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2900000006

第6章 西周时期(1)

西周(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从武王灭商建国,到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兴盛时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后稷诞生有哪些神奇传说?

周族是渭河中游兴起的古老部落,周人的起源当从后稷说起。传说周人的始祖后稷名“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之女,名叫姜嫄,为黄帝的曾孙高辛氏帝喾的元妃。姜嫄年轻时心灵手巧、楚楚动人,是远近闻名的美女。一天,美丽善良的姜嫄带着祭品来到郊野,她见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在路中间,十分惊奇,便小心翼翼地踩着过去了,此后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儿子。因为姜嫄无夫生子,家人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就将这个孩子弃于小巷,想让牛马践踏而死。可是,当牛马走过时不但有意避过不愿踩踏,而且还用乳汁喂养他。于是,家人又把他扔到树林之中,但因许多人正在林中伐木而无法抛弃。最后他们就把这个孩子扔到了冰河之上,想把他冻死。可等家人走后,天空中飞来了许多鸟儿,它们展开翅膀把孩子保护起来,用松软的羽毛为他取暖。孩子得到温暖,醒了过来,哇哇大哭起来,声音十分洪亮。他的母亲姜嫄听到孩子的哭声,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她看到苦命的孩子几次被抛弃,但都幸存了下来,以为他受神灵保佑,便把他抱回来哺养,并取名“弃”。

传说这位周民族的祖先弃,生来就有种庄稼的天分。他从小就喜欢把那些野生的谷子、高粱、大豆、小麦及各种瓜果的种子收集起来,亲自用小手种在地里。说来也奇怪,凡是他种的五谷和瓜果,都长得茁壮肥大,秋后的收获也特别多。长大以后,他还发明了几种农具,像耕耜之类。家乡的人都跟他学习耕作技术,从此食物有了保证。这件事由弃的家乡传到了有邰氏的各部落,后来一直传到国君尧那里。尧感谢弃为人民做了好事,就聘请他做农师的官。后来,继承尧做了国君的舜又把邰这个地方封给他,让他做诸侯,为后稷。“后”是首领、诸侯的意思,“稷”是五谷的总称,所以“后稷”是善种五谷的首领或诸侯之意。后稷死后,被人们奉为农神来祭祀。

公刘为什么率领周族迁徙到豳?

周部族诞生以后,为了自身繁衍和发展的需要,曾经几度迁徙,在经历了一次次背井离乡的痛苦之后,他们一次次创建新的家园,从困境走向新生,走向强大。

公刘是周部族的祖先,相传为后稷的曾孙,鞠的儿子。公刘之时,周部族处于戎、狄之间,时刻受到他们的威胁。而且当时的周部族以畜牧业为生,而公刘却始终对放牧的生活方式不感兴趣,时刻想念着太祖后稷重视农业生产的传统。为了躲避异族的威胁,找到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公刘带领部族跋山涉水,迁徙到渭河对面的豳(今陕西旬邑西南),此处有山有水,土地肥沃,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公刘部族便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公刘在豳地发展农业,据说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使用陨铁制作的生产工具了,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周部族生产力的发展。公刘继承了后稷的传统,重视农业发展,为后代周族的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族的后代铭记公刘的伟大功绩,这在《史记》和《诗经·大雅·公刘》中均有记载。

古公亶父为什么率领周族从豳迁徙到岐?

古公亶父是公刘的九代孙,他出生在公刘邑,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季历的父亲,后人称其为太王。他继承了周祖遗风,继续致力于豳地的开发,是公刘之后又一位勤政爱民的杰出首领。

古公亶父的生活起居异常朴实,他非常关心周族的下层劳动人民,平时不住宫室,常与普通氏族成员一起住在简陋的窑洞里。每年春天,他和妻子一起亲自到田间耕作。夏天暴雨倾盆,他与青壮年一起加固堤堰,疏浚河道。秋日黄叶飘零,他带领大家贮藏粮食。等到冬季大雪纷飞,他又忙着访疾问苦。他的美德如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周族的人民。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载之。”当时的戎狄獯育部落攻之,“欲得财物”。给了财物以后,他们还不满足,又要再来进攻,欲得地与民。豳地百姓被激怒了,纷纷主张打仗。这时,古公说:“老百姓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老百姓的福利。现在戎狄想来攻打我们,是因为我有了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在我这里,和在他那里,只要生活得好,那有什么关系呢?现在老百姓们为了我个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杀死别人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地,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他不忍看到双方人民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经反复思量,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决定把世代居住的豳地让给獯育,自己向南迁移。他对人民说:“你们愿意跟我向南迁移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就留下。”许多民众都表示愿意跟古公南迁。

在绵绵秋雨中,豳地的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带着农具和财物,跟随古公离开了豳地,南下岐山周原。古公在周原与妻子太姜一起察看地形,安顿居民,规划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并重建城池和宫室,使周原成为西岐的第一大城。他还在城中建了宗庙,定法度,设官署,一时间,周原便呈现一派祥和鼎盛的景象。附近的各族人民,风闻古公忠厚爱民,纷纷前来归附。

西伯姬昌是如何治理周族的?

