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43600000021

第21章 风云突变拉包尔(1)

★对于如何对待拉包尔,金干脆地回答道:“现在的拉包尔,已经没有什么重要价值了,孤立它,或让它处于瘫痪状态。”

★美军占领新不列颠西端的格洛斯特角基地后,便等于封锁了拉包尔10万名日军的退路,因为从格洛斯特角到拉包尔只有480公里,从格洛斯特角基地起飞的美国战斗机牢牢地掌握了制空权。

★德黑兰会议是反法斯西同盟三大盟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直接会晤,对维护和加强盟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协调军事战略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到1944年,拉包尔已成了枯藤上的一个死瓜。日本海军早已逃之夭夭,日本航空兵也不见了踪影。战壕中的日本守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成了不折不扣的瓮中之鳖。也许,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1.天翻地覆的时局变化

随着盟军的步步胜利,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以美军为首的盟军而言,在太平洋战场的这个大“棋盘”上,日军在拉包尔的基地及其周围的“棋子”,早已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现在拉包尔对于盟军而言,已经没有之前那样重要的价值和地位了。

早在1943年8月的魁北克会议上,美国海军总司令金就明确建议,当前的作战方向是加强西南太平洋战争的兵力。同时,向中太平洋增派兵力。让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的盟军实力得到加强,以此来换取更大的胜利。

对于如何对待拉包尔,金干脆地回答道:“现在的拉包尔,已经没有什么重要价值了,孤立它,或让它处于瘫痪状态。”

金对拉包尔的态度,使得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稍有些不满,但出于全局考虑,马歇尔还是勉强同意了金的提议。但是对于金的这一提议,麦克阿瑟简直难以忍受。他认为,如果盟军在中太平洋发动大规模进攻并取得成功的话,那他所负责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将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失去其应有的重要地位,甚至变得无足轻重。如果中太平洋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没有取得成功的话,那最终还是要攻取拉包尔。与其做这样没有结果的事情,还不如趁现在的大好局势,按照原计划攻占拉包尔。而且,麦克阿瑟还认为,拉包尔是个天然的良港,占领它,将对盟军有很大的帮助,仅凭这一点,也应该拿下拉包尔这座城市。

然而,在美英召开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经过讨论,还是采纳了金上将所提出的建议,决定对拉包尔进行封锁、轰炸,彻底孤立它,而不是按之前的计划那样去攻占它。最终决定这样做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盟军已经在布干维尔岛建立了机场,能够通过不断的空中袭击和不间断的轰炸,让拉包尔陷于瘫痪状态。西南太平洋部队可以把兵力投入到日军控制的其他区域进行做战,如俾斯麦海及周边的海空防线等,还可以夺取较远一些的阿德默勒尔群岛。阿德默勒尔群岛拥有大面积宽阔的平地,可以用来修建大型的机场和航空基地。

后来的事实证明,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思路和所做出的这项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1943年10月12日至11月2日,西南太平洋航空部队司令肯尼令第5航空队对拉包尔进行了几次空袭。每次空袭,对于拉包尔来说都是一次灾难,日军被打得团团转,却又拿美军奈何不得。

11月5日,哈尔西又派出2艘航空母舰,对拉包尔进行了袭击。这次袭击,也让拉包尔的日军死伤不少。

11月11日,哈尔西再次派出3艘航空母舰,对拉包尔进行了袭击。这次袭击,完全打乱了拉包尔日军的防御计划。他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被打得头昏脑胀。

从10月12日到11月11日,盟军对拉包尔进行了多次空袭,轰炸机时常光顾拉包尔上空,炮弹像雨点一样打在拉包尔的土地上。在这段时间的轰炸中,拉包尔的日军共损失了200多架飞机。从这之后,日军在拉包尔周边的控制区域也一天天衰落下去。拉包尔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成为彻头彻尾的“过街老鼠”。通过盟军一轮又一轮的袭击,拉包尔早已被打得像一个被揿掉盖子的乌龟,随时可能被美军戳上致命的一刀。

