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1400000023

第23章 :律乐“改制贤相定音律

第二十三章:律乐“改制”激争鸣贤能宰相定音律

战事平静之后,宋仁宗在文武百官建议下决定考订祭祀舞乐,但首先碰到的是音律和乐器的改革问题。王者致治有四达之道,礼为第一,乐为第二。音乐能和民心而化天下,与世道人心关系尤为密切。音乐不行,要天下大治如缘木求鱼。五代十国礼崩乐坏,是太祖制礼定乐,使礼乐初具规模。太宗改七弦琴为九弦琴、四弦阮为五弦阮,也都说出了道道:琴由七弦增为九弦,是因为九弦分别代表君、臣、文、武、礼、乐、正、民、心,九奏克谐而不乱,一切就会井然有序,国家自然将走向大治。音律的改革有百家言,各有追随,宋室兼容不独断,音律改革与北宋的诗文革新之命运相似。真宗在位时虽忙于分封也没敢懈怠音乐,仁宗也不能忘了祖宗的传统,但他又不满太祖粗定的规模很想有所更张,有所作为,对于朝廷的律乐礼法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他于是重用了集贤校理李照。

律乐制度涉及到季节、节气,古代靠钟乐推算节气,而节气经常变化,“律多不中,乐多有佚”的情况经常发生,律乐的是非都是相对的,改正校正好的历法运行一段时期后,逐渐失灵,不准确,所以需要动态的可持续调整,将儒家的“候气”、“正朔”会同一起,进行有规律的改易,它本质上是人工“校正”,使朝廷颁布的天文历法符合实际的天象和季节,增加朝廷的正统感,权威感,是为朝廷正统的认同做贡献。如果老百姓认为历法失灵了,就会产生朝廷的大政出问题了的判断,不利于朝廷大局的稳定和政权建设的推进,所以封建王朝在天文历法完全依靠人工手工预测、计算的情况下,加强对钟律、乐律的研究和不断调整是正常的必要的。

李照对仁宗说:“太祖定乐用的是王朴的主意。王朴继五代礼崩乐坏之后,根本就不懂古乐,但他自作主张;他定的音乐比古代音乐高五律,比教坊音乐也高出二律,关键是他用的律尺不准,根本就不能用。皇上要想音乐归正,请允许微臣重新制定律尺标准,然后再根据新标准重新铸造乐器。这样才能彻底纠正错误,完全恢复古代的音乐面貌。”仁宗觉得李照说得在理,便征集行家们的意见都说是这样。宋仁宗于是就拍板了:他委令集贤校理李照等人专门操办此事,要李照组建班子,尽快彻底改造音乐,并向天下诏求精通音律的人才。

嘉祐元年八月,李照斥王朴乐音高,乃作新乐。他经过埋头苦干不久就拿出了新的律尺标准。申报批复之后,就直接交给内侍监督铸铜钟去了。李照要求降低音高,铸钟工人造钟时捣了鬼,铸的样钟声音太低,没法儿跟唱。太常寺的歌手跟不上钟磬,唱不出声音,悄悄找到铸工送上凑来的份子钱,央求铸钟工人说:“请各位爷们千万将声音提高点儿,大典时唱不出声音,可是掉脑袋的事儿,好歹请你们务必开恩关照!”铸工们于是悄悄做了手脚,铜钟也就清亮多了。朝廷做梦也想不到,神圣的乐钟会让铸工们做了手脚!而李照一直认为新钟是完全照他定下的尺度铸造的。跟着,又照新标准重造了石磬,改造了其他乐器。

原来音乐改制远比想像的要复杂多了。中国音乐原由五声构成,即所谓宫、商、角、徵(zhǐ)、羽。五声又本之于黄钟,先由黄钟定出宫声,所谓九寸为宫;以此为前提,适量增加减少,即为商、角、徵、羽四声。因此,黄钟的铸造,乃是音乐建制的第一等大事。它一错一切就都面目皆非了。定黄钟,又是拿秬黍作标准。李照他们用的律尺本身根本就不标准,再拿它来铸造黄钟改造音乐,南辕北辙。有个叫徐复的说:“圣人是把声律藏之于乐器的,怎么可以不先讲声律而改造乐器呢?”李照向仁宗上言:“十二律声已备,余下的四清声是郑、卫之乐,请在新编律谱中只保留十二中声,除去四清声,那么哀婉邪僻的声音便不会有了。”冯元驳斥说:“前代圣人制乐取法不一,有13管之和、19管之巢、36簧之竽、25弦之瑟、13弦之筝、9弦7弦之琴、16枚之钟磬,各有其妙,怎么能全用十二数之声律呢?”有人主张立即废除李照的新乐,重新恢复太祖钦定的旧乐。据他们测定的结果,王朴的黄钟才最符合古制。朝廷上下,立马又分成了拥王派与拥李派,两派各不相让,针锋相对,争辩论斗,又是一派火热。两派都各有各的道理,仁宗也左右为难。他想折中,新旧乐并用,此处用新乐,则彼处用旧乐。有大臣说这样不成体统,从来没有一朝用两种音乐的。

