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06600000022

第22章 姜 维(3)

姜维见大事不好,急忙骑马逃走,慌忙之中什么武器也没待在身上,只有一张弓,却没有箭。郭淮见姜维手无寸铁,就带兵从后面一路追来。姜维看郭淮快追上了,连忙虚拽弓弦,郭淮急躲。如此十余次,始终不见箭来,知是姜维无箭,于是郭淮就拈弓搭箭向姜维射去。姜维闪身躲过,一扬手接住了箭,于是就扣住了弓弦,等到郭淮追近,往他的门面上尽力射去。郭淮中箭落马,姜维想勒马回来杀郭淮,这时追兵将至,急忙纵马前奔。遇到夏侯霸,与他一同奔回汉中。

郭淮中箭伤重,不治而亡。

此战重挫了魏军的锐气,但是因为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姜维最后不得不撤回汉中。虽然兵败,却射死郭淮,杀死徐质,挫动了魏国之威。

勉强支撑的北伐遗愿

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魏国大将军司马师眼疾发作,不久亡故,司马昭接替他的职位,继续掌管魏国大权。在这权力交接、魏国局势不稳之时,姜维于这年的八月份再次率领大军北伐。

大军的主要目标是攻占狄道,但为了分散魏军的兵力,于是姜维做出了分兵三路的态势,在祁山、石营、金城做出了同时出兵的假象,借以迷惑魏军。

对于蜀国的这次军事行动,雍州刺史王经立刻上报朝廷,陈述蜀国兵分三路进军的情况。消息还没到达朝廷,当传到西征将军陈泰那里时,陈泰觉得蜀军兵分三路进军不太可能,他果断命令王经守住狄道,等待自己的大部队从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到达后,从两侧夹击蜀军。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不受,王经就是一个不听话的主。无谋且鲁莽的王经没等陈泰大部队的到来,就先率兵迎战姜维。王经认为,敌我双方兵力差不多,但自己还占据着地利,倒不如自己先赶走了姜维,立个头功。

王经的军队在故关(今甘肃省临洮北)与姜维的部队遭遇,两军厮杀起来。最后王经大败。几天后,王经与姜维在临西再次交战,王经又败。

被姜维打得大败的王经带着万余残兵败将逃回了狄道,闭门不战,等待陈泰的大部队援救。

姜维率军把狄道团团包围,但是他却并不急于攻城,他要采取围城打援的作战策略,只待陈泰兵来。

然而,百密必有一疏。原以为迎战的是陈泰,没想到姜维的死对头邓艾也参加了这场会战。

王经大败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为将军,让他领兵与陈泰所部兵合一处阻击蜀军,同时令司马孚为后援,以备不测。

邓艾数次与姜维交战,深知姜维用兵之方略,与陈泰部会合后商议出兵策略,他们放弃了直奔狄道增援的方法,而是采取了兵分三路的方法,避开了蜀军主力,绕过高城岭(今甘肃省渭源西北),直接到狄道东南方的高山上。

邓艾的这一招的确出乎了姜维预料,但是更让姜维没想到的还在后面。

姜维发觉对方的援军忽然近在咫尺,立刻派军去攻山。但山势陡峭,从上攻下易,从下攻上难。就在姜维正在为攻山发愁时,魏军的另一路兵马在蜀军的背后出现了,顿时蜀军陷入三面受敌的境地。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无奈姜维只能撤兵。令人不惑的是蜀军的撤退并没有遭到魏军大规模的攻击,后来才知道,原来陈泰是虚张声势,蜀军背后的军队只是一个小股部队,然而自己却中了对方的奸计。

九月底,蜀军撤到了钟堤。

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六月,姜维策划再次北伐,他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亲自带领,另一路由镇西将军胡济带领,两军最后将与魏军会战于上邽。

七月,姜维率军出祁山,魏军以邓艾为将遏制蜀军。

邓艾先行破坏了通往祁山的道路,姜维得到这一消息,命令部队做出佯攻南安郡的架势,邓艾中计,在姜维军通往南安郡的路上安营扎寨,以待蜀军来战。刚刚扎好寨,忽然有探子来报,说蜀军朝渭水方向而去,这下邓艾方知姜维的用意,攻南安郡是假,取上邽才是真。连忙拔寨起兵,驰援上邽。

