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2900000007

第7章 西周时期(2)

不久,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奉成王命,率师东征。经三年的艰苦作战,终于平定了叛乱,征服了东方诸国,收降了大批商朝贵族,同时斩杀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周公旦平叛以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正式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今洛阳)。同时把在战争中俘获的大批商朝贵族即“殷顽民”迁居洛邑,派召公爽在洛邑驻兵八师,对他们加强监督。另外,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他告诫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他嘱咐说:“你到殷墟后,首先要寻访那里的贤人长者,向他们讨教商朝前兴后亡的原因;其次务必要爱民。”周公旦又把上述嘱言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作为法则送给康叔。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旦的叮嘱,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建都洛邑后,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他先后建置七十一个封国,把武王十五个兄弟和十六个功臣封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此举大大地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周公旦摄政六年,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周公旦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年老病终前,他还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

“成康之治”是怎么回事?

周公功成身退,还政于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成王姬诵在位后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姬诵病倒,担心儿子姬钊不能胜任国事,于是下令召公、毕公用心辅佐。不久,姬诵病死,康王姬钊继位。召公、毕公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告诫他要节俭寡欲,勤于政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东南各地的少数民族,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一万三千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康王赏给参战的贵族盂以一千七百多名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长达二百九十一个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称为“成康之治”。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

康王死后,昭王姬瑕继位。姬瑕自幼养尊处优,继位后又没有贤臣辅佐,所以生活很快就奢侈荒唐起来。昭王有一个最大的嗜好,那就是酷爱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不少佞臣就投其所好,今天奉献珍禽,明天贡上异兽,以博取赏赐和升官。有时,一听到什么地方有珍禽异兽,昭王就立刻扔下朝政,赶去捕猎。日久,终导致国力衰落,政治昏暗,一些诸侯开始不听他的命令,并且中断了贡奉。但昭王对此不闻不问,依然我行我素。

公元前982年,臣下奏告说,南方有一名为越裳氏的部落,出产一种羽毛洁白、肉味鲜美的珍禽,名叫白雉鸡,成王时他们常拿来进贡,如今南方的楚国强盛起来,从中作梗,越裳氏的进贡因此中断。昭王大怒,马上亲率大军南征楚国,一路上强征百姓运输粮草,撑船拉纤,供应食品,提供美酒,并且征用了渔民的船只,用完之后竟将船凿沉,引起了百姓的愤怒。昭王渡过汉水,进攻楚国都城丹阳,屡攻不克。此时,恰巧楚王担心敌不过周天子,派人前来请罪。昭王也就顺水推舟,斥责了楚王一番,然后在楚国境内抢劫了百姓的大批财物,声称战胜而班师回朝。

昭王一路游猎,回到汉水边上,命令部下再次强征民船。船民含恨挑出了一些船只,将它们拆散,再用胶水粘合,又用彩色图案将痕迹掩盖起来,让昭王的部下把这些船拉走。昭王和将士登上船只,行到江心,胶水经江水浸泡溶解,船板纷纷散裂,船只下沉,昭王和大臣也跌落在江中。昭王不识水性,穿着又很笨重,落水后挣扎了几下就直往下沉。等到昭王被救上岸来时,已经腹胀如鼓,气绝身亡。大臣们认为昭王的死非常不体面,不能公布真相,于是草草地将他埋葬,并对外谎称是得急病而死。

周穆王是怎样一位君主?

周昭王立的是穆王满,他在位长达五十五年之久。穆王好大喜功,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而西征犬戎,俘虏他们的五个王,并把他们迁居到太原。东方的徐国率领九夷侵扰周朝边境,穆王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平定了叛乱。

周穆王是个旅行家,喜好游山玩水。据说他以造父为车夫,驾着八匹千里马,带着七队选拔出来的勇士,携带供沿途赏赐用的大量珍宝,先北游到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再折向西巡,游览了今天新疆境内的许多名山大川,传说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瑶池为穆王设宴,饮酒吟诗,共颂友谊,又登山眺望远景,在山顶大石上,穆王刻了“西王母之国”五个大字作为纪念。然后,穆王继续西进到大旷原,猎到了许多珍禽异兽后,返程东归,回到镐京。穆王西巡历时两年多,行程三万五千多里,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途所经邦国,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这些记载说明了当时我国的地域已经相当辽阔,中原的华夏族和西部各民族很早就相互往来,关系密切,共同创造着中华文明。

穆王远游耗费了大量财物,致使国库亏空,但是在许多场合,穆王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尊严。为了表示赏罚分明,他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续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到周共王时,周王朝呈现衰败的迹象。夷王由于诸侯的支持而登上王位,因此对诸侯十分感激,他一改以前朝见时,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大为下降。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诸部也不断反叛,夷王虽然几次派兵征讨,但隐患始终未除。

厉王弭谤是怎么回事?

