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8700000032

第32章 安礼章顺应世理才能做事事成(4)

二十四年十月,康熙帝对掌膳食官员说:现在的酥油、乳酒等物品,供给有余,收取足用则已,不可过多。蒙古地方很贫穷,收取者减少,则平民百姓日用所需,就可以满足。

三十一年十月,他又说:停止进献新芽菜,凡是有类于此者,俱应停止。因为运送官员劳苦,烦扰地方,于地方百姓有系,省一件进贡,如同去掉一块病。

三十四年十二月,户部报告说:吉林乌拉地区打捕貉鼠不足额,供应不上,管理此事的官员应该议罪。康熙帝说:数年以来经常捕打,所以貉少,只能维持原数而已。就因为不够数,讨论处分有关的人员,等于给无辜者加罪。实在不公。如果得不到上等的貉皮,朕但愿少穿一件貂皮大衣,那有什么关系?而且貉价非常昂贵,又不是必需品,朕也没有必要非享用不可。命令有关部门转告乌拉将军酌情办理。

关于康熙个人的日常生活,比起他能支配的财富,比起其他帝王的豪华,那是极其简朴的。法国天主教传教主白晋于康熙二十一年到北京,曾为康熙讲授天文历法及医学、化学、药理学等西洋科学知识,出入宫廷,对康熙的日常生活了解得很细。他在向法王路易十四的报告中做了详细介绍:

从康熙皇帝可以任意支配的无数财宝来看,由于国家辽阔而富饶,他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但是,康熙皇帝个人的生活用品绝不是奢侈豪华的,生活简单而朴素。在帝王中是没有先例的。实际上,像康熙这样闻名天下的皇帝,吃的应该是山珍海味,用的应该是适应中国高贵传统的金银器皿。可是他却满足于最普通的食物,绝不追求特殊的美味,而且吃得很少,在饮食上看他从没有铺张浪费的情况。

从日常的服饰和日用品方面,也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崇尚朴素的美德。冬天,他穿的是用两三张黑貉皮和普通貉皮缝制的皮袍,这种皮袍在宫廷中是极普通的。此外,就是用非常普通的丝织品缝制的御衣,这种丝织品即便在中国民间也是一般的,只是穷苦人不穿而已。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他常常穿一件羊毛呢绒外套,这种外套在中国也被认为是一般的服装。在夏季,有时看到他穿着用尊麻布做的上衣,尊麻布也是老百姓家中常用的。除了举行什么仪式的日子外,从他的装束上能够看到的唯一奢华的东西,就是夏天他的帽檐上镶着一颗大珍珠。这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也是帝王的标志。在不适于骑马的季节,康熙皇帝在皇城内外乘坐一种用人抬的椅子(肩舆)。这种椅子实际上是一种木制的轿,粗糙的木材上面涂着些颜色,有些地方镶嵌着铜板,并装饰着两三处胶和金粉木雕。骑马外出时几乎也是同样的朴素。御用马具只不过是一副漂亮的镀金铁马镫和一根金黄色的线织绳,随从人员也有节制。

康熙的信条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常思此言而不敢有过。奉行此言便是能行节俭,不搞特殊。

为说明勤俭的深刻意义,康熙帝曾做《勤俭论》一文,主要宣讲勤俭对治理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移风易俗的作用和影响。

俭可养廉,廉必清政,政通人和乃民心所向。康熙帝从国家的命运前途的高度来认识节俭,既要开源,又注重节流,实在是高人一筹。对于后来的领导者,康熙帝当是一个好榜样。

12

【原典】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张氏注曰】

人不能自爱,待贤而爱之;人不能自养,待贤而养之。

【王氏点评】

若要治国安民,必得贤臣良相。如周公摄正辅佐成王,或梳头、吃饭其间,闻有宾至,三遍握发,三番吐哺,以待迎之。欲要成就国家大事,如周公忧国、爱贤,好名至今传说。聚人必须恩义,养贤必以重禄;恩义聚人,遇危难舍命相报。重禄养贤,辄国事必行中正。如孟尝君养三千客,内有鸡鸣狗盗者,皆恭养、敬重。于他后遇患难,狗盗秦国孤裘,鸡鸣函谷关下,身得免难,还于本国。孟尝君能养贤,至今传说。