姜维按着与胡济约定的行军日期奔向上邽,兵至段谷时,邓艾率军也赶到此处,于是两军厮杀起来,一时打得难解难分。

在与邓艾的交战中,胡济可以说是决胜的关键因素,只要胡济的军队一到,姜维便可与胡济一同夹击魏军,方可全胜。

但是,似乎总是造化弄人。因为连日的大雨,胡济行军的道路被阻断了,将延期到达,姜维再一次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邓艾兵倚上邽,不必担心军需物资的问题,但是蜀军是孤军深入,且粮草将尽。现在胡济一部不能前来参战,姜维势单力孤,力不能支,只能撤兵,邓艾趁势追击蜀军,蜀军大败。

这是姜维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败仗,看着这些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尸横遍野,姜维老泪横流,痛不欲生。

经过此役之败,姜维渐觉费祎的话也许是对的,“你我都远不及诸葛丞相,而丞相也未能北伐成功,何况你我?”

姜维回到汉中后,准备像费祎那样采取休兵政策,暂不伐魏,重振蜀汉国力。

虽然准备休兵,但在姜维一直还没有把北伐的事真正放下,一有机会他还会扔下锄头拿起刀枪。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一个绝佳的北伐机会再次摆在了姜维的面前,他心动了。

原来这一年五月,魏国镇东将军,总领扬州军事的诸葛诞反了。

诸葛诞与夏侯玄私交很深。三年前,魏国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以及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与魏主曹芳密谋,要除灭司马师,以夏侯玄取而代之。但是阴谋败露,李丰、夏侯玄,张缉被杀,此事牵连很广,很多与夏侯玄有密切关系的人均遭屠戮,诸葛诞躲过一劫,但是仍心有余悸。

公元255年,魏将毋丘剑、文钦约诸葛诞一同起兵反抗司马师,但为了表明忠心,诸葛诞斩了二人派来的使者,并公告天下。司马师见诸葛诞如此,于是对他很信任,任命他为镇东将军。

可是上司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诸葛诞还是琢磨不透,自己毕竟曾经与他为敌,万一哪天他一番脸把自己干掉怎么办,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诸葛诞悄悄地收买人心,养了很多死士,并借口防范东吴来攻,向朝廷索要了十万军马,为反抗司马氏做好了准备。

司马师死了以后,司马昭掌管军国大权。他看出了诸葛诞的企图,于是他迫使皇帝下诏令诸葛诞进京任司空一职,名为升官,实为想对他加以控制。

诸葛诞知道这是司马昭的阴谋,于是立即举兵反叛。

东吴见诸葛诞反叛魏国,立即出兵伐魏。

司马昭见诸葛诞反了,于是立即调动二十万军队前去平叛。一时间诸葛诞叛军、吴国军队、司马昭的平叛军队厮杀在了一起。

这时,正躬耕于汉中的姜维闻讯大喜,这是伐魏的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姜维决定发兵攻打魏秦川。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姜维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今陕西省周至西南),进攻魏军防守薄弱并屯了大量粮草的沈岭(今陕西省周至西南)。

司马昭急派邓艾前去迎战姜维,由于大部队在东南平叛,西南兵力自然匮乏,所以邓艾面对来犯的蜀军采取了坚壁清野的坚守策略,等待司马昭平叛归来,共同抗击蜀军。

姜维到芒水与前来迎战的魏军对峙。魏军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没办法只得引诱魏军出战。

可是一连几个月过去,魏军就是不出战,蜀军粮草又开始告急,与此同时,据探子回报,司马昭大军已经剿灭了东南叛军和来犯的吴军,正开赴西南战场。

姜维接到这个消息,知道大势已去,此时魏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在耗下去只能是兵败而回,于是下令撤军。

蜀国的灭亡

经上次北伐之败后,姜维已经彻底放弃了北伐的念头,开始像费祎一样实行休兵养兵的政策,以防为主,并提出了“敛谷聚兵”的新防御方案。

“敛谷聚兵”的作战方法其实并不新奇,在历史上曾被多次使用。这种战法主要适用于打防御战,当敌人长途奔袭来攻之时,我军可避其锋芒,拒不出战,等对方粮草将尽,将要撤兵时在出兵追击,即可取胜。这种战法在司马懿对付诸葛亮,邓艾对付姜维时都曾经使用。川蜀地势险要,采用这种战法事半功倍。

