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9000000013

第13章 乾坤变幻的幽秘王陵(6)

孙殿英(1889~1947年),民国时期军阀之一。他原是土匪,1926年投靠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任第十二军军长。1928年7月2日,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秘密从清东陵慈禧墓和乾隆墓盗窃了大批金银财宝。1932年,日军发动热河战役时曾率军抗日,但也趁机扩张其实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孙殿英再度复出领军与日军作战,1943年率军投降日本,成为华北伪军和平救国军的一支,抗战结束,再度加入国民政府军队,参与国共内战。1947年战败被解放军俘虏,病死于战俘营。

明长陵因何“陵”定北京

明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听取臣下意见,为了防止诸藩王势力变大,威胁中央权威,就进行了削藩。燕王朱棣本就有篡位之心,就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历时4年,终于成功登位,改元永乐,并开始了迁都的行动。当然,这首先就要把北京城重新设计修造,以符合明朝首都的地位。这一等就是20年。

朱棣深知迁都的动议会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于是在这段时间里就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将皇家陵寝定在北京。

这就要在从永乐五年(1407年)说起,这年7月,朱棣的徐皇后去世了,朱棣就派了风水术士到北京地区选择风水宝地,准备修建陵寝。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这意味着要告诉天下和子孙,老祖宗已经将陵寝安放在北京,倘若北京失守,谁来保卫陵寝?因为古人对祖先是很尊崇的,怎么能弃祖坟于不顾呢?很显然,朱棣希望以此举来为自己迁都北京奠定基础。

那么朱棣为什么决定迁都北京呢?

首先,北京是朱棣经营了多年的根据地,按古人的话说,就是龙兴之地,在北京这个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他更能稳固地维护统治,保持长治久安。一旦有不服者谋反,也容易对付。

其次,当时北方的蒙古势力不断扩大,经常侵扰边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为了就近指挥,控制北方局势,迁都北京是明智之举。否则,都城在南方,一旦边境有急,则难免鞭长莫及,到时后悔则晚矣。

事实上,定陵北京这一措施对明朝疆域的巩固和政局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蒙古入侵威胁极大的情况下,也顶住了压力没有迁都。如后来的土木之变,尽管有人建议迁都南京,但马上就有更多人指出先祖的陵寝在北京,一旦弃城而逃,谁来保护祖坟?所以一直没有迁都,却也稳定人心,使明朝得以顽强抗击来犯之敌。

知识链接

土木之变,又称土木堡之变。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刺部落首领也先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率领部队兵分四路大举进攻明朝。操纵朝政的宦官王振不顾朝臣反对,鼓励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英宗就命令皇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自己率军50万亲征,出居庸关,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但是,由于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心已经不稳。加上组织不当,战略失误,明英宗在土木堡被围,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英宗被俘。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明长陵中究竟有没有人殉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的确如此。当然,这个“吃人”指的是封建礼教对人类身心的摧残。

我们看到,在《明史》中明确记载,朱元璋入葬南京明孝陵时,就曾经让46位嫔妃殉葬,可谓惨无人道。这老皇帝死了以后,便由新登基的皇帝为他选定殉葬的人员,主要对象为妃嫔和宫女。开国皇帝一开先例,后面的皇子皇孙自然要效仿一番,所以在明十三陵中有三个陵墓是有妃嫔殉葬的。朱棣的长陵就是其中一个,殉葬了妃嫔16人。其他几位帝王如明仁宗朱高炽献陵殉葬了5人,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殉葬了10 人。

明代的宫人殉葬制度,作为皇帝的丧葬礼制内容,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明英宗临终前遗诏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他的继任皇帝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残酷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人殉,这个在野蛮时代才会有的现象,为什么到了15世纪时的明朝这个时代还会实行呢?究竟是历史在倒退,还是历史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不论怎样,我们唯一需要记住的就是,在专制的国家之下,只可能有悲剧,国家虽强大,人民却永远没有前途,没有自身的自由和发展。

知识链接

人殉,用人殉葬和作为祭品的制度。这种制度起源较早,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也延续了很长时间,考古和文献资料表明,其典型存在时期是在商代。人殉制度在早商时期即已盛行,商代的人殉,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范围之普遍,骇人听闻。在考古中发现,时代愈晚,用人牲的现象便愈益减少。这反映着商代社会情况正在逐渐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到了西汉初期,这种制度已遭废除。汉宣帝时,赵缪王因逼迫奴婢16人自杀殉葬,而遭到了撤消爵号的惩罚。