仁宗赵祯驾升崇政殿,与王公大臣乃至馆阁台谏官员等,一起欣赏新乐器演奏的皇家礼乐。此乐较之王朴,下了三律。大家自然顺着他点头称道。仁宗还特意写了一本《景祐乐髓新经》,分为六章,详细记录了这一次的旷世改革。

当时李照奏道:“小臣奉皇命造出乐器钟、磬,十二律声已具备,可当此用。”他也遭到官员的“议其非”,指责说:“十二律声有邪音!”李照解释说:“请在新编律谱中保留十二中声,除去郑、卫乐之四清声,那么哀婉邪僻之声就不会有了。”有人反驳道:“前代圣人制乐取法不一,有十三管之各,十九管之巢,三十六簧之竽,二十五弦之瑟,十三弦之筝,九弦七弦之琴,十六枚之钟、磬,各有其妙,怎么能全用十二数之声律呢?”监察院侍御史曹修睦说:“李照所改的礼乐,十分迂阔怪诞,分歧事理,又大量耗损财帛;我建议把他交给相关部门查询造访。”文武众官为音律和乐器之事争辩着,有人说晏殊深谙此道,要他发表高论。宋仁宗点头敕令晏殊上崇政殿来。宋仁宗询问音律和乐器的改革,对胡瑗、李照的雅乐发表看法。

晏殊把此事同诗文革新运动和政治更新联系起来,请皇帝告诫文臣重风化以救“斯文之薄”,认为十二律声靡丽、颓废,虽为太平盛世雅颂之音,但怪僻生涩,于治世也并非良方:“十二声不符合音律和改革发展之方向,不宜作祭祀之舞乐,应当重新更正雅乐……”晏殊娓娓而谈,随后又觉得自己锋芒毕露,“这只是卑职个人看法,陛下圣明高见,请陛下裁决。”宋仁宗点头称是:“晏爱卿言之有理,应重新更定雅乐,不能把十二声作祭祀之舞乐。”

宋仁宗为慎重起见,中断了新乐,他又改用王朴的旧乐了。

景祐元年(1034年)六月,谪守睦州的范仲淹因治水有功复知苏州。景祐二年四月,朝廷诏书要求各地官员推荐通晓乐律之人。范仲淹在泰州时对胡瑗的才能比较了解,于是以其“长于音律,能晓古乐”将在泰州讲学的胡瑗引荐给朝廷。受皇上召见按惯例先要到阖门练习礼仪。四十三岁的胡瑗当时只是平民,他应诏来到开封,对负责阖门的人说:“我跟随父亲时就懂得对待皇上的道理,在乡下时就知朝廷的礼仪,为什么还要练习呢?”负责阖门的人回禀仁宗,仁宗就让他对图练习。胡瑗坚决不同意,仁宗也不勉强他。负责礼仪的人认为胡瑗性格太倔强,又是山野之人,皇帝召见时会失去礼仪,十分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但仁宗召见的这天胡瑗拜见从容,礼仪娴熟,很像一个在朝多年的老臣。仁宗非常满意地对身边的大臣说:“胡瑗进退周旋,举合古礼。”

胡瑗在崇政殿受到了皇帝的接见,回答了仁宗提出的许多问题,受到了赏识。仁宗让他与镇东军节度推官阮逸分造钟磬(钟和磬,是雅乐队中最突出的两种打击乐器,分别悬挂在架上击之而鸣),参定音律。阮逸在经学、词赋等方面有所造诣,尤精音乐,深谙乐律能度乐曲,学士郑向将阮逸所撰《乐论》十二篇推荐给仁宗,受到皇上的器重。胡瑗与阮逸等人制造钟磬各一套,音响柔和悦耳,受到皇上及文武百官的赞赏。后来,皇上诏太常礼乐官及修制官邓保信、阮逸、卢昭序铸造钟磬,太常推荐胡瑗等人用上党黍律吕度量的方法,铸成十二钟。他制定的乐典《大安》为朝廷祭祀乐典。阮逸说:“我们所造钟磬,都出于胡瑗算术。”胡瑗以其博学多才受到皇帝的嘉奖,授秘书省校书郎。他充分发挥了精通音律的优势,考订了乐谱,与阮逸合著的《皇祐新乐图记》还由朝廷颁行天下。

