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40600000020

第20章 生命之光(1)

1976年,中国在她红色政权成立的金秋十月又一次迎来了解放。

回首那些日子,最初的欢庆也是由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方式并无太大区别的方式进行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那些最初由集会、游行和旗帜构成的热流下面,身处于偏僻草原上的人们保持着一种内心的冷静。

而敏感的人已经在思索这一个变化所包含的信息。

是一场新的变革,或者仅仅是又一场运动的开始。

尼玛肯定是这敏感者中的一员。

他感到欣慰,报纸、电台的文章中有了越来越多关于经济文化建设的提法。在公社放映的电影中,也多了那种宣传。但经济上一些髙得令人瞠目结舌,多少年建成多少大寨、多少大庆的口号,叫人想起文革前“赶英赶美”的那种狂热。

希望,希望中交织着焦灼的情感。

尼玛这个走出寺院庄严红墙而投身社会进行服务与奉献的知识分子的焦灼,其实是急于对社会作出更大的奉献。十多年的社会生活的阅历和锻炼,给了他一双识别政治风向的眼睛。应该说,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中国人都有一双在这方面能捕捉最细微信号的眼睛,唯一的区别是大多数人把这当成一种明哲保身的条件。一部分人则作为自己的晋身之阶。尼玛这样,在不同的政治气候下寻找一条生存之道,则是为了一个宏大的抱负。

政治,左右着中国人。

中国人,依赖着政治。

这是一幅独特的人文风景。

尼玛也不记得自己是何时开始变得如此敏感了。

最初的欢庆变成了焦灼的期待。尼玛坚信,那平地一声春雷就要从遥远的北京震响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真正在中国历史上掀开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整个社会显现了空前的活力与激情。多年以来,尼玛性格中被抑制的一面显露出来了。

1.舞台上的人生

尼玛在新时期开始的阶段,竟然不是从他专擅的医学和教育,而是从艺术迈开了他生命中最为辉煌的步伐。

这是因为他个人素质中一直抑制的一面,在这春天里猛烈而自然地喷发,还是应和了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在思想解放中先声夺人,筚路蓝缕的潮流,我们已不能在先生身后妄加推断了。

1978年3月8日,若尔盖业余藏戏团成立。人员全部来自尼玛所领导的红星兽防站和“五七”学校,并由他负责管理并任总编导,他的弟子纳科出任艺术指导。

这是阿坝州在粉碎“四人帮”后恢复成立的第一个民间业余藏戏团。

这一时期,在内地文艺的潮流共同倾向于一个主题:控诉“左”的危害与摧残。而尼玛却举起了恢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有地位的旗帜,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既表示出一种勇气,更体现了他政治上的成熟以及独到的眼光。

排演的第一个剧目,即是藏戏中的传统的剧目,取材于英雄史诗《格萨尔》的《霍岭大战》。

传说中,唐东杰布创立藏戏是基于一个非常实用的目的,为了在藏地的众多河流上架设桥梁而摹集资金。

发展到后来,产生了白面具派和蓝面具派。到后来,拉卜楞寺贡唐三世又创立了安多藏戏。若尔盖业余藏戏团就承袭了这一门派的传统。传统的藏戏剧本中,在过去年代里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法国的藏学家石泰安在《西藏的文明》一书中3才藏戏是这样论述的:

“戏剧本身完全是消遣娱乐性的,虽然其主题是宗教性和感化性的。在舞台中央要祭戏神,这一尊神是一位白须觀然的老翁,即圣者唐东杰布。

……在西藏,戏剧作品一般被称为“身世”或“传记”。正如在史诗中一般。”

但真正的史诗,人民自己塑造出的英雄《格萨尔》在旧的藏族社会里是受到封建势力百般排斥的。在西藏的雪顿节的藏戏会演中,一般都限定表演“八大藏戏”,凡是表现新题材和格萨尔故事的剧目都在禁止之列。

尼玛在1978年开始排演这部剧目,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情形颇像是在施放一只探空气球。这其中也蕴含着双向挑战的意味。对于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观点是一种挑战。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中落后反动的封建势力所灌注的僵死的敌视人民创造的思想也是一个挑战。

季节,仍然以从容不迫的步伐更迭。

草绿花红的季节,经过尼玛亲手改编的藏戏《霍岭大战》就在草原上正式演出了。首场演出变成了一个节日盛典。和自己本民族的艺术决绝已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来自红星全境,来自若尔盖的其他地方,来自邻近的甘肃和青海。群众来了,领导也来了。看到这一节日似的胜景,尼玛把欣喜藏在心底,作着演出前的调度。

其实,这时演出就已经开始了。成千上万的人围起的圈圈就是舞台。

演员就是尼玛本人。所有眼光都投注到他的身上。他依然是那副模样,一头多少有些纠结夹缠的黑发,一件半旧的中山装,外面一件藏袍。只是这一天,他衬衫的立领白得耀眼,熟悉的人看见他这样神采焕发,有点不相信这个指挥若定,笑意灿烂的人就是拯救了大批牛马的阿古尼玛。就是善为人师的阿古尼玛。他是一个好医生,一个好老师,如今又成了一个从容镇定的导演。

他的双眼从未像今天这样明亮,闪烁着灼灼的动人光华。

也是这一天,个别还未从“左”的思想阴影中走出来的干部,起初还接受了邀请,要去看看演出,但一看到如此盛大的自发性的庆典场面,就害怕了。就立即想起在历次藏区的政治运动中那些非常活跃,杀伤力很强的政治语汇,赶紧吩咐司机跟他回县上去。车子顺公路驶出一段,估计到了不会被裹挟的安全距离,他才说:“危险啊,危险!”

