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5900000038

第38章 西行

第二日一早,镇胡营也踏上了征程,士兵们穿盔戴甲,背着两大袋干粮,骑着前几日自己新买的牲口排成两列长队向山下去了。营中只留下几个旧伤未愈的兵丁看守,城头虚插旗帐以作疑兵。

下山向右不到两里便是大路,全营在路口处稍驻,等会合了赵成的大军后一同前行。这一次连云堡共出兵四千五百人,把大半家底都拼上去了。四千多人列长蛇阵前行,把一条山路踏得尘土飞扬。因为昨晚的事,赵成余怒未消,便派给镇胡营一个苦差事,让他们警戒护卫大军右翼,这意味着镇胡营要来回巡查跑不少冤枉路。李校尉清楚这其中的缘由,他也不烦劳别人,自己一人扛下这件事,只带上两个刀手,鞍前马后地来回巡视,忙得屁颠颠的。

大军西行两日,与高仙芝亲率的七千大军汇合在一起,赵成率部护卫中军左右。高仙芝骑一匹狮子璁,身披兽肩锁子甲,头戴虎皮盔,一副志得意满的生气。他所率的亲兵,也都刀枪锃亮,衣甲鲜明,犹如天兵下凡,让赵成这个将官都有一种自愧弗如的感觉。而四周行进的兵士却没有这般光鲜,多年征战早已把铠甲磨旧,有的士兵甚至连戎服都是破的。

几日后兵马进了山。山间道路崎岖,粮草接济不周,兵士们只能啃干粮度日。没几日,干粮啃完了,王经等人只能饱一顿饿一顿,大伙儿都有怨言。王经担心要是敌军现在来个埋伏突袭什么的,自己空着肚子肯定抵挡不了几下,简直就是白送死。幸好,不久后到了粮台山,这里是突骑施人的地盘上。

王经记得赵成说过,突骑施人原是突厥人的一支,开元年间就归顺了唐朝,一向恭顺的很,还出兵帮朝廷打过仗。突骑施人游牧为生,大军行进的路上,常有一两骑牧民来路边看热闹,还吹着口哨向唐军致意。突骑施人大多不会讲汉话,但看见唐军却会高喊:“天可汗!天可汗!”这时唐军也会随意喊两声回应他们。如果碰到打猎回来的突骑施人,那就是走了运了,只要去讨,他们会很慷慨的把所得的猎物分些出来,王经就曾讨到过一条鹿腿,吃了两天才吃完。而此时粮草不济的士兵们,也多半靠着突骑施人的接济填饱了肚子。

越往西走,粮草就越成问题。高仙芝也颇感头痛,他命部队就地驻扎一日,派出骑兵去接应粮草,自己则带着中军驻扎到突骑施可汗的大帐中。移拔可汗热情好客,让部众拿出马奶酒烤羊肉款待大唐的将士们。赵成喝了一口,觉得马奶酒腥味重,其他汉将也都喝不惯。高仙芝见了,命随从拿出自己所带的几坛剑南好酒送予移拔。移拔随即让大家开坛畅饮,诸将这才把盏言欢。当夜高仙芝和移拔都很高兴,大家喝到夜深方散,移拔还邀高仙芝参观营区,高仙芝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日粮草终于送到,但已经失期。高仙芝二话没说,当着众将和移拔可汗的面便斩了运粮的材官,另换一人担当。又命工匠添造独轮手推车二百辆,加大运力。

移拔对高仙芝说:“听老人们说,先前天可汗在的时候的时候,朝廷曾在这里设屯粮所,以便于粮食转运。所以来往的汉人都吧这里叫做粮台山。将军何不效法前人,也设一屯粮之处?”

