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376600000020

第20章 戏仿娜拉:从“妇女解放”到“社会解放”

在完成《动摇》及继续《追求》之前,茅盾写了短篇小说《创造》,发表在上海《东方杂志》1928年4月号上,不久收入短篇小说集《野蔷薇》中。这是他第一次写短篇,却分外得意。确实《创造》的调子是明亮、高亢而调皮的,意味着作者“思想上已经不像《幻灭》等三篇那样消沉悲观了”,似乎使他自拔于“大革命”噩梦般的记忆而恢复了对革命的自信。小说写一对中产阶级夫妇在思想上的冲突,结局暗示女主人公像娜拉一样离家出走,投入革命。茅盾回忆说:“这个短篇小说表面上看来是谈妇女解放,但是远不止此,它谈到中国的社会解放。”又说:“我写《创造》是完全 ‘有意为之’。……我暗示了这样的思想:革命既经发动,就会一发而不可收,她要一往直前,尽管中间要经过许多挫折,但它的前进是任何力量阻拦不住的。被压迫者的觉醒也是如此。在《创造》中没有悲观色彩。娴娴是 ‘先走一步了’,她希望君实 ‘赶上去’,小说对此没有作答案,留给读者去思索。”

他的书写“革命”之途并非一路顺畅,创作过程中理智与情感之间有互动,也有冲突或脱节。《创造》多出于理性的思考,而在写《追求》时,茅盾又被“悲观”抓住,又堕入“大革命”的记忆的深渊,愈加激情迸发地伴随章秋柳走完一段炼狱式的升华历程。但《创造》的积极意义,在一年之后写作《虹》的时候才充分表现出来。娴娴这一“性格刚强的女性”,应当与慧女士、孙舞阳属同一系列,也同样具有一种崇拜“现在”、扬弃“过去”的时间意识。虽然她仍是个配角,大半是虚写,但不同的是她被成功地与“革命”相结合,即已具备某种战斗意志,自觉接受“革命”方向的引导。《创造》的更大收获是在另一端,即对历史主体的反思及叙事结构方面的突破,以至使作者产生柳暗花明之感。《创造》被置于一个都市家庭的日常生活的场景里,最后娴娴出走意味着她投入革命的社会运动,表面上未与“大革命”直接挂钩。这样抽象的处理使“革命”更含某种理想意义,且指向将来。正如我们看到,在当时“革命加恋爱”小说里,“北伐”常被表现为英雄人物的动力之源或其归宿,但在蒋光慈的《短裤党》及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中,出现某种转变,即以工人运动作为“革命”的指符。尤其在“八·七”决议之后,中共明确与国民党分道扬镳而继续发展工农运动,这一区别就具有党性的意义。茅盾沿着这一思路,在《虹》中以“五卅”作为革命终点站,对于后来“红色中国”的历史诠释更具正典的意义。其实《创造》是一个篇幅稍长的短篇,尤其是男主人公君实大段回顾自己的“创造”他的妻子娴娴的历史,即表面上“是谈妇女解放,但是远不止此,它谈到中国的社会解放”。这种历史反思也在《虹》里得到更宏观的体现,为进一步确立新的“历史”主体作了准备。

但《创造》另有值得注意之处。安敏成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对创造社成员的响应”,谓该社正进行一场清算茅盾“自然主义者”的运动,其实与作品寓意大相径庭,为篇名所误导,也显示出现代文学研究中常见的忽视“通俗”或“鸳蝴派”文学的通病。除了有关“中国的社会解放”的思考之外,《创造》还蕴含着茅盾对于爱情小说的读者和市场的焦虑,主要着眼于一向为“通俗”文学所占领的读者市场,也是他自20年代初与“礼拜六派”论战所留下的心结。 正如他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尖锐批评:“六七年来的 ‘新文艺’ 运动虽然产生了若干作品,然而并未走进群众里去,还只是青年学生的读物”,并为自己作辩解说他的小说对象是作为都市大众的“小资产阶级”。他提出要“能够走进他们的生活里,懂得他们的情感思想,将他们的痛苦愉乐用比较不欧化的白话写出来”,甚至认为应当从《施公案》、《双珠凤》等旧小说吸收“技巧”。 《创造》的叙事策略典型地体现了这样的反思:不同于张资平、叶灵凤那样走出格的情色路线,而在更微妙的美学层面上诉诸流行的都市家庭小说的代码,采取了从内部颠覆的策略。至于这篇仍未摆脱“欧化的白话”的小说,是否如所期望的赢得都市读者,那是另一回事了。