虽然,采用这种策略可以阻挡住敌人一时进攻,但是它并不能扭转蜀汉灭亡的命运。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八月,魏国派十六万大军征伐蜀国。

魏军兵分三路,第一路军三万余人由邓艾率领,从狄道进军用来牵制姜维驻守在杳中的主力;第二路军三万余人由诸葛绪统领,用来切断姜维的退路,防止其对成都的支援;第三路军十万余人由镇西将军钟会统领,这是三军中的主力,他的作战计划是奔袭汉中,然后直捣蜀汉都城成都。钟会其人,聪明过人,时人称之为“当代张良”。

因为当时魏国来攻十分突然,蜀国一点准备也没有,其主力正在杳中,汉中兵力不足,姜维急忙抽调人马,直奔扼守汉中的险关阴平而去。到了阴平桥头才发现,此处已被诸葛绪占领,切断了姜维往阴平去的道路。见此情景,姜维使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佯装要转道孔函谷,诸葛绪果然中计,派兵去追,不料姜维又再次转回阴平桥,顺利到达了阴平,并与驻守阴平的廖化会和。经过在再三考虑,姜维决定放弃阴平,赶忙去阳平关迎击钟会。

此时,钟会正在猛攻汉、乐二城,虽然守城蜀军只有五千余,但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钟会久攻不下。钟会当机立断放弃攻取这两座城池,直接攻打阳平关。

阳安关的守将贪生怕死,见魏军一到,立刻出城受降,致使阳安关另一守将孤军奋战,不久关破人亡。

破了阳安关后,钟会带领大军顺阳安关口南下,再破阳平关,继续南下,企图直捣成都。

姜维知阳平关已破,便退守剑阁。剑阁是天下有名的雄关险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剑阁难于上青天。钟会大军无法前进,就跟姜维在剑阁耗了起来,之前还写过一封劝降信给姜维,姜维看都不看便丢进了火堆。

在钟会与姜维在剑阁对峙的同时,另外两路大军也没闲着。然而姜维分身无术,加上兵力短缺,对于另外两处天险之地未加以防守,不久便传来了两处险关失守的消息。

这两处天险之地是江油和绵竹。

邓艾一部来攻打江油,江油太守司马邈开门投降,魏军兵不血刃便占领了此城。司马邈同时给魏军做向导,直奔绵竹。

绵竹太守诸葛瞻乃是诸葛亮之子,他与其子诸葛尚拒不受降,死守绵竹。但因诸葛瞻指挥失当,没有据险扼守,而是开城迎敌,结果寡不敌众,父子二人兵败被杀,绵竹失陷。

江油、绵竹失陷后,成都门户洞开。邓艾迅速占领成都,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为了迫使负隅顽抗的大将军姜维放弃抵抗,邓艾让刘禅写召书命姜维投降。

不久,诏书传到了姜维的手中。

接到诏书的刹那,姜维哭了。他仿佛看见了诸葛丞相在看着他,继而转身而去,无论他怎么喊,丞相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姜维望着手下这批将士,他们一个个都久经沙场,跟他出生如死多年,而此刻他们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他一句话,他们就可能生,也可能死,而拒降只有死路一条。为了能保存最后一点蜀汉的军队,姜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降!

他看着阴霾的天空,看着躺在地上的蜀汉的旗帜,心中有一股力量正在沸腾。

姜维之死

接到姜维的降书,钟会欢喜不已,立刻出寨迎接。不仅没有绑了姜维,反而对他优待有加。接受完所有投降的蜀军,刘禅被送去洛阳,而钟会却把姜维留在蜀中,出则同车,寝则同席,与姜维一同谈论天下大事,并盛赞姜维的才干胜过中原名士。

姜维面对钟会如此的优待也十分奇怪。一个降将,却似乎像一个凯旋的英雄。

姜维降魏后不久,听见了这样两个消息。一是诸葛绪被指“畏敌不前”,收押,二是邓艾涉嫌“谋反”也被收押。

三名伐蜀大将,如今就剩下钟会一人,而他手下的军队加上蜀汉的降兵,至少在二十万人,这支军队足以和当时魏、吴任何一个国家交战,而钟会此时又不还朝,这些因素凑在一起,使姜维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钟会有异心。

那夜,姜维与钟会喝酒谈天。姜维试探性的对钟会说:“将军伐蜀已成,大功一件,不知何时回去复命?”