高仙芝高兴地说:“我昨日也正思虑此事,只是若在此地屯粮,须是要搅扰可汗了。”

移拔当即拍胸脯道:“我等世代为唐廷效力,打仗尚且不怕,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

高仙芝赶忙顺水推舟:“既如此,这事就交给可汗了,有可汗在,我也不用分兵把守了。”

移拔听了很高兴,笑道:“有我在就有粮在,将军只管放心。”

高仙芝也笑了,意味深长地说:“粮草是军中大事,请可汗务必小心。”高仙芝后来又送给可汗一个镶着翡翠的金壶表示感谢,把移拔乐得笑逐颜开。

粮草的事就这样解决了,有了这个中转站,粮道大大缩短了,进军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大军再次开拔,向西走了几日,到达了石国的边境。前军李嗣业来报:山口处出现一处关隘,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不知如何应对。高仙芝立刻召集诸将会商。幕僚们拿出地形图本,研究了半天,说图上未没有关隘,怕是刚刚新建的。高仙芝说,管他新的还是老的,反正现在是有了,有了就要拿出对策来。

将领们莫衷一是,有的说要绕道而行,避实击虚。可幕僚们一查地图,倘若绕行最近的路也要多走千余里。还有的将军说应当即可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高仙芝说:“强攻不易,倘若迁延日久,不但先机已失,且石国各地皆知我军虚实,早已做了准备。即便攻下关口,凭我这万把人马,怎能一口吞下石国。”

将领们又开始吵吵起来,大家各执一词,嚷嚷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赵成早料到会是这样。高仙芝手下的这些宿将都是这毛病,仗着自己先前的军功,谁都不放在眼里,大有天老大他老二的架势。一旦有事便各执己见争来吵去,非要把对方压服了才行,其实往往误事。对这些人,赵成向来一个都看不上,他觉得这些人充其量只是匹夫之勇而已,没一个称得上是将材的。

赵成冷眼看着那些人争执,不发一言,但露出忿忿不平之色。高仙芝一眼就看出了赵成的神色,知道他肚子里有话,于是便问:“赵将军至今未吐一言,不知有何高见?”

赵成郑重其事地跨前一步,拱手道:“末将不才,愿提精兵一千,一日内拿下此关献于中丞。”

众将都吃了一惊,心想这人莫不是疯了,强攻这样的关隘,光是打造器械少说也要半月,一日便攻下岂不是疯话?

赵成见众人都是疑惑的神色,又重复一遍道:“愿提精兵一千,一日内拿下此关!”

将军们很是吃惊。李嗣业带着鄙夷的神色说:“赵将军可知这大话好说,大事难做!我等老将尚且为难,你这后生才带了几年兵,竟不知天高地厚!”

赵成听了这话就来气,便针锋相对,说:“不知李将军可曾听说这样一句话‘后生可畏’!”

李嗣业冷笑一声,道:“那好,不知赵将军有何高见,老夫洗耳恭听。”

赵成说:“我自有良策破敌,只是怕李将军的前锋走漏了风声……纵有良策也无济于事喽!”

李嗣业气鼓鼓地说:“你休要攀扯老夫!自出兵以来,我部昼伏夜出,从未惊扰乡里,就连我身边的亲随都不曾知道这次去往何处,哪里会走漏风声!这些中丞也是知道的。只怕是赵将军大话会说,破敌却不曾学会……”

赵成笑了笑,道:“既如此,我还是那句话,一日便可破敌。”

高仙芝摆摆手止住了二人,说道:“两位不必你争我吵的。李将军所忧之事不无道理,而赵将军想必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有如此决断。同是为国出力,不分先来后到。我看这次便依赵将军所言,赵成可带本部人马进兵,即日拿下此关!”

李嗣业跳出来说:“且慢!须是立了军令状再走!”

赵成当仁不让道:“但取纸笔来。”

高仙芝打圆场道:“两位大可不必如此。胜败乃兵家常事,若动不动就要立军令状,那我们这些当武官的岂不是人人自危?赵将军只管前去,专心攻城便是,其余的事无须挂在心上。”

赵成作揖道:“谢中丞!”

当晚,连云堡军的士兵们才第一次得知这一次是去攻打石国,镇胡营里议论纷纷。老兵们都还记得,前些年石国使团好几次入贡,都是从镇胡营门前经过的,很多人都还的了不少好处,眼见着和大唐关系不错,怎么好端端说打就打了呢?大家都很纳闷。赵成料到士兵会有疑惑,早就准备好了一篇榜文,命文书到各营宣读。榜文中说:石国是两面三刀,明着和大唐好,暗里投靠了吐蕃,要和吐蕃大食一起对大唐发难,去年秋的恶战就是石国资助吐蕃的军械。大家听了如梦初醒,个个义愤填膺,于是都磨刀霍霍准备打仗。赵成很满意,他的第一步计划就这样实现了。

接着,赵成来到了镇胡营的帐篷里,他告诉李校尉和老枣,前方有一座险关挡住去路,大军明天要攻打,镇胡营将是前锋。

李校尉和老枣都大吃一惊,李校尉问:“明天怎么打?这抢关夺城,历来是玩命的行当,就算有云梯、抛石车等物轮番苦战,也须三五日功夫。我们营什么都没有,这样去打岂不是白白送死?”