1943年11月,尼米兹开始了在中太平洋地区的反攻。他们要攻取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吉尔伯特群岛,日军在吉尔伯特群岛中的塔拉瓦建立了牢固的防御工事。

因此,想要攻取吉尔伯特群岛,就一定要攻下塔拉瓦。

11月20日,盟军开始派由希尔指挥的陆战队向塔拉瓦进攻。盟军对塔拉瓦用猛烈的炮火轰炸了两个小时。轰炸过后,盟军方面认为,在如此猛烈的炮火的打击下,塔拉瓦岛上不可能会有太多的日军了。可是,盟军却没有想到,日军的大部分工事都修建在塔拉瓦的地面之下,焰火对他们造成的打击并不大。

不明真相的美军开始向塔拉瓦岛上登陆。可是当他们开着两栖车冲上塔拉瓦岛滩头的时候,守在岛上的日军对他们进行了疯狂的射击,这令上岸的美军猝不及防,被日军密集的火力打死打伤者无数。海滩上的最高指挥陆战二团团长肖普上校拼命寻找能用的电台,以便能与后方取得联系。直到中午过后,滩头才与登陆编队取得联系。此时,登陆的美军的伤亡已经超过20%。接到肖普的报告后登陆编队总指挥希尔一面命令舰炮继续猛轰为海滩上的部队提供炮火掩护,一面投入师预备队,同时请求增调总预备队支援。

此时的美军,被日军炮火打得无处躲藏,几乎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满载后续部队和重武器的登陆艇大部分被卡在珊瑚礁上,动弹不得,其余的只好在珊瑚礁外等待涨潮;海滩上的部队死伤枕藉,被日军的火力压得无法前进。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登陆部队充分发扬了海军陆战队特有的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尽管伤亡惨重,建制混乱,指挥中断,但下级军官、军士和士兵都主动组织起来,拼死冲锋。炮兵将75毫米榴弹炮拆开,再把一块块部件运上滩头,冒着日军炮火组装起来,为部队提供炮火支援。肖普向连接两个滩头之间的栈桥接连组织了五次攻击,最终夺取了栈桥。海空军竭尽全力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4艘驱逐舰始终停在礁湖里,随时根据登陆部队召唤进行舰炮支援,航母上的舰载机也不时出动,提供航空火力支援,至日落前先后总共进行了32次对地攻击,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就出动飞机80架次。经过殊死激战,至日落时分,美军终于在滩头上取得了立足之地,但情况毫不乐观。

晚上,由于日军的通信系统被美军的炮火破坏了,因此日军无法在夜晚组织大规模的反攻。这样,使在塔拉瓦岛上的美军度过了最艰难的一夜。

11月21日,美军又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反攻,下午,美军的坦克登上塔拉瓦岛,美军终于渐渐占了上风。很多时候,士兵们用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包,一个一个解决日军的火力点。但日军仍在负隅顽抗,战斗的惨烈难以用语言形容。

11月22日,美军正一步一步地占据着主动,他们对残余日军发起最后猛攻,此时胜负已成定局,但日军仍在继续顽抗。最后美军以机枪和迫击炮掩护装甲推土机将日军坑道彻底推倒才结束了战斗。当晚日军残部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自杀性冲锋,尽管对战局已毫无作用,却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心理恐慌。

11月23日,美军突破了日军最后的阵地,取得了胜利。

塔控瓦之战的意义

这次塔拉瓦之战,美军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惨痛的,总共阵亡1013人,伤2072人。岛上4000多日军除146人被俘外其余全部战死。

这次战争,也让美军学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对于设防坚固的岛屿,光凭几小时的海空火力准备是远远不够的,有条件的话,应先夺取附近小岛,配置地面火炮,进行炮火支援。

美军通过塔拉瓦之战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对于日后的战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而美军的步步紧逼与日军的节节败退,也让日军不得不从拉包尔再次调用兵力与中太平洋的美军进行周旋。

