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800000023

第23章 六祖禅法精髓——无念、无相、无住(1)

前言

【编者按】能够永恒的即是真理。六祖大师禅法的精髓自古兴盛、历劫不衰,并非六祖大师的名气所致,而是她真正开启了所有禅者生命力的能量,他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禅的精髓。

“佛法的智慧精髓就是般若,而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禅的本质就是般若”。每一个真正学禅修佛的人都在渴望通过自己的修学最终得到解脱,而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帮助自己达到彼岸,这又是一个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效仿先贤的过程中去达成自己今生的圆满。

为不同根器的众生善巧方便地令其度脱是需要智慧的,《六祖坛经》是禅的智慧的源头,从大愿法师对《六祖坛经》之所以尊称为“经”的层层剖析中我们就可以对《坛经》所展现的禅法的精髓窥见一斑。“智慧”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又最容易被片面理解的一个佛教词汇,似千人千面,不同的境界层次注定了对智慧的不同认知,误区也就随之而生,应该说真正的智慧是用来了生脱死的,当下的生命里是我们开悟的因缘。

无念为宗,念是什么?无相为体,相在哪里?无住为本,我们的心又如何安住?谁能给我们一个指引,让我们沉睡的性灵在刹那间璀璨地绽放?

在2011年5月,六祖寺禅堂的万象庄严中,面对展开生命智慧的大愿法师,有多少人能够深受其益我们不得而知,但值得肯定的是六祖大师禅法的精髓通过大愿法师的精彩讲说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和影响力波及十方,因为漫天花雨从天而降的惊喜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诸位法师、各位居士和各位禅文化的爱好者:

首先让我们能够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都能够从轮回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很欢喜能够参加由《亚太经济时报禅文化周刊》和六祖寺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六祖坛经》的学修营。

师资

首先,介绍一下老师,我们的师资方面也是非常丰富,有台湾的慧门禅师,他在五月的四号、五号两天来指导大家用看话头禅的方式来修《六祖坛经》。慧门禅师是显密兼通,尤其是对看话头禅有修、有证量的大德。我们六祖寺教育办的登觉法师,还有文化办的如珂法师也会围绕《六祖坛经》的实修给大家做一些导引。还有冯学成居士,他上个世纪就有跟随贾题韬大德来学习《六祖坛经》。贾老跟南怀瑾都是袁焕仙的学生,对佛法,尤其是对禅宗的造诣是挺深的,他在四川省社科院、在中国佛学院都有讲过《六祖坛经》,见地非常高,实修也有证量,当时他选用的是宋朝时候契嵩的本子,当然有他的见地,《六祖坛经》总共有十一个版本,他选用宋朝契嵩的本子有他的理由。

此次冯学成居士也会来跟大家一起学修《六祖坛经》,并且冯老师也有得到我们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的法卷,以居士身得到禅宗的法卷是非常难得的,他也与净慧老和尚等等都比较熟悉,有得到这些大德们的指导,我今天所讲就作为一块引玉之砖吧。今天我想讲的就是围绕《六祖坛经》的精髓,六祖禅法的精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念、无相、无住。

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就明确地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从释迦牟尼佛代代传下来,历代祖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都是依靠这十二个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以这个可以说是禅的精髓,尤其是禅的行法,实践方法的精髓,也是我们明心见性的精髓。

六祖惠能大师是不世出的大德,是划时代的大德。可以说中国佛教如果没有六祖惠能大师出现于世,那能否到今天还能够保持这样兴盛的局面,还有这样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还真很难说,所以惠能大师对于中国佛教乃至于世界佛教的这种影响力都是非常巨大的。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会知道,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如果懂得药师法门的人会知道,实际上的时限是四百二十年,因为天地相应运行的规律,四百二十年一定会有大德、有圣人出现于世间,那惠能大师更可以说是千年一遇的大德,所以我们《禅文化周刊》能够发起《六祖坛经》的学修,这个是非常有眼光也非常有见地的。

我们很多人学佛很长时间,觉得我理上面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懂了很多,但是为什么我真正遇到一些大的违缘障碍、大的变故、大的变化的时候,我所学的起不到什么作用呢?不能够真正地让我有定力、有智慧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懂得佛法的精髓,我们只是学到佛法的表相、佛法的皮毛、佛法的知识,没有懂得佛法的智慧。如何真正地开启佛法的智慧呢?当然精髓就是般若,而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禅的本质就是般若,所以说其实禅是佛意、禅是佛心,要真正地明心见性、直了成佛要懂得禅的智慧,而要懂得禅的智慧要从源头上来学修,就是围绕《六祖坛经》。

