;左下为艮卦表示东北、冬春之交,对应洛书数为八,左上为巽卦表示东南、春夏之交,对应洛书数为四;右上为坤表示西南、夏秋之交,对应洛书数为二;右下为乾卦表示西北、秋冬之交,对应洛书数为六。

5.洛书、八卦与八节历

洛书与八卦实质上是我国古人在二分二至基础上对天地复合运转周期与周期节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由四分历向八节历的细化。洛书中:九为夏至、一为冬至、三为春分、七为秋分,八为立春、四为立夏、二为立秋、六为立冬。后天八卦中:离为夏至、坎为冬至、震为春分、兑为秋分、艮为立春、巽为立夏、坤为立秋、乾为立冬。

传说在黄帝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各民族(部落)之后,把太阳道(太阳历)、太阴道(太阴历)、北斗七星道(星历)等合并在一起用一个天盘表示(后世称之谓天道合成),用以描述天地复合运转的周期与周期节律。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天地复合运转所形成的周期性变动,最明显的就是昼夜交替与四季更换。因此天地运转的“小周天”(即天)与“大周天”(即年)和四季则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周期与周期节律。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创立后天八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描绘天地运转过程中的“小周天”与“大周天”的周期性与周期节律性特征。

《易·说卦》中有:“帝出乎震,奇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帝出乎震”中的“帝”是指太阳。从天地运行的“小周天”来看,指每日太阳升自东方即震的方位。“齐乎巽”中的“齐”是指太阳完全升起,在巽方太阳照满大地。“相见乎离”中的“相见”是指太阳对人直射,即太阳在正头顶时位于离卦(正南)。“致役乎坤”中的“致役”指的是开始偏斜,即太阳偏斜于西南时位于坤卦。“说言乎兑”中的“说”有呼喊之义,是指太阳落到了西方山角,人们经过了一天的劳作相互呼叫着回去休息。“兑”有喜悦之义,先民们常于傍晚篝火相聚,聚时言谈笑语多有喜悦之情。乾位在西北方,“战乎乾”是指太阳落山后(右下四十五度)昼与夜的交接,即阳气对阴气的挣扎交战之时,故称之为“战乎乾”。“坎”属水,“劳乎坎”是指水不停地流动,有劳作之意;太阳到“坎”方,指大地的背面,平面圆的描述在北(古有天南地北之说,故南为上、北为下),人们劳作了一天正是休息之时,故称“劳乎坎”。“成言乎艮”是指太阳到了“艮”位即左下四十五度,一个运转周期完成,下一个运转周期即将开始,所以说“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不仅描述了天地运转的“小周天”,同时还描述了天地运转的“大周天”。震位表示春分,春雷震动、元阳勃发、万物开始生长,故曰“帝出乎震”。巽位为春夏之交,草木繁茂、万物生长壮大,故曰“齐乎巽”。夏至天气炎热、阳气盛极,相当于每日正午,故曰“相见乎离”。“坤位”表示夏秋之交,阳气开始趋于衰落走向,即“致役乎坤”。“兑位”表示秋分,收获在际,人们面露喜悦,故“说言乎兑”。“乾位”指秋末冬初,秋风落叶,万木凋零,是一年之中阳对阴的挣扎之战,故曰 “战乎乾”。“坎位”指冬至,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间,人们经过一年的劳作正处在修养生息的时期,故曰“劳乎坎”。“艮位”正点为立春,时区为冬春之交,阳气开始上升,一个周期循环结束,下一个周期既将开始,所以称“成言乎艮”(“成言乎艮”有打春的含义,过去称“立春”为打春。就是在地下挖个一米多深的坑,放上鸡毛棉絮之类,有时也放些花生大枣。立春时刻一到,鸡毛就会慢慢从地坑中飘上来,人们就开始敲锣打鼓进行庆贺)。

6、洛书、八卦中描述的升降沉浮律

随着对天地复合运转周期与周期节律认识的深入,古人对阴阳二运变的周期及周期节律的描述也进一步深化。洛书中:一为冬至,表示一阳生,阳由地下水的最底部上升;八为立春,代表地下水与土层的界面,表示立春时阳升至地下水面,立春后阳开始在地下土层中上升;三为春分,代表地面,表示阳升至地面,春分后阳由地面上升;四为立夏,代表云层,表示阳升至云层,立夏后阳穿过云层继续上升;九为夏至,代表天之顶,表示阳升至天顶为阳极,夏至后阳开始下降;二为立秋,代表云层,表示阳下降到云层,立秋后穿透云层继续下降;七为秋分,代表地面,表示阳降至地面,秋分后阳透入地面下沉;六为立冬,代表地下水面,表示阳穿透了地下土层进入地下水层,立冬后阳在地下水中继续下沉;至冬至沉入地下水底,冬至为阴极,冬至后一阳生,阳又开始上升。冬至到夏至阳上升,夏至到冬至阳下降,即所谓升降。沉浮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晋代以后,古人把立夏至立秋阳在云层之上升降,称之谓浮;立冬至立春阳在地下水中升降,称之谓沉。