在小说里,“现在”这一时间框架仍被强加于女体,但都市欲望被架空,对叙述结构起决定作用的是一种方向性的把握,即小说最终导向一个革命的空间。表面上作品成功地将女主人公娴娴的身体指符象征“革命”的自然性,也即是她的“现在”哲学获得了主客体两方面的统一,这个“现在”是指她所从事的“现实”,最后她义无反顾地走出家庭而融入了革命洪流。她代表“时代女性”的正面形象,其时间哲学似乎和慧女士和章秋柳一脉相承,当然亦有那种尤物的“神秘”魔力,但娴娴的欲望是缺席的,更成为《虹》的女主角梅女士的前身。因为是短篇,而且娴娴事实上是配角,所以将她的欲望架空问题还不大;后来在《虹》里梅女士的欲望不可能这么简单处理,于是她在意识上必须克服“女性”和“母性”,否则就难以排除叙事发展的障碍而使她真正献身于革命。

这篇小说明显受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至20年代末新文学已发展出自身的传统,形成新的易为读者认知的套路 (convention)。该剧自1914年引进中国之后,其女主角娜拉作为“新女性”类型被多所模仿,如胡适《终生大事》中的田亚梅、熊佛西《新人的生活》中的曾玉英等,不一而足。不仅是新文学,连“礼拜六派”的滑稽大王徐卓呆(1880—1958),在1924的剧本《新式丈夫》, 属于一种“家庭喜剧”,即为《玩偶之家》的“戏仿”(parody)之作。茅盾对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极其推颂,在1925年《谈谈〈玩偶之家〉》一文中说易氏在五四时期成为“文学革命、妇女解放、反抗传统思想”等“新运动的象征,那时候,易卜生这个名儿萦绕于青年心胸中,传述于青年的口头,不亚于今日之下的马克思和列宁”。 由此却有趣地反映了茅盾眼中“今日之下”的时代风潮,然而在《创造》里,易卜生已被陈仓暗渡,今日的娴娴血液里被注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精神,与体现易卜生“个人主义”的娜拉不能同日而语了。

娴娴也是对娜拉的“戏仿”,甚至最后出走也有“砰”的关门声,但这个短篇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很别致的。在形式上套用希腊古典戏剧“三一律”,整个场景仅限于一个都市“小家庭”,这方面颇似徐卓呆的“家庭喜剧”的路数。尽管其主题涉及“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对作者来说如此重要,但全篇诙谐轻松,充满小资情调,其读者恐怕不单是新青年,甚至包括中产阶层,这也是促使“革命加恋爱”兴起的一个主因。小说叙事含有浓郁的娱乐成分,更服从文学消费的逻辑。从淑女贤妻型的“新女性”的角度看,有关女性解放的历史回顾或许使她们觉得乏味,而娴娴能玩转君实,能博得她们莞尔一笑;那种娜拉式的出走也像是浪漫的白日梦,给她们平庸的日常生活带来某种调剂。

茅盾一开始把场景集中到床帏之间,就有意挑逗,必定引动读者的窥视欲;卿卿我我、打情骂俏的情节,似乎在读者期待之中。然而这里一对小夫妻之间的情感裂隙,不仅开掘了都市阶层的灵魂深层及其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命定纠葛,且关系到妇女命运和革命事业的大课题。对于娴娴的最后出走的处理,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但似乎很难不分享或不认同作品对男主人公的讽刺,以及对他的“创造”理想的否定。如此运用窥视策略以及为市民所乐见的隐私题材,目的是颠覆那种改良主义的以“小家庭”或“个人”为前提的现代化建设方案,体现了作者的关于妇女解放的浪漫理想,以及他对于“革命”这一“乌何有之乡”的狂想。当作者的摄镜潜入家庭空间,在描绘四壁的家具摆设时,这墙壁本身成为被揶揄的对象,而发生在其中“无声的痛苦的斗争”,暗示了这一私人空间的脆弱存在。真正主宰这一空间的是驱策社会前进的“进化”动力,它不仅拆毁了四壁,且占据了人的精神领域,使人更具物质性。

整个作品追求某种喜剧效果,达到对改良主义“创造”贤妻良母的反讽。在体现茅盾的“现实主义”的主观和客观方面,这或许提供了佳例:一方面如普实克所说的,叙述和描写都追求一种客观性,通过限知叙述者的口吻,从人物的眼光与内心感受来揭示现实世界。但另一方面需重视的是作者的主观,更带“暗示”性,巧妙地渗透在文本之中;在这个遵守欧洲古典主义“三一律”的结构里,更有利于在限定的时空里运用某些诗学的修辞形式,如重复、对比、错置等,旨在加强喜剧化的反讽效果,以期达到认同作者预设的价值的效果。

男女主角之间的权力“错置”也属于反讽的主要策略,即君实作为一家之主是叙述的重心,但“真正主人公不是君实,而是娴娴,虽然写娴娴只有不多几笔”。 如何使读者认同娴娴这一“真正的主人公”? 小说分为三章,第一、二章各含四节,第三章有参差不齐的九节。每一节由一定数量的段落组成。作品在时间之流的开展中,通过“情节”或“叙述性”的魔力,在阅读心理过程里逐步建立并加强价值的认同感。下面作逐节分析的“细读”,目的在于解读字里行间的丰富意蕴及其历史脉络的“互文性”,并揭示反讽诗学、空间修辞与阅读心理如何交相作用,而在叙事形式内部发挥颠覆“私人空间”的功能。