这样一来,从某种意义上讲,盟军又进一步孤立了拉包尔。

2.占领格洛斯特角基地

虽然参谋长联席会议做出了孤立拉包尔的决定,但麦克阿瑟始终对拉包尔放心不下。很多时候,他常常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墙上大幅地图陷入沉思,想来想去,他仍觉得要进攻拉包尔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因此,麦克阿瑟总设法让自己冷静,努力寻找避免强攻拉包尔的理由。

通过冷静分析,麦克阿瑟认为,虽然现在的拉包尔在战略地位上已失去了价值。但守护在拉包尔的日军仍有10万余人,他们的防守仍然很牢固,火力仍然很猛烈。尽管日军的海军早已经撤走,拉包尔上空的战斗机力量也受到了削减。但此时的拉包尔,依然是很难啃下的一块“骨头”。

1943年12月底,美军第5航空队和所罗门航空队不断发动攻势,日军在俾斯麦群岛的整个防御已濒于崩溃。在此情况下,麦克阿瑟决定在新不列颠群岛实施登陆。他希望在盟军经过维蒂亚兹海峡向西进攻之前,将海峡两岸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确保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以免遭到日军飞机和水面舰艇的袭击。

1943年12月15日,在肃清休恩半岛日军以前,麦克阿瑟即命令一支陆军部队在新不列颠群岛南岸的阿拉维空军基地登陆。

12月底,麦克阿瑟开始实施旨在攻占格洛斯特角的“灵巧作战计划”。

日军在格洛斯特角的部署

格洛斯特角位于新不列颠岛西北,与位于该岛东北端的日军重要基地拉包尔遥遥相应,盟军占领格洛斯特角,就可与在布干维尔岛登陆的南太平洋部队一起,形成东西夹击拉包尔的态势,断绝驻守拉包尔的10万名日军的退路。

驻守新不列颠岛格洛斯特角的日军有步兵第65旅、步兵第153团、炮兵1个营,总兵力约1万人,防御的重点为吐鲁布机场。

26日清晨,美国的两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驶抵格洛斯特角附近的海面,向日军阵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7时46分,参加过瓜岛登陆作战的美军第1陆战师及其支援部队在格洛斯特角东北和吐鲁布机场西南登陆。

运送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运输舰穿过丹皮尔海峡,停泊在格洛斯特角附近的海面上。登陆艇载着参加过瓜达卡纳尔岛战斗的老兵,分两路冲上海岸攻占位于新不列颠最西端的一个机场。这支部队的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威廉·休伯塔斯将军冒着有可能激怒麦克阿瑟的危险,在最后时刻仍然力争修改进攻计划,取消伞兵降落。正是这一改变挽救了整个战斗,因为这一次又低估了日军的防御力量。配合作战的美国第5航空队的P-38型战斗机打退了从东面300英里、新不列颠岛另一端的拉包尔蜂拥而至的敌机,但是海军陆战队员们却发现,地面上标着“潮湿的洼地”的地方实际上“潮湿到脖子”。海军陆战队为夺取这个小机场在泥水很深的沼泽地里苦战了3天,许多人实际上是被枯树上掉下来的湿树枝砸死的。

此后还需要3周的时间为消灭隐藏在茂密的丛林中的1万多敌兵而进行肉搏战。在这些丛林里,一天的降雨量是16英寸。事实证明,新不列颠的“绿色地狱”的条件比在所罗门群岛中任何一个岛屿上遇到的都不知艰苦多少倍。然而,他们继续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死了不到300人。这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陆战队的最后一次丛林战。历史学家在赞颂这些坚韧不拔的老兵时写道:“在海军陆战队第一师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新不列颠西端的格洛斯特角基地封锁了拉包尔的13万5千名日军的退路,使他们成了瓮中之鳖。内地山高林密无法逾越;他们也不能从海路逃走,因为从新格洛斯特起飞的美国战斗机控制了天空。当海军陆战队在新不列颠登陆时,瓦齐将军的澳大利亚第7师已经在100英里宽的维蒂亚兹海峡对面的新几内亚一侧从莱城攻上了菲尼斯特雷山脉的丛林稠密的山谷。他们的目的是横插到胡翁半岛北海岸,把在该港口九月份被攻占时通过那条艰难的道路逃掉的日军隔离起来。在深谷和陡峭的菲尼斯特雷山脊进行的艰苦战斗和以前沿欧文斯坦利山脉展开的战斗很相似。这些澳大利亚士兵与日军在当地称为“乱石峰”的一座海拔6000英尺的山口,进行了两周的血腥肉搏战。

