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500000024

第24章 气候危机(4)

还有其他的进展,像是氢电池(生成氢并当作燃料燃烧)及海洋热能转换(利用深海与浅海的水温差),看来并不是那么有希望,还有相当大的技术障碍要克服。前者的问题是如何以有效率的方法生成大量所需的氢,目前最佳来源还是从石油得出的碳氢化合物。至于后者所能取得的能量太少,只能用在有限的所在,好比环礁岛。同样地,地热能源对冰岛来说是有用的,因为冰岛是个坐落在地壳间隙的小国,容易取得热熔浆,并用来推动蒸气发电机,但那却不能用在美国堪萨。

卵石床反应炉、可提供电动车合理动力及里程的改良电池技术、更有效率的太阳能板、在微风中就可转动的风力涡轮机等进展,都有希望取代大部分我们目前所倚赖的化石燃料。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在未来几十年内看来必定会上扬,这些替代能源终究会变得相对便宜,也加速人类的采用。

我可预见以不同程度将所有这些能源作组合禾U用:在多日照区,太阳能板可提供大部分的家用能量;在适合装置风力涡轮机的地区(例如美国中西部),风能可当作备用能源;核能可以丰卜充上述能源不足之处,以及提供电动车电池充电及小型机械所需的电力。只有需要巨大能量的飞机与重型机械,可能还要仰赖石油;甚至有那么一天,它们也能以电力动。

上述场景听起来好像某个环保疯子的天真臆想,其中显然遗漏了许多从石油转换成其他能源的细节,那是未来一世纪内必定会逐步发生的,看起来也是唯一可以永续经营的解决之道。石油供应迟早会用尽,不然就是开采费用变得太过昂贵,以至于替代能源将成为唯一合理的选择。我们才刚要开始看到长期忽视气候变迁与石油峰值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看到现代传播的方便,加快遥远两地之间的讯息传递速率。我们正以还不确定、但可以感觉得到的方式,把自己看成是全球社群的一分子,而不只是美国人或印度人。如果照美国作家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的出名说法,世界是平的,那么这个世界也愈来愈体认到他们共享的未来是相当危险的。

京都议定书的症结点,也就是发展中世界的碳排放国,最终可能在永续能源上给我们指出一条路来。中国政府最近的宣告,显示他们朝这个方向有所行动。在碳氢燃料变得昂贵的世界,或许在对石油生活方式还没有全面投人那么深的地方,先行采用替代能源的做法会容易些。好比在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直接越过有线电话而发展移动电话,理由就是无线电话网较便宜也容易架设,同时在那些国家没有多少有电话与。

同理,容易执行的替代能源方案,在开发程度较少的国家,可能最先找到最佳观众。我在蒙古碰到一群游牧族以太阳能板获取他们需要的所有电能,因为大草原上就是没有电力网络可以让他们插插头。吐瓦鲁正在实验以猪粪生成甲烷,供应厨房炉具生火之需。没错,甲烷是碳氢化合物,但至少比从几千里外以船运输人天然气更能持续久远。我再重述一遍需要经常是发明之母。

事实上,即将到来的燃料及气候危机可能还带来红利,也就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时代,但与之前我们所经验过的都不同。

在此新时代,人们在创新时会想到全球人类都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也会影响在“那里”的一些人。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总统选择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当能源部部长,而朱棣文以致力于研究替代能源著称。如果该项(加上其他的)人事任命可以看成是美国政府对投人经费给永续能源研究的新承诺,那必定会给这些科技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正面。

临海洋而居

澳洲是地球上最干燥,也是最都市化的一块大地,将近90%的人口都住在城市里。澳洲虽然幅员广大,但多数人都挤在靠海岸边的狭长土地上,单是悉尼一地,人口就占了全国四分之一。如以全国面积计算,澳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相当少的2.5人,反之美国有29.3人,孟加拉国则有将近850人。

原因是澳洲内陆的气候严酷,如果没有复杂的给水系统,把水从海岸边引进的话,则无法让人生活。

由于许多理由,人类长久以来都沿海岸边居住。海边有稳定的鱼类及蚌壳类蛋白质供应,那是内陆难以匹敌的。人类利用海岸资源的最早期证据来自非洲的厄立特里亚,那里有十二万五千年前左右人类食用有壳动物留下的成堆空壳,其数量之大,至今犹存。然而促使人类前往海边定居的理由,还不只是那里有可靠的蛋白质供应;以澳洲为例,水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岸边的湿气给海岸山脉的迎风面带来雨水,注人河流,并让植物还有人类茁壮成长。