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后来古公传位于季历,季历娶太任,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姬昌。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五十年。《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亶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姬昌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姬昌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其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姬昌。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穿的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的不断壮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姬昌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商纣王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又暗中行善,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争执不能断决,就一起到周国来。进入周国境后,发现周国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有见到姬昌就觉得十分惭愧,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国人所羞耻的,我们还找姬昌干什么,这只是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对姬昌更为敬重。

随后几年,姬昌先后征伐了几个周边民族。商朝的祖伊听说之后就向商纣进谏让他提防姬昌,但商纣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姬昌又营建了丰邑,从岐下迁都到丰。在基本做好伐纣的准备之后,姬昌也去世了。

磻溪垂钓是怎么回事?

姜尚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商纣王暴虐无道,荒

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纷纷归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伺机而出。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武王是如何伐纣的?

公元前1062年,殷商王朝统治集团核心发生内讧,良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疵、少师强投降周武王。武王问姜尚:“殷大臣或死或逃,纣王是否可伐?”姜尚答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宾殃。”武王闻言,决意举兵伐纣。他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遂以姜尚为主帅,统领兵车三百乘,虎贲(猛士)三千名,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进取商都。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部队行至汜水牛头山,风甚雷疾,旗折鼓毁,群公疑惧,有人甚至请求还师。只有姜尚坚持出兵,“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伐之有何不可?举事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他说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草根本不懂什么吉凶。姜尚亲自援袍而鼓,率众先涉河,武王最终听从了姜尚的意见,统兵前进。

2月甲子(2月5日),周武王率领大军会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队战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商都朝歌七十里,今河南淇县南),与纣王的十七万大军展开决战。拂晓,武王进行庄严的誓师——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牧誓”。誓词历数纣王听信宠姬谗言,招诱四方罪人和逃亡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罪行,说明伐纣的目的乃代天行罚,宣布战法和纪律要求,激励战士勇猛果敢作战。武王使尚父亲统百名精锐勇士“致师”——发起挑战,接着指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名,甲士四万五千人乘势驰逐冲击。纣师虽众,皆无斗志,而且“前徒倒戈”——前面的士卒调转枪头指向商军,给武王开路。武王见此情景,指挥全军奋勇冲杀,结果,商纣王的十几万大军,当天就崩溃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连夜仓皇逃走,与妃子妲己一起在鹿台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灭亡,西周王朝诞生。

伯夷、叔齐为什么不食周粟?

武王伐纣后,妥善安置了商朝的后代,分封了一些诸侯国,百姓开始安居乐业。但有两个人却发誓不食周粟,最后活活饿死,他们就是伯夷、叔齐。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那么,伯夷、叔齐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不食周粟呢?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他们兄弟二人立即上前,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姜太公忙说:“他们两位是仁义之士,不能杀!”

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他们认为自己没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结果兄弟二人就这样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了。

周公为什么要摄政?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两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爽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灵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

同类推荐
  • 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民国第一家之袁世凯家族

    本书着眼于袁世凯的家族史,不仅剖析了袁世凯一生的复杂经历,同时也描述了袁世凯的前辈、后代在历史中留下的痕迹。本书披露的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能够让读者对袁世凯家族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 一个风花雪月的小故事

    一个风花雪月的小故事

    这只是一个平平淡淡、清清淡淡的小故事。茶余饭后的小甜点
  • 碧血丹心照千古

    碧血丹心照千古

    在风雨飘摇的南宋,在经济繁荣的中原,外表看着是那么好,可是危险却悄然而至。他一个书香门第的少爷,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有众多佳人的陪伴,他本可以科举后当上一名文官,为国为民。可蒙古崛起了,它要灭掉他的国家。他不得不文武兼修,起兵抗元,如一根擎天玉柱般陡然而立。血染疆场,和他的佳人难分难离。可他依旧和他的战友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就是状元丞相兼将军,美女佳人来相伴的文天祥。
  • 原始求生美食系统