宋仁宗在文武百官建议下集中精力抓音乐改革,他整肃朝仪,专题商议此事。协律都尉首先站出禀报:“范仲淹推荐音乐家胡瑗等人,已造出钟磬,可解决祭祀舞乐问题。”有人站出来否定:“胡瑗造的钟磬不合礼法!”已经迁了右司谏、直集贤院的韩琦,站出来上书劝仁宗皇帝说:祖宗成乐原本用得好好的,不该偏听个别臣子的一己之言擅加改动。如今用了不到一年,又要重改过来。古代也有改革音乐的,就没见过变得这么快的。如今之事,与其在音乐上做文章,不如追本求源,治理好国家,使政令平简,民物熙洽,老百姓都击壤鼓腹而歌,那才是真正的盛世之乐呢!而当务之急,尤在西、北两疆边备松弛,两方敌人始终虎视眈眈,不加强防备,万一有事,就非同小可了!至于音乐之争,可以暂时搁置,大家求同存异,等广泛征求意见后再斟酌施行。这一奏,总算为仁宗音乐改革画了一个句号。

仁宗于是下诏给李照不再增造新钟,逐渐又恢复旧周时的雅乐。

同类推荐
  • 揣着异能玩修真

    揣着异能玩修真

    王二牛,S级金系异能者,擅长敌后爆破,潜藏,营救,暗杀……却在一次护送任务中意外穿越到陌生的修真世界。五系异能全会?不,那只是道家法术!
  • 嚣张霸道夜无涯

    嚣张霸道夜无涯

    黑帮头子夜无涯穿越异世,带八个手下,怀绝世神功,开始了他嚣张霸道的一生!
  • 神武纪元

    神武纪元

    恐怖的深渊魔主望月咆哮……不死邪龙在坠落之山喷吐着永恒不熄的火焰……毁天灭地的邪虚魔族入侵劫掠,欲要吞噬一切……神女之灵降临于世,唱咏着抚慰伤痛的美妙之音……能够吞噬星辰的帝王虫,可扭转时空的不朽神王,神能不灭,刀碎星河,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奇幻世界。寒冰掌控、心灵控制、肉身变异、邪恶召唤、无限分身……当武道与神能融合,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龙蛮星域,水蓝世界,当至宝‘本源神髓’被秦邺融合,故事从这里开始。
  • 震旦集团

    震旦集团

    父母进货时,遭遇兽潮而亡,只给胡莱留下了一间杂货铺,而且租期马上就要结束了,没钱交房租可咋办?商务系统适时启动,诸天万界各种商品,什么都能买,什么都能卖,生意其实不难做……胡莱:“生意场上的事儿,怎么能用打打杀杀来解决呢?虽然我知道你想杀我,可你若是杀不死我,只要价格公道,咱们照样做生意!”
  • 我在万界卖包子

    我在万界卖包子

    吃个大力包子,变成超级赛亚人!吃个寿命包子,增加寿命一万年!吃个变性包子,emmm……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个包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个!
热门推荐
  • 顺风顺水(生活中的百宜与百忌参考手册)

    顺风顺水(生活中的百宜与百忌参考手册)

    家是我们生息的场所,家居装修与布局好,实际上就是风水好。本书共分八章,在向读者介绍了风水的基本理论后,就住宅的选择、装修与布局,门窗的装修与布局,客厅的装修与布局,厨房、餐厅的装修与布局,卧室的装修与布局,其他厅室的装修与布局,家居摆设的风水布局等内容,向读者介绍了许多实用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书中,收录并介绍了一些传统的风水学理论,这些风水学理论仅可作为研究和参考之用,因为很多传统的风水学理论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时下,有很多人打着“风水大师”的旗号,以这些理论搞封建迷信,骗人钱财。这是我们要坚决批判和反对的,希望读者鉴之防之。
  • 相府二小姐

    相府二小姐

    宰相私生女,身陷诡谲夺嫡之争。一夜宫倾,她任夫君将滴血的长剑架在项上。流放异国,神秘的王爷给她最温暖的守候。战火燃起,两代帝王为她血洗千里。最浓的爱,最烈的恨,让她从不受待见的二小姐,一步步走上了权力之巅!
  • 女大学生蜕变记