“我奉帝命而来,自然有旨既回。”钟会回答道。

“若奉旨班师回朝,不知将军手中重兵该交予何人?”

钟会不语。

姜维似乎看出了钟会的心思,继续问道:“将军觉得手中重兵该交还是不该交?”

“伯约兄,你是在怀疑我的忠心吗!”钟会拍案而起道。

“哈哈……绝无此意,将军待我如此,维感怀在心,只是看将军近日似乎略有心事,好言相问,何来怀疑?若将军见外,就当维酒后乱语。来,咱们接着喝酒!”

钟会静静地看了姜维一会儿,长叹一声,转身进了内室,从里面拿出了一片锦帛。

钟会言道:“今日之所见,还望伯约兄严守秘密。”

“承蒙大将军信我,又怎么会出卖大将军!”

于是钟会打开了锦帛,给姜维看了上面的文字。原来是太后写给钟会的讨逆遗诏,上面历数了司马昭废后、弑君等种种罪状,号召钟会举兵杀之,以正朝纲。

姜维看后虽有些惊讶但这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钟会的反意,他早就看出来了。于是姜维对钟会说要想成功讨伐司马昭必须清除出军中异心的将领,建议召开军事会议,当众宣读太后遗诏,看谁人不服,不服者立刻处死。

然而第二天宣读诏书却发现没有人响应,不得已只能把高级将领他们全都绑了,派自己信任的卫瓘去下面游说低级将领,但是卫瓘出卖了钟会,策动魏军倒戈。钟会被部将杀死,姜维也被乱刀砍死。

姜维降魏的计划是:先骗取钟会的信任,然后策动钟会谋反,抵抗司马昭派出的增援部队,最后除去钟会,复兴蜀汉。这个计划极其危险,几个步骤,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全盘尽覆,前功尽弃。但姜维顾不得这些,在国破主降的情况下,他唯有放手搏一下,作为一名智将,这是他在人生舞台上施展的最后一次奇谋!但由于钟会行事不密,军士哗变,最后钟会和自己被杀死了。

姜维直到死,都没有真正投降,姜维之所以至死不渝地维系蜀汉,是因为他要报答当时把所有重任委托给他的孔明,姜维是为了报答孔明的知遇之恩而奋战到最后一刻的,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同类推荐
  • 世道多情路

    世道多情路

    从晚唐的一位戏子的视角,来看一个盛世王朝的衰亡。作者以晚唐的历史框架,极力还原由晚唐转为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时间的一切。这是我作为历史业余爱好者的第一部作品,致力于还原当时的社会场景,可能会有些难读,若存在一些漏洞与问题还请留言指出。
  • 一不小心无敌了

    一不小心无敌了

    当你睁眼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个小萝莉女儿,你会怎么做?老子不当中央空调、孩子王。也不当爆破专家、美食家。更不想当那狗皇帝!奶爸吴敌只想多挣些银子,顺便嘛,给闺女找个娘!但万万没想到,他一不小心无敌了!(披着奶爸外衣的爽文,温馨,装…,打脸,嗯,就是这样,不喜勿喷)书友群:溜粑粑要散要儿粑零
  • 小二逍遥

    小二逍遥

    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大夏末年,朝廷势微,天下群雄并起,周边群敌虎视。江湖动荡,诸王争位……与奸相秦桧把酒言欢……与一代天骄沙场相遇……是做个安静的美男子还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商业巨子该何去何从……世间最大的谎言是我一定会去找你世间最美的情话是我会一直等着你
  • 五子星降