一辆小车载着一个领导扬长而去。尼玛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这时他心中的欢乐足以压倒那一点不快。再说,更多的领导都坐到了贵宾席上,享受着阳光和奶茶。

演出开始了。

学生们从学习史诗开始,到今天,终于变成了史诗中的一个人物,在舞台上演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中最辉煌的段落。尼玛退在了幕后,在作为换衣间的帐篷中,把脸埋在那些新置的戏服中间,他听见螺筒长长几声低回的引领下,唢呐、竹笛、鼓、钹渐次加入,声声人耳,泪水就流下来了。泪水有时是多么好的一种东西啊,冲走了心中那些长久的郁积,擦干眼泪,他抬起头,只看见高亢的唱腔越拔越高,超过轻盈的流云。这才坐在了他编导的位置上,指挥调度起来。

这是一个真正的春天。

周围地区都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尼玛又把他的业余藏戏团拉了出去,在县内各地和邻省的一些地方义务巡回演出。

与此同时,他也在等待,他更在期待。

如果说,过去他的大众教育之路是从一种实际需要出发,在没有前景预测方向那样的情形下开始发展的话,他恐怕还没有更多的期望。“文革”中,他的教育之路和“五七”指示中一些精神不谋而合获得了未曾预料的发展。但现在,“文革”这场运动正被否定,那么,他的教育上的明确抱负还有实施的可能吗?

很长时间,已有的教育规模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生存呢?

他在等待中继续日常工作,并排演藏戏,他知道任何事业的发展都必须等待来自政治上的信号。

尼玛先生不是在消极中等待的人。

新近出版《阿坝州文化艺术志》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阿坝州藏戏”名录共收人22部。其中传统戏两部,即《松赞干布》和《智米更登》。其余20部中改编戏占15部。15部中的11部都是由尼玛和他的弟子们改编,并上演。

11部改编戏为:《霍岭大战》《朗莎姑娘》《青颈鸟的故事》《吐米桑布扎》《达岭之战》《魔岭之战》《阿达拉姆》《诺桑王子》《尼泊尔公主》《赛马称王》《旦遮国王》。

其中几部是和弟子牡丹、格德甲、甲木科、云丹等共同编写。

1992年冬天,现任阿坝州藏文中学校长的牡丹长途奔波到马尔康,专程来文化部门要求承担建州40周年时的一台藏戏表演任务。

我问他奔波的结果。说话总是显得有分寸的他却对我回顾尼玛老师带着他们创作藏戏的情景。

他说阿古尼玛从来不以老师自居。创作中,总是经常和弟子们一起反复讨论斟酌,学生们哪怕对台词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他都加以鼓励并虚心采纳。

“这其实就是老师的一种教学方法,他的教育不是只局限在课堂那几十分钟里的。”

通过排演藏戏,不仅活跃了学校的文艺生活,关键是提髙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加宽加深了文艺知识,在师生中激起了经久不衰的创作热情,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

我当然也就明白了牡丹的用心,明白藏戏在他们那里,是课堂之外的又一个课堂。

我们更提到了尼玛所创作的两部新剧目。

一部是写藏医圣的《宇妥·元丹贡布》。

一部戏是现代题材的《雪山下的藏族青年》。内容是关于教育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的叙述中来展开。

2.机遇与挑战

1980年,从北京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尼玛先是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消息。这篇文章就叫做《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吗?》。

《人民日报》送到红星已是一周以后了。内容他已经从收音机里听过多遍了。但多年以来,中国人都养成一种更为信赖白纸黑字的思维定式,所以,他也一直在哪里等待消息。

报纸来了,尼玛反复研究,从中找到了鼓舞人心的段落:

“解放以来的经验表明,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或是按照这些少数民族和地区的特点来办事;或是机械地照抄汉族地区的政策,任务和方法。在这些方面,我们工作的成败就取决于我们釆用哪一种方法。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果我们调查一下其原因,大多都与我们的工作方法有关系。”

来自北京的声音,的确证实了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正从一场广泛深人的讨论变成一个个实际的行动。

共产党如此坦率承认自己的错误使尼玛感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而他更感到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去实践他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积累并在心中日益酝酿的有关民族教育的规划了。

若尔盖地区从解放到民主改革,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段时间,教育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从混杂着许多陈腐东西,封闭、僵死、脱离实际的寺院教育一变而为面向大众的、人人都有受教育权利的、内容也更为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所替代。