对于贤能之人要厚待而养之

【译释】

爱惜人才的领导者都是求贤若渴,得到贤能之人后他们都会厚待之。

古人将贤才称为“国之大宝”。真正有志于天下,心诚爱才的当权者,不但求贤若渴,而且一旦得到治世之才,就不惜钱财,给予丰厚的待遇。因为凡是明主,都知道人才是事业的第一要务。

真正的人才一定要厚待之

前面已经讲过,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对所养宾客士人不分贵贱,皆加以厚待。这一节具体要说的是那个叫冯谖的人。

齐国人士冯谖因为贫穷得无以自存,便去投靠孟尝君,当孟尝君问他有何爱好和才能时,他竟坦然地答道:“客无好也”,“客无能也”。尽管如此,孟尝君仍然是“笑而受之”。在这种情况下,冯谖本应安于现状,为能做孟尝君的门客而心满意足。然而,冯谖却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仰人鼻息的处境,反倒对自己所受的待遇一再公开表示不满,而且要求越来越高。有一天,他靠着柱子弹着他的剑,高声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左右办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答应了他的要求。不久,冯谖又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的门客们都讥笑他,但孟尝君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谁料不几天,冯谖又弹剑唱起他新的要求来:“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的门客们对他一再无理的要求都开始厌恶起来,责怪他太贪得无厌。可孟尝君却关心地询问冯谖:“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得知后立刻派人供给他老母衣食所用,不使之缺乏。从此,冯谖不再弹剑作歌了,并且竭力为自己的主子出谋划策,奔走效劳。

一次,冯谖到孟尝君的封地薛(今山东滕州)去收债,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名义,把收债债券全部当众烧毁,以笼络人心。回去告诉主人,说是为他烧券市义。孟尝君见他空手而回,心中不悦。后来孟尝君遭到齐王罢官,回到薛地,老百姓感恩戴德,扶老携幼,远道前来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真正意识到冯谖为自己市义的重要意义,了解到冯谖是个有政治远见、才能卓越的人,以后便愈加对他尊重和信任。冯谖告诉孟尝君:“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于是冯谖又为其出使魏国,请魏王以厚金高位礼请孟尝君。齐王惧孟尝君为邻国所用,便收回成命,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由此大大抬高了他的身价,使齐王有所顾忌而不敢对孟尝君轻举妄动。这是冯谖为孟尝君凿的第二窟。接着他又向孟尝君献计:“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以使孟尝君的封地不受侵犯。宗庙建成后,冯谖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果然再没有祸患,这全靠冯谖的计谋。当然,归根结底,主要还是靠孟尝君的礼贤下士、厚待宾客的做法。

在现实当中,有些领导者的想法就很天真,他们既要黄牛能耕田,又要黄牛不吃草,这种不付出成本就想收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用人之大忌,为贤明的领导和用人者所不取。

13

【原典】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张氏注曰】

赵杀呜犊,故夫子临河而返。若微子去商,仲尼去鲁是也。此四者,以明人之浅则无道德,国之浅则无忠贤也。

【王氏点评】

地不肥厚,不能生长万物;沟渠浅窄,难以游于鲸鳌。君王量窄,不容正直忠良;不遇明主,岂肯尽心于朝。高鸟相林而栖,避害求安;贤臣择主而佐,立事成名。树无枝叶,大鸟难巢;林若稀疏,虎狼不居。君王心志不宽,仁义不广,智谋之人,必不相助。

吸引人才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

【译释】

国家昌盛的时候贤能之人都会回归,国家要灭亡的时候贤能之人最先逃避。贫瘠的土地不会丰收,浅水养不了大鱼,秃树不会吸引大鸟来打窝,荒芜的树林也不会有大型的禽兽安居。

国家四海升平国富民强,天下贤士自然会投奔而来;相反,在一个民不聊生、摇摇欲坠的国家,那些贤能之士最先避之而后吉。

一个国家要吸引贤能良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大环境。这里用客观的自然现象作进一步说明,假如上自朝廷下至地方,不具备振兴国家的软环境,就必然不会吸引、凝聚大批人才,正像贫瘠的土地不产瑰伟的宝物,一洼浅水养不了大鱼,无枝之木大禽不依,疏落之林猛兽不栖一样。运筹帷幄的圣贤良才,自然不会流连于危乱之邦。