尊称为经

我们首先要说的是,《六祖坛经》为什么能够被尊称为“经”?大家都耳熟能详,知道六祖惠能大师与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被并称为东方三圣——东方文化的三大圣人,他所说的被称为《坛经》。但是我们有没有深入地去悟过,为什么她称为“经”呢?与佛所说的并驾齐驱呢?是不是中国佛教徒刻意地要推崇自己的祖师,或者说是禅宗的弟子们要刻意推崇自己的祖师,所以虚高地、虚妄地把她拔高来称为“经”呢?不是这样的,我们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六祖坛经》为什么能够被称为“经”:

第一个是有持法者传承。我们都耳熟能详,知道释迦如来入涅槃之后,摩诃迦叶尊者就有发起结集第一次佛经。摩诃迦叶就是持法者的第一代,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他的所有教法要有一个总持者,整个教法要有一个主导者,那就是持法者。

佛教的传承不像天主教有一个教皇,梵蒂冈教皇,然后统管全世界的教会,佛教不是这样的。佛说“我亦僧数”,我也是僧团的一份子,不是一个主宰者,没有一个控制欲,因为我们整个教团都是以解脱为目标,佛也是我们的导师,佛入涅槃以后这个教团会不会一盘散沙呢?不会,因为有持法者传承,其实也就是在代表佛继续让后世的弟子们代代都有一个总持佛法的人,这个称为持法者。

到二祖阿难陀尊者一直代代相传,又有马鸣菩萨、龙树菩萨等等一直到印度佛教的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航海东来来到中国,其实这个可以说是世界佛教史上的大事,为什么?因为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也就代表了当时全世界佛法的最高领袖,持法者来到中国,用世间的话来说就是最核心的技术,最核心的精华来到中国,那也就表示世界佛教的中心由印度转移到中国。所以其实整个佛法传播的中心、重心都转移到中国来了,东土有大乘气象。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的这种土壤之中,与禅的智慧相碰撞,到了六祖大师就孕育出《坛经》,所以《坛经》可以说是中印两大最优秀文化碰撞以后孕育出来的奇葩。中国作为佛教的非原创地,作为佛法传播的下游,到了唐朝这个文化鼎盛时期能够由六祖惠能大师贡献出一部足以与印度的佛经相媲美的经——《六祖坛经》,这个是非常尊贵的,所以往后传到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一直到六祖惠能大师,他们既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师,也是全体佛教的持法者,是代理佛位、总持佛法,所以惠能大师所说的就等同于代理佛说,所以有持法者传承,我们可以称之为“经”。

第二个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证悟的境界、他的见地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于释迦牟尼佛的层次,佛的境界,所以我们称之为“经”。

惠能大师可以说是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原创性最强的大德,正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所以他没有被知识所局限、所染污,纯粹从心地里面,觉悟的心里面流出来。我们知道佛说三藏十二部都是说现前一念心,《坛经》正是如此,惠能大师在《行由品》里面一开口就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现前一念心,我们让它不被任何东西所框住,完整地、完全地展现出来,这个就是真正的觉悟。所以说“真佛只话家常”,其实就是直截指我们的心。

我们熟知一个公案,就是历代的那些参禅者,他们出去寻师访道的时候总是喜欢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这个问法其实就像什么?就像那些学者在高等学府里面老是在讨论来讨论去,探讨说:“什么是真理呢?什么是哲学呢?”这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了,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就是悬在空中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以其实是没有什么力量的,真实的力量是我们生存的智慧,生活的智慧。从生命之中焕发出来的生命力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一直延续下来的。

唐武宗会昌五年,法难之后,很多要依靠寺院经济、依靠典籍才能传播的宗派都衰落了,但是禅承传下来,而且越来越兴盛,一花开五叶,传遍世界。所以说惠能大师的境界、他的见地都已经等同或者接近于佛的境界,所以我们也能够尊称为“经”。

第三个也可以说惠能大师是顶峰之中的顶峰,大师之中的大师。我们知道人其实是不可以离开他所在的环境的,如果在一个整体水平都比较低的地方,文化层次、对内心心灵开发的程度整体都比较低,出一个冒尖的人物,但是从全面地来看,他还是不怎么突出。如果在一个整体水平都非常高的地方,这样拔尖的人物才是真正的大德。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候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像《妙法莲华经》上所说,荷花最灿烂盛开的时候是最庄严、最灿烂的,之后它就开始要凋谢了。隋唐时候的佛法也正是像荷花灿烂盛开时候最鼎盛的时期,中国佛教的各大宗派到了隋唐时期都有划时代的大德出现于世间。

像天台宗,隋朝时候就有智者大师出现于世间,像法相唯识宗,就在唐太宗时期有玄奘法师从印度天竺求取佛法回来,然后弘扬法相唯识宗等等,很多宗派都有大德出现于世间。在这么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之中,惠能大师以他的原创性最强成为一个最有影响力,而且对于中国佛教后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的一位大德。所以他所说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经”,这个还只是从国内来说称之为“经”。