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国王,名胡,是周夷王的儿子,在位三十七年。西周中期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山川林泽和荒地已被开垦出来加以使用,成了贵族和国人的私田。随着占有欲的增加,他们还把原来占有的国有土地逐渐私有化,当成了私田。周厉王在位时,这个问题日益严重,而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总是不断聚敛更多的财富。

当时周王朝有一个叫荣夷公的大臣,很有聚敛财富的本事,他为周厉王出主意:重申土地国有的传统法度,明确山川林泽、荒地及其中生产的各种产品都是国王的专有利益。这样,周厉王便在土地国有的招牌下,公然侵夺贵族的私田、产品和奴隶,变为王有,而一般平民也不得在山林砍柴打猎,不得在河流中捕鱼。这种做法激起了贵族和国人的不满,社会矛盾激化。一个叫芮良夫的大夫劝谏周厉王不要听信荣夷公的话,立即废除有关“专利”的各项规定。可是,周厉王为新增加的大量财富迷住了心窍,根本听不进芮良夫的肺腑之言,他不仅没有疏远荣夷公,相反还提拔他做了朝廷的卿士。

周厉王的暴虐无道终于激起了广大国人的愤慨,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法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后来,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并警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是,一意孤行的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去。

周厉王实行“专利”,增加了王室的收入,却损害了贵族及国人的利益,因而丧失了民心。在周厉王推行的高压政策下,人们敢怒而不敢言,表面上看国中安定无事,实际上一场大的动乱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周厉王时国人为什么要暴动?

厉王和荣夷公的暴政日甚一日,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终于忍无可忍,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历史上称为“国人暴动”。都城四郊的“国人”自发地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从四面八方扑向王宫,向厉王讨要说法。听到由远而近的呼喊声,厉王急忙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平民,平民就是兵,兵就是平民。现在平民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厉王这才知道大祸临头,匆忙带着宫眷逃出都城,沿着渭水河岸,日夜不停地逃到了彘(今山西霍州市)。

愤怒的国人在宫中没有找到周厉王,便把仇恨发泄在他的家人身上。这时有人发现周厉王的儿子太子静逃进了召公家中,于是国人包围召公的家,要求召公交出太子静。召公的先辈世代都是周王朝的重臣,召公本人也对周王室忠心耿耿,他虽然对周厉王不听劝谏导致这场灾难十分怨愤,但为了周王室的利益,还是藏起了太子静,而让自己的儿子换上太子静的衣服,把他假装成太子静交给国人,结果被国人打死了。

这次暴动波及甚广,是一次有广泛社会阶层民众参加的行动,是对周厉王暴虐统治的致命打击,使周王朝几遭灭顶之灾。周厉王的“暴虐侈傲”固然是国人暴动的直接原因,但决定性的因素却在于新的社会势力的兴起。这个阶层迫切要求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上的一定权力,然而厉王采取了暴虐压制措施,损害了许多社会阶层的利益,这正是暴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西周时的“共和”是怎么回事?

周厉王出逃在外,太子静虽得到保护,但一时也无法公开身分来继周王之位,周朝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朝廷中没有国王的政治空白期。周朝的贵族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会上决定由德高望重的周公和召公共同代行国政,史称“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期间,革除了周厉王推行的一些弊政,各种矛盾得到缓和,周王朝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在彘死去,谁来继承王位的问题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时召公把当年让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赴死的真相讲了出来,

并把在自己家中躲藏了十四年的太子静带到贵族们面前,提出仍由他继承王位。太子静当年还是一个小孩子,周厉王的暴政本来就与他无关,只是国人一时迁怒于他而已。现在经过召公十四年的培养教育,太子静已成为一个颇具才干的青年,于是贵族们一致拥立他做了国王,这就是周宣王。

“共和行政”不仅在结束周厉王的暴政、开启周宣王的中兴局面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还作为历史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开端而受到史家的重视。在此之前的历史,只有王号而没有年代,从共和元年开始,后来的历史都记载了国王或皇帝在位的年数,使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了准确的系年,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共和元年这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就是公元前841年。

周宣王“中兴”是怎么回事?