从27日起,拉包尔日军航空兵在盟军航空兵的多次打击下,再也没有多少飞机可以飞出去了。

当澳大利亚人还在菲尼斯特雷山脉峰上作战时,麦克阿瑟开始实施起他的下一步计划,以防止胡翁半岛上的日军向北撤退到马当,去增援足立将军的1万守军。1944年1月2日,美国陆军第32师的两个营在赛多港附近登陆,充当路障。足立将军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指挥官,他不会眼看着他的大部分部队陷在美国的铁砧和澳大利亚打过来的铁锤之间。看到一艘潜艇从日军在锡奥控制的地段背后向海岸驶近时,他便指挥部队由菲尼斯特雷山脉的山口撤退,并且组织内陆1.4万名日军沿着沿海丛林逃跑,另有数千名日军赶在盟军的钳子夹紧之前,乘舢舨溜出了重围。但是,丛林中的日军有三分之一在100英里的艰苦跋涉期间病饿致死。

美军占领新不列颠西端的格洛斯特角基地后,便等于封锁了拉包尔10万名日军的退路,因为从格洛斯特角到拉包尔只有480公里,从格洛斯特角基地起飞的美国战斗机牢牢地掌握了制空权。

3.德黑兰会议

1943年11月20日,伊朗的首都德黑兰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然而,在这宁静温和的空气里却蕴藏着一种令人紧张的气氛。在这座城市中,处处都是这样一番景象:主要街道都戒严了,军警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临大敌般盯着各个路口、建筑窗户的每一个可能隐藏刺客的地方。游动哨交叉巡逻着,还有一些暗哨隐蔽着。

德黑兰会议举行的背景

没过多长时间,人们就知道了这一切的原因。原来,这天,苏、美、英三国首脑,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线的三个主要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德黑兰举行会谈,商议反法西斯斗争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此前,1942年1月1日,包括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1942年1月22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遭到惨重失败之后,美英两国与苏联进一步结成了同盟,共同对德、意、日作战。1942年底到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了胜利,彻底扭转了欧洲战场的局势。

同类推荐
  • 锋刺

    锋刺

    战场浴血奋战,却身陷迷局;九死一生完成任务,又发现更重要目标!谨以此文祭奠抗战中牺牲的千万无名英雄!
  • 复兴之战——巨龙苏醒

    复兴之战——巨龙苏醒

    巨龙苏醒,风云变幻。铁血沙场,连绵征战。异类突現,魔兽纵横。传说现世,毁灭降临。这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文明的故事。一个文明,只要仍有抬头仰望星空的人存在,这个文明,就还有希望。
  • 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1944年10月10日,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揭开序幕。进攻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开始在新几内亚集结。盟军的岸基航空兵从新几内亚、比特岛、摩罗泰岛等地的机场起飞,空袭日军在南方的航空兵基地。哈尔西率领第三舰队的航母编队长驱北上,压制日军在北方的奄美大岛、冲绳岛、久米岛、宫古岛等地的航空兵基地……
  • 坎坷的人生旅途

    坎坷的人生旅途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值得怀念和回忆的!他们的血是红色的,梦是绿色的!本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重大历史背景下成长为共和国的高级军事将领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们经历过战火,体验到成长的艰难!他们的身上流着共和国第一代军人的血,他们也拥有第一代军人拥有的性格气质!他们从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军人,甚至是优秀的指挥员!他们参加了那场鲜为人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明白战争的残酷,他们中间有些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可他们也有柔情,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同时,也为纪念那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长眠的勇士!
  • 129师谍战传奇之锄奸十杀令