同类推荐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林徽因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林徽因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国文化之美·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中国文化之美·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
  • 拨亮季节的风景

    拨亮季节的风景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 你是你最好的明天

    你是你最好的明天

    一本讲述生活情感的文学随笔类书籍。全文用细腻的笔调记录了作者生活中有关爱情、友情、亲情的情感感悟及各种感人的故事。每篇独立的文章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行文里充满着让人疗愈与感到温暖的能力,在看见别人故事的同时,读出了自己的心情。
热门推荐
  • 超级百宝囊

    超级百宝囊

    无敌的魔法武技?强大的武器装备?逆天的药剂道具?妖娆的美女军团?宝囊在手,天下我有!这其实就是一个目标成为勇者的少年在得到无敌的百宝囊之后,一路上勾搭妹子一起推倒魔王的故事。
  • 别怕,我是英雄

    别怕,我是英雄

    新书《修仙我有强化炉》正在火热连载,求支持…… 超能力统治的世界,没有超能力的你获得了从恐惧中得到力量的金手指。为了验证自己的能力,你凶狠地踩碎了小屁孩的玩具,他对你产生了微量恐惧,你的力量因此获得三倍提升。小屁孩的爸爸很快杀气腾腾赶来了,你轻松放倒了他,他对你产生了中量恐惧,你的力量因此获得六倍提升。于是,小屁孩的爷爷前来复仇了,你终结了他,他对你产生了大量恐惧,你的力量因此获得九倍提升。你的卑劣行为激怒了小屁孩的老祖宗,但他还是倒在了你的拳头下,小屁孩一家对你产生了天量恐惧,你的力量因此获得十二倍提升。但在犯罪事件发生时,正直的你勇敢站了出来,潇洒地拿出英雄执照,淡淡说道:“别怕,我是英雄。”
  • 业余谍报员

    业余谍报员

    ps:是女谍报员哟!徐美如,随母从日本来沪投奔父亲,游走在日军情报机关、特工总部、国民党中统军统,帮助新四军收集情报,采购物资,成为最成功的业余谍报员。
  • 不想要的仙缘

    不想要的仙缘

    主角狄晓宇高中毕业那天从学校回来的时候看见一到光从天边坠落,于是就追过去一看,是一个美的跟仙女似得受伤美女躺在地上旁边还有一把闪闪发着白光宝剑,就在这个时候美女忽然醒了一阵好听的声音传来真是天不完我也,没想到在我要魂飞魄散的时候竟然遇见个人,可惜是个男人要是女子就完美了,小子你可愿意拜我为师,小子你也不大啊怎么叫我小子!这时狄晓宇说到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拜师?。。。。。后来我们的主角被强行逼迫学习了美女的修真功法于是也变成了美女。
  • 钟情已多时

    钟情已多时

    唯美酒和老公不可辜负。 文案一:女主一见钟情男主,女追男,婚后文。女主外表给人感觉高冷,实际内心狂热执着,非常具有反差萌;男主清心寡欲,对女主很温柔,但实际内心很慢热。文案二:不知情为何物的沈熠在领证当天的宴席上对高翊一见倾心,此后天南地北各自过着婚后生活。三年后的这天,二见销魂。空降一封内容为“结婚纪念日快乐”的短信,打破沉寂的婚姻,彻底燃起沈熠无可救治的爱恋。ps:贴近现实,很温馨的文。
  • 千年妖恋

    千年妖恋

    妖和神不能在一起吗?精彩一:“你那是害怕我师父。”钟离依云无可奈何的吐气,走到叶清辰面前,伸出纤长的手指狠狠戳着他的额头“叶清辰!你是不是傻瓜?!我比你师父还大一千多岁,如果他能降住我,还用得着你在这里死皮赖脸的粘着我?”精彩二:钟离依云早已泪眼模糊“你爱我吗?”皇甫旋空双手握拳,颤抖道“爱”钟离依云突然扬起嘲讽的唇角“我幻想过万千遍你说爱我的场景,未曾想过会在牢狱之中。皇甫旋空,太子,你爱我,会用我换取太子之位。”精彩三:他双手握拳,凝视早已匿迹的红色,苍白骨节的手指拾起钟离依云留下的发尾,咬着牙,泪水流淌,第一次尝尽痛彻心扉,无助地跪在地面声音凄嚎。青丝,情丝,割断青丝,斩落尘缘。
  • 七天御厨

    七天御厨

    [花雨授权]乖巧柔顺是他的保命之道,也成就了他“小男人”的心性。在渐渐地了解到她的天真温柔之后,他开始在乎,希望能够配得上她。可是,一直觊觎着他的人追来了,提醒着他,他是无法给予她幸福的!
  • 走向成功丛书:成功源于信心

    走向成功丛书:成功源于信心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作者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实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青春校季

    青春校季

    这是一个发生在“萝丝中学”的事,这里的初一九班,有着一对五角恋,看下去,精彩无限。(莫在喝水时看哦!)
  • 听月楼

    听月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