从全世界的角度,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我们也可以明白惠能大师所说的被称为《六祖坛经》也是并非虚语,也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知道对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史有巨大影响的“经”有很多,“经”一般是一个文化体系或者是一个宗教信仰体系,她的创始者或者修证最高的圣人所说的才能够称之为“经”。

我们从谁说、怎么说、说什么这三个层面来看一下:

《六祖坛经》由一个从来没有受过知识教育的人,而觉悟悟性非常高的人所说的,因为他没有受过知识教育,所以他也就能够远离知识的束缚,我们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过去心累积的,如果你执著它,它就会僵化,就会让我们心僵化,然后形成一个框。惠能大师是一个樵夫,他也不识字,他没有受到知识的束缚和染污,所以他从他的悟性,觉悟的智慧心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六祖坛经》,所以我们真正钦佩说他就是等同佛说,因为他有这种无师智、自然智,像佛一样自然从智慧心流露出来,这个是谁说。

然后怎么说,惠能大师不立文字而不离文字,不执著于文字。

第三个层面是说什么。人类的文明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知识精英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知识,然后让人类文明越来越繁荣兴盛,这个当然是好事,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它也束缚了我们的心,为什么?它将我们每一个由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自然人当然他是当下直接的感受,而社会人会执著于他的社会角色,会让人滑到一个社会人的角色里面去,对它起执著。

比方说,自己的价值是取决于依附在自己身上的那些名誉、地位,比方说执著我是董事长,我是教授,我是什么什么,就看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人就压抑了自然人,所以其实让人的心更加地染污,更加地分别,分别念非常地炽盛。

惠能大师的《坛经》不是这样的,她不是去要构建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直截开启我们内在的真心的智慧,所以如果我们学修《坛经》,我一个基本的建议是,你不要去作为一种学问式的探究,那个没有益处,我们只要去悟好了,我静下心来就这么好好地读《坛经》。我这样好好地来读《坛经》必定会在某一些语句、某一些经文会触动我的内心,这个是最珍贵的,因为惠能大师并不是要构建一种知识体系,他所说的都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生命的智慧,所以我们只要去悟,只要去与惠能大师的智慧心相应,去悟生命的内在本具的智慧就好了,因为智慧是对于生命体验的深浅,而知识是对于世间万物了解的多少,我们对世间万物了解多和少并不重要,因为知识的多少并不会让我们快乐,不是说知识越多我们就越快乐,而是真正开启内在的智慧才能够真正地让我们快乐,让我们解脱。

我们《坛经》里面有一则故事就讲到功德,《疑问品第三》就讲到达摩祖师航海东来以后跟梁武帝机缘不契,这个公案大家都熟悉,我们都不再重复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功德在法身中,真正的法身智慧开启了才是真正的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不是说你有建了多少寺院、度了多少僧人就叫功德,不是这样的,功德在法身中。

梁武帝跟达摩祖师机缘不契以后,达摩祖师就一苇过江,一苇渡过长江,踩着一片芦苇叶子渡过长江,然后就一路北上到了开封,当时正遇到一位神光法师在讲经,神光法师因为出家以前对儒家、道家的文化都很精通,所以讲经的时候旁征博引,讲得大众都非常欢喜。

达摩祖师在底下听,然后就笑。讲完经以后,神光法师就来问,说:“你听我讲经的时候,你一直在笑,是不是我有讲错的地方呢?”

达摩祖师就说:“你讲得好是好,但是这样不能了生死呀。”

神光法师就很生气,那个时候的人很直率,他手里面拿着的这个念珠是铁做的,很生气嘛,一下就摔过去,刚好就打在达摩祖师的嘴上,然后门牙打掉一颗,达摩祖师当然没有生气了,圣人嘛,不会说像我们这样。他没有把牙齿吐在地上,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圣人的牙齿直接吐在地上,这个地方会大旱三年,所以他就把牙齿吞到肚子里面去了。我们中国的成语“打落门牙肚里吞”,就是从达摩祖师这里来。

祖师看看机缘不契就继续走,走到嵩山少林寺去了。隔了大概时间不长了,神光法师的寿命到了,晚上的时候,无常来催他了,说:“你的命要尽了,跟我们走吧。”

神光法师说:“我学了这么多佛经,我也会讲经,为什么我还不能了生死?还要跟你们走吗?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能够了生死的人呀?”

