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4300000033

第33章 阿三登基(1)

伟大的霸王项羽已经死了,汉王刘邦成了天下的大腕。

历史证明,人类有扶强不扶弱、破墙众人推的人性弱点。项王去世后,楚地的将军纷纷向刘邦投降,让刘邦心花怒放。但让刘邦感到不快的是,山东地界的长官却没人来报到,心里就气愤了,天下大局已定,就你们那儿的人没眼色,看不出眉眼高低,你不来我去打你,看你知道疼不。

他率领大军挺进鲁地,当来到曲阜城下,听到城里的音乐与诵读之声悠扬,便以为鲁人在为死去的项羽唱挽歌呢,于是拿出项羽的人头给鲁人看,鲁地的人们见项羽已经死了,才肯臣服汉军。

由于以前楚怀王曾把项羽封为鲁公,于是刘邦将项羽安葬在谷城。刘邦为项羽下葬时用眼睛放了些水,然后离去了。此时,我们应该把宋代着名作家李清照的诗贴出来,最后祭奠一下项羽这位英雄的爷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汉五年十二月,刘邦率领部队向北进发,路边上不时看到横七竖八的尸体,朔风吹着口哨,雪花飞舞,大家都冻得缩着脖子,但刘邦却感到热乎乎的。为什么,因为他的血在澎湃,因为他想到泗水那个小亭长竟然在七年后的今天,成为了天下至高无上的人。

接下来,刘邦考虑当皇帝了,考虑到这个问题,刘邦脸上的喜悦慢慢地淡下去,眉头却皱起来,因为突然想到韩信的实力太强了,拥有的兵太多,如果有野心,自己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韩信的大军驻扎在定陶,正坐在帐内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刘邦肯定在这时候介意他的兵权。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想着呢,刘邦突然就闯进指挥大帐,把韩信给吓一跳,灵醒过来,马上前去迎驾。刘邦坐于正首,顺手拿掉韩信的兵符。这个动作,让韩信的脸上有些了不痛快,但种表情随后就消失了。

刘邦说,仗打完了,你可以回你的封地了。

韩信施礼道,好的,在下马上动身。

没等韩信动身,刘邦又下令道,你还是当楚王吧。

为什么,韩信有些吃惊道。

因为你是楚人啊,楚地当然由楚人治理比较合适。

韩信心里更不痛快了,但也不敢违命。

其实韩信能不明白吗,齐地自古以来便是东方的大国,刘邦这是怕他去了齐地独霸一方,不好控制他了。其实这正是刘邦所想的,把韩信封在楚地,这里都是平原,将来如果韩信有什么想法也容易对付。

如果说之前韩信不想造反的话,当刘邦用极快的速度拿走他的官印,对他说,现在天下太平了,你以后也不用领兵打仗了,去你的封地享受生活吧。这时候,韩信真的有些后悔,自己在合适的机会不造反,但是事已至此,后悔也没有用了。

那天,韩信心里骂着刘邦的祖宗,闷闷不乐地启程了。

当韩信想到两件事情,他的心情就好多了,因为他想到了当初把腿叉开让他钻裤裆的王小二,还有那个洗衣为生的老大娘。

当他来到楚地,专门把这两个人招来,洗衣的大娘已经不认得他了。当韩信提起那个蹭饭吃的青年时,洗衣的大娘终于想起来了,说,唉,现在这种年代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韩信说,我说过我要报答你,我给你千金。

洗衣的大娘摇头说,我说过不图你的报答,我分文不要。

看着大娘决然离去,韩信不由感叹说,这位老大娘了不起,于是就打发下人,想办法通过别的渠道一定要让这位大娘过上好的生活,这不只是让她过上好生活这么简单,这也是告诉天下人善有善报。

当王小二被带到办公室,韩信问,你还认得我吗?

小二抬头见是韩信,扑通跪倒在地说,小的眼拙。

其实他早就听说韩信的事了,一直担心着会找他报仇。现在,王二知道自己是没法活了,跪倒在地上,大汗淋淋,哆嗦得就像害冷似的,结巴说,我上有老母下有吃奶的孩子呢。

起来,我把你叫来不是要责怪你的。

那……那你,是想杀我?

我是要感谢你的,要封你个亭长的官做做。

王小二喜极而泣,把头磕得当当响,说,您就是我再生父母。他是跪在地上用膝退出办公室的。对于韩信这反常的做法,有人就问了,大王为什么不惩罚他。韩信笑着说,是王小二教会了我什么叫作忍,我为什么不应该感谢他呢。

不杀他就算感谢了,还给他官做。

韩信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其实,如果他把王小二杀了,别人就会说他小肚鸡肠,打击报复,之前钻人家的胯下就真的成为屈辱了。如果给王小二个官做,这样传出去,就等于巩固了他的宽容与仁义。

韩信在自己的封地待了个把月,接到刘邦的通知,让他前去开会。其实韩信明白,现在刘邦想要做的是什么,肯定是登基做皇帝啊。既然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韩信明白怎么做。当他来到定陶后,跟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七位诸侯,联名向刘邦上书说:

大王,是您推倒了秦朝制止了纷乱,分割了版图,如果您不站出来领导诸侯,还是要乱的啊,所以我们请求大王,能够领导群雄安定天下。

刘邦心里高兴得要死,却板着脸说,这个这个吧,听说当皇帝这个位置吧,只有大贤大德之人才可以胜任,寡人自感到德才不够,所以不敢接受这个名号啊。你们这样推举我,合适吗?