同类推荐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 森林报——春

    森林报——春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桑克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本书全部收录了诗人桑克的代表作品,力求系统地收录桑克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以及创作风格。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诗人简历”,以说明诗人生活与写作之基本情状。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会哭能笑的山:石煌远影视剧文选

    会哭能笑的山:石煌远影视剧文选

    千年古刹,百代龙兴。唐风、宋釆、香绕、烟萦。信步眼前佛国,举头直上青云。拭目其昌,侧耳阳明。书韵、诗魂。学富五车歌墨客,书通二酉颂秦人;挥笔纸中三寸色,藏书洞里千尺经。水长史远,学博心清,试用天下墨,难写辰州真;仙门珍珠雨,齐眉翡翠云,辰龙关前月,清浪水中星。壶头山顶阴阳酒,吊脚楼里日月心,寡妇链下千年爱,顺母桥上万古情。号子拉长辰河三千里,渔歌唱醒清浪八百魂,水涌胸中几滴血,山横心底骨几根。横篙浪里走,侧桨风中行;举杯上川贵,托碗下洞庭;坐地说圆缺,卧舟论浮沉:笑里好梦起,酒鼾荡雷声。如仙,似神,苦乐皆人生。轻摇日月,暗转乾坤。
热门推荐
  • 最后一座雪山

    最后一座雪山

    修行如登山,一步迈一山,翻过无数,只手遮天!统御天下百余载辉煌无比的巴楚时代已经过去,当南国与北朝二分天下,昔日骄傲的巴楚人只能在无数前人鲜血与生命浇筑成铁铸般坚硬的一纸红墙内苟延残喘。当旧时的荣光不复,一名平凡的巴楚少年为改命,离开他生活十六年日日夜夜的故土,前往天下人无比向往的南国圣地,掀起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 时空港之旅

    时空港之旅

    一阵突如其来的时空磁场,将紫迁等人都吸进了另一个世界——时空港。在这个世界,他们会发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呢?而这穿越,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在背后作祟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call我

    请call我

    刚成为开国皇帝,如今却在扫厕所。一个叫做“极乐岛”的游戏厅,带着十三位玩家穿越各种世界。打赢了吸血鬼,又把我带到三国,好不容易一统中原,没过上两天平静日子,就把我卷入西游世界。我命苦啊!!!
  • 白家废柴逆袭史

    白家废柴逆袭史

    白家夫人在那一晚生下了白家少爷,白家众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废柴,果不其然他真的是废柴,不过,他的命运在那一晚,发生了改变……
  • 十字路口——北

    十字路口——北

    [花雨授权]脱离了混乱的家庭,却摆脱不了卑劣的家人,她在逆境中养成坚强纯真的个性,这一切只为了少年时的承诺。十五年后相遇,他们却回不到从前,他愿为她打造安全幸福的世界,她为爱他而奋力追上他;然迥异的两人能否……
  • 匠神大传

    匠神大传

    山河天,八荒原,走出一个少年;悟阵道,控烈炎,炼出一方天;入九幽,掌本源,不敬诸圣不拜仙!——梦中红颜舞翩跹,只为她,碎了这天,逆转这世间!——
  • 苗疆道事1:饥饿年代

    苗疆道事1:饥饿年代

    陈二蛋,是一个一出生就被噩运缠身的人。他生长于西南边陲的大山中,在与同伴戏水时意外受伤,脖子上长出如鱼鳞一般的伤疤。为了治病,父母冒险带他进入野兽出没的五姑娘山——寻找曾识其命运、判其理数的李道子。在上山的路上,救下了一生的好朋友——小猴子“胖妞”。在李道子那里,他虽然备受冷遇,但却学到了基本的道经卦理,而在离开时,李道子赠予其六张卦符和一柄小宝剑。病好下山后的二蛋,又因与所谓的“勘探队”进山,而误入“邪符王”杨二丑的魔爪。在囚禁于观音山的日子中,他受尽了杨二丑及其女儿杨小懒的欺辱。幸运的是,杨二丑为了延续其生命,迫不得已带着二蛋下明朝古墓寻找宝贵的遗珠。在地下墓地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骇人凶险,好不容易爬上地面,竟又遭人伏击。然而,这场伏击却给了二蛋逃生的机会,也促使其命运发生了极大转变……
  • 萌萌侵略者

    萌萌侵略者

    萌萌的娇妻萌萌的侵略者。。。萌萌的穿越萌萌的爱
  • 见习魔法师

    见习魔法师

    不一样的复活祭祀,不一样的魔王争霸,不一样的神兽与传说,尽在见习魔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