同类推荐
  •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选择的话题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名人名言,而是来自民间、来自百姓、来自草根,直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
  • 如何掌控生命中的25个关键问题

    如何掌控生命中的25个关键问题

    生活中,许多人成天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日复一日,生命便成了一团理不清头绪的乱麻,于是深感疲惫与被动。本书通过对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梳理,结合典型的事例对其作了深入的剖析,引领读者参悟人生智慧,把握生命的关键,摆脱茫然的生存状态,从而主宰自我命运,创造成功人生。
  •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我们可以对一个陌生人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向一个路人伸出援手,为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留情地去伤害我们最亲的人?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最反叛的一面展现给最爱我们的人?不要再为伤害亲人找借口,不要让亲情变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努力不去伤害最亲的人,才会更加幸福。
  • 女人口才全攻略

    女人口才全攻略

    本书从女性涉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深入阐释如何练就金口才,并为女性提供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说话技巧,从而帮助女性朋友们赢得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
  • 正能量

    正能量

    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是一本世界级心理励志书,也是《怪诞心理学》作者的转型之作。这将是继“不抱怨”之后,引发全国团购热潮的励志读本!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
热门推荐
  • 鬼灭之重头开始

    鬼灭之重头开始

    热爱二次元的初中生陈梓因为熬夜卒死而胎穿到了最近挺火的鬼灭之刃中,在婴儿时期被童磨变成了鬼,一个对肉没兴趣的素食鬼?在发现了自己的鬼血术是查克拉,并有了自保之力后,陈梓下定决心要去找珠世神医那看看让鬼变人的药做出来了没,顺便看看鬼杀队还收不收鬼。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萨松诗选》是英国伟大的战争诗人、英国王牌士兵萨松的诗歌选集。萨松在一战时投身军旅,创作了大量战地诗歌。战后萨松反思战争,继续创作,表明自己的反战立场。其诗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且其诗集至今仍畅销欧美。
  • 重生之顶级千金

    重生之顶级千金

    出身军政顶级之家大小姐,却因父母当年的工作原因,被留在了当地农村,十八年后,才有人前来接回家。前世她是龙组顶级特工,面对接她的各色大人物面前,她冷眼一笑,“十八年以来你们干什么去了,现在——晚了。”她想要的,自会得来!不想要,别强塞!
  • 完美六道

    完美六道

    丹谷首席弟子宋伤,因至宝被废,又因其宝崛起。辱我者,必自取其辱。耻我者,必遭他人耻。弃我者,必后悔终生。宋伤,受尽耻辱,所伤。宋伤,自伤心,后伤人。送君一身伤,待君下阴阳。
  • 青春寂地

    青春寂地

    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笑容在我的心中如此灿烂。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笑的那一刻我就肯定我们将会相伴走下去。那年窗外的树林子,浓绿色包裹着第一次见面的小心翼翼,只是我不知道你如此喜欢我。我没有对你一见钟情,但我确实是在一天之内爱上了你。可是,我必须忘记你。连生,你这样的后知后觉,但是我爱你的后知后觉。连生,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南之威从来不是。
  • 快穿之全家一起苟

    快穿之全家一起苟

    新书《我们全家都是极品》正在连载,求收藏求推荐!无CP快穿文【请蓝星的考生做好准备,一分钟倒计时后将开始第一场入学考试】【请注意,不及格者淘汰进入试炼副本!】于是,被主考官穿小鞋的叶天秀同学开始了她正各个试炼副本的造作之旅。学渣女主叶天秀:考试是不可能考试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考试,只有零分交卷酱紫才比较快乐~
  • 绝世青楼倾城幕后老板娘

    绝世青楼倾城幕后老板娘

    她,欧阳吾爱,有一对杀手父母,却遭到毒手,被父亲的亲表舅斩经杀绝。可是天不要她亡,因为一对匕首而穿越到了古代,还拜师学艺。武功天下第一,无人可比。但是师傅却要她独自闯荡,欠MONEY啊。救了一帮女子,那她的创业梦想就是青楼老板。哈哈~她那火爆冷漠的个性,让人又爱又恨,江湖上,一个在青楼的地下组织,也即将诞生……红色的衣服,在风中飘荡,两个人影,牵了前世今生。
  • 移日换天

    移日换天

    一切精彩,尽在移日换天。
  • 悬空山道

    悬空山道

    天道,人意;真相,假象;忠诚,背叛;迷雾重重,暗流汹涌,这是一段自破败中重建,毁灭后新生的传说。
  • 懦者

    懦者

    小说刻画了一个倍受争议与怀疑的“懦者”形象,讲述的是一段离奇曲折而生动感人的另类抗日故事。儒雅斯文的王文祺其内心隐忍坚韧,在一次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时,为了挽救一莽撞乡亲的生命,情急中他暴露其特殊身份,从此陷入不得不违心与日本鬼子周旋而引发当地村民仇视的艰难处境之中……他表面对日本人顺从甚至讨好而遭受欺凌与侮辱,却从不敢轻易暴力反抗,但实则内心充满对日本人的愤恨,并亲手斩掉当地日军长官的头颅。他,以柔顺反抗强横,以柔弱展示力量,是一位不失正直善良但在敌寇凶残与民族义愤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的“懦者”。小说不仅彰显着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怀,对和平的渴求,还诠释了一种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