管理上不可忽略的大环境小细节

对自己的公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满,几乎是每个员工都有的。如果你遇到这种“消极抗争”的现象,首先要做的是从大环境方方面面的细节上认识员工的不满情绪。

让员工心存不满的大环境,通常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薪酬与付出不符: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生计才工作,这是最实际的问题。倘若所付出的劳动,不能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难免令人泄气。有些员工不得不做兼职,赚取外快,这样在工作时难免会精力不足,以致有所错漏,时间一长,造成同事投诉、上司更加不满的恶性循环。

管理者的态度专横:部属都是有自尊的,如果你的态度嚣张,或者他们称呼你时你却用鼻子哼一声作为回答,肯定会招来员工的不满或批评。

没有工休时间:这不是明文规定的休息时间,只是员工在工作期间稍事休息,活动活动,聊聊天,借此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和肌肉。如果公司要求员工不停地工作,连午餐、上厕所的时间都严格控制,似乎不近人情,员工疲乏之余便会埋怨顿生。

公司人手不足:因管理者的失策或疏忽,一时未能雇人将空缺填补,从而要其他员工分担额外的工作,令本来已忙碌的员工更感吃力。

未能公平对待员工:特别优待表现卓越的员工是无可厚非的,但完全不理会其他员工,甚至将他们一贯的努力抹杀,也是不公平的。

未获重视:所有的决策过程都没有员工参与的份儿;所提出的建议,上司都当成耳边风,根本没有被采纳的机会。

应酬太多:有一些管理者喜欢与部属接触,甚至要求员工在工余时间,搞一些午餐、晚餐或例会一类的活动,直接影响员工的私人生活。

必需品供应缺乏:在办公室中,文具是必需的办公用品,如行政部门有诸多限制,又要出示旧文具证明已不能用,又要签名做账等,好像乞讨般才能取得应用的物品,最令员工不满。

工资发放不准时:对辛劳整月的员工来说,“发薪日”就是他们一个月的指望,在银行排了半天队,才知道公司未发薪金,那份愤怒可想而知。

同事不合作:不是每个员工均具有互助精神,有些人专门喜欢将别人踏在脚下往高处爬。如果这时管理者不够精明,未能分辨是非善恶,又未加以引导,吃亏的一方一定会滋生对管理者的怨气。

加班没有额外补偿:很多公司只派工作给员工,要求他们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至于是否需要超时工作,公司一般不予理会。遇有员工投诉工作太多,必须抽出私人时间完成,管理者反而批评他无能。

职业倦怠:对目前的工作已经提不起兴趣了。

前途无望:上司既吝于授权,也不曾提供任何职业训练。

临时取消休假:许多管理者要求员工随传随到,不管员工是否在休假中,只要有事,就催促其回公司上班。此举令员工非常反感,因为他们会有一种卖身的感觉。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产生不满的理由,数之不尽。总而言之,作为管理者,一定要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地积累经验,找出一套适合你和你的员工的管理办法。只要把大环境的方方面面都治理好了,就会有更多贤能之人投奔而来。

14

【原典】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张氏注曰】

此二者,明过高、过满之戒也。

【王氏点评】

山峰高崄,根不坚固,必然崩倒。君王身居高位,掌立天下,不能修仁行政,无贤相助,后有败国、亡身之患。池塘浅小,必无江海之量;沟渠窄狭,不能容于众流。君王治国心量不宽,恩德不广,难以成立大事。

山高则崩河满则溢

【译释】

山太高而又过于陡峭就很容易崩塌,河泽里的水太满了就容易溢出来。

山峭崩,泽满溢,是自然常理。黄石公以此来警戒为人做官切勿得意忘形,以免翘起尾巴不思进取。当人处在危难困苦之时,大多数人会警策奋发、励精图治;一旦如愿,便放逸骄横目中无人。因此古今英雄,善始者多,善终者少;创业者众,守成者鲜。这也许是人性的弱点吧。故而古人提出“聪明广智,守以愚;多闻博辩,守以俭;武力多勇,守以畏;富贵广大,守以狭;德施天下,守以让”,作为矫正人性这一弱点之方法,不可不用心体味。