定陵地宫是怎么打开的

在座落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天寿山的明十三陵中,定陵是唯一一座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古代帝王陵。但这也是一个颇费周折的过程。且不说围绕要不要挖掘定陵这一议题就已经争论得沸沸扬扬,光是打开这座王陵地宫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解开这段尘封的记忆……

1956年,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了许多考古学界的能手开始了对定陵的发掘。刚开始的时候,发掘一直比较顺利,人们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神秘的地宫重见天日,大放光彩。但是,世事难料,发掘队员突然发现挖不动了,等到清理开一看,竟然赫然出现两扇巨大的坚闭的汉白玉石门。每扇石门高达3.3米,宽达1.8米,有4吨重,门上还有青铜门梁。更糟的是,石门的背后还有顶门杠,死死地顶在门后,简直是一道打不开的门,怎么办?门后是否还有重重机关?专家们一筹莫展,面面相觑。

车到山前必有路。几天以后,一个小伙子自告奋勇,说他自己就能打开这道巨大的石门。信不信由你,他只用了一根木条及一些铁丝,不到5分钟便打开了大门,真神了!

后来,这个年轻人解释说,打开地宫石门的关键就在于两扇大门之间有个缝隙,当他看到这道缝隙的时候,就有了办法。首先,将硬木条插入门缝中,轻轻用力将石门后的自来石从门后的槽内顶起,并保持原位置;第二步,轻推两扇石门,直到能将手伸入为止;第三步,将绑在小条上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形的套,从自来石的上部将其套住,这样既保证推门时自来石不会从后面翻倒,损坏文物,又不影响进一步推开地宫大门;第四步,一边缓慢推开大门,一边用力将被套住的自来石往侧面拽动,目的是让自来石的下端移出凹槽,失去支点,以便打开其中一扇大门。当大门打开的程度可以钻进一个人时,下面的问题就轻而易举了。这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定陵地宫简直就是个宝藏。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除少量祭祀用的礼器,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在棺椁中发现的金冠,需用150根细如丝发的金线,经非常复杂的工艺才能制作完成,令人叹为观止。定陵中还发现了4顶皇后戴的龙凤冠,用黄金、翡翠、珍珠和宝石编织而成,其中一顶镶嵌着3500颗珍珠和各色宝石195块。出土的衮服采用中国传统的缂丝工艺织造而成,据说即使是最熟练的织匠也需要10年才能完成。还有皇后穿用的袍衫,采用的是复杂的刺绣工艺,总计使用了4种昂贵的丝线和11种不同的刺绣方法才全部完成。封建帝王的骄奢淫逸真是可见一斑。

知识链接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有四件国宝: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

神宗皇帝为何摆成了“S”型葬姿

1957年初夏的一天,着名考古学家夏鼐正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的发掘工地上。在意外地打开了定陵地宫的大石门后,接下来的发掘很顺利,不久考古队员便发现了明神宗的巨大棺椁,当人们揭除了包裹在外的11层衣物被服后,神宗皇帝的遗骸出现了,但是,其葬姿却着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既不是仰面直肢,也不是侧面屈肢,而是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头部稍向右偏,左臂下垂,手压在腹部,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部右侧。脊柱上部也向右弯曲,左腿伸直,右腿微屈,两脚向外撇开。其整体的形态犹如一个“S”字母。

这个疑团尚且还在考古学家心中萦绕,不久,在挖掘中又发现了两个皇妃的埋葬姿势也是侧向右边。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据考古专家解释,在古代夫妻合葬墓小,妇女屈肢侧葬并不少见,这反映了父权制统治下,妇女屈从丈夫的不平等待遇。但是像定陵这样皇帝皇后无一例外地侧向右卧,则显然不比寻常,其中的原因令人捉摸不透。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怪异姿势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据明朝史料记载明神宗的丧葬过程出现了许多意外,会不会由于这些意外而产生了这种令人大惑不解的葬姿呢?譬如,史载由于棺椁沉重,移动困难,杠索又经常损坏,例如抬到巩华城时,棺椁的主杠突然被压断,棺椁斜向坠地。考古学家根据明神宗棺床上的随葬器物箱上的绳索痕迹,及部分尚未被撤下的木杠等遗迹,猜测帝后入葬地宫时秩序是比较混乱的。因此,综合多方面的事实考虑,神宗皇帝的姿势是在这个过程中偶然形成的。而另有学者从风水学的角度认为,古人以星空中的紫微星垣比喻人间帝王的居处,其中的“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星,处于紫薇星垣中央,象征帝王之中心地位,因而这种“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姿是最能“聚气”的姿势。这样,神宗皇帝及皇妃的葬式就得以理解:有了生气,就预示着子孙万代繁衍旺盛,江山永固。