随着目前气候改变的趋势,愈来愈多人将被迫离开大陆内部的不毛之地。干旱、饥荒与疾病,还有全球各地都市提供的机会,都将成为迁移的重要诱因。全世界每年都变得愈来愈都市化,如今全球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大多数城市位于海岸地区。这种大幅往海边的迁移,注定使得原本就已紧绷的用水供应更难以承受,导致全面水资源危机的出现。美国加州估计,逐渐减少的水供应、人口的成长以及气候变化,将在2020年前出现大幅的水资源短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解决之道。

地球的淡水供应量是有限的,大多数则遭到浪费。虽说加州在未来十年将面临大幅干旱以及严格限水的前景,但美国西部某些地区的开发商仍继续在沙漠当中兴建高尔夫球场。郊外住家的屋主完全无视于干旱的环境,还是给草坪浇水。为了维持前景堪忧的农场,而抽干地下水来灌溉。原本注人加州湾的科罗拉多河,如今除了特别潮湿的年份以外,在抵达墨西哥之前就已涓滴不存。不只是北美洲如此,中国与印度也为了增多的人口,抽取地下水来灌溉农地。位于中亚的咸海,原本两条注人其中的河水给改道用来灌溉棉花田,现已丧失了80%的容积。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是位于撒哈拉沙漠之南的干燥草原地带,现在经历了比以往更多的荒年,而且气候预测显示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

面对这种让人担心的趋势,直觉的反应是节省用水,至少对住在美国西部的人来说是如此。节流自然是重要的,但单靠省水仍无法供应每个人足够的用水。纯化废水是可能性之一(目前废水者卩让多数国家给丢弃了),但既花钱也不容易执行。

由于地球大部分的现存淡水藏在南北极的冰山里,理论上可以取一些来供人使用,只不过输送问题可是难以想象地昂贵。人类终究必须发现新的淡水供应,不然就得搬到有稳定水源的地方居住。由于政治的理由,后者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但前者在应用某些技术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好比说利用全球海洋当中的巨量水资源。当然,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去除海水中的盐分。

海水淡化的历史不太久,虽说两百多年前美国,结、统杰弗逊就提出过,19世纪在海上航行的蒸汽船曾用以生成锅炉所需用水,但一直要到20世纪中叶才有人仔细研究,以海水作为饮用水的来源之一。由于将海水淡化花费不赀,且需使用大量能源,故此只有在像波斯湾这种相当富裕的地区,或是在大型船舶上,才广为使用。全球每日以此方式生成的淡水只有450亿公升左右,还不到美国住家每日用水量的一半,与工业及农业的用水量更是不能相比。当今全球每日淡水的使用量(包括工业与农业用水)在3000兆公升左右,由淡化工厂生成的450亿公升与之相比,只能说是一桶水里的一小滴而已。

不过,对海岸城市的当地用水来说,海水淡化终究可能供应相当的分量。特别是有更新的科技发展出来之后,包括核能淡化(利用核能电厂产生的热能)以及逆渗透法(使用透析膜除去海水中的盐分),海水淡化将变得更形重要。随着全球人口的者卩市化程度增加,再加上节约用水的科技,像是低用水量马桶、低流速淋浴以及废水回收等,有朝一日世上大多数人口将可能以更为永续的方式,使用供应有限的淡水。

当然,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农业与工业。生产一磅(约450千克)的牛肉要用去3785公升的水,一磅的米,则需要将近1900公升的水。使用更好的科技,特别是基因工程,来制造需水较少的作物品种,将可大幅减少上述数字。不幸的是,绿色革命的传统使得多数种子公司专注于制造对杀草剂具抵抗力的作物品种,以配合他们同时贩卖的昂贵杀草剂。这是美好的商业模式,但对天然资源的利用来说,并不明智。只不过就算拥有这些科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到头来除了容易取得的水源之外,人类还可能需要更多量的水。长期的唯一解决办法,看来是少用一些水,但这可是有违现代生活的做法。