老枣说:“莫不是有其他兵马策应?”

赵成说:“既没有攻城器,也没有策应,只靠你们一百多人去打,这一次全靠智取……”

于是赵成如此这般,将攻城的计划和盘托出……

第二日清晨,石国边关守将勒不鲁睡眼惺忪地朝关外望了望,突然发现一支一百来人的队伍出现在关前,队伍中有一辆四驾马车,车前的二十个人手里都拿着根长铁棒,棒头上挂着一串绒球,马车后面也有几个人手里拿着面锣,匡匡地敲。

石国人看着纳闷,对楼下喊:“你们是干什么的?”队伍中一个石国人模样的随从走上前,用石国话回答:“是唐国来的使节,请开城门!”

石国将士们面面相觑,开城现在还不是时间,但若不开,把天可汗的使臣晾在门外怕也不好。守将勒不鲁于是问城下的人:“现在不是开城的时间,请问贵国使节有什么公务,这么早就来叩城?”

城楼下的石国随从请示了坐在马车上的使臣,又对楼上喊道:“唐朝使者说,公务不便相告,若不是十万火急,也不会赶大早就来。此事对石国来说十分重要,还望行个方便。”

勒不鲁为难地说:“还请转告唐使,国有国法军有军规,不到开城时辰,本将也做不了主,要不只能缒城上来。”

底下的石国人又跑去和使臣商议,不一会儿他跑回来说:“使臣说了,他们唐国是有尊严的,缒城上来有损大国威仪,不成体统,决不可行。况且这事对石国万分紧要,对唐国却只是小事一桩,不办也罢。事情若有延误,那都是将军之过。”

勒不鲁又为难了,说:“要不请再烦请先生去和使臣商量一下,我这里把城门开一条缝,放车仗进来,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不多久,城下有了回答:“这不是迎接使臣的礼数,既然贵国没有诚意,也就只好如此了。”说罢,马车上的使臣挥挥手,一条队伍调头往回走。

城上的人傻眼了,几个士兵劝上司道:“开条缝也是开,全开也是开,量他一百来人也不敢闹什么大动静,放进来了也没人知道。要是真误了大事,将军您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勒不鲁这才恍然大悟,赶忙叫住底下的队伍,打开城门把他们迎进关里。使臣的队伍大摇大摆地走进城门,勒不鲁屁颠颠跟在马车旁边,点头哈腰地说:“城门已为您敞开,只是关牒还须借下官一用,小的还有些手续要办。”

使臣对一旁的人努努嘴,说:“给他看看便是。”一个随从便拿出一个黄皮册子递给勒不鲁。勒不鲁千恩万谢地打开来翻了翻,结果里面什么都没有!

“怎么是本空册?”勒不鲁疑惑地问,可他没想到这是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了。话音刚落,勒不鲁只觉得脖子一凉,一股股热乎乎的液体便喷涌了出来。他两腿一软就倒在了地上,在闭上眼的一刹那,他看见了一个满脸横肉的络腮胡子对着他狰狞地笑。

这个大胡子正是李校尉!而这一百来人的使团完全是镇胡营的军士!霎时,方才彬彬有礼的唐国人个个凶相毕露,变戏法一样拔出利刃就大开杀戒。

校尉一声令下,王经操起手里的那根使节便朝身边的石国兵刺去,节杖的底端早已削尖,一下子就把那石国人刺了个通透。其他人也动起手来,三下五除二几个石国兵全都应声倒地。老枣除去使臣的装扮,操起一把陌刀跳下马车,对张虎道:“上城!”一群陌刀手各自抄起兵器,杀气腾腾地冲上城楼。

城楼上的士兵听见城门里的动静,探头探脑地跑下来看个究竟,在楼梯上和张虎撞了个正着。张虎挥动陌刀,刷刷刷几下,杀得石国兵个个人仰马翻。后面的唐军沿着张虎开出的血路,三步并作两步涌上城楼,城楼上已经没有一个石国兵了。

老枣说:“城门里六个,楼梯上七个,一座险关怎么会只有这样几个人?”

