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6700000021

第21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自己开始当家作主人,但要彻底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共产党人则必须继续努力,首先要通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他认为“我们前一个阶段做的事情是干革命”,是救民于水火,使人民当家作主人,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起,革命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可以说,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是他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萌芽,也是他“以人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的必然反映。

从20世纪50年代“工作重点转移”的提出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邓小平几十年如一日,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当把经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首位的方针政策矢志不移。这是他对社会主义正确理解和认识的结果,归根到底则是他“以人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发展的必然逻辑。

邓小平十分爱护人,注意维护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1977年5月,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观点。邓小平的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人才思想,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指明了方向。他1975年复出,在大刀阔斧地对各行各业进行整顿的同时,他关心对各类冤假错案的纠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先后为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平反,为一大批科学、教育、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平反等等,这一系列维护人的尊严的重大措施,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动员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邓小平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认为只有对人民有利有益的事情,才是最有价值的,才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当中所追求和应当为之奋斗的。为此,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助于和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判标准。1983年他在同国家计委、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三个有助于到三个有利于,反映了邓小平总是时刻心系国家和人民,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二、邓小平人本主义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的人本主义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人民为本,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或者讲得更确切一些,即人是目的。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共产党人的工作要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其内涵是以人民为本。二是给予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邓小平突出强调了人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个性上的全面发展。

(一)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的人本主义理念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的人本主义理念是指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一切的经济发展、一切经济制度安排都要围绕人的实际需要而实施,这就是人本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把从人民利益出发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人民利益的获得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上,建立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兴旺发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上。因此,为人民谋利益,在实践中就要把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工作成败得失的客观尺度。为人民谋利益是邓小平的人本主义理念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给予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邓小平突出强调了人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个性上的全面发展。他把实现人的共同发展问题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范畴,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一个根本标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把改革作为人的发展的动力;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人的发展的目标。这就把人的发展融入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之中,具有强烈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为了把中国人从贫困和落后中解放出来。邓小平的最大功绩就是找到了在贫困落后的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亦即找到了在贫困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解放人、发展人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就是社会主义时期人的解放的理论。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邓小平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境界,拓宽了人的解放的内涵,突出了人的经济、政治、思想、个性的解放。

三、邓小平的人本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我们知道,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而邓小平的人本主义理念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逻辑起点。邓小平的人本主义理念;对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重大的影响,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他还以此为基础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所以,邓小平的人本理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南。

(一)邓小平的人本主义理念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的人本主义理念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我们知道,邓小平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发源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没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与认识,就不可能就“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理论。因此,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而邓小平之所以把社会主义本质作为首要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证与剖析,正是他的“人民为本”的人本理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即“人民为本”的人本理念,引发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思考,为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建立的,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却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首先把人们从被压迫的政治地位下解放出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是社会主义还必须实现人们的经济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30年后,“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是我们实践了许多年并没有搞清的问题。邓小平面对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曲折道路,从以人民为本的角度,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我们实践了许多年并没有搞清的问题,从而总结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可以看到,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源于他“人民为本”人本理念的理性思考。“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总要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正因为邓小平时刻想着人民利益,把人民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所以才断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停滞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处于很低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在“人民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人学理念指导下,邓小平进一步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地把人的发展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从而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的发展的社会。

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人的发展问题,“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变化,人的问题也就会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因此,他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是同步进行的,也是一个阶段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那就是,第一阶段,“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阶段,“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强调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人民群众从贫困的落后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邓小平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上那些消极的现象必然会逐步减少并最终消除;必然会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理想。

邓小平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他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一切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整个社会发展出发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也体现了邓小平以人民大众为核心的人的发展观。

(二)邓小平在强调了人在经济上的发展的同时,还强调了人在政治上、思想上、个性上的发展

在强调了人在思想上的发展方面,邓小平的观点是全方位的,这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观上,而且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上。解放思想也是无止境的。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计划与市场、姓社与姓资等问题的讨论,都是思想廨放问题。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大的变化不仅是物的变化,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强调了人在政治上的发展方面,邓小平认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把人们从高度集中的旧的政治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早在1978年,他就谈到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既要改变生产关系,又要改变上层建筑,实际上已经涉及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邓小平认为,改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如果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无法向纵深推进,不仅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成果会丧失,而且整个改革都会前功尽弃。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许多人文学的内涵,它在人的解放方面的作用,是经济体制改革所不能替代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利用政治体制改革解放人的思想的正确性。

在强调了人在个性的发展方面,着眼于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邓小平在大力解放人们的思想的同时,大力提倡发展人的个性。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的根本动力,这是他的人民价值观和人民情结的具体体现。

邓小平说,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同时,他又认为,“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的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在提倡发展人的个性方面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下放权力,扩大基层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邓小平对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首先选择在权力的下放方面。

中国的改革是从下放权力开始的,从理论来说,也是从个性解放开始的。调动劳动积极性,邓小平认为首先是要调动占全国人口最多的农民的积极性。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农村改革是弘扬农民个性的改革。千百万个农民从束缚他们的旧体制中解放出来,不仅使农村充满了活力,而且也使整个中国社会充满了活力。