这么做还是会有许多人困在危险的地理陷阱里,好比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居民。随着撒哈拉沙漠不断地往南扩张,他们很快就会没有足够的水维持存活,就算过着目前简约的生活方式亦然。全球暖化、地下水耗尽,以及更长期的干旱趋势,将连手使得数以百万计的人离乡背井。问题是他们能去哪里呢?同一国境内的其他地区,或是同一区域里的其他国家,又要如何因应这种人潮的移动?根据红十字会的资料,如今有更多的人因为环境灾难而离开家乡,比因战争而逃离的人数更多,全球有超过两千五百万人可以归类成“环境难民”。

同时,这些也不全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虽说加州未来可能会出现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移民潮,但住在墨西哥湾边上的密西西比州及路易斯安那州居民更早就经历过了。当卡特里娜飓风于2006年在此登陆时,超过一百万人被迫离开家园。许多人就没再返回;据估计至少有十万人如今在其他地方生活。根据许多气象学家的意见,像卡特里娜这种登陆前夕强度达到萨费依一辛普森等级五级的飓风,在地球温度升高以及湾区海水变得更热的下一世纪,将变得更为频繁。卡特里娜可能只是未来的预兆而已。

如同吐瓦鲁人一样,正在变迁的气候不久将对我们每个人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可以选择视若无睹,希望全球暖化的效应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大,或者我可以把它当成有力的诱因,重新建立科技与社会的秩序。21世纪将检验许多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现代生活,也将迫使我们正式与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所释放的强大跨世代力量达成协议。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本书内容包括文明之邦、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现代内在美、现代礼仪美五部分,对中小学教师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阐述。
  •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古越历史上务实、创新、复仇、耿直等精神的演绎。绍兴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带给这里的人们一种从远古而来的基因,使这里的人们有着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精神面貌。
  • 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法老归来: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埃及,一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埃及人创造了众多的奇迹——神庙、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帝王谷等古代遗迹令人无限神往,图坦卡蒙法老、拉美西斯大帝、埃及艳后等历史人物让人艳羡不已。如今,对他(它)们的不解之谜又产生了新的解答。
  •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酒馆007

    酒馆007

    他为她,受万箭穿心,身毁魂灭她为他,跳轮回镜,受万火灼身护他仅剩的一魂一魄,一生一世……
  • 唉这个班

    唉这个班

    有一个班,叫做6年4班,这里有着一群活宝,他们每天都有新花样!因为活宝的世界我们不懂,只好当旁观。。。
  • 天荒情之伤

    天荒情之伤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一往情深竟也成了笑话。桥梁上一男子笑着看向天空,眼中尽是疯狂,全然不顾雨水的冲刷,地上酒瓶散落一地,一道闪电划过,乌云居然变成了血色,男子张开双臂朝后仰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逢春花开

    逢春花开

    玉胚质,坎坷路。有道是,遇寒风开更烈,逢酷暑花愈香。我自不愿攀枝条,任撷芳。宁为凌霄腾云木,立一方!
  • 灵宇风云录

    灵宇风云录

    地球东方大国一青年学子顾云瑞,因一次意外灾祸不幸遇难,其死后的灵魂确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多重宇宙中的,一个名曰:“灵宇星域”的宇宙之中,并且从这个宇宙中的一个人类小世界之中开始崛起,从此,就开起了其在这个宇宙之中新的一生中的,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伟大的争战天下、争战整个灵宇星空之举,最终实现一统整个环宇星空的传奇人生之路……
  • 微风吹过那段年华

    微风吹过那段年华

    最让人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暗恋的人也同样暗恋着自己;最悲伤的莫过于自己苦苦暗恋对方却从未知晓,最后今生错过。爱情是被磨练的越发明亮还是变成细沙从手缝溜走?感情总是源于“我觉得这人很好”,相识相知相恋,过了磨合期是否能相守下去谁又能预料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局签到一个明星女友

    开局签到一个明星女友

    明星女友、开局签到。偶遇系统而获得第一次签到,明星女友就到身旁。伴随开始签到明星女友开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明星女友、校花学姐与及同龄妹妹等人物登场,日常生活都变得不一样。因为系统的绑定,令自己开始一场又一场的攻略任务,一场奇幻般的恋爱养成,由此开始……
  •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奥地利卡夫卡编著的《变形记》,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果你想了解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时光文库·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变形记》开始。《时光文库·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变形记》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天赋之所在。
  • 暗流系带

    暗流系带

    动荡的年代,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灵凝视着他。有的人想要利用他有的人想要毁灭他。更多的人逃避他,恐惧他。他只是行走在黑暗之中,默默注视着这世间的善与恶,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