    129师谍战传奇之锄奸十杀令

    取材自八路军情报工作史上真实历史资料,首部揭秘八路军129师谍工传奇的特工悬疑小说。“一刀杀、二枪杀、三石杀……”漳河城突然出现的一纸“锄奸十杀令”,不仅惹得漳河城内外汉奸谈之色变,内心惶惶,而且,也引得日军宪兵队特高课、侦缉队、伪警备队、驻城日伪军倾巢出动,并惊动了日军驻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最高长官多田骏,派出了特使池田一郎大佐,想方设法抓捕八路军高级特工“武曲星”。这是八路军一二九师情报卧底与日军特务机关展开的一场高智商的较量,阴谋与智慧、栽赃和谣言、借刀和策反、欺诈与心计……在敌我秘战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对决与较量。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
热门推荐
  • 碳纪元

    碳纪元

    故事起源在一个只有有一颗行政星的主权国家。这个国家虽小,却具备战略价值,属于各方权衡的一个地方。混乱的地方才好摸钱,这不是庸俗,只是为了生存。要说为甚这枚没情调,不是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吗,所以得问罗德的家长,因为罗德的监护人是个碳基机器人,机器人的脑袋里,生存之第一法则。机器人学三定律那只是近古时代科幻小说家对硅基机器人的假想,实际上现在也证明这种假想也只是个假想,已经被证伪。故事就是罗德这个在碳基三进制全智能机器人监护过的的家伙的混迹故事。
  • 时无伤

    时无伤

    近千万年的无情,本以为会就此持续。谁知迷路跑到自己宫殿的小狐仙竟跌跌撞撞的入了自己的心,是冥冥中注定还是天劫所致?天帝的阴谋因野心与贪婪一步步展开。原来彼时魔界的好友是今日魔界的至尊,是该选择堕落入魔还是羽化飞升?
  • 唐叶子

    唐叶子

    茫茫天涯路,他不知道到底前往何处,只有剑的低吟,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 鬼术传人之鬼掌印

    鬼术传人之鬼掌印

    天生鬼掌印,行走阴阳间,命运多坎坷,二八年华现。我叫:沈棍儿,十八年前,因胸口有个诡异的胎记被人丢入荒山。被一个略懂阴阳,熟读玄学的老骗子捡回了家。失传的鬼术,邪恶的妖魅,清纯的女鬼,还有漂亮的极品校花……从此,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新书《都市驱灵团》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因途

    因途

    七月,你我踏上这条路,无非是场宿命因果。
  • 重生成鳄鱼大佬

    重生成鳄鱼大佬

    穿越竟然变成了鳄鱼,被系统选中,没想到因为本体太弱系统降级,还要背负统一大陆的主线任务,苟富贵在蛮荒界土地上不断封印空间节点,不断吐槽“这天道实在太坑了,只会让我做体力活”早晚吞了你
  • 我的人生不会复制你的故事

    我的人生不会复制你的故事

    总有一些经历,让我们措手不及,想要未雨绸缪,只能从听来的故事上练习,一点点感悟,能帮助我们看开、看懂很多道理,愿人生没有cope键。
  • 侠山云卷云舒

    侠山云卷云舒

    宠辱不惊,观世间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且看天才美少年玩转世界。轻松、幽默、励志、奋斗,尽在本书之中……
  • 命运遗忘之夜

    命运遗忘之夜

    时候到了,我将去往新的轮回,把你忘记,也请你,把我忘记。2000年,日本东木,圣杯战争的终章在这里划下最后的序幕,卫宫切嗣的养子卫宫士郎一路走来,终于等到了最后。失去了魔术回路的卫宫士郎在半年之后暴病死去。七个月后,一座英灵召唤阵发在冬木突然被触发,MASTER离奇死去,SERVANT不知所踪。前奏已经过去,最后的终章终于揭开。整个世界的恶意,正在这场席卷了整个世界的圣杯战争中燃烧
  • tfboys你是我的唯一

    tfboys你是我的唯一

    tfboys你是我的唯一............四叶草的梦想永不灭。三只要好好哒,如果不过瘾的话敬请关注【永生挚爱TF】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