第二,尊重个性差异,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在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邓小平着重指出科技体制改革要创造一种环境,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尽快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邓小平以改革的思路鼓励人们通过竞争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支持知识分子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做贡献;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用人方面不要抹杀个性。邓小平认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第三,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为人的个性解放提供制度保证。邓小平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人的解放中的积极作用。针对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这就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个性解放提供了制度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性经济,它最能培育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建立在人格转型的基础上,尽管市场经济不可能彻底完成解放个性的任务,但它毕竟为人的个性解放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人的个性的现实道路。

(作者单位:南京市下关区委党校)

同类推荐
  • 脱衣舞

    脱衣舞

    《脱衣舞》主要内容包括:混血儿、三把吉他、王彬街、王城、华侨子弟、华侨义山、马尼拉――我的城市、椰子宫、波拉盖度假、与华青学子共游大雅台、阿狄?阿狄罕、斗鸡、搬家、西班牙俱乐部等。
  • 观照

    观照

    《观照》是诗人柳文龙的一本诗集,作者用这么大的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诗集,体现了他与一般江南诗人在写作抱负上的差异,走上了形而上的路子,一个与世俗价值观拉开了距离的写作者,他必然是纯粹的;一个对周遭美学情趣富于警惕的作者,他必然是浩大的。
  • 薇薇的小升初

    薇薇的小升初

    本书以《薇薇的小升初》《雌狮马蒂陶》《流浪猫族》等3篇中长篇小说为主打,并汇集了作者初中阶段获得各类作文大赛的获奖作文,以及在《华西都市报》《青年文艺》《南边文艺》《文华报》《青少年作家精选》、四川文学艺术促进网等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发表的《轮回之思》《埃及之神》《樱花》《闺蜜》《亮》等文章;另外汇集了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茶道、花道创作的《茶之韵》《茶修》《随笔》等为题材创作的散文。该书集小说、散文为一体,记录了作者的校园生活以及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过程。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伴随一生的好诗·好文·好典(莲花卷)

    伴随一生的好诗·好文·好典(莲花卷)

    本书主要有作诗救民女、一幅无法画就的绝妙图画、妙语戏蠢材、苏轼诗词名句、假如让你重活一生、慈悲的眼睛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风世

    妖风世

    妖界公主爱上天界王子,在一念之差,发生许多事。
  • 我们的向往生活

    我们的向往生活

    我想,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生活。追求梦想的生活,为其而奋斗,享受并快乐的度过着每一天,这就是我们的向往生活。此部小说,用了六篇故事,讲述了,他们追求着不同的向往生活。
  • 你是谁的百龄

    你是谁的百龄

    安国候府有三女一子——周云销,周雨霁,周彩彻,周区明。云销擅琴、雨霁擅剑,彩彻擅药,区明擅萧。“今日是阿姐出嫁,彩彩还差一句祝福呢!”云销嫁衣裹身,端的是母仪天下。“我讨厌你的故弄玄虚,更讨厌你的流程!”雨霁释谌剑出鞘,染上了丝丝血滴。“呵,我用这天下,为你陪葬,如何啊!”彩彻红衣破碎,立于百尸之上,笑的癫狂。“咳,路边捡了把箜篌,材质不错,送你!”区明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却为一人红了脸。…………“我到底是毒害了谁?值得你自降身价,来灭我满门啊?”“谢谢你的凤鸾霓裳,十里红妆。”
  • 倾世狂宠:女王大人娶我吧

    倾世狂宠:女王大人娶我吧

    某只妖男拿着手上自制的玉戒,单膝下跪,还眨着一双墨蓝色的狐狸眼卖萌外加一脸爱意对某妖女说:“女王大人,收下我吧!”某妖女慵懒的问:“有什么好处吗?”“我会打滚卖萌耍无赖,还会装b高冷总裁范儿。”“哦~~~,戒指收下了,人不收。”某妖女漫不经心的说,某妖男满头黑线,心中千万只草泥马奔腾不已、自我安慰到:398次,恩,我淡定我淡定,下次一定会接受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果守望,你是否还在原地

    如果守望,你是否还在原地

    她本该幸福,却因事故变得遍体鳞伤,可即使这样也依旧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她曾说“你不懂我的经历,凭什么说我。”谁又懂得她那一次又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恐惧与害怕,不过还好,她的身后总有一个人默默的为她守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话现实

    神话现实

    百花其放、万兽共鸣,天地大变。华夏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老的文明纷纷复苏,历史中古老帝王,在这个时代降临!神话照进现实,东方神话和西方神话争锋。世界不断变大,仙门重开,神话重启,世界经过漫长的演变,最后进入了神话时代。一本种田类玄幻小说,把整个世界从都市一步步改造成神话的故事!
  • 无敌大道主

    无敌大道主

    大道三千,莫向外求。既然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那便再造天地!我,为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