    五子星降

    五子学宫,五子降世。乱世烽火,何人能止。齐代周后,别有一番风云。
  • 大儒生

    大儒生

    写的是一个现代有才宅男回到明朝谋生活的个人奋斗史。怀着对传统儒文化的向往和想改写历史的追求,他尝试了各种能破解东方文明可能转轨的假设,种过玉米,抄过兵书,炼过钢铁,研究过火药,但答案好像只和"他自己"有关,那就是,从现在起,要把这个“儒”字写成什么样?用什么写?怎样写?有明一朝,大儒辈出。但,仍需要有位更有才的精神领袖带他们走向更好的前途。
热门推荐
  • 末世警觉

    末世警觉

    上一世她曾经历残酷的末世,曾强大不需依附任何人可再强大也抵不过人心和人性,重生而来的她是从地狱爬出来的恶鬼,注定了那些人的灭亡,那些在她脑海里抹不去的欺辱和痛苦,她要那些人千百倍的偿还。重来一世她抛弃掉所有的怜悯和仁慈,独把温暖给了怀中那个唯一跟她有血缘羁绊的人,这一世她会在所有人背叛她欺辱她之前将她们拨皮拆骨让她们明白什么是痛不欲生。PS:不清楚会是1V1还是NP,但男女主角身心干净,男强女强,女主爆发型,帅到没朋友。
  • 绝命血书

    绝命血书

    被选中之人,唯有通过考验才能取得血之书,血之书可让持有者不受死亡的威胁,得此书者必将经受地狱之苦,失败灵魂将永坠地狱。这是一本诡异的书,拥有这本书的人能得到无限的寿命,但是拥有者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强制参加游戏,成功即可活下去,失败则就死亡。
  • 一梦红尘踏血而归

    一梦红尘踏血而归

    历史的政史之中总有些空白的时间,无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在野史之中有些记载,零星不多。但总有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发生。人们否定神论,可是终有是他们的故事。不断的在我们的世界流传,时间追溯千年,千年前你与我之间的故事。
  • 我的爱情躲在回忆里

    我的爱情躲在回忆里

    苏陌想要的爱情,是最终走向围城,哪怕后来没有了激情,却有她最渴望的安稳。但她没想到,自己曾经一心一意想要皈依的人间烟火,却是海市蜃楼,最终化为泡影。独自一人来到陌生城市,却面对男友不告而别的事实,意外怀孕,倔强的她毅然的要留下这个孩子。假如还能够再遇见,那么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不幸福。多年后,他再次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爱恨纠缠,她该何去何从?而那唯一的退路是否就在他的怀中?
  • 奴性客

    奴性客

    先生,我该怎么办,又为了谁而战……为国为家为百姓。
  • 林木葱茏,轻风拂过衣襟

    林木葱茏,轻风拂过衣襟

    上一世,因为没有看透人心,最后落了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这一世,不仅要拆穿你们的真面目,还要你们的下场和我一样。夏木:“如若让我重活一世,定让你们生不如死。”林然:“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愿意陪着你,即使你堕身成魔,我也要把地球毁灭,陪你下地狱。”吃醋篇:某男:你记得答应过我什么嘛。某女:什么?某男:你答应过除了我外,其他生物都要离你五米距离的。某女:我们是同学哪有不接触的,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某男:那我就要让你看我是怎么不讲道理的。某女:我错了(。??︿??。)「群号:581132607」
  • 向往之闪耀星星

    向往之闪耀星星

    一个现代世界的帅气男孩穿越到平行世界,在向往中能闯出什么呢?拭目以待!
  • 路人甲:99%的社交红利来自那些意想不到的人

    路人甲:99%的社交红利来自那些意想不到的人

    真正的社交,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认识多少种人。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各种可能的机遇,但又习惯性地拒绝和陌生人接触。不善用那些偶然的机遇和人。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善用陌生关系不仅是一种交往模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不仅仅是你的通讯录增加了人数,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你的关系网呈现网格化的衍射传播。在这个网中,你可以把交往版图扩展到不同领域,办成意想不到的事。
  • 猫妖轮回缘

    猫妖轮回缘

    三世轮回,以缘为引,异界大陆神灵复苏,神秘的轮回之中隐藏着未知的存在,上古的辉煌被何人所灭,冥冥中似乎有着一只无形的线牵引着吴天,所谓的缘是何物,又是何人在背后推动这一切。
  • 空清欢

    空清欢

    这是本人的练笔之作,也是我的第一本书,我不知道怎么写简介,这大概就是以一个女配的视角去写一个女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