    女大学生蜕变记

    都市贫民出生的我,大学刚毕业时,我的想法很单纯,只想找个能赚点钱保住自己生活费的工作,和自己心爱的人相伴一生。可是由于职场生活的残酷和无奈,让我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工作和感情的双重失败。从此,我改变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在妈妈的千方百计争取下,我终于有了一个认识“富二代”机会。我就借着这个机遇,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职场和商场上的规则,来实现自己的各个愿望,最终步入高端生活行列中。在这里,你可亲身体会普通大学生找工作的艰辛路;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职场里所有的勾心斗角;在这里,你可以明白打工者们削尖脑袋赚外快的行为。而所有这一切的起源都是因为“钱”。
  • 带着眷顾穿时空

    带着眷顾穿时空

    不可直视,无以名状的恐怖降临了,带着祂们的眷顾去取悦祂们吧!
  • 从那一刻起你便成了全世界

    从那一刻起你便成了全世界

    “你总是跟着我,是不是喜欢上我了?”“哪有,谁喜欢你,我只是要拿回我的东西!”“哦…东西啊,你说的,是你的心吗?”一次意外,让少女余星柔意外的和苏煜泽相遇,谁知这个看上去挺不错的家伙,竟然非常的腹黑,还总是…余星柔看着面前这个和平时完全不一样的家伙,非常无语的说道:“你平时在外面为什么不是这幅模样?”苏煜泽将脸靠近了余星柔:“因为你…是我的全世界。”
  • 收个山海成精了

    收个山海成精了

    一个妖娆魔尊因为山海经历练穿越进了人界,在这稀薄灵力的蓝球里奋发图强(吃喝玩乐)。老套路的啪啪打脸虐渣?NO!新时代的金手指?NO!我们的大魔头就喜欢养宠物!养宠物!养宠物!在坐享人生巅峰的途中,收集收集山海经的小可爱,屯点财宝,算算挂,当个小神棍,然后顺便找个魔后?但是这魔后,怎么这么眼熟呢?
  • 腹黑皇上:贱臣有本要奏

    腹黑皇上:贱臣有本要奏

    一朝穿越蓝钰初万万没有想到这正是她苦逼新生活的开始。要说为何……一场乱斗,自家老哥离奇失踪,无奈之下顶着男装来上阵!冒着欺君之罪、杀头之险可能还会株连九族!也势要把他送上那君王之位。可那位总是不在状态的太子又是肿么回事?“装疯卖傻”又是闹哪样?“小映子,咱们去逛花楼。”“小映子,陪爷下棋。”“小映子…………”听到这太监般的称呼,蓝钰初心中仿佛有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直到轩辕洛辰坐上龙椅后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小映子,朕要你做朕的后!!!”蓝钰初则,石化。
  • 诫妖记

    诫妖记

    架空的历史,神幻类型小说。万年之前,神魔大战止息,神魔归于天界,留下了满目疮痍的世间,后世称为“中州大地。”中州天下,自古有修仙之术,修仙之人每代都有,中州皇城之上有一座仙岛虚浮于上空,俯视整片中州大陆,仙岛之上有一城池,此城名唤“幻天城”,城中有“幻天阁”,为天下修仙之巅峰。这“幻天城”因古神魔恶战于中州之地而形成,自古神魔离去,仙法便流传于人间。幻天阁历任阁主被世人尊称为“幻天真人”。中州大地北方有一座高山,名为凤鸣山,凤鸣山此地因有凤凰栖木于此,上古便传说有青鸾火凤于此繁衍,此山因而具有灵气,万古之后,此地风水聚合,妖兽兴起,人类渐渐就不敢来此,此山的奇珍异兽数不胜数。妖兽之乱一直危害人间,因此幻天阁便排派下弟子,在人间设立四阁,分别是北方“入云阁”(坐落于入云城),东方“望海阁”(坐落于北海城),西方“重楼阁”(太丰城)以及南方“赤焰阁”(古炎城)。四阁收天下修道之人,传习法术,以御妖兽。
  • 你好,胖先生

    你好,胖先生

    我和胖子是典型的校园情侣,因为胖子,懂得了爱情,知道怎样相爱,怎样相守。这个故事写给他,也写给我,写于感情。
  • 厚爱蛮妻

    厚爱蛮妻

    当年,是她瞎了眼!满心付出,婉转承欢,却换来他轻蔑的一句:“你的孩子与我何干”,转身与小三浓情蜜意。孩子夭折,父母双亡。三年病魔纠缠,三年浴火重生,她的爱,燃烧殆尽。待她淡定归来,娇柔依旧,不想与他有一丝一毫的纠缠。他却说:“女人,我要你回来。”呵——回来就回来!不过……你真的以为,追回我,就那么简单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