周宣王即位之后,在周公和召公的辅佐下,继续革除厉王时的弊政。他要求大臣在处理政事时,要广开言路,使下情上达;又警告他们在征收赋税时,不要中饱私囊,鱼肉百姓。这些禁令还被郑重地铭刻在毛公鼎上。周宣王励精图治,努力恢复西周初年先王建立的良好传统,使国家逐步强盛起来,周王朝的威望也提高了。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宣王中兴”。

宣王的主要功绩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公元前824年,宣王以秦仲为大夫,攻西戎,被杀。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五人伐西戎,得胜。公元前823年,宣王与尹吉甫一起伐西戎于彭衙(今陕西澄城西北)。尹吉甫率师直攻至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迫使西戎向西北退走。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讨伐,沿淮水东行,使当地大小方国中最强大的徐国臣服。公元前810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财物。其时,宣王还命方叔率师征伐荆蛮(即楚国)。为了巩固对南土的统治,宣王将其舅申伯徙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公元前806年,继续西周早年的分封,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公元前789年,伐姜戎时,在千亩原战败,“尽丧南国之师”。为补充兵员,重整军队,挽救危机,于同年实行“料民于太原”的措施,即在太原一带检查户口,对人丁严加控制,使其服军役。

宣王执政期间,战争频繁,导致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表面上看,宣王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实际上是内外交困,再加上连年旱灾,周王朝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宣王死后幽王即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西周的覆亡。

烽火戏诸侯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

然而,褒姒自从进宫以后,一直闷闷不乐,没有露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让她笑,但她怎么也笑不出来。于是,周幽王悬赏天下: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有个马屁精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点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么多兵马扑了个空,一定会笑起来。”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周幽王和褒姒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知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立即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子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将士们都愣了。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你们回去吧!”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子。

幽王宠着褒姒,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侯听说幽王废了她女儿和外孙,赶到京师劝谏,反被幽王骂了一通,还要出兵去伐申国。但申侯获知后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他联合西狄、犬戎率军直逼京师,幽王吓得和褒姒仓皇逃到骊山,急令再点狼烟。诸侯望见,以为又是幽王和褒姒作戏,没有一个来救的。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便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伯服杀了,褒姒也给抢走了。到这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侯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年聚敛起来的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就这样,西周灭亡了。

西周的灭亡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周王朝很快便失去了对各个诸侯国的控制,华夏大地的政治格局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先是霸主蜂起,春秋五霸逐个登上政治舞台,接着就是战国七雄争霸天下,各种政治势力、思想流派竟相表达自己的主张。

同类推荐
  • 欧洲大历史(新华先锋黑金系列)

    欧洲大历史(新华先锋黑金系列)

    《欧洲大历史》由历史学家何炳松在北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作者以美国历史学家鲁滨孙与比尔德的经典著述为蓝本,融合中西史学理论,经过精心的剪裁与编排,呈现了公元五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方便我们探索欧洲历史的足迹,洞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
  • 大秦乱世之一人一物

    大秦乱世之一人一物

    如果战争不是为了杀戮,那么将豪无意义!如果杀戮不是为了盛世,那么将豪无意义!嘴上说着和平盛世,却有着一颗杀戮的心!那么!为有以战止战!为有以杀止杀!为有一统天下,才会有太平盛世!文有国师!武有白起!天下在手,借你各国且看一看!
  • 我在古代当大哥

    我在古代当大哥

    前言:《一笔成朽》持续更新中,是我断更一来一直在总结的新世界。一位在森林里迷路的农夫,在饥渴难耐中晕倒。醒来意外发现自己被一个神秘老人救助...“你本命不该绝!只奈何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果不想死,那就去古代!”“当然,不是让你去送死。你可以问我要一些保命之物...”初到古代的农夫感到人生迷茫,在经历大起大落后。农夫决定崛起!...“老子是公认人榜第一强者!今日,我就为天除害,斩了你这个祸端!”“是吗?”农夫右手缓缓举起手枪......“今日,我自称为天帝!”...这本书是有爽文,有热血,有儿女情长...总之能加的元素我都加进去了。前面就有布局,暂时不敢扩大,因为我不想写到后面烂尾了..是什么让你我相识?新书!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 混在隋末

    混在隋末

    隋末英雄辈出的年代,军阀混战的年代。现代人林枫不小心穿越到了这个乱世之中,跟随着各军阀南征北战,辗转于吃人魔王朱粲、好大喜功的杨广、英雄云集的瓦岗寨、老奸巨猾的李渊等各路军阀之中。为了活下来他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挑拨离间、四处造谣、一路扮猪吃老虎,将隋末搅得一团大乱。看看这个极为无耻,YD,但又有底线之人是如何混迹于这个乱世,如何将原本太平的隋末搅得一片大乱
  • 浮烟夜雨