既要能力非凡又要谦恭待人

管理者最怕什么?最怕被下属瞧不起。在下属眼里,合格的领导就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尽管这很困难,但最起码应该让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

打铁先要自身硬。管理者如果没有过硬的真本领,就无法让下属信服,无法坐稳自己的位置。在越来越普遍的“能者上”的机制下,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无疑是现代管理者应时刻牢记在心的第一原则。

管理者要不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地精通和熟悉业务,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成为管理内行,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干。

同类推荐
  •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王阳明是明代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生命是人真实存在的标志,而生命的展开即是人生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期间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不要试图改变这个过程,而要服从这个规生律,完整、系统地体味人生,以坚定的生活信念和顽强的人生态度迎接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人的生命之美,美在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视人间的美丽;热爱生命,就是热爱人生的要义。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热门推荐
  • 生于光里走向你

    生于光里走向你

    张遇陈随父亲因工作原因去到乡下小镇生活,在那里与一位从小居住与此的少女再次相遇,两人在数百日的相处回忆过往,同时被新的事物所纠缠,特殊而又不同性格的两人目光所向地方也相互改变了彼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易烊千玺之你是我的唯一

    易烊千玺之你是我的唯一

    千玺,如果现在知道你以后会那样伤我,现在也许就不会再见了吧!我再次的离别你是否和我一样心痛?在11.28那天,我含着泪看着你在专属你的舞台上缓缓地举起手听你唱“唯一”......(本文纯属虚构)
  • 为什么只要武器好就无敌

    为什么只要武器好就无敌

    “诶,你说这刀怎么就是甩不开呢?”看着通过镜面反射反射出刺眼的白光的海面,孟白右手一用力,将檀邪魔扔进了海里。看着它随着海浪漂到天边,“走吧”回到家,桌子上赫然再次出现——“怎么又回来了?不是吧?!!”服了,认命吧
  • 末世之我有火影技能

    末世之我有火影技能

    末世求生,忍术独尊一个个生化世界,一次次麻木的杀戮,只为生存作者随缘更新,你们随意支持,可以去另一本书那里支持,实在没有一张推荐票也可以╮( ̄▽ ̄)╭
  • 美漫之无限附身

    美漫之无限附身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在超级英雄世界不断开马甲的故事。
  • 沙比日记

    沙比日记

    穿越了,干什么呢?当然是装逼啦~于是,带着二人一狗,本少爷开始了伟大的装逼之旅。拜炎黄为师,尊华夏为父,且看劳资掌控炎黄之血,杀尽异界白鬼子,令无数信仰之力流向我华夏文明。(白鬼子:臭沙比!你这个大西奸!……‰@qq.comhjjj﹉)注:这不是笑话,这是一个故事。——阿道夫-沙比
  • 文学人学论视阈中的鲁迅经典

    文学人学论视阈中的鲁迅经典

    我们在这里将要继续讨论的仍然是在一间教室里如何阅读鲁迅经典的问题。“仍然”要“继续讨论”的意思是:几年前,笔者曾不揣浅陋地对此写下过一些在今天读来虽不乏真诚却略显粗率的文字。近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鲁迅经典大众传播的话题仍然吸引着人们以未曾衰歇的热情去关注和思考。这是一件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的平凡的事情,但由于“鲁迅”、“经典”等词语的出现,它又成了一个在学术上互有关联牵涉甚广的问题。对这个看似局部的问题,我们愿意将它置于广阔的有一定深度的学术视野中加以观照,期待得到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 我的冰山美男

    我的冰山美男

    “萧雨辰!!!”“到,在呢,没死!”“萧雨辰,别给我嬉皮笑脸的,你要再不起床,你的平板就没了哈。”
  • 至尊天王在异界

    至尊天王在异界

    "我本来不想过什么“我要逆天!”这种热血男的人生,只可惜老天爷自作孽,偏偏想要玩弄我泡妹纸,没办法了,既然老天爷自己作死,那么我就逆了这个天吧,话说那句很霸气的话怎么说来着?哦,想起来了,咳咳:“我要这天,再也无法阻拦我的意志,我要吾命,超脱一万八千至下之界,凌驾至上之界的顶端!“