几个诸侯见刘邦绷着脸,正儿八经的,他们都想吐,想当就直接说吧,还在这里卖关子。要是有人站出来说要当你能同意啊。这个大家想想可以,但不能说出来,说出来的还是:您功高,您德高,您必须领导四方,非您莫属,让别人当天下会乱的……

刘邦还在推辞,说我真的感到自己不太够格,我真的能当吗?

所有的诸侯王都扑通跪倒在地,说,请您就听臣等的吧,除了您真的没有别人了。刘邦都压抑不住内心的快乐了,说,啊,这个吗,既然大家都让我称帝,那么为了国家的利益,我就听从大家的议定吧。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这天,刘邦在汜水登基做了皇帝,并宣布以洛阳为西都。

这一天,刘邦在汜水北岸的土台上举行了登基大典。在大典上,刘邦对家人进行封号,比如把老婆吕雉封成皇后,把儿子刘盈封成皇太子,并追封那位被蛟龙欺负过的母亲为昭灵夫人……

这是刘大娘在历史上第二次被提起。

可怜的母亲一生就被提起过两次,至今我们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这时,刘邦的父亲已是八十岁上下的老人了,这位老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三痞子竟然会当上皇帝。

刘邦这时候也学会孝顺了,其实也是走走形式,让大家知道他很孝顺。于是,每隔五天,他就去看望太公刘大爷。

太公的家令对太公说,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如今皇上虽然是您儿子,却又是天下人的君主啊。您太公虽然是皇上的父亲,却又是他属下的臣民,怎么可以让君主拜见人臣呢?这样会使皇帝失去威严的。

什么叫家令,也就是管家。

当刘邦再去拜见刘大爷时,刘大爷遵照管家的教导,抱着扫帚到门口清扫道路,表示迎接,同时倒退着行走,迎接高帝入门。刘邦看到老爸这样,忙下车去扶他。刘大爷说,皇帝是天下人的君主,怎可以因为我乱了天下的法度呢。

按照史书上说,刘邦明白,父亲的举动和方才讲述的这番言语,一定是家令教的,为了赞赏这位家令,赐给了他五百斤黄金。这事说不定是炒作,水分大去了。

刘邦在封同姓诸侯王的时候,唯有他大哥的儿子没有受封为王侯。太公见自己的大孙子没得到封赏,感到很奇怪,问刘邦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把侄儿给忘记了。

刘邦说,我怎敢忘记大哥留下的这位侄儿,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忠厚,所以没有封赏。

看到没有,他刘邦还记仇呢。当初,他身为平民百姓期间,常常因为躲避官司,时常与兄弟们去大嫂家混饭吃。大嫂讨厌他,曾说家里没有饭,结果刘邦看到家里还有饭,因为这事恨着大嫂。但是,在刘大爷过问这件事后,刘邦还是封赏他大哥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

在刘邦即位十年后的五月份,年近九十岁的刘大爷死于栎阳宫,楚王、梁王都前来送葬,大赦栎阳囚犯。但是,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刘邦也随父亲去了,当然,这是后话了。当时,刘邦坐上皇椅后,面临的问题很多。由于刚经历过战争的洗劫,百废待兴,一切都待重新洗牌。

在五月份,刘邦下发了皇帝令。

文件精神是,命令流民回乡生产,免除因饥饿而卖身的奴婢身份,扩大自耕农户的数量,恢复农村基本建设,增加国家税收和服役人数,安定社会秩序等等……为了稳定刚建起来的汉政权,因此承认原秦王朝赐予的爵位,在汉帝国享受同样的待遇。对于复员的官兵,享有免服徭役的特权……

通过他的命令可以看出,在汉朝刚刚建立时,政治还是相对宽松的,对于国家的安定,还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刘邦以武力夺取天下,他对于儒生和儒家经典一直抱有轻蔑的态度,动不动就骂儒生为“竖儒”,常常说,治天下哪里用得着“腐儒”。意思就是说,刘邦非常讨厌知识分子,认为他们对治理国家没有多少用处。

但事实上,刘邦手下还是有些学者,对协助治理国家做了不少大事的,比如楚人陆贾便是其中的一位。陆贾随从刘邦定天下后,以能言善辩而有名。汉帝国建立后,陆贾奉命出使南越,使南越王赵佗向汉皇帝称臣。汉高帝心里高兴,把陆贾给任命为太中大夫,专门掌管议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信访部部长呗。

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称道《诗》《书》,认为治理国家时是用得着的。一次刘邦听得不耐烦了,骂道,吹吧,老子是马背上得来的天下,用得着那些烂书,真是的。

陆贾当即说,在马背上取得天下,难道还可以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成汤、武王都是以武力夺取天下,而后来却顺应形势,用文治维护天下,文武并用这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当年吴王夫差、晋卿智伯因穷兵黩武而亡;秦朝施用严刑苛法而不知改变,终于覆灭。假使秦统一天下以后,施行仁义,效法前代圣王,陛下怎能取得秦朝天下?