    浮烟夜雨

    人世间充满了秘密。景泰年间的浮烟山很纯粹,这里只有一个秘密。这要从浮烟山下古莲镇的一位奇人说起。
热门推荐
  • 万乘之君

    万乘之君

    自无象创宙诸般混沌以来,浩大寰宇即上演一场错谬恩怨。恩怨复杂而离奇,将各界与氏族中人牢牢圈禁其中不可自拔。崇拜我的举手、暗恋我的尖叫……随着这一声呐喊,和平很久的寰宇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一个意气风发热血飞扬的年代。也是一叶恒天的崭新开始,他将亲自废除诸般恩怨,荡尽一切规则,建立新纪元,开创另一个不朽辉煌。诸神将举手尖叫,举手的是崇拜,尖叫的……则是无限诅咒。=本书是描写神人之间的故事,并不是升级型的文,没有一步步提高那码回事,文章立意所站角度多少有些偏,也不一定适合所有读者,雷点也不少,进入者慎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龙诀之天罪

    九龙诀之天罪

    一个山村中的普普通通的凡人,在成人礼是遭遇到了莫名之毒,结果得知自己消失许久的父亲,是一个绝世高手,从他的口中得到了一本绝世奇功,从此走上了修仙之路,不过这一切看似偶然,实则早就命中注定
  • 半暖时光(下)

    半暖时光(下)

    本书是《最美的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之后桐华最新最美长篇都市情感小说。纵然明明知道,终有一日,所有的悲欢、所有的爱恨,都会随时光老去,我仍然竭力地、竭力地搜集着,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值得为你活了一次的记忆,生命的运行从来都自有规则,你无法决定它的开始,也无法决定它的结束,甚至无法决定,在生命的旅途中遇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你永远都能决定面对它们的态度。
  • 无赖公主要追夫

    无赖公主要追夫

    大彦王朝当朝皇上最宠的大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求亲者,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富甲文人,数不胜数。可是!公主有个性,口味很独特!一颗芳心偏偏落在了路边冰冷的小乞丐身上。拐回宫,当侍卫,出战场,夺将军。只是那冰冷的酷小子半点不领情。于是各种无赖各种色诱由此上演。食诱版(公主五岁)小冰子饿了吧?我公主府里什么都有,想吃先叫声娘子来听听啊!权诱版(公主七岁)小冰子,这宫主府里的男人不是太监就是侍卫,侍卫的地位可高了!怎么样?那块玉给我当定情信物怎么样?色诱版(公主十一岁)小冰子,咱这衣服怎么老是掉啊?小香肩都露出来了,你看看。上吊版(公主十四岁)臭小子!你丫的还要去当兵,你嫌你不够冰是不是!再不娶!老娘就老了!
  • 二十四史-史记

    二十四史-史记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 公主的刺青

    公主的刺青

    一个本应像个公主一样优雅迷人,但骂人她最厉,揍人她最狠,别人道她喝的是铜水,吃的是铁汁,成就了一代超级毒辣巫女,不怕死的放马过来追她,先打断他三根肋骨,挑了两根脚筋再说一个就是公主一样优雅迷人,纤柔娇弱,倾国倾城,只要是男人,只有疯子不爱她,她却离经叛道无人知,与人私奔,笑看人生两个交恶女生,缘结姐妹。
  • 珠佛

    珠佛

    “我本想尝尽人间七情六欲,奈何有这么个破佛缘……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神心中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我这即便是堕入红尘,它也算是普渡众生了吧……”“可是……”小丫头歪着头疑惑道:“你不就是佛神吗,所有缘因你而起的呀!而且……地狱也是那个胖子管的呀……”
  • 末日练功房

    末日练功房

    世界末日来了!丧尸满街,变异生物四处横行,幽灵恶鬼侵占了生者的地盘……而我……躺在家里刷怪呢!我劝你最好别惹我,否则别怪我把你刷到我吐为止。
  • 黑化的她想追夫

    黑化的她想追夫

    18年前一场策划已久惊心动魄的阴谋席卷而来,满城风雨,一夜之间她沦为罪臣之女,一家妇孺流放边境,不得回朝,18年后她以出嫁公主身份举世无双归来,此次回归一个有着二十一世纪思想的她如何面对种种困境,又如何面对神秘又强大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