张虎说:“一定还藏在什么地方。”

老枣说:“分头去找,一定要揪出来!”

大家赶紧四处搜索。不多久,李承嗣就在城墙内侧找到一个藏兵洞,一百多个石国兵安安稳稳地睡在里面,只有一两个醒得早的,睡眼惺忪地看着唐军,惊诧万分。

李校尉赶来,大喊一声:“快收拾了,不留活口!”众人一拥而上,大开杀戒。一阵鬼哭狼嚎之后,藏兵洞里血流漂橹。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超神兵工厂

    三国之超神兵工厂

    一觉醒来,本是现代某兵工厂仓库管理员的刘胤龙,宿醉遭遇地震,意外穿梭时空,来到东汉末年。拜南华老仙为师,撬魏蜀吴的墙角。学武炼气,入世争霸。独挑万军,灭杀不服。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开创霸帝时代,成就武皇之路。............简介无力,请看内容!
  • 伏虞长歌九州录

    伏虞长歌九州录

    地球重启后的重生时代。男主降生以来父母就离开了,但他自己却拥有上个人类文明的记忆。剧情围绕男主寻找母亲线索展开,以及自己为何拥有、怎么拥有了上古的记忆。过程中遇到女主,展开一段温情的情感故事;进入京都,深入官场,与各派之间的权斗;发现了朝廷的各种秘密,以及自己上古记忆怎么来的;集结自己的力量,粉碎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 超品木匠

    超品木匠

    一场生意场上的应酬,将杨丛带到大明天启四年,阴差阳错当了一名木匠。小木匠碰上了大明朝最荒唐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朕封你为天下第二木匠!”杨丛:“我不是木匠……”朱由校:“朕是天下第一木匠,木匠很光荣!”……魏忠贤:“原来还有人比我更不要脸!”……皇太极:“万能的长生天,你怎么能让这种妖孽出生在大明!”……小木匠也能做大事业,看大明朝的两个木匠如何荡平天下!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面具下的王

    面具下的王

    一位来自战场的大神,为了自己的家园不断抗争一位古道热肠的国王,保卫自己国家一位冷血的刺客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超神学院耀世

    超神学院耀世

    王者荣耀与超神学院的强强碰撞,寒夜与世界之间的争锋……(新人勿喷)
  • 你我的镜像

    你我的镜像

    谨以此文弥补曾经的幻想,了却曾经没做完的梦
  • 重生之蚁帝

    重生之蚁帝

    世界末日,生物大进化,林天重生为蚁,带领部族征兆星球,争霸宇宙。
  • 追妻999次:乔小姐,乖!

    追妻999次:乔小姐,乖!

    乔知予被骗回国,还被父母打包送到了从小就和自己不对盘的霍凌川家里喜欢了十年的乔知予终于被他骗到手了自认为情商很高的霍怂怂vs钢铁直女乔医生(男主话多又骚窝里怂,巨宠我们乔医生)
  • 拥抱时光里的你

    拥抱时光里的你

    十年前,你说你长大以后要娶我。我等了十年后,希望你不负约定
  • 白麟杨氏录

    白麟杨氏录

    因为一个作业,去翻寻自己的族谱,一个个名字让我不禁想象,这个家族曾经的过往。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 灵狐公主恋上狼族王子

    灵狐公主恋上狼族王子

    她本是灵狐公主,但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了人间,而狼族王子,他也来到了人间,当他们两个遇见时,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
  • 她是我的妹妹

    她是我的妹妹

    众人皆说她长得像张泽,只有她自己知道,除了脸部,其它方面她什么都不如她!她没有张泽窈窕的身段,没有她良好的家境,没有她聪明的学识……那年,寒冬腊月,北风凌冽,她在土里低声哭泣。是李立哥哥,把她从土里抱起来,她拼尽全力用小手紧紧抓住他的手,以为从此找到依靠。谁知道,李立哥哥,他爱上的人,是张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