由于陆贾的当面反驳,让刘邦非常不高兴。

不过,刘邦还是感到陆贾说得有些道理,自感对书生们太武断了,于是对他说,这样吧,你就为我写出秦朝为什么会失去天下、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的原因,同时谈论古代各国成功失败的史事。让我看看你说的究竟有没有道理。

陆贾感到刘邦这么说就是有点妥协他的意见了,于是谈古论今地论述了古往今来国家存亡的征兆和和迹象,并分析了原因。他每写一篇,都报给刘邦看,刘邦看后感到有道理,不由得大加称赞。

由于皇帝说好,下面的人也随风倒,都说写得好。

陆贾一共写了十二篇总结历史统治经验的文章,起名叫《新语》。这部书详尽地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力主推行把教化与法令结合起来,实行无为而治,用文治来治理国家……

陆贾的理论对刘邦以及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理论,对治理天下还是有重要影响的。至于刘邦是否认真地看了这些书,我们无从得知,不过他命陆贾写作《新语》表明他对书生有了新的看法,让大家知道他从秦王朝的灭亡中总结经验教训,想当个好皇帝。

刘邦在汜水登基当上皇帝后,随后就前往洛阳,并以洛阳为国都。洛阳是周公在周朝建国之初所建立的“东都”,周平王东迁后即都于洛阳。汉高帝于洛阳发布五月诏书,设酒宴招待群臣,庆祝胜利,表明他想要把汉帝国定都于洛阳。

同类推荐
  • 误入龙剑当武神

    误入龙剑当武神

    偶然发现自己穿越了,从而开始了征服世界之路
  • 明末帝业

    明末帝业

    失业之后再失恋的三好青年“崇祯”,一时想不开,学着“崇祯”把自己给吊了!不过他不仅没死,还穿越了,成了明末帝王崇祯!从此稳朝局,灭大清,荡倭寇,征欧洲……真正一统天下的帝业,就此开始!
  • 昌

    于弱肉强食的社会出生,在诸国并起的时代矗立!我,陈全,倒要让这天下为我折腰!
  • 不见底的漩涡——皇权的崩溃

    不见底的漩涡——皇权的崩溃

    大郑二世,皇帝(熹宗)范敏庄不谱政务,皇权旁落至皇后郭智非手中。皇后、太子、同姓分封王、各世家大族、地方势力,以及各胡族贵族,纠缠争斗,政局纷乱。太子太傅卫然成,出自并州卫士大族,在拱卫性格暴逆、古怪的太子范惠政继承权过程中,不自觉的掉入到纷乱的政治漩涡中。卫家一家人,各自面临不同的命运,时代和性格把他们带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 关于我重生到三国的二生

    关于我重生到三国的二生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抢貂蝉、打吕布、统三国的。呐,悲催就悲催在这了…………
热门推荐
  • 赖上古代帝王——现代王妃

    赖上古代帝王——现代王妃

    一个现代女子无缘无故的被一个网页带到了古代,阴差阳错的就被带到了宫里,她一直很厌恶宫里的生活,更厌恶从没见过的她认为很yín荡的老皇帝,又一次阴差阳错的相遇,她和当代最伟大的帝王相遇,奇缘难阻,却无奈后宫波云诡谲!曾晶莹剔透的心,落满尘埃,她不想有心计,却不能不为生存而努力!
  • 如梦亦如幻

    如梦亦如幻

    这不是一部好玩的小说,但绝对是一部耐看的小说!这只是我在梦里看到的一些景象,这些景象代表什么,我也不知道,你知道吗?
  • 您是主人我是仆

    您是主人我是仆

    我称这里为“主仆乐园”欢迎来到这里,请问你是愿意当主人还是仆人?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 恋爱七次方

    恋爱七次方

    一个学霸宅女,一个学渣帅哥。她的崇拜,他的宠爱。甜到腻的日常,似乎还不够。
  • 邪羽罗(生存者2)

    邪羽罗(生存者2)

    亲手杀死挚友,小破接受命运成为暗黑三界新一代的统治者达旦。亲眼看着儿子死在眼前,那个沉静的男子安化身为妖,成为灵魂劫掠者。一晃十载,王者阿旦携审判之主羽罗重返人界,毁灭还是守护?
  • 薰衣草的爱恋之复仇来袭

    薰衣草的爱恋之复仇来袭

    七月,薰衣草盛放的季节,浪漫的紫色弥漫了整个世界……海波荡漾,吹起了她轻柔的秀发!“风亦池,天涯海角,你究竟在哪?……”
  • 浅吟词唱

    浅吟词唱

    当每天的阳光撒进来,我知道,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 晴光好

    晴光好

    一朝成为母胎穿越者,季晴光只想吃吃喝喝做个米虫,可上天早已注定她做不了闲人,一场刺杀,将幼年的她卷入皇朝纷争,从此季家四小姐化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杀手。时光流转,迷雾拨开,原来她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不可言说的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