但是,这些还仅仅是推测,究竟是如专家推测的那样,神宗的奇怪葬姿是有意为之,还是混乱情况下无意造成的?由于目前只有定陵进行了发掘,其他的明陵还没能打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恐怕仍然是个谜。

知识链接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明穆宗第三子。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10年,由他的老师——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会经济和军事力量均得到了很大增强。1582年张居正逝世后,神宗逐渐懈怠,更因为与文官集团产生的激烈矛盾而罢朝近30年。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但是,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族后裔后金趁虚兴起,因而埋下了明朝灭亡的隐患。1620年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

景祖、显祖缘何迁出又迁回到清永陵

公元17世纪,在中国东北赫然崛起了一个强大的部族,它的强大,影响了中国以后的历史进程至少300年。它就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凭借顽强的战斗、高度团结的部族精神,过关斩将,终于得以入主中原。而它在统一中国后,对自己的起源之地关外严加保护,不准闲杂人等轻易进入,使得关外保留了众多历史遗迹,以及伴随着这些遗迹的许多历史之谜……

永陵是着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在它的历史上,有一段清朝其他任何陵寝都没有的特殊经历,那就是景、显二祖(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其皇后从永陵迁出34年后,又再度迁回了永陵。这样“折腾”,为的是哪般?

满族与汉族一样,有崇敬祖先的古老传统。天命七年(1622年)初,努尔哈赤攻取了辽阳以后,另在辽阳城东五里的太子河畔营建新都,定位国都,命名东京。迁都东京后,为了祭祀方便,努尔哈赤就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陵寝从祖陵中请了出来,迁到东京附近,岁时祭拜,长年不辍。

但是,当清入主中原后,就开始考虑本朝先祖陵墓的风水问题了。顺治十三年(1656年),以议政大臣鳌拜为首的一些大臣多次上书顺治帝,说永陵实在是一块首屈一指的风水宝地,希望能将景、显二祖重新迁回永陵。顺治帝福临刚开始认为此举劳民伤财,否决了,但后来又同意了,就将景祖觉昌安、显祖塔克世迁回永陵。

那么,究竟永陵所在之地是怎样的一个福地呢?清顺治朝钦天监杜如予这样评价:永陵位于长白山,其山从东北转北再转东南逶迤而行,一路绵延上百公里,层层簇拥,有如巨浪蜂拥,气势非凡,到头开肩展开金水连珠帐,左右二缠护龙护送到头。穴星为巨门星体,左右龙虎均称,结为巨龙含珠之穴。永陵之龙,形势俱佳,具万乘之尊之势。再加上波光潋滟的苏子河、草他河如同两条银色飘带,镶嵌于陵区。四周群山朝拱,众水朝宗。左边青龙蜿蜒,右边凤山翔舞。穴前明堂开阔宽平,天门开而地户闭,外山包裹密如城垣,四周秀峰罗列。更加神奇的是,青龙、白虎、近案这些山距永陵都是12里。位于后方的坐山有12个山头,陵宫恰好位于其中。前方的龙须水(苏子河)流经此地长度正好也是12里。12这个数字象征着清朝12代皇帝,而永陵的风水地势所有的数据都与12相吻合。玄而又玄的是永陵后山的12星峰中,中间三个星峰最高,此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之鼎盛正相对应。嘉庆以后,清朝逐渐衰落:最后一个星峰隐约难见,几乎不能称其为峰,第12个皇帝溥仪成了末代皇帝、亡国之君。

这一切是纯粹的巧合吗,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

知识链接

永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是努尔哈赤远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叔父的陵园。他们分别是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1648年,清世祖福临追封猛哥贴木尔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

清永陵的“龙”为什么是坐着的

众所周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气势非凡,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现出龙的凛凛威风。