后天八卦中表述的升降沉浮与洛书基本相似。坎卦为水,时表冬至,表示阳在地下水底称坎中有阳(坎卦上下皆为阴爻,中间是阳爻),冬至后阳从地下水底上升;艮卦为山五行属土,时表立春,表示阳升出地下水面进入土层,立春后在土层中上升;震卦为雷五行属木,时表春分,表示阳升至地面,由动植物底(根)部上升类似于由人足底部涌泉穴透入人体,故震卦为足(八卦对应人体中,震卦为足),春分后升出地面由地表空间上升;巽卦为风,时表立夏,表示阳随风升至云层,立夏后穿透云层继续上升;离卦为火,代表阳极,时表夏至,表示阳升至天顶,达到极盛,然则阳极阴生,故离卦中一阴生(离卦上下爻皆为阳爻,中间是阴爻),同时阳升至极顶后下行,所以夏至后阳开始下降;坤卦为地,五行属土,称太阴湿土,时表立秋,阳下降至云层,催动雨水落下,使云层以下即地表土层充满阴湿,故称太阴湿土;兑卦为金,时表秋分,表示阳下降至地表,使地面土层燥热,开始形成燥金之气;乾卦仍为金,时表立冬,兑卦至乾卦即秋分至立冬(中医的观点是秋分至小雪),阳一直在地下土层中下沉,使大地土层及地表气候阳干气燥,故称阳明燥金;乾卦后即立冬以后,阳沉入地下水中,至坎卦即冬至沉至地下水底,阳在水内,故有太阳寒水之说(中医认为,地变化反映到地表层外的错位期为一气,所以中医的观点是小雪到大寒)。

(三)古人对阴阳交变节律的认识

古人认为,在阴阳二的升降沉浮运动中,天地之存在着相互交合、交变,并演化为直接有助于大地生命的生命之炁。这种生命之炁不仅有助于生命体的运动与发展,而且还可附带人的灵元残骸即血缘特征,为同血缘的生命体运动带来诸多方面的益助。

同类推荐
  •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成功实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在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沿黄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发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上实现新突破,取得辉煌成就,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都是性灵食色

    都是性灵食色

    《明清人文生活考》之中出场的骚人墨客性格各异。他们多半才高八斗,命运也大都可悲可笑。龚自珍虚荣地吹嘘自己的艳遇,郑板桥装腔作势地谋利,黄仲则恃才而放纵自己的乖戾,柳亚子自视甚高因而伸手索官,袁宏道热衷奔走于达官贵人的门下,吴梅村终于从前朝遗民到腆颜事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的生活、命运似乎和政治权势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便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败挂冠而去,则寄情山水、愤世嫉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在朝如此,在野如此,庙堂或者江湖,舍此便别地他途。
  •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右旗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30个苏木镇。面积27万平方千米,沙漠、戈壁和绿洲各占三分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的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伟大历史进程。
  • 运城名人

    运城名人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尼自然风光瑰丽,生态多样,是一座植物学的博物馆,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尘封,使这里成为现实世界中的香巴拉。卓尼是历史上华夏文明最早发祥的地区之一,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流经这里,县内洮河流域密布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等文化遗存。
热门推荐
  • 世间几何归

    世间几何归

    千年后,帝君之女苏醒,忘却前尘,好似一切回归平静。却不知,人,妖,魔,鬼,神共存的世间,怎会安逸?曾经的一切被覆上尘埃,可时间终是敌不过信念。“师父,原本我以为,妖魔即恶......是我错了啊.......”人心的利剑,刺穿身躯,万劫不复...........而他,也早已淡然接受所谓不可逆转的“命运”对于她的妄想很是轻视,不在意,当是小孩儿的玩闹。却也在默默地希望着,期待着,盼着一人来解救他于无尽深渊............
  • 谢家有女跃天下

    谢家有女跃天下

    在封澜大陆,谢知跃自认无牵无挂,谁知一念心动,一朝穿越,她成了玮宸一世牵挂。
  • 两个人的时差走过一个四季

    两个人的时差走过一个四季

    在追梦的路上,陈湘泽不断的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来时的路。在这场单程的旅行中。我,绝不后退。因为我,从不后悔。
  • 万古不改水长流

    万古不改水长流

    万古不朽,埋葬悠悠岁月;碧水波折,流载戚戚情仇。大江东去,湮灭无数情痴恨,历史洪流,吞吐多少英雄愁
  • 凤如风

    凤如风

    废材,就应该有废材的觉悟?我偏不,想叫我放弃,本小姐天生丽质难自弃,一切皆有可能!
  • 女人简单易学的赚钱经

    女人简单易学的赚钱经

    女人需要赚钱,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女人的幸福可以不靠男人而自己去争取。而且,女人在赚钱上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书就是从女人的特点出发,教女人学会最简单最有效的赚钱方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紫色

    紫色

    请怀着一颗纯净的心去品读《紫色》!莺子的《紫色》理解人到中年以后经过岁月和时光的积淀,拥有的一分情深谊长的爱情……2007年12月31日,京城到处都洋溢着迎接新年来临的喜庆气氛,林思思和她最要好的女朋友易小欧在“紫色”酒吧一起度过。这个在京城颇有名气的酒吧是因为林思思这个不同寻常的女人而生意异常兴隆,深紫色的窗纱,淡紫色的墙,连酒吧的灯光都氤氲着浅浅的、紫色的光,屋里弥漫着薰衣草的花香,墙壁上所有的宣传画都是酒吧主人昔日演出的海报,每一张都记录着一段辉煌的片段,她的那首成名曲更是影响了一代人对那个年代的怀念和记忆……
  • 四大武才:虐妃贤丶美男虐

    四大武才:虐妃贤丶美男虐

    倾城,倾贵人,跑路到宫外,却无厘头进入皇上重用的京城四大美男的府内做了丫鬟,三天之后,当倾城与府中的姐妹偷溜外面逛街,大群士兵追两人跑,在危难之情,姐妹化作狐妖,为倾城挡着,倾城知道这件事再也瞒不下去,向四人坦白了一切,并说明自己的不愿,四人决定帮助她,但在保护的时间内,皇上发现,五人必斩.............
  • 血族亲王女扮男装

    血族亲王女扮男装

    叛逆的沈青韵在春节前夕服下了大量安眠药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类似盒子的空间里半刻盒子被打开起身的沈青韵发现自己竟然在一个棺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