    原始求生美食系统

    带着不死系统穿越到异界的原始时代,杨挺必须在这原始时代,创建出一个文明来……单纯的求生种田文,没有装逼打脸,非喜勿入……系统就是系统,没有奖励,没有新手大礼包,非喜勿入……
  • 东吴的脊梁

    东吴的脊梁

    每个人都有梦想,周瑜自然也有。如果周瑜少了世人对他或褒或贬的评价,他也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比普通人多的,只是一点智慧、一点勇气。如果周瑜不会英年早逝,或许历史就会重写……这本小说讲述周瑜的故事。我只是想把东吴的那些英雄们重新展现给您,把那段故事做一个延伸……
热门推荐
  •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修订版)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修订版)

    本书是为了辅助国内“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而编写的。作为“工商管理(MBA)教学案例精选丛书”之一,本书在1998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尽管那些经典的案例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问题在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在保留原书中对当今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仍有指导意义的一些课堂常用案例的基础上,增选和编写了近30个新的案例。这些“精选”的案例基本上涵盖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 秦少的契约小娇妻

    秦少的契约小娇妻

    程安安怎么也没想到,无意中做的一个梦,竟然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然而她更没想到是,一场梦醒,她似乎将第奉城第一纨绔——秦朗秦大少爷给睡了!睡就睡吧,她都不追究了,这人怎么还找上门来了。竟然还要赔偿!?“一百万!你怎么不去抢!”程安安怒吼。“一百万买你的人身安全很划算。”秦少爷仅仅一句话,成功的让程安安跪服在了“权势”之下。签订了屈辱的霸王条款。从此,在秦少爷的欺压下,过上了水(mei)深(xiu)火(mei)热(zao)的二人生活。【小剧场】程安安在成为秦太太的第一天早上,怒气冲冲的质问悠闲地躺在她身边的某人。“不是约定说,婚后我只用管你一日三餐吗?”“是啊。”秦少爷翻了个身,滚到她怀里,仰着头一字一句慢慢说,“是,一,日,加,三,餐。”程安安……禽兽!【小剧场】程安安怀孕后闲的没事,在他们的后花园里种了一些花。平时没事就喜欢给去后花园散步,给花浇浇水,与花聊聊天。秦少爷每次回家,都不见她娇妻人影……忍了几日,终于跑去后花园寻妻了。“安安,花有什么好种的?”他将程安安抱在怀里,低声对她耳语道:“我们来种草莓吧!”程安安……本文1V1,双洁双处,欢迎跳坑!
  • 铠言

    铠言

    一位贪玩的神,数千位不同的铠言,一段神奇的历史。
  • 终与你相拥

    终与你相拥

    时一在16岁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知道了时间可能真的会静止,她和他都不知道,在这个稀疏平常的午后,他偏头的一个侧脸轮廓将他们的一生都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 槐不语

    槐不语

    他爱她,却得不到她;她爱他,却想尽一切办法离开他。皇子与婢女的爱情,终是一场梦吧……
  • 高冷影后成长路

    高冷影后成长路

    时间会冲刷一切,却依旧洗不掉她对他的爱身份会隔绝爱情,却从未让他停止爱她是注定无缘,还是终成眷属是白头偕老,还是天人永隔终究是永不停息的爱
  • 现代画圣齐白石

    现代画圣齐白石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别署杏子坞老民、寄萍、齐大、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小名阿芝。湖南湘潭人,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
  • 中国当代诗选

    中国当代诗选

    《中国当代诗选》由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周瑟瑟寄著名翻译家、孔子学院拉美中心执行主任孙新堂共同编选,收入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诗人的诗作:顾城、于坚、严力、西川、伊沙、沈浩波、周瑟瑟、臧棣、韩东、肖开愚、多多、王寅、蓝蓝、安琪、李成恩、蔡天新、赵丽宏、鲁若迪基、秦菲、刘畅、许立志、舒冲、龚航宇、梅尔、健如风等。从朦胧诗、第三诗歌到90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口语写作,以及“80后”等年轻诗人群体的个人化写作,中国当代诗歌的走向,异彩纷呈,蔚为壮观,生命意识与日常经验,语言实验与先锋精神,成就了中国当代诗歌的现代性写作。
  • 狼群探险队

    狼群探险队

    探险还是去送命,是宝藏还是陷阱。且看狼群探险队的离奇遭遇,大漠孤烟雪山之巅北海之眼遍布他们的足迹什么妖魔鬼怪统统打倒一概不剩,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还有谁!
  • 古圣纪

    古圣纪

    累土直上,踏天而行。身具古圣血脉的少年,一朝梦未来而发奋图强,觉醒逆天血脉,成就古圣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