同类推荐
  • 璀璨江山

    璀璨江山

    成败论英雄,只有成功了才是最好的,张昊一朝穿越,被村长的女儿救下,成为村长的上门女婿,本来想成为一个读书人,让日子能过得好一点,可惜天不从人愿,时代在召唤,一代枭雄就此崛起..........
  • 万国天工

    万国天工

    蔚来穿越回了十五世纪,他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竟然与历史记载有着很大出入!此时的东西方文明已经对于大陆和异域国家有了清晰的了解。国家林立,民族绽放,这是被称为“万国”的时代!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容身之所,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打破科学的枷锁,蔚来建立了跨国界的组织,“天工”。蔚来与他的“天工”,将会在万国时代的历史长河中如何逆流而行呢?他与东西方国家和宗教势力的斗争又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呢?《万国志》衍生作品。
  • 穿越之极品帝师

    穿越之极品帝师

    五代始,刀兵起,民生多艰,黎民多苦。诸侯为争权夺利不惜刀兵相见,可是万千黎民谁来守护?这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这是一段架空的历史......
  • 幽鸟

    幽鸟

    一处幽暗的房间里,被囚禁的少女默默望着窗外。
  • 一条咸鱼的穿越记事

    一条咸鱼的穿越记事

    别人穿越是主角,死肥宅穿越依旧是咸鱼,立志混吃等死,却不想总被打扰,猥琐的死肥宅只好一步一步变得卑鄙无耻没下限,落井就要下石,,这样才能继续混吃等死的好日子嘛。
热门推荐
  • 往生客栈

    往生客栈

    墨白喜欢酿酒,她酿的第一壶酒是为了一个叫覃袁的凡人。很久以后她为那种酒取名叫剜心,听起来并不美好的名字,所以她一生只酿过两次剜心。后来她去了凡间,学会了更多酿酒的方法,也酿过无数的世间美酒,却再没有酿过剜心,在凡间她得到过也渐渐的失去。终于得偿所愿,经历了凡尘走过了凡尘成为了神灵,做了天界的酿酒仙官。“得此失彼,寻复伦常,失者得也,得者失也,此为往生。”那个叫覃袁的凡人曾这样评价过她酿出来的往生,那时候的他,仅仅是一个快要溃散的魂魄。
  • 魔海之神

    魔海之神

    丁墨是一位典型的当代恶臭青年,宅男的典范,却因一次意外事故无意间穿越至异界大陆魔海之地,那里拥有者修仙者弱肉强食的文明世界,妖兽数不胜数。而修仙者的禁地魔海更是海底妖兽的世界,丁墨又将如何对修妖者开启征服之路呢?小哥哥小姐姐们敬请期待~
  • 重生之樱花树下

    重生之樱花树下

    她木小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一世会死的这么恐怖,如果有来世她一定不要再这样生活,欺我者必百倍千倍还之。场景变换:丫头,你怎么长得这么丑;女孩张牙舞爪地说道:你说什么你才丑,你全家都丑……丫头,如有来世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愿你从桥上走过;
  • 我的骑士会魔法

    我的骑士会魔法

    神秘的马戏团,神秘的小丑。我的骑士,就在里面。瞧,那个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的温柔少年,就是我的骑士。虽然有时他的魔法很不靠谱,但再怎么说,他还是我的骑士啊。我是莉塔佳,他的公主。
  • 我到都市当学生

    我到都市当学生

    废物少年一不小心误入神秘山洞,灵魂被替,当他醒来后,已经不是那个被人欺凌的废物。看新的他如何成为都市风云高手
  • 九沌

    九沌

    混沌初生,开天辟地,及吾王之令,拯救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砂苍华

    风砂苍华

    你问我是否喜欢你?我想说:是的!虽然你不是我的理想型,但喜欢上了就行。我没有别人的才华横溢,也没有颜值超高,但是往后的日子我会陪着你!
  • 四月记

    四月记

    场景太混乱管家比主人地位还要高什么情况?
  • 回到往日时光

    回到往日时光

    牵一发而动全身,布衣少年被命运牵入神州大陆,怀着对故乡的眷恋,毅然上路,踏登仙台,入牵机门,沟通天地,重回故土,找寻那失去的往日时光。从平凡到巅峰,有欢乐,有悲伤,有平淡,有激扬,有分离,有无奈,人生不就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